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讓幼兒園科學游戲"落地生根" 包娟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可以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劃分。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
一、健康
(一)目標
1. 身體健康,在集體生活中情緒安定、愉快;
2. 生活、衛生習慣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識,學習保護自己;
4. 喜歡參加體育活動,動作協調、靈活。
(二)內容與要求
1. 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賴感。
2. 與家長配合,根據幼兒的需要建立科學的生活常規。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
3. 教育幼兒愛清潔、講衛生,注意保持個人和生活場所的整潔和衛生。
4. 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進行安全、營養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5. 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6. 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7. 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幼兒堅強、勇敢、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合作的態度。
(三)指導要點
1. 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
2. 既要高度重視和滿足幼兒受保護、受照顧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滿足他們不斷增長的要求,避免過度保護和包辦代替,鼓勵並指導幼兒自理、自立的嘗試。
3. 健康領域的活動要充分尊重幼兒生長發育的規律,嚴禁以任何名義進行有損幼兒健康的比賽、表演或訓練等。
4. 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
二、語言
(一)目標
1. 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 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 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二)內容與要求
1. 創造一個、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
2. 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3. 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4. 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5. 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元的興趣。
6. 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7. 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幫助幼兒熟悉、聽懂並學說普通話。少數民族地區還應幫助幼兒學習本民族語言。
(三)指導要點
1. 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2. 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
3. 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交談等,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4. 對有語言障礙的兒童要給予特別關注,要與家長和有關方面密切配合,積極地幫助他們提高語言能力。
三、社會
(一)目標
1. 能主動地參與各項活動,有自信心;
2. 樂意與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 理解並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4.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難,有初步的責任感;
5. 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家鄉、愛祖國。
(二)內容與要求
1. 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養成對他人、社會親近、合作的態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
2. 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 提供活動的機會,支持幼兒自主地選擇、計劃活動,鼓勵他們通過多方面的努力解決問題,不輕易放棄克服困難的嘗試。
4. 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
5. 教育幼兒愛護玩具和其他物品,愛護公物和公共環境。
