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大班幼兒數學活動如何真正的生活化、游戲化
探究數學教育生活化在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中的運用 大班幼兒的思維和理解能力已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豐富多彩的生活更是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學習平台,固有的數學教學模式無疑阻礙了幼兒思維的發展,因此教師要突破以知識為主線的設計方式,尋找更新的、更好的發展幼兒思維發展的新方式。《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要求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依據這一理念,我們在生活中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無疑是一條快速、有效的教學途徑。在生活中尋找數學,逐步形成數學感和數學意識;在生活中感知數學,感知數學的作用和趣味性;在生活中體驗數學,體驗到數學的重要性和意義;在生活中運用數學,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自信心,感受和體驗到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樂趣。 一、在生活中尋找數學。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在這豐富多彩中更是隱藏著大量的教育信息。幼兒每時每刻都在和數學打交道,但生活中的數學信息往往是分散和隱藏的,幼兒難以主動感知。但仔細觀察後你就會發現,你的身旁有著無窮無盡的數學信息。比如車牌號、電話號碼、時鍾、電視機、摩天大樓等等,在尋找與發現的過程中,不僅有效、快速的幫助幼兒建立了數概念,還鍛煉了幼兒的觀察力和注意力。比如幼兒園的小架子是各種圖形樣子的;吹出的泡泡有大的,有小的,一起數數有幾個;大一班的小朋友在排隊的時候是按照高矮順序來排列的燈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景象。但是,幼兒在幼兒園這個環境里畢竟還是局限的,因此還需要教師更加廣闊的引導幼兒去觀察、去發現。比如引導幼兒發現身邊的電話號碼,除了感知數概念,還會發現幾個相同的數字因為排列位置不一樣,所表示的數字也不一樣;身邊矗立的大樓原來是從下往上數的,電影院的座位跟我們平時的座位排列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應該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教師不是「從概念到概念」地教幼兒,而是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藉助幼兒己有的生活經驗,就完全能夠使現實生活成為幼兒學習抽象數學知識的橋梁,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建立在幼兒的經驗基礎上。 二、在生活中感知數學。 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只有讓幼兒感到數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才能引發他們更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因此幼兒數學教育生活化需要教師巧妙抓住一日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問題情景,讓幼兒在各種活動中感知和體驗。從幼兒一入園,孩子們就開始了與數字打交道。8點開始吃早餐;今天來了33位小朋友;早操的時候,原來老師的左右和小朋友的左右是不一樣的;學習了歌曲《鴨子上橋》,更加理解了正數和倒數之間的關系和意義;妞妞扔進了4個沙包,浩浩扔進了5個沙包,他們一共扔進了9個沙包。這一系列再平常不過的鏡頭,無不包含著豐富的數學信息。我們不需要去刻意的挖掘,只需要教師適時、適當的引導,幼兒就會在不經意間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存在。 三、在生活中體驗數學。 數學來源於生活,任何的數概念都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幼兒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幼兒園度過的,因此,我們要抓住幼兒的一日活動和游戲時間,讓幼兒體驗數學的重要性和意義所在。動手能力的培養是幼兒發展很重要的一方面,在數學教育中更是極其重要和必要的。幼兒認識了各種各樣的圖形,請幼兒拼出豐富多彩的圖案,拼出魚、小人、小房子、鮮花、機器人、小汽車等畫面。這個環節的設計,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加深了學生對各種圖形的認識和靈活應用,同時在拼擺過程中,也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和審美能力。間餐時間到了,請小朋友利用自己手中的小餅干,算算吃掉一塊、兩塊、幾塊後還剩幾塊;模擬一個小超市,給孩子「十塊錢」,選擇一樣自己喜歡的物品,看看花掉多少錢,剩下多少錢;帶孩子一起走進「電影院」,找找自己的座位在第幾排,第幾號。