A. 《孟子》一書包括哪幾本
孟子是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他晚年和弟子萬章等人編撰了《孟專子》一書,全書包括《梁惠屬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等七篇。孟子的仁政學說是建立在性善論的前提下,是以民本思想為基礎的。孟子還提出了"知人論世"和"以意逆智"的文藝見解。
希望能幫到你
B. 孟子與孔子並稱什麼,《孟子》全書共幾篇,是什麼家經典著作之一.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思想家,與孔子並稱為「孔孟」,稱其為「亞聖」.《孟子》是記載孟軻言行的書,由孟軻及其弟子編成,全書共7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C. 孟子與孔子並稱什麼,《孟子》全書共幾篇,是什麼家經典著作之一。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思想家,與孔子並稱為「孔孟」,稱其為「亞聖」。《孟子》是記載孟軻言行的書,由孟軻及其弟子編成,全書共7篇,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
D. 人教版 九年級下冊 《孟子》二章 兩篇課文哦 書下面的注釋
【原文】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①之中,傅說②舉於版築③之間,膠鬲(4)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土⑤,孫叔敖舉於海(6),百里奚舉於市(7)。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8)益其所不能。人恆過, 然後能改;困於心,衡(9)於慮,而後作;征(10)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11),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注釋】 ①畎(quan)畝:田間,田地。②傅說(yuo):殷武丁時人,曾為刑徒,在傅險築牆,後被武丁發現,舉用為相。③版築:一種築牆工作, 在兩塊牆版中,填人泥土夯實。④膠鬲(ge):殷紂王時人,曾以販賣魚、 鹽為生,周文王把他舉薦給紂,後輔佐周武王。⑤管夷吾:管仲。士:此處指獄囚管理者。當年齊桓公和公子糾爭奪君位,公子糾失敗後,管仲隨他 一起逃到魯國,齊桓公知道他賢能,所以要求魯君殺死公子糾,而把管仲押回自己處理。魯君於是派獄囚管理者押管仲回國,結果齊桓公用管仲為宰相。 (6)孫叔敖:是春秋時楚國的隱士,隱居海邊,被楚王發現後任為令尹 (宰相)。(7)百里奚舉於市:春秋時的賢人百里奚,流落在楚國,秦穆公 用五張羊皮的價格把他買回,任為宰相,所以說「舉於市」。(8)曾:同 「增」。(9)衡:通「橫」,指橫塞。(10)征:表徵,表現。(11)法家拂 士:法家,有法度的大臣;拂,假借為「弼」,輔佐;拂士即輔佐的賢士。 【譯文】 孟子說:「舜從田間勞動中成長起來,傅說從築牆的工作中被選拔出來,膠鬲被選拔於魚鹽的買賣之中,管仲被提拔於囚犯的位置上,孫叔敖從海邊被發現,百里奚從市場上被選拔。所以,上天將要把重大使命降落到某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意志受到磨練,使他的筋骨受到勞累,使他的身體忍飢挨餓,使他備受窮困 之苦,做事總是不能順利。這樣來震動他的心志,堅韌他的性情, 增長他的才能。人總是要經常犯錯誤,然後才能改正錯誤;。心氣 郁結,殫思極慮,然後才能奮發而起;顯露在臉色上,表達在聲音中,然後才能被人了解。一個國家,內沒有守法的大臣和輔佐的賢士,外沒有敵對國家的憂患,往往容易亡國。由此可以知道, 憂患使人生存,安逸享樂卻足以使人敗亡。」 【讀解】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孟子所舉的例證是舜帝、傅說、膠鬲、管仲、孫叔敖、百里奚六人。其實,為人所熟知的,還有姜子牙的故事。 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雲雲,成 為《孟子》最著名的篇章之一,後人常引以為座右銘,激勵無數志士仁人在逆境中奮起。其思想基礎是一種至高無上的英雄觀念 和濃厚的生命悲劇意識,一種崇高的獻身精神。是對生命痛苦的認同以及對艱苦奮斗而獲致勝利的精神的弘揚。 借用悲劇哲學家尼採的話來說,是要求我們「去同時面對人類最大的痛苦和最高的希望。」(《快樂的科學》) 因為,痛苦與希望本來就同在。 說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太史公說得好: 周文王被拘美里而演《周易》,孔子困陳蔡而編《春秋》,屈原遭流放而賦《離騷》,左丘明失明而寫《國語》,孫胺腳殘而著 《兵法》,呂不韋遷蜀地而出《呂覽》,韓非子被秦國囚有《說難》、 《孤憤》,《詩經》三百篇,大多都是發憤所作。(《史記·太史公 自序》) 之所以如此,正是因為他們身處逆境的憂患之中,心氣郁結,奮發而起,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緣故。 至於死於安樂者,歷代昏庸之君,荒淫逸樂而身死國亡,其例更是不勝枚舉。 所以,對人的一生來說,逆境和憂患不一定是壞事。生命說到底是一種體驗。因此,對逆境和憂患的體驗倒往往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當你回首往事的時候,可以自豪而欣慰地說:「一切都經歷過了,一切都過來了!」這樣的人生,是不是比那些一帆風順,沒有經過什麼磨難,沒有什麼特別體驗的人生要豐富得多,因而也有價值得多呢?文章第一段分為三層。 第一層(從開頭到「捨生而取義者也」):提出本文的論點。作者先講一個生活常理,即在魚和熊掌不可以同時得到的情況下,一般要「舍魚而取熊掌」,以這個生活常理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義無法同時兼顧的情況下應該「捨生而取義」的結論,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層(從「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惡有甚於死者」):對論點進行具體的分析與闡釋。第一層中用比喻論證的方法引出論點,雖然很巧妙,但比喻畢竟不是嚴密的論證,第二層就直接對論點進行較深入的分析與闡釋了。 