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談游戲活動中如何促進幼兒主體性的發展
現在,幼兒教育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已成為幼教工作者的共識。游戲活動貫穿在我們的一日活動中,無論是晨間活動,教學活動,區域活動……我們都遵循著「以幼兒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對幼兒進行組織,指導,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活動中發展自主性、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那麼在開展游戲活動時,我們應該怎樣更好的促進幼兒的主體性發展呢? 一、激發興趣,增強幼兒主體性發展的內部動力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 從幼兒的心理特點和生理特點看,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積極與否,主要不是服從目標,而是來源於興趣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即幼兒的學習活動主要由自身的興趣和需要出發。因此我們在游戲活動中要促進幼兒主體性發展,就必須了解和尊重幼兒學習的興趣和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關注著幼兒的一舉一動,捕捉著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和信息。我發現幼兒對水非常感興趣,水池中盪漾的水波,水管上嘀嗒的水滴,牆壁上深淺不一的水漬,都是幼兒關注的對象。他們在洗手、洗杯子時,總愛在水池邊玩水,還經常自發的討論水的一些奇怪現象。如水的泡泡、漩渦、奇形怪狀的水漬…… 對於幼兒的表現,我充分肯定了他們積極探索的精神和豐富的想像力。並從幼兒的興趣點出發,圍繞「水」和幼兒一起收集資料,一起探討,開展了一系列有關水的探索性游戲活動。提供操作材料,讓幼兒進行小實驗,共同探討水的流動現象、漩渦現象、水的三態變化……在活動中,我發現幼兒的興趣濃厚,十分投入,就連平時活動不積極的幼兒也能參與到活動中來。他們儼然成了小小實驗家,探索家,在自主實驗和探索後,興奮得將她們的自主發現告訴我。此時的幼兒已經真正成為了游戲活動的主人,他們的主體性在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發揮。由此可見興趣是主體作用發揮的源泉,也是主體性發展的最基本條件,幼兒在興趣的驅使下,保持積極主動的精神狀態,活動效果才是最好的。只有形成這樣的學習過程,幼兒才會樂於嘗試,敢於思考,對問題有獨到的見解,並通過動手操作去發現和解決問題。 二、創設開放性的游戲環境,培養幼兒主體性的保證。 教師在布置游戲環境、投放游戲材料時,總是將不同的游戲材料分門別類地投放在各個區角,如漂亮的「傢具」陳列在「娃娃家」,筷子,豆子之類總是放在生活區;橡皮泥總是屬於手工區……而且在讓幼兒進入不同的游戲區後,要求他們遵守紀律,安靜的玩游戲.這樣看來幼兒的游戲活動顯得有條有理,但是這樣的游戲環境給幼兒的自主活動帶來什麼不便呢?請看以下一個例子: 又到了區域游戲活動時間,和往常一樣,幼兒走進了各個區域,開始了游戲。忽然,生活區的小朋友來告狀,說美工區的小朋友搶走了他們的筷子。我疑惑的問美工區的小朋友,他們委屈的說:「老師,你教我們唱了《羊媽媽賣面》,我們想用橡皮泥做面條,做羊肉串,才去拿了筷子。」哦,原來是這樣。於是我向幼兒提出了要求:每個區角的游戲材料可以互相借用,游戲結束後再放回原處。幼兒聽了,非常開心,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去其他游戲角里尋找材料,美工區的用生活角的豆子,再結合橡皮泥做成了可愛的娃娃;表演區的幼兒用娃娃家的辣椒、茄子的等玩具裝飾自己的面孔,表演著西遊記…… 幼兒由於不受材料的限制,表現出極大的創造性。每個游戲區不再是單個的,孤立的,而是互相融合,互相聯系.幼兒的游戲活動呈現出一片熱鬧紛繁的景象。 著名的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指出:「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得到怎樣的印象。」倘若游戲環境始終保持原狀,不但會造成幼兒游戲興趣的減弱,更不利於他們主體性的培養。幼兒初步的創造意識是在不斷選擇並操作實物的活動中萌發的,幼兒的創造力也是在不斷選擇和操作實物的活動中發展的,持續不斷的實踐活動是幼兒初步創造活動的起點。只有在創造活動中,幼兒的主體意識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因此,游戲環境應以幼兒的興趣和現實經驗為基礎,具有一定的可變性和開放性。只有當游戲環境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需要時,幼兒才會積極主動地去適應環境、探索環境,並自覺地參與到游戲中去,形成在某方面日益增多的經驗和知識,從而發揮他們的主體性。由此可見,創設開放性的游戲環境是培養主體性的保證。 三、建立開放的指導形式,體現幼兒主體性的重要條件。 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體現主體性的一個重要條件就是: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僵化的、單一的、成人化的審美趣味、指導方式和評價標准。 「用孩子的眼睛去看,用孩子的心去體會」,成為今天我們看待幼兒游戲活動的新視角。開放的游戲指導方式,並不是撒手不管,放任孩子,認為不幹預就是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而是應間接地進行指導,從而實現游戲活動中潛在的發展價值。班裡新添了幾套電子積木,晨間游戲時,它成了幼兒最喜歡玩的游戲。尤昊小朋友的思維很活躍,他不滿足於電路圖上提供的幾種線路玩法,而是自己自由的組合。在這過程中,他發現電風扇直接插到電源上,它就會呼啦啦的轉起來,而有的時候,用很多電極板連接,卻怎麼也不轉。這時候,我和他共同探索操作,了解他這樣拚線路圖的想法, 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引導他通過實驗比較獲得認識,並適時的對他進行指導,讓他了解了簡單的電路原理。他知道了轉和不轉的奧秘後,興趣更加濃厚了,還經常向其他小朋友講解其中的原理。 幼兒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每一個幼兒的發展,幼兒發展的核心是幼兒主體性的發展。讓每一個幼兒快樂的游戲,是我們的努力的方向;讓每一個幼兒快樂的成長,是我們不懈的追求。#ê
『貳』 如何在游戲中發揮幼兒的主體性