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深刻體驗到數學帶給我們的方便和樂趣。幼兒生活活動中的數學是十分豐富多樣的,對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影響的積極的、深遠的,教師要善於利用的這些數學教育資源,引導幼兒發現、感受、體驗和學習。 四、在生活中運用數學。 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用於生活,服務於生活,而以往的教學觀念使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卻往往忽視這一點。學是為了用,用又可以更好地促進學。把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不但可以使幼兒感到我們所學的知識是有用的,更可以培養幼兒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為教師,應該堅持提供給幼兒綜合實踐的機會,讓幼兒體會學習數學的喜悅,使他們更加熱愛生活,逐步養成從數學的角度真切地認識生活,感受生活的意識和習慣。小朋友過生日,與幼兒一起平分蛋糕;帶著孩子走出幼兒園,與孩子們一起享受購物的快樂,在這過程中不僅增強了孩子們的交往能力,豐富了社會經驗,更讓孩子在買與賣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了加減關系。學習「解決問題」後,要求幼兒給自己的好朋友或者是爸爸媽媽提一個數學問題,並想辦法解決它。我要買一瓶可樂和一包薯片,一共要用多少錢?答:3+3=6;我們班一共有16個女生,長頭發的有3人,短頭發的有幾人?答:16-3=13。認識鍾表後,讓幼兒自己制定作息時間表,學會合理安排時間。這樣結合教學內容的設計,貼近幼兒生活實際,符合幼兒心理需要,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不但可以鞏固和深化所學知識,而且真正調動起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了幼兒的自主創新能力。 教師還可以充分發揮家園互動的作用,請家長配合,讓幼兒運用分類知識整理自己的衣櫃、玩具櫥,或到超市購物,運用所學的加減法計算購物的數量和價錢、學做記錄等。教師要讓家長認識到,幼兒的數學教育不僅僅是幼兒園教師的義務,在家庭里也可以創設條件,利用環境讓幼兒學習數學、運用數學。通過家園合作,共同引導幼兒感受來自於日常生活的種種數學信息,積累數學經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日常生活的簡單問題。 總之,幼兒數學教育生活化,不是泛泛而談的空話,而是實實在在有利於我們教育教學開展的。大班面臨著上小學,要給孩子一個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因此,我們應該給孩子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給孩子一對靈巧的小手,給孩子一顆積極探索的心靈。作為教師,我們要善於創設、發現和利用生活化的數學情景,利用這些幼兒熟悉的生活情景開展活動,使幼兒對數學有一種親近感,感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關聯,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並能學習運用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生活問題,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數學思維的發展。
B. 大班數學如何游戲化教學反思
讓幼兒愛上學習數學,首先要啟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首先要給幼兒建立數學認知,把數學生活化、游戲化、兒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有意識的進行數學教育
通過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覺中接觸到數字「1」的概念。例如在給孩子喂飯的時候,可以說「寶寶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這樣子對孩子日後數字教育會有很好的啟發作用。
▋和孩子做游戲互動
游戲室孩子最喜歡最能接受的學習方式,也是最有利於親子關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賽,或者比賽撿東西的游戲等。通過游戲,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和運動能力,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注意力、觀察力、耐力和競爭意識,對孩子以後的成長發展非常有好處。
▋教孩子做比較
數學啟蒙除了數數,還涉及到圖形幾何、時間空間、邏輯推理、比較分類等。家長們藉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較、形狀配對知識。例如吃飯時讓孩子比一比誰的碗更大,裝的東西多,甚至可以引導孩子動手操作一下,怎麼才能裝滿它。
