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幼兒益智 » 游戲對兒童心理的發展的影響
擴展閱讀
天成解說一個人的游戲 2021-03-16 21:51:02
打游戲什麼牌子顯卡好 2021-03-16 21:51:00

游戲對兒童心理的發展的影響

發布時間: 2021-02-28 12:58:25

㈠ 游戲對兒童心理發展的有什麼意義

沒什麼意義 也許能鍛煉鍛煉大腦 玩少有益 可以鍛煉反應 右腦識記 圖像 還可以調節心情 但是玩多 對身心都有害 反而適得其反 就是 反應變慢 等 建議多玩益智游戲 玩什麼都要適中 研究證明 游戲對人 其實 害利於弊

㈡ 游戲在兒童心理發展中的作用有哪些

中科院心理所
兒童游戲與身心發展研究(含游戲輔導技術)
9個月大的蘭蘭,生氣地想用手撓自己的臉頰,結果卻不小心撓到了鼻子。爸爸看到後,也用手指按到了自己的鼻子上,然後學小丑一樣發出了「嘭嘭」的聲音。爸爸再次重復了這個動作,蘭蘭笑了起來,模仿爸爸的姿勢,然後等著爸爸繼續。在後來的幾天,當爸爸再次做出相同動作的時候,蘭蘭都非常興奮,然後一直和爸爸像那天一樣互相交換著做動作、發出聲音,樂此不疲。
三歲的童童和他的朋友樂樂總喜歡一起玩過家家的游戲,一個當爸爸,一個當媽媽,玩具娃娃當寶寶,「爸爸」出去上班後,「媽媽」一會為寶寶唱歌,一會喂寶寶吃飯,一會哄寶寶睡覺,忙的不亦樂乎,就像媽媽平常照顧她一樣,一會「爸爸」下班了,「爸爸」又開始照顧寶寶,「媽媽」又開始忙著做飯,百玩不厭。
在健康課上,老師把小朋友們分成兩組。每組都有一個裝滿水的水桶、一個空礦泉水瓶以及相距10米的一個空桶,孩子們需要接力將本組的空桶加滿水。口哨聲一響,兩組小朋友的比賽開始啦……
游戲與每個孩子息息相關,俄國發展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認為,假裝游戲尤其當它涉及社會性游戲成分時,是學齡前兒童擴展認知技能的重要途徑,且能擴展他們對世界如何運轉的理解。游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怎樣的影響呢?孩子們在游戲中獲得了什麼?怎樣的游戲是適合孩子當下身心的?如何通過游戲來輔導咨詢兒童心理問題呢?
通過本門課程,你會學到:
1.
游戲的界定
2.
游戲的理論
3.
兒童游戲的分類
4.
兒童游戲性個性品質的培養
5.
兒童游戲的發生發展
6.
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園教學
7.
幼兒園游戲與課程
8.
游戲干預的本質及過程
9.
兒童游戲輔導技術
這門課程幫助家長理解孩子的游戲心理,幫助家長及兒童教養者藉助「游戲」塑造孩子幽默開放的心智模式與健康人格。
兒童早期的各種游戲,是一切未來生活的胚芽。
---德國幼兒園之父
福錄.培爾
沙盤游戲已成為治療兒童的重要方法

㈢ 舉例說明游戲對兒童發展的重要作用

游戲對幼兒心理發展的積極作用
(一)游戲在幼兒智力發展中的積內極作用
1.游戲擴展和加容深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
2.游戲促進幼兒想像力的發展
3.游戲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二)游戲在幼兒社會性發展中的作用
1.游戲提供了幼兒社會交往的機會,發展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
2.游戲使幼兒學習社會角色,掌握社會性行為規范
3.游戲鍛煉了幼兒的意志
(三)游戲在幼兒情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1.游戲可以豐富幼兒的情緒體驗
2.游戲可以發展幼兒的成就感與美感
3.游戲可以消除幼兒的消極情緒