主體性是幼兒自身成長、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新世紀人才必備的重要個性品質。游戲活動更是幼兒在參與體驗的同時,充分發揮其自主性,培養其多種能力發展的好機會。幼兒教師開展幼兒角色游戲的過程中,容易忽視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如:教師包辦代替,超出「主導」范疇,即由教師確定主題,分配好角色,講解各角色的玩法、規則,而在游戲開展的過程過多干涉,讓幼兒的思維隨教師走。結果,幼兒在游戲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得不到發揮,這樣忽視幼兒主體性的活動,達不到其教育的作用。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更新觀念,在開展角色游戲時要充分認識到幼兒才是游戲的主人。 那如何讓幼兒成為角色游戲的主人呢? 一、主題的提出、角色的選擇,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性。 角色游戲是通過角色扮演,模仿和想像,幼兒再現自己的現實生活經驗和創造自身的生活,其實現了幼兒、教師、材料三向交流的可能性,為實現幼兒的主體性發展創造了自己學習的物質條件和形式,是幼兒主體性發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之一。幼兒是游戲的主人,由幼兒提出主題,這並不是說角色游戲不需要計劃,教師也不需要備課,而是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此,教師在思想上要克服怕常規亂的思想,不能認為安靜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在主題確定上給幼兒選擇的餘地。平時多收集幼兒感興趣的主題,利用課余時間製作相關的游戲材料。活動時可把與各主題有關的材料一一展出,讓幼兒自己選擇相對應的主題。依據主題的不同分組,分組後請幼兒討論怎麼玩並自行協商分配角色,教師只在場地劃分上給予適當的指導。如:小朋友都熟悉「肯德基」西餐店,許多孩子喜歡去吃漢堡、薯條。利用此機會,可以為他們增設西餐廳的主題,收集許多有關的游戲材料,許多去過西餐廳的幼兒就有了喜歡的新主題。在角色游戲中每個幼兒都能依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游戲主題,大大滿足了幼兒主體選擇的權利,享受到個性自由的快樂,同時培養了幼兒的自我意識。 角色的選擇 在確定主題的同時,就已確定了角色,因為主題是按幼兒的意願確定的,那麼幼兒就一定喜歡這個角色,因此便不存在角色的分配,按幼兒自己的願望選擇角色即可。當然這里會存在一個矛盾:許多幼兒都想當一個角色怎麼辦?這個矛盾是在幼兒中產生的,就可以讓幼兒自己解決。組織幼兒討論該怎麼辦、或者讓爭執的人談談自己為什麼想當這個角色,要怎樣把這個角色當好、還可以多創設幾個崗位、或以招聘的形式、或幼兒猜拳決定,方法很多。我們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幼兒在游戲中多動腦、多動手、多動口,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 二、為幼兒創設敢於發揮主體性的環境 一些教師很怕開展角色游戲,其中有一個原因是要為幼兒准備許多玩具。其實,教師所要做的只是發動幼兒在平時收積一些廢舊物品,在衛生、安全的情況下,讓幼兒將它們分類收藏,開展游戲時,需要的游戲材料由幼兒自己去廢舊物品箱里去找、去替代。還記得我們小時侯玩角色游戲有多麼的快樂與滿足。那時,根本沒有現成的玩具,一個瓶蓋就是鍋,在地上挖一個洞就是灶,摘幾片小草就是菜,一把沙就是米……我們不也玩得津津有味、回味無窮嗎?教師怎樣提供材料?材料是幼兒區域活動中的操作工具、游戲道具、探索學具、娛樂玩具。幼兒在對材料的直接感知、具體操作的過程中,不斷反思,想出新的玩法。當幼兒對活動的材料感興趣時,他們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高。首先,活動材料的投放要具有豐富性。如我們可以集合老師、家長、幼兒的共同力量,收集大量的材料。大到水桶、紙箱、輪胎等,小到紐扣、石子、紙盒等,還有日常生活用品如杯子、刷子、報紙等,農村裡的麥稈、稻草、種子等。將一切可用材料均為幼兒的自主探索服務。其次,材料的低結構性。高檔精美的玩具固然好,但是它們只能引起幼兒一時的興趣。因為每一次都重復著一樣的玩具,幼兒不再去思考、創造,漸漸地幼兒在游戲中有些機械地擺弄玩具。我們又如何豐富幼兒的經驗,發揮幼兒的創造力呢?反而身邊隨處可見的低結構的材料,能夠引發幼兒無窮無盡的思考。這些材料簡單、多變、可替代,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幼兒會不停擺弄,主動探索學習。如:泡末、紙箱等,與幼兒共同設置游戲場地,例如「戲院游戲」,幼兒找來又寬又厚的積木,拼在一起成為舞台,找來由薄到厚的積木,擺成幾排貼上紙,寫上號數成為觀眾席,用一個紙箱坳進底部的紙皮成為售票的窗口,玩這個游戲的幼兒一個個干勁十足。極大地調動幼兒的思維,發展主動性。 三、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幼兒自由想像、大膽模仿,培養創新意識。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幼兒作為人類的一分子,具有人所共有的特性。一旦個體的需要得到滿足,就會產生自由的需要。他會努力去尋找一種由自己來控制事物發展的感覺,會去做平時想做而一直沒有機會去做的事情,以達到自由王國的境界。對於幼兒來講,他們不需要為生存而去工作,也尚未進入正規的學校教育系統中去,因此擁有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滿足追求自由的願望與需求,幼兒自身不斷增長的願望與能力同這一現狀是矛盾著、沖突著的。為了緩和、調節這種矛盾並盡力消除由此產生的緊張與不安,幼兒迫切需要投入到游戲中去,以找到一種自主控制的感覺,達到消除緊張和自我保護的目的。因此,在角色游戲中,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興趣、需要、進行思考來開展游戲,教師則在幼兒游戲的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根據幼兒活動時的具體反映及時予以調整和啟發,常以一種積極鼓勵的態度對待幼兒與眾不同的創造性舉動。 例如:在小吃店中,我們班的欣妍做老闆時,我以顧客的身份特意刁難她,我點了一碗牛肉麵,說:老闆,你這店的牛肉麵不怎麼好吃呢?欣妍笑嘻嘻的說:我們店推出了一種新的牛肉麵,要不你嘗嘗,肯定好吃,來一碗吧。我問:「多少錢一碗」「不要錢」「為什麼呀?你做生意不收錢,要虧本的啊」「我第一天開張,送給你吃的」 我本以為能夠難住她,沒想到她的回答,讓我這個顧客還挺滿意的。有的時候孩子的回答真讓你大吃一驚,其實他們雖然是孩子,可他們有生活經驗,他們也希望像大人一樣做大人的事情,說大人說的話,而我們的角色游戲就提供了孩子模仿大人並加以想像創造的空間,既豐富了自己的生活經驗,又滿足了自我需求。 又如:西餐廳的顧客提出要吃牛排,在討論中,幼兒提出可將泡沫切成一塊一塊,塗上顏料來替代牛排,很快就解決了這一困難。又如菜場的顧客要買海帶,可可海帶正缺貨,於是孩子們找到合適材料如紙條或布條來替代海帶,由此激發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動性,同時又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四、優化角色游戲的評價,促進幼兒自主評議。 當游戲結束時,幼兒還會興致勃勃地談論游戲,教師作為游戲的引導者,應適時地抓住機會,讓幼兒把游戲中開心的、好玩的或具有創造性的、與眾不同的地方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共勉。而當前角色游戲的評價往往被教師忽略,或由於時間不夠而草草收兵,起不到指導游戲發展的效果。其原因有兩個:首先是幼兒方面,作為孩子,往往在表述中只注重評價別人壞的,不足的,對於別人的閃光點卻發現不了,評價漫無邊際;其次是教師方面,為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讓幼兒盡情地說,而沒有適時地總結,歸納。 今天的幼兒是21世紀社會建設的主力,對於做一個有益於21世紀建設的人所需具備的素質,均應在幼兒時期奠定
『叄』 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明確游戲的主體,為幼兒提供游戲機會