▋教孩子數數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數學啟蒙,就想到教孩子數數,其實數數隨時都可以進行,並不單純讓孩子背數字,而是讓孩子理解數字。在教孩子數數前,家長應該多引導孩子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輕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後才引導孩子去認識數字1234,理解數字。
啟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不僅是數數和加減,要更多地聯系實際,讓孩子去發現生活中數與形的關系,並引導孩子理解和運用抽象數字後的實際意義,將數學與他的日常聯系起來,這是父母給孩子做數學啟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當的方式。
C. 幼兒園數學游戲化教學對孩子有什麼作用
思維開發
D. 什麼叫做游戲化
游戲化是將游戲的機制運用到非游戲活動中,進而改變人的固有行為模式。而當游戲化被運用到商業領域的時候,就是一個將游戲機制與游戲元素(Game dynamics)與網頁、商業服務、線上社區、內容入口以及促銷活動相結合,進而讓受眾更加願意主動參與其中的過程。游戲化未必要做的很像游戲,其實只是一個思想與理論,並沒有一個定型的產品。
所謂游戲化,指的就是利用從視頻游戲中借鑒的科技手段來吸引顧客。把在游戲中機械的娛樂應用在非游戲應用當中,特別是在對消費者具有導向作用的網站中,促使人們接受並激勵他們使用這些應用,同時爭取激勵使用者沉浸於與此應用相關的行為當中。游戲化的目的就是使使用者更多地沉浸於上述行為當中,利用游戲本身的這個特點,使人們主觀地沉浸於此。游戲化作品藉助技術使其更吸引人,並通過鼓勵期望的行為,利用人類心理上的傾向使人們參與到游戲中。
現在許多公司已經開始踐行游戲化的理念。例如皮爾森公司(Pearson)正在打造一個互動式網路,它具有分級別並提供目標等激勵因素。皮爾森公司 的項目負責人兼市場副總裁傑拉德·拉豐德稱,它所涉及的技能和障礙與傳統的角色扮演類游戲很相似,只是它所涉及的技能不再是打怪升級,而是數學運算。與此 同時,孩之寶(Hasbro)和三星(Samsung)等大公司也與專業提供游戲化工具的BunchBall和Badgeville進行了合作,嘗試游戲 化道路。這兩家游戲化公司的客戶還包括美國電視網(USA Network)、SAP和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等。上周,貝寶(Paypal)和eBay也加入了這個陣營,他們利用從新合作夥伴Badgeville那裡獲得的游戲機制工具,在 X.commerce平台上為開發者們建立了一個程序。
盡管如此,游戲化產業仍然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有些公司(如Badgeville)面臨著一個認知的問題,因為他們太依賴於消費者的淺層互動了,游 戲機制里的「級別」和「徽章」很快失去了它們的意義。還有些公司則難逃「傷仲永」的命運。例如地理位置服務Gowalla一度曾被人熱炒,這項服務里包含 了很濃厚的游戲化元素,但它最終沒有取得成功,不得不重新調整自己的工具,現在Gowalla主要從事的是旅行指南服務。盡管已經有成百上千萬美元的資金流向游戲化這個概念,但有些公司最終還是銷聲匿跡。
參考網址:http://ke..com/link?url=xgvJZpgOAfsf33PMdgmXxhHwpe-WpRQfYbzxuJFnvf-
http://www.hu.com/question/20381247
E. 如何理解小班數學教育的生活化,游戲化,操作化
數學活動是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邏輯性三大特點的活動,是幼兒園科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幼兒園數學教育應注重生活化、游戲化、操作化,讓孩子在生活、游戲、操作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新《綱要》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慣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游戲中的某些簡單的問題。那麼作為每天工作在幼兒身邊的教師,正確理解和把握幼兒園各年齡段數學教育的「三化」基本特徵,才能有效開展幼兒園數學教育,真正提高教育質量,讓孩子在「三化」中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從而為孩子順利進入小學學習數學奠定良好的基礎。本人就一年來的小班數學教育工作實踐與思考,表達一下自己的認識,以期有助於同行、有助於青年教師的工作。
一、小班數學的生活化