6. 與家庭、社區合作,引導幼兒了解自己的親人以及與自己生活有關的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培養其對勞動者的熱愛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
7. 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8. 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培養理解、尊重、平等的態度。
(三)指導要點
1. 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
2. 幼兒與成人、同伴之間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戲等,是其社會學習的重要途徑。應為幼兒提供人際間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動的機會和條件,並加以指導。
3. 社會學習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需要幼兒園、家庭和社會密切合作,協調一致,共同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
四、科學
(一)目標
1. 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 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3. 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4. 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5. 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二)內容與要求
1. 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
2. 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
3. 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
4. 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慣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5. 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慣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
6. 從生活或媒體中幼兒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導幼兒感受科學技術對生活的影響,培養他們對科學的興趣和對科學家的崇敬。
7. 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幫助幼兒了解自然、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初步的環保意識和行為。
(三)指導要點
1. 幼兒的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
2. 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3. 科學教育應密切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五、藝術
(一)目標
1. 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
2. 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3.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二)內容與要求
1. 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2. 在藝術活動中面向全體幼兒,要針對他們的不同特點和需要,讓每個幼兒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養。對有藝術天賦的幼兒要注意發展他們的藝術潛能。
3. 提供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像,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
4. 在支持、鼓勵幼兒積極參加各種藝術活動並大膽表現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
5. 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6. 為幼兒創設展示自己作品的條件,引導幼兒相互交流、相互欣賞、共同提高。
(三)指導要點
1. 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
2. 幼兒的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准化要求的偏向。
3. 幼兒藝術活動的能力是在大膽表現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教師的作用應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在此基礎上,根據幼兒的發展狀況和需要,對表現方式和技能技巧給予適時、適當的指導。 檢舉
㈡ 最新如何投放大班科探區區材料論文