一、教師在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自主性的發揮存在的問題與分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在幼教實踐中還是存在忽視幼兒主體性或者對幼兒主體性存在認識上的誤區現象,在指導幼兒游戲活動中往往容易出現這樣一些現象:(一)思想上認識不夠充分在幼兒園中存在著教師的教育觀念不夠科學,專業素養不足,對於幼兒游戲活動中的自主性了解不夠,如今由於更多的提倡幼兒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自由操作與游戲,於是就出現了教師在區域活動進行過程中放任不管,這個做法是十分膚淺甚至是斷章取義的。因為無論是從作為教師來說本來就應該承擔的指導者的角色,或者是幼兒在活動中會遇到的種種問題出發,教師都應該是在這個過程中承擔起觀察者與引導者的角色。在這個引導過程中教師過多的限制或者放棄引導,都是對幼兒的不負責,不利於幼兒的身心發展。因此,教師如何控制與把握這個引導的度,是至關重要的。(二)行為上引導不夠科學教師在掌握幼兒游戲過程中出現的現象掌握不足,指導上不科學,失去指導的價值和意義,在幼兒游戲活動中,很容易出現一些突發事件或者幼兒的奇奇思妙想,但由於教師對於指導的方法掌握不夠,不清楚如何對幼兒進行有效的引導,這就不利於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同時教師的引導缺乏目的性、計劃性和整體性,起不到對幼兒引導促進的效果,教師無法隨著幼兒創造性游戲的發展不斷適時給予適當的正確的支持與幫助,無法意識到幼兒何時需要什麼樣的指導與幫助,無法提出合理化的建議,也是造成無法真正發揮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原因。二、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自主性發揮的啟發(一)加強教師專業素養學習,提高教師理論水平幼兒游戲活動的主要實施者是教師本身,理論是時間的基礎,如果沒有完善的、系統的、科學的理論體系,是不可能真正落實到教育中去。首先,思想指導人的行為,因此作為教師,科學的教育觀念就是教師的指導思想,只有在科學的指導思想領導下,教師才有可能更好地把握幼兒自主性的發揮。而教育觀念與思想不是一層不變的,它是會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思想的不斷深化而產生變化,因此,作為教師應該不斷學習、更新傳統的教育觀念。當今社會越來越強調教育應該要全方位多方面開發幼兒的潛能,從而促進其全面發展。因此新一輪的課程改革要求著教師作為教學者,應該緊跟時代步伐、轉變教育觀念,「以幼兒為主體」,「培養幼兒的自主性」等等觀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注重學習過程中幼兒主體性的發揮,培養幼兒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掌握科學的指導思想。其次,教師應該注重專業素養的不斷學習與提高,重視完善教師對於幼兒自主性引導的理論體系,在對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實際需要的理論知識掌握的基礎之上,學習如何恰當的運用語言達到教學目標、在什麼情景下提出什麼樣的問題等等,達到既能提高指導游戲的效果,又能保證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自主性得以較好地發揮,在學習科學的指導思想下,進一步學習在實踐過程中的游戲指導策略,有利於教學實踐中更科學地進行引導。最後,作為教師要熱愛兒童,愛崗敬業。不管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教師應該時時刻刻關注兒童的表現,對幼兒細微之處更要善於發現,建立在關愛和鼓勵上。由於幼兒的心理特點以及自控能力較差,在幼兒游戲過程中會出現往往無法有始有終的現象,此時需要教師進行引導,提醒幼兒做事情應該專心致志;其次,對於缺乏自信心、較為膽小的幼兒,教師應多關心、以鼓勵為主,增加他們鍛煉的機會,讓他們獲得多一點的關注,讓幼兒在實踐中加強自信心。(二)掌握正確的指導方法,促進幼兒自主探索美國著名幼教專家奧克·西篤明認為:「幼兒的游戲活動是與生俱來的,自發而易轉為自流。」為了幼兒游戲的順利開展以及幼兒在游戲中主體發展目標的實現,教師在活動過程中需要適當的引導,但是由於幼兒在家庭背景、年齡、性格特點、性別和個體發展水平等各方面都存在個別差異性,這就對教師的指導策略提出了較高的要求。1.尊重幼兒主體地位。在游戲活動中,教師首先要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一引導者,代表著教師的介入與引導應該是教師用心傾聽幼兒真正需要,是為幼兒游戲創設更自由與和諧的活動氛圍,為幼兒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支持與保障,而不是讓幼兒知道成人的答案或者說是標准解答,不是讓幼兒被教師牽著鼻子走,游戲情節的開展不能以教師的意志為轉移,不包辦不導演幼兒的游戲。教師應在尊重幼兒興趣的基礎上,保證游戲的獨立自主以及游戲過程的自娛自樂,游戲材料的投放以及玩具的選擇,游戲夥伴的自由選擇與合作,甚至是游戲規則的自我制定以及自覺遵守,游戲中出現的矛盾糾紛要以幼兒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如在小班折紙活動中要求幼兒學折動物,會發現小班的幼兒個體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動手能力懸殊很大,同樣折小狗有的老師示範一遍就自己能完成,有的卻要在老師的幫助下才能完成,所以對動手能力強的幼兒要求要有所不同,用不同的心態進行引導。如果教師能以這樣的態度去對幼兒進行引導,使得幼兒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想法與游戲材料發生互動,那麼有利於游戲主體性,在這樣和諧自由的氛圍下充分發展,當幼兒對游戲真正產生了興趣和有了自主體驗,那幼兒就能夠以自己的方式將外部經驗內化為自己的經驗。這就是游戲真正的目的,幼兒能夠在游戲中找到自己喜歡的位置,用自己的方式制定規則,用自己的語言溝通矛盾,成為游戲的主人,自主進行探索,以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2.在適當的時間,講究科學的方式加以指導。如果老師已經能夠建立新的教育觀念,懂得在游戲中應該尊重幼兒主體地位,加強幼兒自主性的發揮,那麼如何真正在行動中落實這一教育理念,引導幼兒發揮想像、提高自己的自主性就成了核心問題。因為即使思想上有了正確的認識,但是由於實際工作中的經驗上的欠缺導致在引導方面容易出現問題。比如教學過程中當幼兒提出教師沒有預先設想到的想法問題或是沒有按照老師設計的教案進行回答、而是提出了自己不同的想法的,教師如何在短時間內反應、判斷、引導就成了重中之重。很多教師會將其當做破壞課堂秩序,直接將其忽略,或是為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導致最後被幼兒牽著走,偏離課程目標。在游戲過程中的突發狀況多,教師的引導是無法生搬硬套、簡單機械化直接強加在幼兒的身上,而是要講究方式方法,既不能喧賓奪主,干涉了幼兒的思考與游戲探索,也不能放任自由,而是應該仔細觀察正在游戲中的幼兒的表現,對於出現的突發現象及時介入,有效引導。3.課程設計注重挖掘主題的深層意義。教師對於活動的引導並不是只局限於一個領域、一項技能,或者說這一活動內容的本身,應該在這個活動的過程中不斷延伸,提高幼兒其他方面的能力。例如游戲過程並不只是為了幼兒獲得自主游戲的快樂,更是可以得到教育意義,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游戲中的指導要注意「游戲的教育性」的發揮。而這種主題的挖掘是需要教師多加思考,多付出努力和心血進行挖掘,方能提高游戲的教學質量和意義。總之,自主創新、自娛自樂、自覺自願、自信自豪是幼兒成長進程中顯現出的、特有的游戲性質,強調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幼兒按自己的意願,獨立自主的去選擇游戲,能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性、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積極提供偶爾多種形式的自主性活動的機會和條件,讓幼兒有機會真正成為自主學習的主題。