數學教育生活化是指幼兒園教師將數學教學與幼兒生活不同程度地結合,將幼兒的生活不同程度地納入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之中。生活化包含了兩層含義:第一,教師不同程度地利用幼兒日常生活中含有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的經驗,使之為教學服務,使幼兒能更好地理解空間形式和數量關系。第二,有目的、有計劃地為幼兒創設出真實、自然的生活情景,將數學教育的目標滲透其中,這種情景將數學的計劃性、目的性與幼兒生活融為一體,幼兒在不知不覺中進行學習。小班數學教育的生活化特點非常濃厚,在生活中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在活動中隱含數學的基本特徵。教師只要處處做有心人,及時把握教育機會,幼兒一定能捕捉到數學的影子,在感性的、具體的生活中增進對數學的理解,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
舉例:生活中的經驗——按數量取點心,時鍾的形象性
在集體生活中,教師分發餐點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了,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是調動和利用幼兒生活經驗,幫助小班幼兒認識理解5以內數量的最好時機,教師可以將點心分發到小組,讓幼兒每人從中拿取1;也可以讓幼兒自己從整體中取出相應數量的一小份(教師還可以設計出符合幼兒實際的其它形式)。在這個生活環節中,教師可以觀察到每個幼兒對數量實際意義的認知和理解,可以看到每個幼兒從膽怯到信心的經歷過程,這種生活化的教育,幼兒沒有一點壓力,教師幾乎是一對一的指導幫助,針對性強,效果好。
時鍾認識是幼兒園大班的教學內容,不過時鍾確是每個教室的常備物品,教師一日生活中也經常提到時間,如果充分利用幼兒這方面的生活經驗,將認識時間這較為深奧的教學內容合理化簡,分解出現。我們在生活中說到時間,常常讓幼兒看看時鍾,找找長針短針,還有跑得最快的秒針,5分鍾就是長針跑一個格子等等,這樣到大班幼兒就能很好的理解教師規范的說詞,教學難度也可以大大降低,幼兒也會學的深入,學的扎實。
舉例:環節中的數學——繞線游戲,貝殼游戲
「繞繞線,繞繞線,拉-拉,釘釘釘。上-上,下-下,前-前,後-後。咕嚕咕嚕,咕嚕咕嚕,滾下來。爬呀爬呀爬呀爬,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頭頂上。咕嚕咕嚕,咕嚕咕嚕,滾到膝蓋上。」這是一個小班幼兒非常喜愛的說唱手指游戲,我們經常在餐前便後,等待時段玩這樣的游戲。這游戲讓幼兒以自我為標准,指認各種空間位置,以及人體的相關部位。可以說這也是一個較為典型的數學游戲。
貝殼游戲,教師給幼兒提供許多大小不同的貝殼玩具,然後教師以游戲的形式引領幼兒進行操作。如:取幾大幾小——區分大小和數量;貝殼媽媽抱寶寶——大小重疊;媽媽寶寶上下排——對應;媽媽寶寶前後排——間隔。這是小班前期我們常常以集體形式組織的個人操作數學游戲,目的是幫助幼兒理解相關數學內容的同時,為數學教學跑組操作游戲打基礎。
二、小班數學的游戲化
數學教育游戲化是指幼兒園數學教學在生活化的基礎上,與幼兒游戲特徵相結合,是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對游戲的不同程度的利用,數學游戲化不同於游戲。是使數學教育具有游戲的某些特色,在這種教學活動中,幼兒在有游戲般的情緒體驗中,會遇到各種蘊含數量關系的問題,數學游戲化更多地具有練習的性質,用皮亞傑的話來講,是「同化大於順應」。因此,這一類數學游戲對於小班幼兒來說,很具有挑戰性,需要教師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精心設計,細致教學。
舉例:為小班數學教學專門設計的類別游戲——分類游戲,接龍游戲,玩具排序游戲
所謂類別游戲,就是在這一類游戲中可以細化和分解出各種不同的,有一定差別的小游戲,如:分類游戲,可以有求同分類(從許多中取出紅色的、取出大的等等),可以有按顏色、大小、形狀特徵中的某項來進行分類。還可以按事物的用途來進行分類。再如:接龍游戲,有顏色接龍,形狀接龍,等量接龍。等量接龍里還可以分為實物等量,實物標志和點子等量,雙色事物標志等量,雙色點子等量。再如排序游戲,有重疊排序,對應排序,規律排序。規律排序還可以分為ABAB雙間隔排,ABCABC三間隔排,ABBABB或AABAAB規律排。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每一類別的游戲都有難易的差別,每一個游戲都存在這樣那樣的教學難點或是幼兒操作的難點。教師應該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能力和自己的教學特點,進行選擇、分解、合並,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結合特點,精心設計,細致教學,獲取效益。
三、小班數學的操作化
數學教學操作是指幼兒園數學教學在生活化、游戲化的基礎上,與幼兒手、腦並用的操作活動相結合。操作是為幼兒創設思維沖突的環境,引導幼兒在思維能力層面上進行有效運作,逐步內化邏輯的、復雜的數學知識,形成「順應」的心理歷程。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操作化與游戲化密不可分,操作具有游戲的趣味,游戲不失數學的基本特徵。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始終站在幼兒的層面,針對幼兒的心理特點和思維特徵進行思考和設計,這樣才能有效地調動幼兒操作的主動性,這里包括幼兒動作參與的主動性,更包含幼兒思維參與的主動性,這也是數學教學的精髓之處。
舉例:幼兒操作活動的成敗體會——等量接龍,特徵分類