【摘要】 區域活動是教師根據幼兒的發展現狀和發展目標,創設多種領域的學習區域,並提供活動材料,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擺弄、操作探索去感知、思考,從而獲得學習與發展的活動。區域活動是幼兒園比較重要的一種教育途徑,也是深受幼兒喜歡的一種活動。我結合在幼兒園親身實踐,運用觀察法,行動研究法等方法,對大班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和教師指導進行了研究與分析,發現材料的投放要根據幼兒的興趣、有層次提供材料。教師在指導中要加強指導語的藝術性,要學會觀察、等待,要與幼兒平等相待,培養幼兒的興趣等。
【關鍵詞】大班區域 材料投放 教師指導
一、問題的提出
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教育活動的組織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與生活、游戲之中。""幼兒園的空間、設施、活動材料和常規要求等應有利於引發、支持幼兒的游戲和各種探索活動,有利於幼兒與周圍環境之間積極的相互作用。" 區域活動應運而生,它注重活動過程,把活動看作是不斷探索的持續過程。在區域活動中,孩子始終處於主動地位,他們自主地控制著活動內容、時間、地點、材料及玩伴,尤其在"注重幼兒學習差異與特點"上,區域活動顯示了獨特的優勢。可以說,區域活動實際上就是一張為每個幼兒開出的優良教育處方,是一種個性化、個別化的教育方案,是當前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推動幼教改革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活動形式,它能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提高。區域活動將幼兒的學習與生活融為一體,不但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而且對於培養幼兒的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隨著學習新《綱要》的深入,我們都能感受到區域活動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然而在實踐中,由於我們對新知識、新理念理解不夠深入,在區域材料的投放和教師的指導上研究不夠深入,還存在不少問題。區域活動究竟如何開展?如何投放材料?教師如何指導與評價?成為了我們研究的重點。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
(一) 研究內容
1、班級區域的設置。
2、區域活動材料的投放。
3、教師的指導。
(二) 研究對象:鴻尾幼兒園大(一)班
(三) 研究時間:2012年9月~12月
(四) 研究方式:
1.文獻法:廣泛收集資料進行分析研究。
2.觀察法:幼兒區域游戲活動時教師現場觀察記錄並分析。
(1)觀察記錄幼兒操作材料的情況、游戲內容。
(2)班級區域材料投放。
(3)教師指導。
3.行動研究法:在一些區域中改變材料來讓不同幼兒操作,看看幼兒的不同反映與效果。
4.經驗總結法: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認真做好各類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實施情況的記錄,及時總結各階段的成果。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通過現場的觀察,鴻尾幼兒園大(一)班區域活動的內容,以及材料投放的情況。如下表體現:
2、迷宮圖各種色彩鮮艷、有趣的迷宮圖
1、區域名稱講究童真童趣。
從這個表中可以看出鴻尾幼兒園大(一)班的主要區域有:QQ數學樂園、米菲美工坊、丫丫聰明屋、米奇探索屋、維尼書屋、棋牌區等。在區域名稱上都是採用很卡通的人物名稱來命名。這樣不會顯的死板,讓幼兒更有興趣進入到這些區域中去玩耍。有的幼兒園給區域取名叫"生活區"、"語言區"等等,雖然一聽上去就知道這個區的主要目的和內容,但失去了幼兒本來所具有的童真童趣。這個班區域名稱一聽也能讓別人知道區域的主要目的和內容,但它不一樣的是用了卡通人物來命名,充滿了活力和童趣,讓別人更有興趣更有慾望去一探究竟。
2、區域內容豐富多彩。
在這些區域的設置上都考慮到了五大領域的內容,為幼兒的多元化學習和全面發展提供了平台,而且每一區域內容豐富。不是說一個區域只能進行一種項目活動,它是在一個區域活動中投放了多種項目活動,讓幼兒自主來選擇自己所要去的區域和所要玩的項目。比如在維尼書屋中,幼兒可以選擇安靜看書,也可以選擇與同伴一起來玩有趣的字,與同伴來一起找出有趣的字,還可以培養合作意識,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3、區域材料色彩鮮艷,有層次性提供。
在這些材料的提供上教師多是選擇色彩鮮艷的,這樣布置起每個區域在視覺上都給了很大的沖擊,而且幼兒喜歡顏色豐富、鮮艷的東西,這樣會更吸引幼兒有興趣玩這些材料。如"看誰吸的快"中選擇的水,如果是沒有顏色的,幼兒也不好觀察到水到底已經吸到哪裡了,選擇了有顏色的水,幼兒就更好觀察,而且幼兒也很感興趣。還有在投放材料上,根據幼兒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難易程度不同的活動材料。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規律來,使材料"細化",充分發揮活動材料的優勢。比如很多區里開展的活動都有第一次、第二次,發展不好的幼兒可以繼續玩第一次的游戲,那些發展好的幼兒就進入了第二次活動。這樣便於教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請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敬請及時採納,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㈢ 幼兒園區域游戲論文:如何正確指導幼兒的游戲