『肆』 游戲化教學中如何促進幼兒的主體性發展
教育發揮促進兒童發展的主導作用包括四點: 1,教育目標要反映社會發展 2.教育在成熟的基礎上引導發展 3.教育始終在整體發展的基礎上促進個性發展 4.教育過程中始終要尊重和發揮兒童的主體性
『伍』 如何在角色游戲中發揮幼兒主體性論文
游戲活動更是幼兒在參與體驗的同時,充分發揮其自主性,培養其多種能力發展的好機會。幼兒教師開展幼兒角色游戲的過程中,容易忽視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如:教師包辦代替,超出「主導」范疇,即由教師確定主題,分配好角色,講解各角色的玩法、規則,而在游戲開展的過程過多干涉,讓幼兒的思維隨教師走。結果,幼兒在游戲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得不到發揮,這樣忽視幼兒主體性的活動,達不到其教育的作用。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更新觀念,在開展角色游戲時要充分認識到幼兒才是游戲的主人。 一、主題的提出、角色的選擇,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性。 角色游戲是以幼兒模仿和想像,通過扮演角色,創造性的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幼兒是游戲的主人,由幼兒提出主題,這並不是說角色游戲不需要計劃,教師也不需要備課,而是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此,教師在思想上要克服怕常規亂的思想,不能認為安靜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在主題確定上給幼兒選擇的餘地。平時多收集幼兒感興趣的主題,利用課余時間製作相關的游戲材料。活動時可把與各主題有關的材料一一展出,讓幼兒自己選擇相對應的主題。依據主題的不同分組,分組後請幼兒討論怎麼玩並自行協商分配角色,教師只在場地劃分上給予適當的指導。如:小朋友都熟悉「肯德基」西餐店,許多孩子喜歡去吃漢堡、薯條。利用此機會,我為他們新增設了西餐廳的主題,收集了許多有關的游戲材料,許多去過西餐廳的幼兒就有了喜歡的新主題。在角色游戲中每個幼兒都能依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游戲主題,大大滿足了幼兒主體選擇的權利,享受到個性自由的快樂,同時培養了幼兒的自我意識。 在確定主題的同時,就已確定了角色,因為主題是按幼兒的意願確定的,那麼幼兒就一定喜歡這個角色,因此便不存在角色的分配,按幼兒自己的願望選擇角色即可。當然這里會存在一個矛盾:許多幼兒都想當一個角色怎麼辦?這個矛盾是在幼兒中產生的,就可以讓幼兒自己解決。組織幼兒討論該怎麼辦、或者讓爭執的人談談自己為什麼想當這個角色,要怎樣把這個角色當好、還可以多創設幾個崗位、或以招聘的形式、或幼兒猜拳決定,方法很多。我們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幼兒在游戲中多動腦、多動手、多動口,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 二、為幼兒創設敢於發揮主體性的環境 一些教師很怕開展角色游戲,其中有一個原因是要為幼兒准備許多玩具。其實,教師所要做的只是發動幼兒在平時收積一些廢舊物品,在衛生、安全的情況下,讓幼兒將它們分類收藏,開展游戲時,需要的游戲材料由幼兒自己去廢舊物品箱里去找、去替代。還記得我們小時侯玩角色游戲有多麼的快樂與滿足。那時,根本沒有現成的玩具,一個瓶蓋就是鍋,在地上挖一個洞就是灶,摘幾片小草就是菜,一把沙就是米……我們不也玩得津津有味、回味無窮嗎?如今提供許多現成的玩具,在角色游戲中固然也給幼兒帶來樂趣,但每一次都重復著一樣的玩具,幼兒不再去思考、創造,漸漸地幼兒在游戲中有些機械地擺弄玩具。我們又如何豐富幼兒的經驗,發揮幼兒的創造力?同樣,游戲空間的設置,作為幼兒教師所要做的是提供一個空間及廢舊物品如:泡末、紙箱等,與幼兒共同設置游戲場地,例如「戲院游戲」,幼兒找來又寬又厚的積木,拼在一起成為舞台,找來由薄到厚的積木,擺成幾排貼上紙,寫上號數成為觀眾席,用一個紙箱坳進底部的紙皮成為售票的窗口,玩這個游戲的幼兒一個個干勁十足。對於大積木有的用推的辦法、有的倆人抬、有的找老師幫忙……極大地調動幼兒的思維,發展主動性。 三、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幼兒自由想像、大膽模仿,培養創新意識。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幼兒作為人類的一分子,具有人所共有的特性。一旦個體的需要得到滿足,就會產生自由的需要。他會努力去尋找一種由自己來控制事物發展的感覺,會去做平時想做而一直沒有機會去做的事情,以達到自由王國的境界。對於幼兒來講,他們不需要為生存而去工作,也尚未進入正規的學校教育系統中去,因此擁有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滿足追求自由的願望與需求,幼兒自身不斷增長的願望與能力同這一現狀是矛盾著、沖突著的。為了緩和、調節這種矛盾並盡力消除由此產生的緊張與不安,幼兒迫切需要投入到游戲中去,以找到一種自主控制的感覺,達到消除緊張和自我保護的目的。因此,在角色游戲中,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興趣、需要、進行思考來開展游戲,教師則在幼兒游戲的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根據幼兒活動時的具體反映及時予以調整和啟發,常以一種積極鼓勵的態度對待幼兒幼與眾不同的創造性舉動。 四、優化角色游戲的評價,促進幼兒自主評議。 當游戲結束時,幼兒還會興致勃勃地談論游戲,教師作為游戲的引導者,應適時地抓住機會,讓幼兒把游戲中開心的、好玩的或具有創造性的、與眾不同的地方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共勉。而當前角色游戲的評價往往被教師忽略,或由於時間不夠而草草收兵,起不到指導游戲發展的效果。其原因有兩個:首先是幼兒方面,作為孩子,往往在表述中只注重評價別人壞的,不足的,對於別人的閃光點卻發現不了,評價漫無邊際;其次是教師方面,為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讓幼兒盡情地說,而沒有適時地總結,歸納。如何優化角色游戲的評價,讓幼兒既能自主評議,有能促進游戲不斷發展呢?通過角色游戲開展過程中不斷地學習、實踐,我摸索了幾種行之有效的評議方法。 (一)保持情境進行評議。在角色游戲中,我較注重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對於游戲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富有創新的行為、結果,通常採用保留現場進行評議的方法。如在娃娃家的櫥窗擺設上,剛開始幼兒都把一些灶、碗、瓢、盆放在上面,既零亂又不符合常理。可有一次,一個小朋友卻把從商店買來的小狗玩具和電視機擺在了櫥窗上,兩個娃娃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於是在收玩具時,我讓幼兒保留了這一現場。通過對比討論,肯定了櫥窗裝飾的結果。幼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不斷地想出各種方法,讓娃娃家變得溫馨些。如「我買一籃花放在格子上」、「我把我的玩具帶來!」、「我買一盤水果擱那!」