作者先從正面來講:雖然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是,因為我所喜愛的東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雖然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是,我所厭惡的東西還有甚於死亡的,因此即使是死亡之患,我有時也不避開它。這里所說的「甚於生者」就是指「義」;所說的「甚於死者」就是「不義」。於是,為了「義」,可以「捨生」;即使死掉,也不做「不義」的事。 接著,作者又從反面來申述觀點: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手段,有什麼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們厭惡的東西沒有超過死的,那麼,凡是可以躲避死亡之患的辦法,有什麼不可以用的呢?這里隱含的意思是,一旦將愛惜生命和懼怕死亡發展到極端,那麼在生命受到考驗的時候,人的行為就會失去准則,做出讓人不齒的事情來,最終,人的價值和尊嚴喪失殆盡。因為暗含了這樣的意思,因此,「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這兩句話,具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第三層(「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作者進一步指出,其實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賢者」才能做到「捨生取義」,是因為「賢者」能夠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運用的是舉例論證法。作者以「一簞食,一豆羹」為例告訴我們,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簞食,一豆羹」,當它關乎生死的時候,也能考驗一個人的品德。「呼爾」「蹴爾」而與之,則「行道之人」與「乞人」都不屑受之,這就是人沒有喪失「本心」的表現。 又舉有的人「不辯禮義」地貪求「萬鍾」為例,說明喪失「本心」的表現。「一簞食,一豆羹」雖然比「萬鍾」少得多,可是「弗得則死」,看來更為重要。這里作者又運用了對比論證法,將「一簞食,一豆羹」與「萬鍾」作對比。按財富的數量說,「萬鍾」自然是多的。但是,「萬鍾」決定的是「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一簞食,一豆羹」決定的卻是生命,自然要比「萬鍾」更重要。通過這種對比,既讓人認識到將「禮義」拋到腦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多麼地不值得,也讓人醒悟到「本心」的喪失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人應該時時反省自己才行。 二、問題研究 本文的論點是什麼? 前面已講過,放到《告子上》全文里看,本文講的是每個人都有「本心」,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人都應該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生死關頭,人也能經受住考驗;而如果喪失了「本心」,人就會做出虧心事來。其實,僅對本文的結構進行一番分析,我們也可以看出,它的主旨是講每個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簡要分析如下: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捨生取義」的觀點,並分別從正面和反面加以闡明。行文至「所惡有甚於死者」,作者對這個觀點的論述就結束了。緊接著「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提出了新的命題: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賢者」能夠保有它。第2段就是對這個命題的論說和闡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來之食」的故事證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辯禮義」接受「萬鍾」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慣有行為,並對此進行批評和嘲諷。需要注意的是,作者舉的失去「本心」的事例,並不牽涉生死,而只是富貴與「義」之間的矛盾與對立,所以,它和「捨生取義」的說法沒有什麼關系。從課文整體上看,人應該保有「本心」是本文論述的中心。「捨生取義」的觀點和不受嗟來之食的故事講的都是「本心」賦予人的極大力量,屬正面論證;「不辯禮義」接受「萬鍾」的故事講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恥,屬反面論證。 朱熹說:「此章言羞惡之心,人所固有,或能決死生於危迫之際,而不免計豐約於宴安之時,是以君子不可頃刻不省察於斯焉。」(《四書章句集注》)這段概括主旨的話,還是比較恰切的。 《孟》文本身的結構和材料所揭示的中心論點應當是:人皆有「所欲有甚於生,所惡有甚於死」的「本心」,「賢者能勿喪耳」。如果把《孟》文分成三段來分析,是不難說明這一觀點的。 第一段包括兩層,從「魚,我所欲也」到「故患有所不避也」是第一層。這一層的開頭兩句:「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只是作為一個比喻,藉以說明「我」「捨生取義」的果敢,只具有使文章生動形象,鮮明可感,富於氣勢的修辭效果(孟文的特色之一),完全沒有使論點得以證明的論據作用。因為人能「舍魚而取熊掌」並不能證明人就能「捨生取義」。所以,如果把上述兩句換成「果敢地」三字放在「捨生取義」四字的前面作狀語,是不影響文章的思想內容和結構的。可見,這一層的重心全在後面的幾句話中。後面幾句中的「捨生取義」、「不為苟同」、「患有所不避」是同一個意思,即不貪生怕死。這些都是作為事實論據的,分別放在第一個分論點我「所欲有甚於生,所惡有甚於死」的前後,進行回環論證,即從事實得出結論,再用事實證明它(孟文常用的方法)。所以這一層不是用「舍魚而取熊掌」為論據證明「捨生取義」。而是用「捨生取義」,(即「不避患」、「不苟得」)為論據證明:「我」有「所欲有甚於生,所惡有甚於死」的「本心」。 