等量接龍游戲是小班幼兒在掌握了5以內數的實際意義的基礎上,所進行的數的守恆游戲,綜合性較強,也有一定的難度。我們選擇了實物等量接龍,實物標志和點子等量接龍兩種游戲。教師觀察發現,實物等量接龍,幼兒比較容易理解玩法;實物標志和點子等量接龍,因為更接近符號,對幼兒有一定干擾,給幼兒理解玩法設置了一定的障礙。從幼兒的操作過程中,觀察發現一開始進行活動時,大多數幼兒目測數群不會,尤其是4、5的實物數量卡,這樣幼兒的操作行為就表現為:拿起一張卡片先一個一個點數數量,再尋找可以相接的卡片,往往幼兒不能一次拿準,數著數著就忘記了該接的數量,一次一次的反復使幼兒失去了興趣。根據這樣的普遍情況,教師調整增加了數群目測訓練,再次進行等量接龍游戲時,大部分幼兒就有了感覺,有了興趣,突破了難點,獲得了成功的體驗。但還是有一些幼兒存在相關的問題,觀察發現一部分幼兒還存在目測難點的問題,一部分幼兒還不太理解游戲玩法和規則。所以此次教學需要日常的游戲活動加以補充和完善,才能獲取較好的教學效果。
特徵分類游戲我們的設計是:讓幼兒根據教師所提供的分類板上的魚的形狀、大小、顏色進行操作,並把具有多種特徵的魚一次按兩個特徵標記進行分類,共分三次。觀察發現幼兒都能夠將魚按特徵標記進行區分,但幼兒的操作行為多數表現為:取出一條魚,第一反映的是某特徵就放在其標記下的空格里;而每個空格下的魚確實具備標記所規定的特徵。但是就幼兒的操作行為而言與教師所設計的教學目標不相符,教師想讓幼兒按魚的特徵進行三次分類活動,而大多數幼兒只將各條魚進行了一次特徵認定。教師在原有分類活動形式的基礎上加大了難度,認為幼兒應該有這個能力進行操作,但事實證明幼兒操作的效果並不是很好,這與教師所設計的材料有關,活動內容雖然有趣,幼兒也非常地感興趣,但讓幼兒一次性完成三種分類確實有點困難,因為小班年齡的幼兒還沒有完全理解某些特徵的概念,養成習慣看標記進行擺放。讓幼兒在概念統領下進行操作實在強人所難。所以說教師提供的操作材料違背了幼兒的年齡特點應該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修改操作材料。
F. 如何讓小班數學活動游戲化
要想輕松開展幼兒數學教學,給孩子一個靠譜且有趣的學習方式很重要。
因此,幼兒數學游戲化是最合適的方式。
1,用游戲進行數學活動
因為游戲能對小朋友的規則意識、執行能力和策略意識進行綜合鍛煉。
游戲都有規則,小朋友要聽懂規則、服從規則,同時又要達到目的;當規則變化的時候,他們也要跟著變化自己的策略。
這個過程,不是記住知識點就夠的,它其實鍛煉了小朋友對知識靈活應用的綜合能力。
2,通過繪本進行數學活動
沒有孩子不喜歡故事的,這種啟蒙方法使得原本枯燥的數理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在聽故事的同時,不知不覺吸收知識。
繪本整個看下來,一點都不枯燥!聽著像天書一樣的數學知識,在繪本都能找到現實生活中的依據。
以場景式代入的方式讓孩子先融入到故事中,再從故事裡發掘數學問題,進行解剖和分析。
數學學習最主要的是要體會知識背後的思維方法,畢竟知識是固定的,而背後的思維方法才是最具價值的。
3,看動畫片進行數學活動
兒童動畫系列,片中小人物熱愛數學,用數學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障礙,將圖案、數字和形狀的知識融入動畫,內容充滿互動,幫助幼兒用數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孩子能掌握對數字的認識、數學的技巧,同時發展孩子的思考性。
孩子用數學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問題,可以鍛煉孩子發展數學思維,循序漸進,寓教於樂。
G. 如何將幼兒數學教育過程游戲化
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經說過:游戲是兒童的良師,他們從游戲中認識環境、了解物體、從游戲中強健身體、鍛煉思想、學習做人。《幼兒園工作規程》中也明確規定:「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它指出教師在開展各種教育教學活動時,應該以游戲為基本的教學手段。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就是 「在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並且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作為比較抽象的數學教學,更應該緊密的和游戲結合起來。游戲能把被動的學習變成主動的學習,能把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形象,能最大程度激起幼兒學習的興趣,游戲的過程還是幼兒學習交往、學習合作、鍛煉意志的過程,是促進幼兒社會性不斷發展的過程。我們在幼兒數學游戲的設計和游戲在數學活動中的應用兩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一、幼兒數學游戲的設計
1、游戲的設計要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
幼兒處於不同的年齡階段,他們的認知會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在設計游戲時我們要充分考慮和尊重幼兒的認知特點,讓游戲貼近幼兒的生活。
2、游戲的設計要找到幼兒的興趣點
幼兒生活中感興趣的任何事物,都是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和實施教育影響的契機。幼兒對某一個現象和事物感興趣,教師不要熟視無睹,要抓住幼兒的興趣點,因勢利導,展開教育活動。