、「我們做一台VCD放在電視旁邊!」教師抓住了這一小小的創新,啟發了幼兒的積極思維,豐富了游戲情節,使幼兒在一種直觀、積極、愉快的情緒下參與評議,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以發散性問題促進幼兒自主評議。幼兒隨著年齡增長,逐漸變得有主見,是非觀念也逐漸明確和增強,可引導他開展討論,在討論中尋找答案,解決游戲中出現的問題,從而又進一步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我班幼兒小班的游戲中沒有出現醫院游戲,到了中班才有醫院,結果「醫生」給每一位來訪的「病人」,一聲不響就給「病人」打針。我讓孩子們討論到底應該怎樣給病人看病,孩子們積極性可高了,有的說:「要先問哪不舒服?」「要用聽診器先聽!」「要先掛號」「可以吃葯,不用打針」「如果針打錯了,會死人的!」幼兒各持己見,最後達成比較一致的看法。不但產生了新的玩法,發展提高游戲,而且增強了孩子們的是非觀念,也找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可見,討論也是一種評議游戲的有效方法。 今天的幼兒是21世紀社會建設的主力,對於做一個有益於21世紀建設的人所需具備的素質,均應在幼兒時期奠定一定的基礎。在游戲的全過程中要真正把幼兒當作游戲的主人。
『陸』 發揮幼兒主體性對體育活動有什麼影響
培養健康活潑、朝氣蓬勃的幼兒,是學前兒童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這項任務決定了體育作為全面發展的基礎的特殊意義。幼兒是發展的、能動的個體,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他總是以主體的身份在與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各種活動中發展自己,也就是說,幼兒是在教育教學活動具體的組織過程中表現出他們對活動的參與性、主動性、獨立性與創造性,這就是幼兒的主體性。主體性的發揮對幼兒來說是極為重要的,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幼兒年齡越小,身體活動的能力就越是他們一切活動的基礎,幼兒能夠做什麼,主要是由其身體的活動能力和運動能力來決定的,因此,幼兒對自己身體活動能力的確認,有可能成為其「自我概念」的一個中心。那些身體活動能力較強的孩子,會在成人的稱贊中、小夥伴的羨慕和欽佩中逐漸形成肯定「自我」的概念,從而促使他們建立較強的自信心,能不依靠他人幫助而獨立嘗試新的活動,行為積極主動,經常表現出較強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即在活動中的主體精神。相反,身體活動能力較差,動作笨拙,遲鈍且常失敗,很晚才能建立起自我服務的幼兒,久而久之便會形成否定「自我」的概念。這種幼兒經常會表現出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行為消極、被動和退縮,存在較強的依賴性,而且很容易產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我曾對我園中班年級段幼兒在體育活動中的表現進行了觀察,發現有59%的
幼兒不喜歡玩有一定難度的體育游戲活動,如攀登網、羊角球、投籃等;有18%的幼兒很少或從來不敢在眾人面前領操或領頭做游戲,被老師請到後,常表現出猶豫和為難的神情;有20%的幼兒在自由體育活動中無所事事,或旁觀別人或經老師提醒和安排下才開展活動;有50%的幼兒在體育活動中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重復練習學會的動作。以上情況表明:中班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較普遍存在著缺乏自信心、獨立性、主動性、創造性的主體精神。基於上述現狀,我試圖通過體育活動幫助幼兒形成肯定「自我」的意識,產生成功愉快的情緒體驗,積極、主動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幫助幼兒形成主體的精神。於是我在班內對幼兒進行了「在體育活動中發揮幼兒主體性精神」的有益嘗試,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一、創設愉快情緒,得到成功體驗。
良好的環境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因此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對幼兒的刺激要能起到積極的有教育價值的作用,使他們在體育活動中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這樣才能使幼兒對體育活動產生興趣,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
1、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的教育行為和對幼兒的態度,直接影響孩子的發展。教師在組織幼兒開展體育活動時,應注意自己的言語和行為,經常用微笑的目光鼓勵幼兒,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在評價幼兒游戲時,要更多的關注幼兒活動過程,而不是只關注活動結果;要更多的關注幼兒在活動中所付出的努力,而不只關心最終結果;要更多的關注幼兒的進步,對他進行縱向比較,而不將他與其他幼兒作橫向比較;要更多的關注幼兒發展的各個方面,而不是只關注某一點,特別是不要只看到他的不足,要有意識地去發現每個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如我班的王家耀小朋友身材瘦小,走、跑、跳協調性差,但鑽爬動作靈敏,我讓他給同伴表演鑽爬,充分發揮他個小靈活的優勢,使這位小朋友找到了自己的特長,從而增強了信心,提高了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2、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
良好的同伴關系能促進幼兒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功。教師在組織體育活動中,要以「好朋友」的身份參與到幼兒的體育活動之中,並積極引導幼兒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關系,讓幼兒在活動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評價,共同進步。在
組織教育活動時我做到:(1)給予幼兒一定的結伴自由;(2)在結伴活動中,讓幼兒介紹自己的活動方式方法,鼓勵幼兒相互交流;(3)通過互補配對活動,讓能力較差,但在某方面占優勢的幼兒與另一位能力發展較好但恰好缺乏前者的優勢與長處的幼兒配對,有意識安排他們在一起活動,在活動過程中,讓他們互相學習,感受互助的快樂,學會合作,學會正確評價自己和別人。
3、提供和選擇難度不同的器械,讓每個幼兒都獲得成功的體驗。
根據幼兒動作發展水平,我為幼兒提供了充足的難度不同的體育材料,並注意到器械的一物多用,供高中低水平的幼兒選擇,如沙包有大有小;高蹺有高有低;平衡木有寬有窄;跳躍觸物架上,懸掛了幾種不同高度的物體,如讓幼兒練習「從高處往下跳」時,如果以 60厘米的高度來要求能力弱的孩子往下跳,就有可能使他們遭遇失敗,失去信心,為了讓每個幼兒都獲得成功的體驗,我同時安排了60厘米、50厘米、40厘米三個不同的高度,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選擇,並鼓勵幼兒在初次獲得成功的基礎上產生向新的高度沖擊的信心。再如玩「沖過封鎖線」游戲時,為了讓所有幼兒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我將原來寬4米的平行線改為扇形線,提供幼兒的沙包也有輕有重,讓幼兒自己選擇合適的沙包與位置進行游戲,這樣就可以使不同能力的幼兒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活動中,教師可根據每個