從「如使人之所欲」到「賢者能勿喪耳」是第二層,首先用「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兩個假設反問句所蘊含的普遍事實,從反面證明第二個分論點:人們具有「所欲有甚於生,所惡有甚於死」的本心。接著又用兩個肯定句:「由是則生而有不用」;「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從正面論證分論點。然後順承上文的事實論證,正反論證和酣暢的行文氣勢,概括性地提出了中心論點:「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體現了孟文的辯論色彩),可謂水到渠成,順當明快。 概括上面兩層可知:第一段是用「我」「人」的行為作事實論據,通過推究原因論證了中心論點。 承接第一段,文章的第二、第三段又用具體的事實進一步論證中心論點,使論證更加嚴密有力。第二段(從「一簞食」到「乞人不屑也」)舉出「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的事實證明飢者照樣有人的「本心」:「所欲有甚有於生,所惡有甚於死」。第三段用反問排比句式,通過把「向為身死而不受」與「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今為妻妾之奉而為之……今為所識窮乏者得(德)我而為之」作比較,深刻地提示了「萬鍾不辨禮義而受之」是失去了「本心」的行為,從而證明了他們也是有「本心」的,只是已經喪失罷了。「是亦不可以已乎!」是在中心論點得以充分論證後提出的一句號召,增強了文章的現實批判性。 通過分析《孟》文的結構和材料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孟》文是用「我」「人」「行道之人」「乞人」「萬鍾不辨禮義而受之」「者」的行為作論據,通過推究原因,然後概括提示出中心論點的。 從《孟》文的出處看,《孟》是《孟子》一書中第六篇《告子》中的第十章。《孟子》全書對人性的看法是人所共知的性善論。第六篇《告子》更是系統地,全面地,集中地闡明了人性善的哲學觀:其中第二章指出:「人性之向善也,猶水之就下也。」第六章又集中地指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緊接著第八章又以牛山上本來有繁茂的樹木為喻,說明人皆有「性善」的「本心」,在有些人身上看不到善的行為,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善」的「本心」,只是因為它像牛山上的樹木那樣被砍伐殆盡了。正是這樣,第十章《孟》與以上諸章在思想內容上一脈相承,論證了人皆有「所欲有甚於生,所惡有甚於死」的「本心」。恰如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所指出的:「此章言善羞惡之心,人皆有之。」只有這樣確認人皆有「本心」為《孟》文的中心論點,才能和《告子》全篇乃至《孟子》全書的思想內容相吻合,才有利於正確理解孟子「王道仁政」思想的哲學根源,才有利於把握孟文的藝術風格,才有利於把它作為論說文的範文進行教學。 這篇文章選自《孟子·告子上》,它論述了孟子的一個重要主張:義重於生,當義和生不能兩全時應該捨生取義。 什麼是「義」呢?孟子說:「羞惡之心,義也。」(《告子上》)又說:「義,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萬章下》)孟子認為自己做了壞事感到恥辱,別人做了壞事感到厭惡,這就是義;義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須遵循的正路。 孟子是怎樣提出和論證他的主張呢?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用人們生活中熟知的具體事物打了一個比方:魚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到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舍棄魚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珍愛的,義也是我所珍愛的,在兩者不能同時得到的情況下,我寧願舍棄生命而要義。在這里,孟子把生命比作魚,把義比作熊掌,認為義比生命更珍貴就像熊掌比魚更珍貴一樣,這樣就很自然地引出了「捨生取義」的主張。 為什麼要捨生取義呢?孟子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證。其一,「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這幾句論證說:生命是我珍愛的,但還有比生命更為我所珍愛的(指義),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厭惡的,但還有比死亡更為我所厭惡的(指不義),所以有時對禍害(死亡)不願躲避。這是從正面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應該捨生取義。其二,「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這幾句論證說:如果沒有比生命更為人們所珍惜的,那麼凡是可以用來保全生命的手段哪樣不能用呢!如果沒有比死亡更為人們所厭惡的,那麼凡是可以用來避免禍患(死亡)的事情哪樣不能做呢!言外之意是:這樣下去,人們的行為不是會變得無所不為、卑鄙無恥了嗎?這是從反面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應該捨生取義。其三,「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這幾句論證說:通過這樣的手段(指不正當的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而有的人不願意採用;通過這樣的辦法(指不正當的辦法)就可以避免禍患(死亡),而有的人不願意去干。所以,還有比生命更為人們所珍愛的(指義),還有比死亡更為人們所厭惡的(指不義);不單是賢人有這種重義之心,而是人人都有,只是賢人沒有喪失罷了。這是從客觀事實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有人捨生取義。通過以上論證,文章開頭提出的中心論點就成立了。 不過,上面的論證只是講道理。