㈣ 游戲對幼兒心理發展的作用是什麼

游戲對幼兒心理發展的積極作用 (一)游戲在幼兒智力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1.游戲擴展和加深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 2.游戲促進幼兒想像力的發展 3.游戲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二)游戲在幼兒社會性發展中的作用 1.游戲提供了幼兒社會交往的機會,發展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 2.游戲使幼兒學習社會角色,掌握社會性行為規范 3.游戲鍛煉了幼兒的意志 (三)游戲在幼兒情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1.游戲可以豐富幼兒的情緒體驗 2.游戲可以發展幼兒的成就感與美感 3.游戲可以消除幼兒的消極情緒

㈤ 游戲對學前兒童心理發展的意義有哪些

有兩種類型的游戲,一種課堂游戲(屬於開發兒童的智力)另一種就是商業游戲(暴力、色情、恐怖等),家長應該正對兒童給予正確的選擇!!

㈥ 游戲對於兒童發展具有哪些意義

游戲對於兒童發展的意義:

1、游戲促進幼兒身體發展。幼兒期是一個人生命起步的萌芽期,生長發育十分迅速和旺盛,游戲時讓一個發展充滿生機和可能的活動。

2、游戲促進幼兒認知發展。人得發展是有階段性的,學前期是幼兒認知發展的重要時期,游戲對喲額如的認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游戲是兒童身心健康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營養元素。它不僅具有娛樂的作用,而且能影響兒童在語言、認知、情緒、性格等方面的發展。

4、游戲促進幼兒感官發展。感知覺是幼兒認知活動的開端,是幼兒認識外界事物、增長知識、發展智力的通道。各類游戲,有其是操作類游戲為幼兒提供了大量感官練習的機會。

5、游戲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社會性的發展也稱幼兒的社會化,是幼兒心理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幼兒從自然人到逐漸掌握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與社會行為技能,成長為一個社會人的過程。

㈦ 游戲對兒童心理發展的作用

游戲能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現在的獨生子女在家一個人玩游戲,內到了幼兒園與同容伴一起玩,首先要得懂謙讓、合作、分享,以及解決游戲過程中的問題和同伴間矛盾的問題。這種矛盾來自幼兒家庭環境、幼兒想像力、創造力和個別差異,那麼游戲就可以幫助幼兒擺脫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向社會合作性發展。 游戲有利於提高幼兒的思維發展能力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必須選取與游戲相關的物品。