幼兒的活動水平,給予不同的指導和幫助,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運動能力,獨立選擇器械,滿足幼兒的不同需要,使每個幼兒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教師應及時對孩子的進步給予肯定,並鼓勵幼兒逐漸增加難度,使幼兒玩得有勁、有味。
4、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
首先,在選擇活動內容時,我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選取既適合幼兒動作發展水平,又是幼兒感興趣的活動。例如,在進行走、跑、跳、鑽、爬的綜合訓練時,我設計了「尋找寶藏」的游戲,把各種動作都編排在一個游戲情節之中,幼兒對「尋寶」活動興趣盎然,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游戲活動中去。其次,在組織體育活動時,還應注意活動形式的變化,例如集體游戲,它能使幼兒產生相互接觸的愉快情緒,提高自我控制、適應環境的能力,但集體游戲人數較多,有時為了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需要一些規則和約束,這樣就不能讓幼兒完全按照自己的興趣、自己的意願進行活動。因此,我在組織體育活動中集體游戲時,較多的運用鬆散的組織形式,一般採用分小組、性別或個人自由結伴的形式,鼓勵幼兒在活動
>中創造自己的游戲方式,這樣幼兒可按自己的興趣、意願、速度進行活動,在這種氛圍中幼兒交往、學習、成功的機會更多,活動更投入,活動效率更高。他們會感到心情愉快、樂觀且自信,能積極主動、感興趣地參與體育活動。
二、讓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全過程,成為活動的主體。
幼兒參與體育活動不是為了達到某一個明確的目的,而只是關注自己的參與、嘗試和體驗,針對幼兒以過程體驗為主的特點,教師應引導幼兒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的全過程。凡是能夠讓幼兒自己選擇、計劃、准備和作出決定的地方,都盡可能提供機會,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教師要把幼兒看作活動的參與者,而不是扮演實現某一教育目標的事先規定好的角色;教師要敢於「冒點風險」,讓幼兒對他們自己的活動負責,從而使幼兒的自我價值感、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得到加強。
1、讓幼兒參與
活動計劃的制定。
在制定活動計劃時,我經常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或用手勢、動作等方式表示他們的意見,幫助幼兒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明確的意向,學會確定自己的選擇,而不是輕易幫助他們選擇,如在晨間活動或戶外活動中當教師為幼兒准備好多種體育器械材料後,讓幼兒自由選擇活動內容,並制定活動計劃,我常用民主的口吻問幼兒:「今天晨間活動,你准備干什麼?」、「你想玩球,你准備怎麼玩?」,這一過程給教師和幼兒均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起點,使幼兒明確了自己的活動計劃並開始執行計劃,使教師也知道了自己隨後觀察的內容,以便幫助、指導幼兒。
2、讓幼兒參與活動的准備。
以前每一次體育活動,我總是把准備工作做得很「細致」,如游戲用的頭飾、活動器械都由老師親自製作和准備,現在,
我和幼兒一起參與活動准備,如練習投擲前,我請幼兒自己折小飛機;練習變速跑前,我讓幼兒在家長的幫助下自製風車;把頭飾改為胸飾,圖案簡單了,就可以讓幼兒自己製作或老師繪制,幼兒塗色。這樣幼兒就從被動參與變為主動參與。
3、讓幼兒參與活動場景的布置。
過去在游戲前,總是由教師設計和布置活動場景,為了進一步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我在活動前擺好和提供有利於幼兒參與的材料後,提出任務,引導幼兒動腦想像設計,動手擺放材料,布置活動場景。如中班幼兒玩「小解放軍」游戲前,教師在提供沙包後,提出問題:「小解放軍」訓練時要爬過草地,跳過小河,我們用什麼當草地,用什麼當小河呢?幼兒紛紛動腦筋、想辦法,最後搬出墊子當草地,用兩根繩子系在小凳上成平行兩條線當小河。由此可見,幼兒在參與游戲環境布置中,思維活躍,想像力和動手力都能得到發展。
4、讓幼兒參與活動的組織和設計。
鼓勵幼兒大膽參與體育活動的組織和設計,有利於幼兒自己學習和掌握活動的技能,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
活動。這時,教師絕不能因為幼兒參與活動組織和設計而袖手旁觀,而應與幼兒一起參與,並認可、支持、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充分挖掘幼兒自己的運動潛能,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精神。如學習助跑跨跳時,我們先設定情境,讓幼兒自由選擇硬紙板做成的「小河」進行跨跳練習,然後老師提出問題,如果再寬一點的「小河」應該怎麼過?讓幼兒嘗試發現助跑跨跳的方法,在練習中我請幾位助跑跨跳能力較強的幼兒給大家做動作示範,結合老師的講解,再引導幼兒練習。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孩子們都學會了助跑跨跳的技能。在嘗試活動中,幼兒既是組織者、領導者,又是追隨者、探索者,由被動模仿變為了主動參與活動。這樣使他們既獲取了一定的活動經驗,又從親自體驗中逐步認識肯定了自我。
5、讓幼兒參與活動的評價。
通過參與活動的評價,幼兒能看到他們所制定的計劃與活動之間的聯系,能對他們自己的行為和思想有更清楚的認識。成功評價的關鍵是成功活動,只要幼兒參與他們真正感興趣和對他們具有挑戰意義的活動,他們在評價時就會興致勃勃地談論所做的事。如果幼兒對自己和自己所參
與的活動均感滿意和自豪,他們就會迫不急待地和別人分享快樂,從而互相學習,互相提高。
6、讓幼兒參與活動後的整理工作。
在活動結束時,鼓勵幼兒參與整理活動器材。這既能幫助幼兒樹立起責任心,又能促進幼兒良好習慣的形成。當幼兒整理時,我總是給予幼兒鼓勵和適當的幫助,而不是袖手旁觀或包攬一切。
三、引導幼兒自主地探索和思考,發展幼兒的主體性。
在體育活動中,教師應更多引導幼兒自主地去探索和思考,發展幼兒的主體性,如果只是機械地模仿,那麼幼兒即使學會了什麼,也不懂為什麼這樣做,長期下去,幼兒會形成依賴性,影響主體精神的發展。因此,在組織體育活動時,我總是給予幼兒一定的自主、獨立的時間,鼓勵幼兒自己去發現和創造各種玩法,如玩小松鼠摘果子的游戲時,請幼兒想一想可以怎麼玩,比一比自己的玩法與別人有什麼不同。體育活動中的探索活動可安排在不同的教育階段,教師所採取的指導策略也應有所不同。
『柒』 淺談如何在游戲中發揮幼兒的主體性
1、幼兒的興趣。可以說這是由於班級內飼養了小動物,幼兒感興趣所內以尊重幼兒的興趣製作了主容題牆。2、科學性。從幼兒年齡特點入手,分析幼兒的發展水平,選擇適合的主題。3、教師主體性。從幼兒經驗和興趣入手,發揮教師主體性,為幼兒總結歸納的知識點,提升幼兒經驗,製作了主題牆,如果是大班的話,可以說有幼兒動手製作參與的內容,體現了幼兒的主動性和合作能力,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捌』 論角色游戲中幼兒主體性的發揮開題報告
論角色游戲中幼兒主體性的發揮開題報告我們可以的,look my name.