為了使這種道理更令人信服,更容易被人接受,孟子接著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簞」是古代盛飯的圓形竹籃,「豆」是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呼爾」是大聲呼喝著,「蹴爾」是用腳踢著。這幾句說:只要得到一小筐飯、一小碗湯就可以保全生命,不能得到就要餓死,如果是輕蔑地呼喝著叫別人吃,哪怕是飢餓的過路人都不願接受,如果是用腳踢著給別人吃,那就連乞丐都不屑要了。《禮記·檀弓》有一段故事與此相類似:「齊大飢,黔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可見,孟子寫這段話是有根據的。「所惡有甚於死者」,當面忍受別人的侮辱比死亡更令人厭惡,所以寧願餓死也不願接受別人侮辱性的施捨。連無人認識的路人和貧困低賤的乞丐都能這樣做,常人更不用說了。這一事例生動地說明了人們把義看得比生更為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就會捨生取義。 在孟子看來,「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人人都有這種重義之心,人人在生與義不可兼得之時都應捨生取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並非都是如此,有的人在窮困危急的情況下可以拒絕別人侮辱性的施捨,而在和平安寧的環境中卻見利忘義。這種現象該如何解釋呢?文章第三段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孟子指出,社會上確實存在「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人。「鍾」是古代的計量單位,六斛四斗為一鍾,「萬鍾」指豐厚的俸祿。為什麼有人不問合不合禮義而接受萬鍾俸祿呢?萬鍾俸祿對自己有什麼好處呢?「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是為了住房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因為給了所認識的窮朋友以好處而使他們對自己感恩戴德嗎?華麗的住房也好,妻妾的侍奉也好,朋友的感激也好,這些都是身外之物,與生命相比是微不足道的。那些「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人當初寧肯餓死也不願受侮,現在卻為了這些身外之物而不顧廉恥,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此之謂失其本心」,孟子認為這種人原來也有捨生取義之心,後來因為貪求利祿而喪失了。孟子警告說:「是亦不可以已乎?」這種「不辯禮義而受之」的可恥之事不是可以罷休了嗎? 朱熹在《四書集注》中說:「此章言羞惡之心,人所固有。或能決死生於危迫之際,而不免計豐約於宴安之時,是以君子不可以頃刻而不省察於斯焉。」朱熹的評語很有道理。有些人在民族存亡和革命成敗的危難之際,能夠寧死不屈、捨生取義,而在革命成功、天下太平的宴安之時,卻不顧廉恥、不擇手段地追名逐利,甚至違法亂紀為親戚朋友謀取私利,這不就是「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嗎?他們確實是喪失了原來的立場和品德。因此,孟子指責「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不但對當時的黑暗政治和貪官污吏有揭露和批判意義,而且也提醒後人應該時時刻刻警惕和反省自己,不要貪圖爵祿而干不合禮義的事情。不過,孟子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他認為每個人一生下來就具有仁、義、禮、智等善心,那些「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的人是後來「失其本心」,這樣解釋沒有強調後天教育和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是他的唯心主義性善論的表現。 孟子本人是一個比較高傲的人,他不肯遷就,不肯趨附權勢。他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滕文公下》)孟子曾經在齊國任客卿,後來因為與齊王的意見不合,便決定辭去齊卿回家,齊王託人挽留孟子,條件是准備在首都的中心地區建一座房子給孟子住,並送給孟子萬鍾糧食作為弟子們的生活費用,結果遭到孟子的嚴辭拒絕。(見《公孫丑下》)可見,孟子在本篇中所說的「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是有所為而發的,表現了孟子大義凜然的性格和氣概。 孟子在本篇中對捨生取義精神的頌揚,對「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的批判,對後世產生了良好的影響。歷史上許多志士仁人把「捨生取義」奉為行為的准則,把「富貴不能淫」奉為道德的規范,對國家和民族作出了貢獻。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在《過零丁洋》詩中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現代無產階級革命烈士夏明翰在《就義詩》中說:「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這都是與「捨生取義」的精神一脈相承的。 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孟子》散文氣勢充沛,感情強烈,生動活潑,充分體現了孟子大義凜然的個性,表現了孟子雄辯、善辯的才華。他喜歡使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如:「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本來,這話用一句就可以說完,即「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但他有意把它分成三句排比起來,加強了氣勢,增強了感情,顯示出說話人的義正詞嚴、理直氣壯。