(一)營造「游戲」的「心理氣氛」 游戲本來為幼兒提供了一種有利於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心理自由和安全」的環境。「兒童游戲時常偷偷摸摸地瞞著大人們,不肯讓他們看見,也是怕他們嘲笑或批評,在熱烈燦爛的幻覺之上潑冷水」,「兒童游戲時,愈沒有人看見,精神愈關注,幻想愈濃密,興致也愈暢快淋漓。」埃里克森也曾經說過:「自由在何處止步或被限定,游戲便在那裡終結。」但是自從游戲成為了教育的一種手段後,游戲就逐漸變得不像游戲了。在幼兒園的許多游戲中,游戲開始前,老師通常為強調游戲紀律、游戲注意事項以及具體的游戲方法而花費較長的時間,使游戲的輕松愉快變得有點沉悶和乏味。在游戲的過程中,成人的關注和干預也使得游戲不再那麼輕松自由。因此為了保護和發展幼兒創造力,在幼兒游戲中,我們應盡量使幼兒得到充分的自由,真正讓他們建立自己的「自由王國」。這就要求老師和家長參與游戲而不是直接指導游戲。因為直接指導會使成人作為局外人,成為一個權威人士,從而影響幼兒的自由行動,而參與游戲是比較合適的。國外有研究發現,當成人和孩子一起玩時,游戲能持續更長時間。當然,這種參與游戲並不是成人簡單地參與幼兒游戲,而是將成人角色轉換為幼兒眼中的「游戲者」。但也不要假裝是另一個幼兒——教師和家長只是作為「成人游戲者」,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幼兒幫助和啟示。正如劉曉東所言:「教育為兒童提供環境的同時,又引導兒童進入游戲狀態。這種引導不為兒童認識,但為成人所意識到時,兩者就融為一個活動。」 (二)珍視和保護幼兒的自發性游戲 幼兒的自發性游戲往往是最純粹意義上的游戲,沒有外在的干預和誘惑,往往是幼兒出自於對外在世界(尤其是大自然)的探究而自發形成的,因而具有極大的創造性。以前,幼兒活動的主要場所——街頭小巷、草坪院落、樹林草地、河邊沙灘等,有著開闊的空間,大自然無窮地變化和無拘無束的氣氛,最容易導致幼兒的自發性游戲。可是當前,隨著城市的擴大化與人口的集中化,幼兒尤其是城鎮的幼兒,很少接觸真正的大自然。幼兒園即使有草地、樹木,也是經過人工修飾的,很少有大自然的韻味。其環境整齊劃一,充滿著教學的暗示性,不利於幼兒進行自發性游戲。幼兒的這種與自然的疏遠,再加上幼兒居住空間的分散,與夥伴們集中的機會較少,導致了自發性游戲漸漸減少。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創新教育時,曾提出六大解放,其中之一是「解放兒童的空間,讓孩子去接觸大自然和大社會,擴大眼界,以發揮其內在的創造力。」因此,父母尤其是城鎮的父母,應該在假期帶孩子走近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讓孩子在大自然中自由地游戲。幼兒園除了建築以外,多設置一點與大自然相近的活動空間。如相映成趣的樹木藤蔓、草坪沙地等。不要求整齊劃一,少一點人工修飾,多一點大自然的樸素。這樣幼兒才能自由輕松地嬉戲。除此之外,在為數不多的自發性游戲中,由於其純粹意義性和豐富的想像力,值得成人大力保護和珍惜。 (三)不要以成人的思維去限制和評價幼兒 游戲之所以能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游戲具有想像這個基本成分,幼兒可以在游戲中自由想像。正因為如此,才促進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他們的想像在成人看來可能很普通,也可能很獨特。但無論如何,不要以成人的思維去限制和評價幼兒。在實踐過程中,幼教老師往往可能以一個成人的眼光去看待某件事物,並告訴幼兒應該是這樣。其實不然,在幼兒的眼中或許並不是你所想像的事物,它只是幼兒想像中的東西。如果你強迫他接受你的思維和觀點,那無異於在某種程度上推翻了他的世界,扼殺了他的創造性。 (四)注意保護幼兒的好奇心 好奇心也許是幼兒在游戲中的本性表現,正是由於好奇心才使得游戲得以持續,也正是游戲里的新鮮(現實或想像)成分滿足和保護了幼兒的好奇心。要使「游戲」成為游戲,必須保護好幼兒的好奇心。在游戲中,成人的間接介入必須以保護幼兒的好奇心為前提。當幼兒在游戲中向老師或父母發問時,無論是多麼奇怪或荒誕不經的問題,成人都不要予以嘲笑和批評,也不要簡單地告訴幼兒問題的答案,而應鼓勵幼兒自己探索或耐心地給幼兒講解,並允許幼兒有自己的想法。由此保護幼兒的好奇心,維持幼兒在游戲中的愉快體驗,對於保護和培養幼兒的創造性人格特徵具有重要意義。 (五)少為幼兒設立外在的獎賞 雖然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都可以激發和維持兒童創造活動的創造動機,然而,研究證明,內部動機更有利於個體創造力的發揮與發展。而幼兒的游戲並無外在目的性,游戲激發的只是內部動機,而在實踐中,許多幼教老師往往將游戲與獎賞結合起來。而「當兒童為著某種外部報償而活動時,游戲也就終止了。」換句話說,在一定意義上阻礙了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因而在游戲中,無論是在教學游戲中,還是其他游戲中,都應盡量少設立外在的獎賞,應該讓幼兒在游戲中玩樂,讓他自己充分體驗游戲的快樂,培養其創造的內在動機,維持他對事物保持持久而濃厚的熱情。 總之我們要改變以往的舊觀念,盡量避免干預過多,抑制孩子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保護好幼兒的積極主動性、創造性,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促進幼兒主體性的發揮。
㈣ 如何在區域活動中促進幼兒探索能力提升的論文