3、為游戲創設輕松愉快的游戲情境
游戲本身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情境性,游戲情境的創設有利於讓幼兒更全身心的投入到游戲活動中來。創設游戲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意識的創設一些輕松愉快、詼諧有趣的故事情境是不錯的方法之一。無論是大班、中班、還是小班,所有的幼兒都喜歡聽故事,把故事和游戲有效的結合起來,能更好的增強游戲的趣味性。
4、游戲的設計應把各領域有效整合,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提高
《綱要》將學前教育分為健康、語言、社會、藝術、科學五大領域,提出:「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去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新《綱要》把教育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它打破了傳統的單一的傳授知識和技能的教育觀,把教育提升到「幼兒教育整體觀」的新境界。這也要求我們在設計和實施數學游戲時不能僅僅局限於數學領域,要著眼於幼兒的整體的進步和發展。
一個好的游戲處處閃耀著教師智慧的光華,需要設計者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既要有一定的知識性,還要有趣、好玩,讓幼兒自然而然的走進游戲,在游戲中觀察、擺弄、發現、探索,進而了解周圍的事物和環境。
二、游戲在數學活動中的應用
1、在情景游戲表演中滲透數學知識
《綱要》的指導思想是:兒童的發展是在適宜的環境中,以主動、積極、內涵豐富的活動為基礎,教師必須根據兒童的興趣和發展特點實施教育。幼兒喜歡聽故事,而且不厭其煩,抓住這一特點,我們可以通過故事中的情景安排一些數學知識。
2、在體育游戲中滲透數學知識
幼兒教育家陳鶴琴指出:「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以游戲為生命的」。這正說明了幼兒活潑好動、注意力時間短的特點,而體育游戲簡單有趣,正符合他們的心理和生理特點。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們將數學知識融入到符合幼兒生理特點的體育游戲中。
3、在音樂游戲中滲透數學知識
音樂是打開幼兒智力最好的鑰匙,也是孩子們喜愛的一種活動形式。因此,在幼兒剛剛接觸數字時,由於幼兒對數字的概念很模糊,我們可以讓幼兒聽許多關於數字的歌曲,如幼兒熟悉的歌曲《找朋友》,兩名幼兒扮演好朋友,隨著音樂一邊唱一邊跳,然後再交換朋友,很好的理解了2的含義;此外還有歌曲《我家有幾口》、《手指歌》、《小小手》、《雞媽媽數小雞》等,都對幼兒的數字理解有著很大的幫助。
4、利用玩具做游戲滲透數學知識
玩具是幼兒的玩伴,利用玩具不僅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還有利於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如:幼兒每次玩雪花片,都是插一些簡單的圖案,時間久了也失去了興趣。教師可以給他們布置了新的任務,如:按紅、黃兩種顏色插一把長劍,比一比誰的長,誰的短;按老師的要求在手指上套上不同數量的雪花片;把形狀一樣的玩具放在一間屋裡。玩雪花片和串珠時,讓幼兒練習顏色的排序,讓幼兒玩點子與數字等量匹配,按玻璃瓶上的數量把相應數量的串珠放到瓶子中;玩沙子時,給幼兒提供各種形狀的杯子,讓幼兒感知量的守恆;這樣他們在每一次玩玩具的時候都有不同的收獲,孩子們興趣很高。
5、在隨機游戲中滲透數學知識
日常生活是指幼兒一天進行的各種活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途徑。生活中蘊含著許多對幼兒產生數學影響的事情,所以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必須做個有心人,認真觀察周圍的事物,及時抓住不同的時機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如:不同的季節樹葉也不同,可以讓幼兒觀察春天的樹葉是什麼顏色?秋天的樹葉是什麼顏色?它們有什麼不同?還可以讓幼兒拾樹葉拼成各種圖案;餐前讓幼兒觀察點心是什麼形狀的;小朋友的衣服是什麼顏色,上面有幾粒扣子?上樓梯練習正數,下樓梯練習倒數;吃午飯時讓幼兒利用筷子學習單雙數,還可以利用碗和筷子進行對應配對;在組織幼兒郊遊、散步等活動時,可以隨機、靈活的引導幼兒認識和復習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這些簡單的事情具有經常性和真實性的特點,使幼兒在自然、快樂的氛圍中感受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數學,萌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蘇聯教育學家克魯普斯卡婭指出:「游戲對於他們是學習,游戲對於他們是勞動,游戲對於他們是重要的教育形成。」只要把游戲滲透到抽象的數學活動中,一定會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讓孩子們喜歡數學,願意學數學,並且身心獲得和諧全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