其次,為了把道理說得深入淺出、生動有趣,孟子喜歡使用比喻,本篇以具體的魚和熊掌比喻抽象的生和義,以「舍魚而取熊掌」巧妙地比喻「捨生取義」,就是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其次,本篇中還大量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如把魚與熊掌對比,把生與義對比,把重義輕生的人與貪利忘義的人對比,把「鄉為」與「今為」對比,這樣互相比較,道理說得更加清楚,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加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魚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的話,那麼(我)就舍棄魚而選擇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夠同時得到的話,那麼就舍棄生命而選擇道義。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想要的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事還有比死亡更討厭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追求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麼不能採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比死亡更令人討厭的,那麼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辦法,有什麼不能採用呢?因此就生存下來,然而有人不用,因此就可以躲避禍患然而有人不採納。是因為他們所追求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他們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厲害的事。不僅是賢明的人有這樣的本性,人人都有,只不過賢人能夠(操守這種品德)使他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得到了就可活下去,得不到就會餓死。可是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別人吃,飢餓的路人不肯接受;踢給別人吃,乞丐也不願意接受。 高官厚祿如果不辨別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它,這樣豐厚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所認識的貧窮的人感激我嗎?先前(有人為了道義)寧願死也不肯接受(因得好處而喪義),現在(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先前(有人為了道義)寧願死也不肯接受,現在(有人)為了妻妾侍奉卻接受了;先前(有人為了道義)寧願死也不肯接受,現在(有人)為了熟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 這種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嗎?這種做法就叫做喪失了本性。
E. 《孟子》全文。
(一)
梁惠王章句上·第一章
孟子見梁惠王。
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章句上·第二章
孟子見梁惠王。王立於沼上,顧鴻□麋鹿,曰:「賢者亦樂此乎?」
孟子對曰:「賢者而後樂此,不賢者雖有此,不樂也。」
「詩雲:『經始靈台,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經始勿亟,庶民子來。
王在靈囿,□鹿攸伏,□鹿濯濯,白鳥鶴鶴。王在靈沼,於□魚躍。』
文王以民力為台為沼,而民歡樂之;謂其台曰靈台,謂其沼曰靈沼,
樂其有麋鹿魚U+9F08。古之人與民偕樂、故能樂也。」
「湯誓曰:『時日害喪,子及女偕亡!』民欲與之偕亡,雖有台池鳥獸,
豈能獨樂哉!」
梁惠王章句上·第三章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
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池,魚U+9F08不可勝食也;
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U+9F08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以;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於時,數口之家可以無□矣;謹
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
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
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梁惠王章句上·第四章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而死也。」
梁惠王章句上·第五章
梁惠王曰:「普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於齊,
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死者一灑之,
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稅□,深耕易耨;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
「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
「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梁惠王章句上·第六章
孟子見梁襄王。
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吾對曰:『定於一。』」
「『孰能一之?』」
「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之?』」
「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
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