注重在,區域活動對, 幼兒 ,動腦,動手,操作,能力,,培養 導讀: 初探區域游戲對幼兒動腦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人們常說「心靈手巧」,這說明大腦與手之間有密切的關系。手工活動是操作性強的一項活動,它不僅深得幼兒喜愛,而且是開發幼兒創造潛能的重要活動形式之一。 俗話說「心靈手巧」「十指連心」,這說明大腦與手之間有非常密切的關系。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兒童的智慧在它的手指尖上」。 心理學家也一致認為手指是「智慧的前哨」這說明動作的發展多麼重要。所以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我很注重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 現在幼兒教育的中心從傳統的學習知識」轉向「學會學習」, 孩子們需要具備的是獨立、自主、自信等個性品質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區域活動是操作性強的一項活動,它不僅深得幼兒喜愛,而且是開發幼兒創造潛能的重要活動形式之一。因此,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應真正解放孩子的小手,放開孩子的想像力,區域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活動,我們幼兒園的區域活動開展了許多的能培養幼兒動手能力的形式如:折紙、剪紙、染紙、瓶子設計、泥工類、給好朋友喂吃的、毛毛蟲的腳那去了、搭建類、拼插類、科學探索區等等。這是培養幼兒動手、動腦,啟發幼兒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手段。 一、師幼互動設置區角,激發幼兒的動腦動手興趣。 區角的設置直接影響幼兒的活動效果,在設置區角時,我園注重引導幼兒參與,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區域活動是介於游戲和教學之間的我們圍繞教育目標與內容創設活動區域。首先根據幼兒的認知特點、興趣、季節,通過與幼兒探討來設置區角。例如春天孩子們喜歡放風箏我們就設置了風箏商店了製作工廠。我們班有的幼兒喜歡畫畫我就建議孩子帶來了石頭、瓶子、雞蛋殼、貝殼等開展了手繪區。孩子們喜歡看書,我們就讓孩子把自己的書帶來形成了圖書角。 小班的孩子小對家庭比較依戀我們就建立了娃娃家,讓幼兒充分體驗家的溫暖。 二、合理投放材料,激發幼兒的動腦動手慾望 材料是幼兒開展區角活動的物質基礎,在材料提供應注意材料的豐富性、新穎性、目的性、探索性、易理解性、層次性、生態性、有序性、多元性、情感性。在建構區投放搭建類、插接類玩具 。在科學區中班投放球、鐵釘、水、透明杯子。 大班投放雞蛋、水、杯子、鹽等。通過操作區的活動《物體的沉與浮》,幼兒既獲得了感性的經驗,又有效地激發了探索精神,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提供練習機會,鍛煉幼兒手的靈活性,促進記憶和思維的發展。 幼兒在選擇區角時根據自己的愛好需要選擇區角,如有的幼兒選擇圖書角、有的選擇手工區進行剪紙,幼兒需要分別練習剪短直線、長直線、曲線及各種形狀,還要分別目測剪、沿輪廓剪和折紙剪。有的幼兒選擇科學探索區《會溶解嗎?》去探索科學現象。在玩中自己探索,幼兒相互研究使用工具材料。手的動作,可促進記憶和思維能力的發展。人的記憶有形象記憶、邏輯記憶、動作記憶、情緒記憶等分類。在這幾種記憶中最不易遺忘的是動作記憶。所以民間有「眼看十遍,不如手過一遍」的說法。同樣,抽象邏輯思維也是以形象思維和動作思維為依託和支柱的。所以動手能力可促進記憶和思維的發展。 四、不斷提高難度,使幼兒動腦動手能力逐漸得到發展。 例在區域游戲「給好朋友喂吃的」這一活動,是通過游戲中豆的種類變化,裝豆的容器的變化,容器距離的改變,以及勺種類筷子的種類的改變來設計的系列游戲,使難度不斷提高,使幼兒手部肌肉也逐漸得到發展。 材料:中班時幼兒用勺子,現在孩子到了大班就開始用筷子,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難度逐漸提高、紅豆若干、表格、筆、容器兩個。把活動分為四步:第一,幼兒首先看游戲的玩法,總結出游戲規則。第二,幼兒在規定的三分鍾內,看誰喂小動物的最多。第三,把豆子到在右手上,用左手數。第四,把夾豆的數目記錄在表格中。 在夾豆的過程中,孩子們都想取得第一,表現自己,所以都很著急,可越急小豆子越不聽話,越夾不住豆子。當然這跟幼兒動手的准確性,協調性及 幼兒拿筷子的姿勢有很大關系。我們就讓夾的最多的孩子來講一講他的體驗和感受,是怎樣夾那麼多的豆子的。夾的多的孩子滿心喜悅,夾的少的孩子躍躍欲試,在下面的比賽中紛紛仿效夾的多的孩子,改變握筷子的姿勢等,幼兒在交流嘗試,再交流再嘗試中不斷改善自己的動作,改變夾豆的方式方法,尋找最佳方法,使其水平不斷提高。所以每一次游戲,孩子們都有明顯的進步。我們可以通過一組數字變化來看一看:就拿一個幼兒舉例:他第一次夾了18個小豆,是全班第一名。第二次夾了25個,反而是第二名。最後一次夾了40個,成為全班第一名,可以看出幼兒動手能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第三步中我要求幼兒左手數豆,主要為了促進幼兒左手能力的發展,使幼兒左右腦同步發展。在第四步中我讓幼兒填寫表格,一方面是把數據統計下來,另一方面寫字的本身就是在培養幼兒手指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准確性。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非常看重幼兒自己的發現,重在「導」,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做得最好,讓幼兒自己體會並發現,為此幼兒體驗到成功的極大喜悅。 活動二:這次實驗,把平頭筷子換成尖頭筷子,黃豆不變。容器由低到高由粗到細從廣口—窄口—高低管依次改變,並且容器與小動物的距離也在依次加大,難度逐漸提高。在活動中我發現對於這一系列游戲,幼兒很感興趣,積極性很高,注意力一直非常集中。因為每個孩子都想爭第一,這一輪幼兒沒拿到第一,下一輪比賽幼兒可能拿了第一,這就要看幼兒自己能力以及當時緊張不緊張。