㈧ 求一篇心理學論文 題目是 游戲對兒童心理發展的影響

一)承認遺傳是先天的東西,但並不是神秘的東西
遺傳是一種生物現象,通過遺傳,傳遞著祖先的許多生物特徵。遺傳的生物特徵主要是指那些與生俱來的解剖生理特徵而言,如機體的構造、形態、感官和神經系統的特徵等等。這些遺傳的生物特徵也叫做遺傳素質。
研究遺傳素質的物質基礎和遺傳規律的科學,叫做遺傳學,這是在19世紀才發展起來的一門新的科學。
偉大的進化論者達爾文對於遺傳的本質和規律還是很少了解的。第一個發現遺傳物質的是奧地利的孟德爾(G.J. Mendel),他通過豌豆雜交試驗,提出「遺傳單位」的概念,並且總結出遺傳定律。以後,德國的魏斯曼(A. Weismann)和丹麥的約翰遜(W.L.Johannsen),分別通過實驗研究,提出「染色體一基因」的概念,認為:性細胞的染色體內含有一定數目的、佔有一定位置的、按直線排列的遺傳物質,它決定下一代的不同遺傳性狀,就叫做「基因」。再以後,由於細胞遺傳學的發展,已經弄清楚各種生物生殖細胞的染色體的數目。例如,人的染色體的數目是23對,其中22對是常染色體,1對性染色體(決定性別的)。同時,由於生物化學的研究,進一步發現了「遺傳信息」(或「遺傳密碼」)的概念,認為基因中的主要成分是一種叫做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的化學物質,它是貯存一定遺傳信息或密碼的單位,它通過一定的過程式控制制著蛋白質的合成,從而決定生物和人類千差萬別的性狀。現在的遺傳工程就是在這種科學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育種技術。
(二)既不否認遺傳的作用,也不誇大遺傳的作用
一方面,應當承認,遺傳素質是兒童心理發展的生物前提、自然條件,沒有這個條件是不行的。例如,無腦畸形兒生來不具有正常腦髓,因而就不能產生思維,最多隻能有一些最低級的感覺,如關於飢、渴的內臟感覺等。一個生來就是全色盲的孩子,就無法辨別顏色,更無法成為畫家。而且,由遺傳帶來的解剖生理特徵,特別是中樞神經系統的特徵,在兒童心理發展上是有一定作用的。例如,兒童自出生的時候起,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就表現出天然的差別;在產房中可以觀察到那些出生幾天的孩子,有的安靜些,容易入睡;有的手腳亂動,大哭大喊。當然這些天然的神經類型在後天的生活條件下是可以改變的,但是在人們進行護理工作的時候,卻不能不考慮到這些特點。又如,兒童生理發展的情況和特徵(像青少年時期的性成熟和由此引起的兩性差異),雖然不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決定條件,卻是兒童教育上必須注意的一些起作用的條件。
研究也證明:有許多遺傳疾病是直接與兒童智力低下有關的。例如,有一種「三色體病」,是在遺傳過程中,第21對染色體上多了一條染色體,這種兒童一生下來就有軀體和智力上的缺陷,也叫做「先天愚」(大約占產兒中的1/650)。又如,有一種「苯丙酮尿症」,由於在遺傳過程中,血液中缺乏一種分解苯丙酣酸的酶,以致損害中樞神經系統,造成兒童嚴重的智力低下。如果在6歲以前,通過飲食治療(通過飲食降低苯丙酮酸),也可以使智力恢復正常。
另一方面,也決不誇大遺傳這個條件。因為它只能提供兒童發展以自然前提和可能性,但決不能預定或決定兒童心理的發展。誰都知道:一個言語器官生來很健全的兒童,如果出生以後不與人類社會接觸,就不可能學會說話,甚至不可能形成人的心理。所謂「狼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1920年10月9日,在印度米德那波爾地區的狼洞里,發現了兩個「狼孩」。救回來以後,這兩個孩子的行為完全和狼一樣,白天睡覺,夜晚嚎叫,爬著走路,用手抓食。過了四年(約七八歲),才開始能講一點話,智力約相當於正常嬰兒的水平。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盡管一個兒童生來聽覺器官是健全的,但如果沒有適當的音樂環境或音樂教育,就不可能成為音樂家,如果沒有適當的外語環境或外語教育,就不可能學會外語。因此,父母和教師在教導工作中遇到困難時,就輕率地諉罪於兒童的遺傳素質,那是很不正確的。
總之,遺傳在兒童心理發展上起著一定的作用,否認這一點是不對的。不過它只是一個必要的條件,而不是決定的條件。兒童心理向什麼方向發展,並不決定於遺傳,而是決定於環境和教育。