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試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梁惠王章句上·第七章
齊宣王問曰:「齊桓普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曰:『王坐於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
曰:「牛可之?」對曰:「將以U+91C1鍾。」王曰:「舍之;
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U+91C1鍾與?」
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
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無異於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
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王笑曰:「是誠何心哉!
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
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王說曰:「詩雲:『他人有心,子忖度之。』夫子之謂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於我心有戚戚焉;
此心之所以合宜王者,何也?」
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曰:「否。」
「今因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
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
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
『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
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
詩雲:『刑於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
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
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於百姓者,獨何與?」
「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
「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然後快於心與?」
王曰:「否。吾何快於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以口與?輕□不足於禮與?抑為采色不足視於目與?
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
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U+8385中國,
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王曰:「若是其甚與?」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後災。
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後必有災。」
曰:「可得聞與?」曰:「鄒人與楚人戰,則王以為孰勝?」
曰:「楚人勝。」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
弱固不可以敵□。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
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
「今王發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於王之朝,耕者皆欲耕於王之野,
商賈皆欲藏於王之市,行旅皆欲出於王之塗;天下之欲疾其君者,
皆欲赴□於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不能進於是矣。願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
請嘗試之。」
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
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
「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
「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樂歲終身苦,凶年不免於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
「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F. 《孟子》包括孟子的 、 、 和 等。全書分為《 》、《 》、《
政治、教育、哲學、論理
全書包括《梁惠王》、《公孫丑》、《滕迴文公》、《離婁》、《萬章》、《告答子》、《盡心》等七篇
《學弈》這篇文言文選自《孟子·告子》
==========
如果答案對你有所幫助,記得好評哦~~
G. 《孟子》全文
孟子自之齊,望見齊王之子,喟然嘆曰:「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夫非盡人之子與?」
孟子曰:「王子宮室、車馬、衣服多與人同,而王子若彼者, 賠使之然也;況居天下之廣居者乎?魯君之宋,呼於垤澤之門。
H. 《孟子》全書多少篇
《孟子》有七篇來傳世:《梁自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 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