『玖』 如何在角色游戲中發揮幼兒的主體性
一、創設適宜的環境,培養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在角色游戲中,教師應是環境的創設者,條件的提供者,觀察的指導者。教師主要是通過創設環境,投放開放性的材料來影響孩子主動地學習。在環境創設時,我注重引導幼兒參與,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如在超市的游戲生成後,我就問幼兒:「我們可以在哪個位置開超市,需要怎樣布置?」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出了許多建議:「在活動室外的走廊里。」「可以設一個入口,一個出口。」「還有收銀台,如果人少就一個,如果人多就設兩個。」有時我發現孩子們玩了幾次後,對原有的游戲區興趣不大,於是在講評活動中,我及時提出來,大家一起添置新的游戲材料,幼兒對富有新意的環境總是表現出特別敏感而有興趣,他們對每個富有新意的事物,都想看看、聽聽、摸模、碰碰、問問,這時他們的思維活動與探索精神也處於最佳狀態,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幼兒進行啟發、誘導,那麼幼兒就能主動地、積極地、不斷地去創造游戲。 二、尊重幼兒的意願,凸顯幼兒游戲的自由性 我們縱觀幼兒游戲的全過程不難發現在角色游戲的過程中要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就必須尊重幼兒的意願,真正實現五個自由,即:尊重幼兒選擇主題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情節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玩具的自由、尊重幼兒選擇角色的自由、同時還要尊重幼兒自由地講評自己的游戲,只有做到了尊重幼兒這五個「自由」,游戲才能變為孩子們自己的游戲。 1.自由選擇主題:幼兒游戲主題的來源往往是幼兒周圍生活中見過的或者體驗過的事和物,從熟悉的家庭或者幼兒園的生活,逐漸擴大到社會生活人和事,如從「娃娃家」到「照像館」、「圖書館」。教師在主題確定上要給幼兒選擇的餘地,平時多收集幼兒感興趣的主題,利用自由活動時間與幼兒交流,了解幼兒感興趣的游戲主題,給幼兒自由選擇的機會。 2.自由選擇情節:主題確定後,教師可組織幼兒討論游戲怎樣玩,以此來發展游戲情節,教師在幼兒游戲過程中不要過多干預,根據幼兒意願發展情節,如:娃娃家裡的媽媽總是在那裡做飯,教師見到後就讓媽媽去買菜,可是媽媽卻不願意,這時,教師就應尊重幼兒的意願,了解原因,根據幼兒意願發展游戲情節。 3.自由選擇角色:在選擇游戲的角色時,要體現按意願選擇角色,年齡小的幼兒可以問一問願意擔任什麼角色,中、大班幼兒則鼓勵幼兒自己商量分配角色。 4.自由選擇玩具:角色游戲中的玩具就是游戲材料,在選擇時,教師也要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如我班的西西小朋友在一次醫院的游戲中,突然萌發了 「做手術」的情節,因為沒有口罩,他將理發店的毛巾當口罩,這是很有創意的想法,如果教師沒有觀察清楚而誤認為他亂拿別人的物品,就會抹殺孩子在游戲中的主動性、創造性。 5.自由講評游戲:孩子們在游戲中會有許多開心的事情與出現的問題,教師要給予幼兒充分講述的自由與時間,每次游戲結束後都可以讓幼兒分組講一講,特別是大班的小朋友,他們有自己的見解,可以解決簡單的問題,可以針對問題讓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的游戲,從而培養幼兒的自主性。 三、豐富指導的方式,增強幼兒參與的意識性 合理運用游戲的指導方式,是實現幼兒在游戲中主體地位的需要保證,而教師在角色游戲中的現場指導,應以幼兒的主體性為前提。如:幼兒在開展「理發店」的游戲中,扮演理發師的幼兒常弄錯理發順序,不知理發前該做些什麼。為此,我扮成顧客去理發,提示「理發師」,先幫我洗個頭,這樣剪的時候才不會疼。忘了圍圍布,就對「理發師」說:「想個辦法別讓頭發落在衣服上。」在我的提示下,幼兒很好地完成了理發的過程,其效果比教師直接說步驟要好得多。 實踐中,可根據幼兒個體發展的差異,適時給予隨機指導。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鼓勵能力較弱的幼兒參與游戲,幫助每位幼兒增強角色意識,突出幼兒游戲中的主體地位。如:班裡的宣宣小朋友膽子小,不愛表現。於是,我鼓引導她帶娃娃上超市買,或到飲食店裡吃。這樣,明確了她當媽媽的角色,也調動了她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個體差異的隨機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體驗游戲的樂趣。 四、優化游戲的評價,提高幼兒評議的自主性 游戲之所以受幼兒的喜愛,取決於它所具有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身體和精神上能夠得到放鬆。當游戲結束時,幼兒還會興致勃勃地談論游戲,教師作為游戲的引導者,應適時地抓住機會,讓幼兒把游戲中開心的、好玩的或具有創造性的、與眾不同的地方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共勉。而當前角色游戲的評價往往被教師忽略,或由於時間不夠而草草收兵,起不到指導游戲發展的效果。游戲活動中,教師應多給幼兒說的機會,讓幼兒自己與同伴交流,之後教師應以肯定的態度來看待每位幼兒,並且對幼兒出現的錯誤持接納的態度。只有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下,孩子的自主權才能得到發展,自主評議的能力才能不斷提升,才能在角色游戲中充分地體現出主體性。 成功的角色游戲不僅可以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同時還可以提高幼兒在游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引導幼兒的主動活動,使游戲過程成為幼兒自由交往、自由創造、自由探索的形式,讓幼兒體驗到游戲的樂趣,享受到個性自由的快樂,主動地參與角色游戲,真正體現幼兒的主體性。
『拾』 如何在活動區活動中有效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與教師的主導
主體性是幼兒自身成長、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新世紀人才必備的重要個性品質。游戲活動更是幼兒在參與體驗的同時,充分發揮其自主性,培養其多種能力發展的好機會。幼兒教師開展幼兒角色游戲的過程中,容易忽視發揮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如:教師包辦代替,超出「主導」范疇,即由教師確定主題,分配好角色,講解各角色的玩法、規則,而在游戲開展的過程過多干涉,讓幼兒的思維隨教師走。結果,幼兒在游戲中的積極性、主動性得不到發揮,這樣忽視幼兒主體性的活動,達不到其教育的作用。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應更新觀念,在開展角色游戲時要充分認識到幼兒才是游戲的主人。
那如何讓幼兒成為角色游戲的主人呢?