有的孩子能力不錯,但為了拿第一,開始第一個,第二個夾不住,就慌了陣腳,下面的就更夾不住了,甚至著急得直嚷:「老師,豆子太小了,夾不住,夾不住。」可下次他不緊張了,手拿穩了,姿勢正確了,水平就立刻上去了。可見除了能力之外,幼兒的心理素質多麼重要。 在實踐工作中我深有體會,要想促進幼兒動腦動手能力的發展,最好在區域活動時採用系列游戲,使游戲難度不斷提高,幼兒的水平循序漸進地得到穩步發展這樣的游戲幼兒最感興趣最有挑戰性最有成功感最有吸引力。日常生活對幼兒動作發展起的作用非常大,如有的孩子用筷子的方法正確,他的動作就比較靈活,動作就比較協調,夾的豆子就多,而這些需要家長密切配合,才能更好促進幼兒的發展。 區域活動是以個別化的教育形式尊重幼兒的個性差異,滿足幼兒個體發展的需要,培養幼兒的主動探索精神,發展幼兒能力的一種教學形式。而教師對區域游戲的指導是幼兒是否能在區域活動中得到較好發展的關鍵,教師科學的有目的的指導分別滲透於區域游戲的各個階段。在活動中,教師要時刻觀察留意每個幼兒的興趣操作情況,自主性和交往能力等,必要時老師選擇機會參與幼兒的活動,做幼兒的支持者、引導者。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幼兒的興趣被調動起來,既獲得了感性的經驗,又有效地激發了探索精神,促進了幼兒的動手能力。 總之,在各種區域活動中,不僅能使幼兒得到一雙巧手,更能使幼兒大腦發育成熟,因而我們更應注意在區域活動注重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使幼兒成為真正心靈手巧的人。
㈤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怎樣落得快
活動目標:
1、通過對比實驗探索「怎樣讓紙落得快」的方法,在探究過程中,體驗探索的樂趣。
2、通過實驗發現同樣的紙加重和改變形狀後落下的速度不一樣。
教材分析:
「怎樣讓紙落得快」這一活動的教學內容源於幼兒的日常生活,緣於幼兒探究的興趣。幼兒幾乎每天每天都要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紙,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習慣玩紙,通常把紙用來折、畫、撕、裹,卻沒有進一步探索其中的奧妙。結合這一點,我選擇了這個來源於幼兒生活,又是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作為科學活動內容,既是幼兒熟悉的,又基於幼兒的生活經驗。
大班幼兒對科學探究慾望很強烈,喜歡追根問底,我們班的孩子就特別喜歡問為什麼?並且他們也希望能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實踐來解決問題,而本次活動正好提供了讓幼兒親歷科學探究過程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去發現問題後解決問題。讓他們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使紙加重、變形,進行實踐、探索、交流,最後通過實驗得出如何讓紙落得快的方法,讓孩子們在探索、觀察、比較中獲得進步。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探索「怎樣讓紙落得快」的方法。
活動難點:如何引導幼兒通過實驗發現「怎樣讓紙落得快」的方法。
活動准備:手揉紙若干,沙包。
活動過程:
一、導入,幼兒玩「紙片落下來」的游戲。
1、導入:今天,趙老師帶來了兩張一樣大小的紙,呆會兒呀我們就要和這些紙來做游戲了,那在做游戲前,老師有個要求:我們一定要把兩張紙的邊和邊對齊,整齊地疊在一起,用一隻手拿著,然後鬆手,看看紙是怎樣落下來的。
2、幼兒游戲。
3、提問:先把兩張紙放在小椅子下面休息一下,誰來說說你發現兩張紙是怎樣落下來的?
二、提出問題,猜想討論。
1、提問:哦,鬆手的時候兩張紙是同時落下來的,好現在趙老師有個問題要考考大家,那能不能讓其中的一張紙落得快一點呢?你有什麼辦法?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2、幼兒討論。
3、幼兒預測。
幼兒:有的說:「把兩張紙鬆手後,把其中的一張紙抓住,然後再放手。」有的說:「一張紙放積木,一張紙放打火機,這樣放打火機的那張紙就會落得快一點。」
三、引導幼兒分層探究:怎樣讓其中一張紙落得快?
(一)探究加重的方法讓紙落得快一些。
1、交代要求。
教師:剛才,小朋友想了很多的方法,那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呢?就要請我們小朋友自己去試一試了,這里呀有老師為你們准備的沙包,請沙包幫忙,能讓其中的一張紙落得快嗎?那麼在實驗前,我也有個要求:呆會兒比的時候,為了觀察的更加清楚一點,我們可以站在自己的小椅子上,可是要注意安全。然後像剛剛游戲時一樣用一隻手拿著,鬆手的時候注意觀察兩張紙哪張落得快。
2、幼兒實驗。
3、幼兒交流。
教師:先做好的小朋友可以與旁邊的小朋友講講,你是怎樣做的,發現了什麼?
教師:好現在讓紙和沙包都先休息吧。誰願意來介紹你是怎樣來做實驗的,你發現了什麼?為什麼是沙包的那張紙落得快?
4、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紙上加了東西,可以幫助這張紙落得快。
(二)探究變形的方法讓紙落得快一些。
1、提出問題:那如果沒有沙包幫忙,只有兩張紙,你能讓其中的一張紙落得快一點嗎?有什麼辦法?
2、幼兒猜測。
3、幼兒實驗。
4、幼兒交流。
教師:你試了幾種方法?結果怎麼樣?
四、總結、延伸。
教師:通過兩次實驗,我們發現紙上加了東西,可以幫助紙落得快,而讓紙改變形狀後,也可以讓紙落得快,那為什麼只要改變紙的形狀,它也會落得快呢?請我們小朋友回去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尋找答案,一起去解決。
㈥ 如何開發大班幼兒的游戲載體論文
如何開發大班幼兒的游戲
載體的論文
這個不難是
多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