環境和教育在兒童心理發展上的決定作用《兒童心理學》朱智賢著,人民教育出版社
兒童的心理發展是由兒童所處的環境條件(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決定的。其中教育條件起主導作用。
(一)遺傳只提供兒童心理發展以可能性,而環境和教育則規定兒童心理發展的現實性
例如,兒童雖然同樣地生來就有健全的頭腦和眼睛,但有的孩子可能讀書識字,有的孩子可能目不識丁。如新中國成立前我國大多數勞動人民的子女失學,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的發展。又如,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同是屬於所謂「不可遏制塑」的孩子,其中一個由於受到良好的教育,就可能比「強而平衡型」的孩子更守紀律些,而另一個由於受到的是比較差的教育,就可能使這個神經類型的一些弱點(如暴躁、放縱等等)得到發展。對動物進行的所謂「感覺剝奪」的實驗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
兩組同樣的老鼠:一組從小飼養在形色豐富的環境里,一組飼養在視覺刺激缺乏的環境里。結果,在智力表現上,在腦細胞形態結構的發展上,後者都比前者差。謝切諾夫和巴甫洛夫根據反射論的觀點,一致地指出環境和教育的影響在人的心理發展上起的決定作用。謝切諾夫指出:人的心理千分之九百九十九都是由人的生活條件決定的。巴甫洛夫也指出:人的行為,不僅受神經系統的生來特性所制約,而更重要的是決定於個體存在的時間內已經受到的或正在受到的那些影響,也就是決定於廣義的教育和教學。
(二)社會生產方式是環境條件中最重要的因素
在兒童的環境條件或生活條件中,最重要的是社會生產方式,即一定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對兒童的心理發展起著根本性的決定作用。首先是生產力的發展對人的心理發展有巨大作用。生產力發展不但影響國民經濟生活,而且影響科學文化和教育水平的發展,從而也影響兒童智力的發展。在生產關系方面,也很明顯。眾所周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社會里,我國廣大勞動人民的子女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機會,就是少數能受教育的兒童,也廣泛地受到半封建半殖民地意識的侵蝕,思想品質得不到健康的發展。1949年以後,在社會主義社會的條件下,我國廣大兒童有了進學校學習的機會,而且兒童的道德品質正在迅速形成,兒童的心理面貌起著根本性的變化。但在「文化大革命」中,由於「四人幫」的干擾破壞,兒童和青少年受「讀書無用論」「打砸搶」的毒害,很多人智能得不到正常發展,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粉碎「四人幫」以後,由於撥亂反正、正本清源,新的學習風氣、優良道德品質正在恢復和發展,這也就為兒童心理健全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社會生活條件在兒童心理發展中的決定作用,常常是通過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來實現的。
(三)教育條件在兒童心理發展上起著主導作用
教育受社會性質的制約,它本身也是人的一種社會生活條件,從這一意義說來,教育和社會生活條件一樣,也是一種環境影響。
但是教育又跟一般的社會生活條件或環境影響不同,它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影響,它是由一定的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來對環境影響加以選擇,組織成一定的教育內容(包括教材、設備等),並且採取一定的教育方法,來對兒童心理施行的有系統的影響。我國的教育就是按照黨的教育方針的要求把兒童培養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
在我們國家裡,托兒所、幼兒園有了很大的發展,小學教育在很多地方已經普及,因此,大多數兒童都在受著社會集體的教育。黨和國家對兒童的希望和要求,主要是通過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來實現的。新一代的思想覺悟、道德品質的提高,無產階級世界觀的形成,共產主義勞動態度的培養,以及從事建設所必需的知識技能的掌握,主要是由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決定的。因此,我們說,教育在兒童心理發展上起著主導的決定作用。
(四)環境和教育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決定性條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可以機械地決定兒童心理的發展
辯證唯物主義一方面承認環境和教育對兒童心理發展的決定作用,同時又反對把環境和教育的決定作用作機械的、簡單化的理解。辯證唯物主義決定論和機械論根本不同,認為環境和教育對於兒童心理發展的決定作用總是通過個體或主體的活動,通過兒童心理發展的內部原因來實現的。這就是毛澤東同志在《矛盾論》中所指出的:「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誰都知道,我們不能強迫幼兒園的孩子去學習系統的數學,更不能學高等數學,因為這時兒童僅有關於簡單數量的表象和概念,而不能掌握復雜的、抽象的數學知識。同樣,我們用講抽象理論的方法對小學低年級兒童進行政治思想教育,一定不會有多少效果,因為它們還沒有掌握那些高深的道德概念,當然無法理解抽象的道德理論。一個教師,如果不了解兒童心理發展的內部狀況,一味地強調教育的決定作用,而在所謂「教育的決定作用」不能實現的時候,不去虛心地考慮問題,反而急躁、埋怨,強調兒童不好,其結果必然會由於違背客觀規律,而給兒童的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的損失。因此,父母和教師為要使教育工作真正能對兒童心理發展起良好的作用,在教育方向確定以後,還必須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考慮兒童心理發展的內部原因、內部矛盾以及教育跟這個內部原因、內部矛盾的辯證關系。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遺傳是先天的東西,環境和教育是後天的東西。先天的遺傳是在生命出現以後才有的現象,它是物質運動長期歷史發展的產物。而且,前面說過,先天的遺傳對一個兒童來說,只能提供發展的可能性,而不能決定發展的現實性,決定發展現實性的則是先天的環境和教育,教育起著主導作用。因此,從人發展的總體上可以說:先天來自後天,後天決定先天。在先天和後天的關系問題上,遺傳決定論、環境決定論是錯誤的,同時,絕不能不分主次地加以並列、折中、調和,否則必然會陷入二元論和唯心主義。