一、主題的提出、角色的選擇,充分體現幼兒的主體性。
角色游戲是通過角色扮演,模仿和想像,幼兒再現自己的現實生活經驗和創造自身的生活,其實現了幼兒、教師、材料三向交流的可能性,為實現幼兒的主體性發展創造了自己學習的物質條件和形式,是幼兒主體性發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徑之一。幼兒是游戲的主人,由幼兒提出主題,這並不是說角色游戲不需要計劃,教師也不需要備課,而是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此,教師在思想上要克服怕常規亂的思想,不能認為安靜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在主題確定上給幼兒選擇的餘地。平時多收集幼兒感興趣的主題,利用課余時間製作相關的游戲材料。活動時可把與各主題有關的材料一一展出,讓幼兒自己選擇相對應的主題。依據主題的不同分組,分組後請幼兒討論怎麼玩並自行協商分配角色,教師只在場地劃分上給予適當的指導。如:小朋友都熟悉「肯德基」西餐店,許多孩子喜歡去吃漢堡、薯條。利用此機會,可以為他們增設西餐廳的主題,收集許多有關的游戲材料,許多去過西餐廳的幼兒就有了喜歡的新主題。在角色游戲中每個幼兒都能依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游戲主題,大大滿足了幼兒主體選擇的權利,享受到個性自由的快樂,同時培養了幼兒的自我意識。
角色的選擇
在確定主題的同時,就已確定了角色,因為主題是按幼兒的意願確定的,那麼幼兒就一定喜歡這個角色,因此便不存在角色的分配,按幼兒自己的願望選擇角色即可。當然這里會存在一個矛盾:許多幼兒都想當一個角色怎麼辦?這個矛盾是在幼兒中產生的,就可以讓幼兒自己解決。組織幼兒討論該怎麼辦、或者讓爭執的人談談自己為什麼想當這個角色,要怎樣把這個角色當好、還可以多創設幾個崗位、或以招聘的形式、或幼兒猜拳決定,方法很多。我們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幼兒在游戲中多動腦、多動手、多動口,充分發揮幼兒的積極性。
二、為幼兒創設敢於發揮主體性的環境
一些教師很怕開展角色游戲,其中有一個原因是要為幼兒准備許多玩具。其實,教師所要做的只是發動幼兒在平時收積一些廢舊物品,在衛生、安全的情況下,讓幼兒將它們分類收藏,開展游戲時,需要的游戲材料由幼兒自己去廢舊物品箱里去找、去替代。還記得我們小時侯玩角色游戲有多麼的快樂與滿足。那時,根本沒有現成的玩具,一個瓶蓋就是鍋,在地上挖一個洞就是灶,摘幾片小草就是菜,一把沙就是米……我們不也玩得津津有味、回味無窮嗎?教師怎樣提供材料?材料是幼兒區域活動中的操作工具、游戲道具、探索學具、娛樂玩具。幼兒在對材料的直接感知、具體操作的過程中,不斷反思,想出新的玩法。當幼兒對活動的材料感興趣時,他們會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去,觀察問題、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得以提高。首先,活動材料的投放要具有豐富性。如我們可以集合老師、家長、幼兒的共同力量,收集大量的材料。大到水桶、紙箱、輪胎等,小到紐扣、石子、紙盒等,還有日常生活用品如杯子、刷子、報紙等,農村裡的麥稈、稻草、種子等。將一切可用材料均為幼兒的自主探索服務。其次,材料的低結構性。高檔精美的玩具固然好,但是它們只能引起幼兒一時的興趣。因為每一次都重復著一樣的玩具,幼兒不再去思考、創造,漸漸地幼兒在游戲中有些機械地擺弄玩具。我們又如何豐富幼兒的經驗,發揮幼兒的創造力呢?反而身邊隨處可見的低結構的材料,能夠引發幼兒無窮無盡的思考。這些材料簡單、多變、可替代,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幼兒會不停擺弄,主動探索學習。如:泡末、紙箱等,與幼兒共同設置游戲場地,例如「戲院游戲」,幼兒找來又寬又厚的積木,拼在一起成為舞台,找來由薄到厚的積木,擺成幾排貼上紙,寫上號數成為觀眾席,用一個紙箱坳進底部的紙皮成為售票的窗口,玩這個游戲的幼兒一個個干勁十足。極大地調動幼兒的思維,發展主動性。
三、在游戲的過程中,讓幼兒自由想像、大膽模仿,培養創新意識。
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模仿和想像,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幼兒作為人類的一分子,具有人所共有的特性。一旦個體的需要得到滿足,就會產生自由的需要。他會努力去尋找一種由自己來控制事物發展的感覺,會去做平時想做而一直沒有機會去做的事情,以達到自由王國的境界。對於幼兒來講,他們不需要為生存而去工作,也尚未進入正規的學校教育系統中去,因此擁有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滿足追求自由的願望與需求,幼兒自身不斷增長的願望與能力同這一現狀是矛盾著、沖突著的。為了緩和、調節這種矛盾並盡力消除由此產生的緊張與不安,幼兒迫切需要投入到游戲中去,以找到一種自主控制的感覺,達到消除緊張和自我保護的目的。因此,在角色游戲中,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興趣、需要、進行思考來開展游戲,教師則在幼兒游戲的操作過程中注意觀察,根據幼兒活動時的具體反映及時予以調整和啟發,常以一種積極鼓勵的態度對待幼兒與眾不同的創造性舉動。
例如:在小吃店中,我們班的欣妍做老闆時,我以顧客的身份特意刁難她,我點了一碗牛肉麵,說:老闆,你這店的牛肉麵不怎麼好吃呢?欣妍笑嘻嘻的說:我們店推出了一種新的牛肉麵,要不你嘗嘗,肯定好吃,來一碗吧。我問:「多少錢一碗」「不要錢」「為什麼呀?你做生意不收錢,要虧本的啊」「我第一天開張,送給你吃的」 我本以為能夠難住她,沒想到她的回答,讓我這個顧客還挺滿意的。有的時候孩子的回答真讓你大吃一驚,其實他們雖然是孩子,可他們有生活經驗,他們也希望像大人一樣做大人的事情,說大人說的話,而我們的角色游戲就提供了孩子模仿大人並加以想像創造的空間,既豐富了自己的生活經驗,又滿足了自我需求。
又如:西餐廳的顧客提出要吃牛排,在討論中,幼兒提出可將泡沫切成一塊一塊,塗上顏料來替代牛排,很快就解決了這一困難。又如菜場的顧客要買海帶,可可海帶正缺貨,於是孩子們找到合適材料如紙條或布條來替代海帶,由此激發了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動性,同時又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四、優化角色游戲的評價,促進幼兒自主評議。
當游戲結束時,幼兒還會興致勃勃地談論游戲,教師作為游戲的引導者,應適時地抓住機會,讓幼兒把游戲中開心的、好玩的或具有創造性的、與眾不同的地方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共勉。而當前角色游戲的評價往往被教師忽略,或由於時間不夠而草草收兵,起不到指導游戲發展的效果。其原因有兩個:首先是幼兒方面,作為孩子,往往在表述中只注重評價別人壞的,不足的,對於別人的閃光點卻發現不了,評價漫無邊際;其次是教師方面,為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讓幼兒盡情地說,而沒有適時地總結,歸納。
今天的幼兒是21世紀社會建設的主力,對於做一個有益於21世紀建設的人所需具備的素質,均應在幼兒時期奠定一定的基礎。所以教師要充分調動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促進他們良好行為品質、意志性格等的形成,在游戲的全過程中真正把幼兒當作游戲的主人,促進每個幼兒在不同水平上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