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幼兒益智 » 幼兒園中班音樂游戲教案律動
擴展閱讀
天成解說一個人的游戲 2021-03-16 21:51:02
打游戲什麼牌子顯卡好 2021-03-16 21:51:00

幼兒園中班音樂游戲教案律動

發布時間: 2021-02-14 12:17:02

⑴ 幼兒園音樂游戲大班律動《秧歌十字步》教案

活動目標: 1、 學習秧歌步、秧歌十字步基本步伐 2、知道秧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活動以及它的種類、用途等知識 3、體驗舞蹈的樂趣,培養幼兒美的表現力和創造力 活動准備: 1 、舞蹈錄象、錄音資料 2、秧歌道具手巾花、綢帶等 3、十字步圖譜 活動過程: 幼兒在《纖夫的愛》的音樂中進入活動場地 一、觀看錄象,東北秧歌,引出課題 1、師提問 :有誰能告訴我這個舞蹈的名稱?錄象中看到了什麼?(師小結:秧歌舞最早流行在東北,東北地區的人們在喜慶的日子裡,就會用扭秧歌的形式來慶祝,後來我們江南的人們把秧歌改變成地方秧歌,因此手裡的道具呢,用的最多的是阿姨們用手絹花,叔叔們呢則用綢帶。) 2、在看一次,提出要求:仔細看,試著學一學。(試試手,腳的動作) 二、 學習秧歌十字步 1、師: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秧歌的基本步伐,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秧歌十字步」(出示秧歌十字步大圖示,為幼兒講解圖示的看法,並讓幼兒試著看圖自己先走一走,老師指導 理解圖譜意思 ) 2、老師示範秧歌步動作 秧歌步:第一拍,左腳起步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二拍,右腳向前交叉方向走,第三拍,左腳向後交叉方向走,第四拍,右腳向後交叉方向走。注意,准備的時候,雙腳站在小腳印上,走步時,可以根據圖譜上的口令提示走。注意腳步和顏色的對應。 3、幼兒學習秧歌十字 師:小朋友們別著急,我們隨著秧歌十字步圖示,老師和小朋友一起來學習,很快就能學會了! 幼兒人手一塊十字步圖譜,幼兒練習老師觀察輔導 4、鼓勵幼兒跟隨音樂邊唱邊練習秧歌十字步,老師個別輔導。 5、小朋友們快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道具,手巾花、綢帶 男小朋友拿綢帶,女小朋友拿手絹花,雙手自由舞動聽音樂練習。 三、嘗試聽音樂男女對舞,鼓勵幼兒創編造型。 四、小朋友們跳得真好,讓我們回家表演給爸爸媽媽看好嗎?

⑵ 幼兒園中班奧爾夫音樂游戲的教案都有哪些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教學設計)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⑶ 對於幼兒園在游戲律動方面有什麼好的建議

音樂律動是屬於音樂教學活動,而音樂游戲屬於規則性游戲活動。 其實很多老師都認為它們很難區分。音樂教學活動有歌曲的學習、律動的學習、節奏的學習、樂器的伴奏、音樂欣賞等等,屬於習得性的教學活動。注重的是培養幼兒的音樂表現力和音樂的素養。 而音樂游戲注重的是一定意境的關於音樂的游戲。 換句話說,音樂教學活動是圍繞一個教學知識點來進行的。而音樂游戲是圍繞一個游戲的中心主題來進行的。 比如:律動的教學活動是模仿、探索、創造、表演這樣幾個過程。而音樂游戲是通過音樂直接探索、創造、再探索、再創造。目的在於游戲而不在於學會一個律動。 常見的音樂游戲有:分辨音樂的強弱、快慢來游戲等。比如:當音樂快的時候,是跳躍的律動,當音樂慢的時候是舒緩的律動。又比如:老師帶著孩子們去采蘑菇,當音樂進行時,我們在一起快樂的采蘑菇,當出現緊張的音樂(表示大灰狼出來)時就要躲起來。 這樣的比喻可以幫助老師們分辨什麼是音樂游戲,什麼是音樂教學活動!

⑷ 幼兒園《兩只小鳥》音樂游戲教案

活動目標: 1、會根據樂句的變換做不同的動作,並初步進行分奏、合奏。 2、在游戲中感受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活動准備: 1、三種打擊樂(小鈴、圓舞板、鈴鼓)每人一份 2、歡樂的小鴨子的律動 3、ppt、活動音樂 設計思路: 前階段我們開展了《春天來了》的主題,幼兒在主題中知道了春天的花,春天的小動物,尤其對幼兒園春天的小花園特別的感興趣,在小花園里幼兒欣賞著各種各樣美麗的花,玩著小動物等一些運動器械,在幼兒玩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會邊玩邊發出小動物的聲音而且還有幾個小夥伴一起學著小動物走路的樣子在小花園里散步,他們發出的汪汪汪、嘎嘎嘎的聲音非常的具有節奏性,所以我抓住幼兒的這個興趣點,藉助小動物這個載體,幫助幼兒感受理解音樂,來體驗每一個樂句。在活動中,我設計了許多的情景,層層遞進,通過激活幼兒的已知經驗,並引導幼兒運用這些已知經驗運用到新的情景中來解決新的問題。 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他們已經能熟練的掌握42拍的節奏,會使用小鈴鼓、沙錘等小樂器來表現節奏,所以這次我選用的是幼兒熟悉的42拍的音樂,在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來感知樂句。對於中班的幼兒來說,應該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合作對於一個人的發展是非常的重要的,所以在活動中,通過幼兒初步的感受分奏和合奏,來體驗和感受集體合作給他們的帶來的快樂。整個活動是以小動物為主線,幼兒在互動中感受小動物的可愛和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 活動過程: 一、律動《歡樂的小鴨子》 師:鴨寶寶我們一起去散步吧(音樂起,做律動進教室)(做下的小鴨子一直跟著做這個動作) 二、小樂器來唱歌師:今天天氣可真不錯,看看鴨媽媽給你們帶來了什麼?(樂器寶寶)我們一起和樂器寶寶做個游戲吧。我來請個小指揮(聽音樂小指揮開始進行)(結束後教師彈1531) 三、復習歌曲《兩只小鳥》師:喳喳喳,喳喳喳……兩只小鳥也來和我們做游戲了,我們用好聽的話來介紹一下這兩個可愛的小鳥好嗎?(音樂起,幼兒開始語言節奏)師:哦,真好聽,這次我們用好聽的聲音來介紹唱唱看,那什麼是好聽的聲音呢?(不是很響也不是很輕的,嘴巴要張張圓的等) ●幼兒演唱。 四、欣賞感受音樂 1、初步感受音樂師:哦,唱的真好聽,小鳥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你聽到這個歌曲有著什麼樣的感覺呢?心裡是怎麼想的呢?(很歡快,高興,想拍手) 2、再次感受音樂 師:我們聽到這個音樂都感到很快樂、高興,這次我們用小手來拍拍這個音樂,你覺得這個音樂講了幾句話給我們聽。(音樂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