兒童心理發展的動力
我們承認環境和教育對兒童心理發展的決定作用,同時,又反對把環境和教育的決定作用作機械的那種簡單化的理解。也就是說,一方面,應當承認環境和教育對心理的決定作用,因為心理是腦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是由客觀現實決定的;另一方面,也應當承認環境和教育只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外部原因(外因),亦即是外部矛盾。這個外部原因如果要對兒童心理發展起作用,就必須通過兒童心理發展的內部原因(內因),亦即內部矛盾,才可能實現。離開了兒童心理發展的內因或內部矛盾,環境和教育這個外因或外部矛盾就無法起作用或不可能很好地起作用。 那麼,什麼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內因或內部矛盾呢?
關於兒童心理發展的動力問題,目前還有各種不同的理解。一般認為:在兒童主體和客觀事物(客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亦即在兒童不斷積極活動的過程中,社會(包括廣義和狹義的社會因素)和教育向兒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兒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狀態之間的矛盾,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內因或內部矛盾。
這個內因或內部矛盾也就是兒童心理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
第一,應當指出:兒童心理的內部矛盾是在兒童主體和客觀事物相互作用的過程中產生的,亦即在兒童不斷積極活動的過程中產生的。離開兒童主體和客觀事物的相互作用,離開了兒童不斷的積極活動,也就沒有什麼兒童心理的內部矛盾可言。
—→新的需要(原有水平4) 環↑教 境|育 —→新的需要(原有水平3) 環↑教 境|育 —→新的需要(原有水平2) 環↑教境|育 —— 遺傳(原有水平1)
兒童心理發展動力直觀剖析圖
從原有水平1到原有水平4的發展過程是一個不斷量變質變的過程,兒童心理正是以這種不斷量變質變的形式得以發展的。
兒童從出生的那一天起,就不是消極地接受環境的影響,而是在不斷的積極活動中反映客觀現實——反映客觀現象中的各種矛盾,反映客觀現實和兒童主體之間的各種矛盾。兒童心理的內部矛盾就是這些矛盾在兒童頭腦中的反映。例如,當新生兒餓了的時候,就哭起來,積極地探索食物,這時跟他發生關系的客觀事物就可能組成各種不同的矛盾關系。例如,母親的乳頭和母親的指頭在滿足他的食物需要上,關系是不一樣的,是有矛盾的,因此,在他的頭腦里就產生不同的反映。也可能過些時候,要用牛乳代替母乳,這時兒童跟他的環境就產生了新的矛盾關系,這種新的矛盾關系也必然會在他的頭腦中產生新的反映。因此,兒童心理的矛盾是兒童主體和客觀事物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在兒童不斷積極活動中客觀事物的矛盾,客觀事物跟兒童主體的矛盾在兒童頭腦中的反映。
兒童心理的內部矛盾不但產生於兒童的活動中,而且矛盾雙方的轉化和統一,也都是在兒童的活動中實現的。事實證明:7歲兒童如果繼續留在幼兒園中,他在一定時候內仍保留學前兒童的心理特點,仍以游戲為主導活動,從而仍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的思維形式等等。兒童及時進入小學和在新的生活條件下從事正規學習活動以後,就能更快地實現著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或轉化。
第二,所謂需要,也是一種反映形式。任何需要都是在一定生活條件下,即在一定的社會和教育條件的要求下產生的對一定客觀現實的反映。需要這種反映和一般反映活動不同之處在於,需要是一種追求和傾向於某種事物的關系的體驗,它是由個體和社會的需求所引起的反映和體驗。
需要可以因個體的要求而產生。例如,由於口渴這一生理上的要求,就產生對於水的追求和傾向。由於求知慾這一心理的要求,就產生了對於書籍的追求和傾向。需要也可以因社會的要求而產生。
需要可以屬於物質方面(如對水的需要),也可以是精神方面(如對閱讀的需要)。而人的需要總是帶有社會性的。
需要可以表現為各種形態,動機、目的、興趣、理想、信念等等乃是需要的不同表現形式。
需要在人的心理活動中,經常代表著新的一面、比較活躍的一面,需要總是不斷發展的,主客觀的關系也在不斷發展著,人的周圍的事物變了,人的需要也就跟著改變。一種需要滿足了,又會產生另一種需要。
第三,所謂心理水平或心理狀態,是過去反映活動的結果。人們已形成的認識水平、心理特徵,也就是一個人心理發展的水平或狀態。從生理機制上說來,也就是已經形成的暫時神經聯系系統,已經形成的動型。
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狀態,經常代表著人的心理活動中舊的一面,比較穩定的一面。
第四,新的需要和已有的水平或狀態之間的對立的統一和斗爭,構成兒童心理發展的內部矛盾。這就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動力。
(1)兒童心理上的新的需要和已有的水平或狀態是統一的、互相依存的。這是因為,需要總是在一定的心理水平或狀態上產生的,換言之,需要依存於一定的心理水平或狀態。例如,3歲的兒童,只有最初步的口頭言語發展水平,因此,他只能掌握某些日常詞彙來表達自己的願望,來跟別人進行簡單的言語交際,而沒有掌握書面言語的需要。
反過來說,一定心理水平或狀態的形成,也依存於兒童是否有相應的需要。例如,小學一年級兒童有了學習加減法的需要,才能逐步掌握加減法的運算。同樣,只有兒童進入小學以後,有了掌握書面言語(閱讀和書寫)的需要,才會推動他努力去提高自己的閱讀和書寫水平。
(2)兒童心理上的新的需要和已有水平或狀態又是互相鬥爭、互相否定的。這是因為:新的需要總是否定著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狀態,換言之,心理發展的水平或狀態總是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需要。例如,一歲半左右的兒童,在學會了一些簡單的詞像「爸爸」「媽媽」「娃娃」「球球」「帽帽」等等以後,自己非常高興,周圍的人也很高興,但是跟著這種水平的形成,就會產生新的需要。因為單靠這些簡單的詞,並不能滿足他進一步交際的需要。當他對成人說「帽帽」的時候,並不能使人了解他是要戴帽子,還是要玩帽子,還是帽子上臟了。因此,就推動他進一步去學會一些簡單的句子。
反過來說,一定心理水平或狀態的形成,也就意味著原來的需要的否定。兒童進入小學以後,形成了從事正式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因而,游戲不再像學前時期那樣是他的主導需要了。這就是說,心理水平提高了,原來的需要也就逐步被否定了。在心理水平或狀態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就會不斷地產生更新的需要。
(3)在社會和教育的影響下,兒童的新的需要跟已有的心理水平或狀態不斷處於矛盾統一的運動過程中,這就推動兒童心理不斷向前發展,這也就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動力。
第五,對於兒童心理發展來說,內部矛盾是它的內因,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根據。但是內部矛盾的運動,任何時候都離不開一定的外因,教育就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最主要的外因,是兒童心理發展的最主要的條件。辯證唯物主義在強調事物發展的內因的時候,決不把內因和外因形而上學地對立起來。毛澤東同志在《矛盾論》中說:「唯物辯證法是否排除外部的原因呢?並不排除。唯物辯證法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教育這個外因、這個條件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真正發揮它的主導作用,就必須考慮兒童心理發展的新的需要和已有水平之間的矛盾,就必須考慮兒童心理發展的內部矛盾這個內因,內因是發展的依據。外因只有充分考慮了內因這個特點,才能調動兒童心理發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這就是說,外因離開了內因就無法起作用,更不用說主導作用,甚至會起反作用。因此,所有的父母和教師,為了更好地按照客觀規律進行教育工作,就必須了解兒童,研究兒童,了解和研究兒童的個別特徵和年齡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