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幼兒益智 » 亞里士多德游戲教學七歲半兒童
擴展閱讀
天成解說一個人的游戲 2021-03-16 21:51:02
打游戲什麼牌子顯卡好 2021-03-16 21:51:00

亞里士多德游戲教學七歲半兒童

發布時間: 2021-03-04 03:29:16

① 亞里士多德

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出生於希臘北部的斯塔吉拉,父親是馬其頓國王的御醫。公元前367年,17歲的亞里士多德到當時希臘的文化中心雅典,進入柏拉圖的阿卡德米學園學習。由於他聰敏過人,深受柏拉圖的喜愛,成為柏拉圖的得意門生。他在學園一共學習了20年,直到柏拉圖去世。

柏拉圖去世以後,他到小亞細亞各城邦去講學。公元前343年,他42歲時,應馬其頓王的邀請,擔任王子亞力山大的老師。當時亞力山大隻有13歲。公元前335年,亞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創辦一所學園,名叫呂克昂(Lyceum)。他在這里從事學術研究和教學活動達13年。亞力山大王去世以後,他被迫離開雅典,把呂克昂交給別人管理。次年病逝,享年63歲。他去世以後,呂克昂繼續存在了幾百年。

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最博學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他對哲學、政治學、倫理學、物理學、生物學、邏輯學、心理學、美學等都有精深的研究,寫有大量著作,這些著作大部分流傳至今。他的思想對後世影響很大。

亞里士多德把人的靈魂分成三部分。(1)植物的靈魂。這是最低級的靈魂,主要表現在營養、發育、繁殖、生長等生理方面;(2)動物的靈魂。這是靈魂的中級部分,主要表現在本能、感覺、情感、慾望等方面;(3)理性的靈魂。這是靈魂的高級部分,主要表現在認識與思維方面。

亞里士多德認為,教育的目的不僅是為國家培養有教養的公民和治國人才,而且要發展個人的天性,使年輕一代得到和諧發展,為將來的美好生活作準備。

為了實現這個教育目的,他主張順應靈魂的三個部分,對人進行體育、德育、智育三個方面的教育。關於如何進行這三個方面的教育,他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見解,有些見解至今對我們仍有啟發意義。

關於體育,他認為體育的目的是使兒童身體健康、具有勇敢精神和堅強意志。在三個方面的教育中,體育應放在首先的位置,因為健康的身體是城邦公民參加政治活動、參加戰爭和過美好生活的基本條件。他主張對兒童的體育訓練應該適度,因為過度的訓練和不足的訓練都會損壞兒童的健康。因此他反對斯巴達式的操練,主張「在體育訓練中應把高貴的東西,而不是什麼獸性的東西,放在第一位」。他還認為,為了兒童的健康,不僅要進行體育訓練,還要注意適當的飲食。

關於德育,亞里士多德認為,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培養人的美德。當人的各種天賦職能都得到滿足,並能在理性的支配和領導下得到和諧而充分的發展時,人就是一個有美德的人。或者說,當一個人的感情、慾望為理性所控制時,人就產生美德。他還認為,美德的特性就是「中庸之道」。所謂「中庸之道」,就是「在適當的時候,對適當的事物,對適當的人,由適當的動機和適當的方式來感受這些感覺,就既是中間的,又是最好的,而這乃是美德所具有的」。例如在莽撞與怯懦之間有勇敢,在吝嗇與浪費之間有慷慨,在怕羞與無恥之間有謙虛,等等,其中勇敢、慷慨、謙虛就是「中庸之道」,就是美德。

他認為,為了培養美德,不僅要認識美德的意義,而且要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就是說要通過實踐來進行道德教育。

他認為,音樂和繪畫在培養美德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音樂,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音樂不僅可以供人娛樂,使人解除疲勞,而且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涵養人的理性,激盪人的靈魂,使人產生巨大的變化。因此應該慎重選擇好的樂曲來對兒童進行道德教育。這樣,亞里士多德把美育和德育聯系起來了。

關於智育,亞里士多德認為,智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理性靈魂」。他主張年輕一代要學習廣泛的知識。他認為,學習的目的不僅是為了有用,不僅是為了把工作做好,而且是為了使人善於利用閑暇。為此,他提出了「自由教育」(Liberal Ecation,又譯作「文雅教育」)的理論;他認為,如果單純追求有用,就不能形成高尚自由的心靈。他的「自由教育」的理論對後世影響很大,而且一直引起很多爭論。

在教育史上,亞里士多德首先提出教育要與人的自然發展相適應,即要根據兒童的年齡特徵來進行教育。他把年輕一代的教育劃分為三個時期。

從初生到7歲這是學前教育時期。幼兒主要在家庭受教育。這時期教育的任務主要是促使幼兒的身體健康發育成長。應該注意幼兒的營養,應該用母乳喂養。對幼兒的教育應以游戲為主,對游戲應進行指導。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幼兒要進行身體鍛煉,但要循序漸進,要適量,不能過度,防止兒童受到傷害。

從7歲到14歲這是兒童「進入正規的集體教育」的階段。這時兒童進入學校學習,主要使兒童掌握讀、寫、算的基本知識和技能,並進行體操訓練和音樂教育。

從14歲到21歲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發展學生的「理性靈魂」。這也許就是他的呂克昂所進行的教育。可惜他關於這一階段教育的著作已經失傳。

② 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

1.論三種靈魂與三種教育。以其哲學觀為基礎,亞里士多德構建了他的靈魂論。他認為人有三種靈魂:理性靈魂、非理性靈魂和植物性靈魂。理性靈魂主要表現在思維、理解、判斷等方面,是靈魂的理智部分,又稱為理智靈魂,是最高級的靈魂。非理性靈魂主要表現在本能、情感、慾望等方面,是靈魂的動物部分,又稱為動物靈魂。植物靈魂主要體現在有機體生長、營養、發育等生理方面,是靈魂的植物部分。動物靈魂是中級的,植物靈魂是最低級的。低級的靈魂含有的質料多,形式少;高級的靈魂含有的質料少,形式多。人人都具備這三種靈魂,且從出生到成人依次呈現出植物靈魂、動物靈魂、理性靈魂。即兒童出生前後主要是身體的發育、生長,到了稍大一點時就表現出他的本能需求及情感需要,到了成人時才有思維、理解、判斷等能力的出現。在教育上,亞里士多德根據他的靈魂論把教育劃分為三個組成部分:體育、德育、智育。其中體育是基礎、智育是最終的目的。他認為,要使人的靈魂得到健康的完善的發展,必須施於人不同階段十分恰當的教育和訓練。

亞歷山大圖書館收藏的文學捲筒

2.論兒童的年齡分期。亞里士多德不僅最早明確地提出了體育、德育和智育的劃分,而且也是最早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提出按年齡劃分教育階段的主張。他把一個人的教育階段按每七年為一個階段來劃分。0—7歲為第一階段,以體育訓練為主;7—14歲為第二個階段,以德育為主;14—21歲為第三個階段,以理智培養為主。在0—7歲時,父母應特別重視對幼兒的撫養,要吃含乳份最多的食物。五歲以前,孩子的活動以游戲為主,應保護孩子的四肢,使其健康成長,要經得起適當的鍛煉,多進行戶外活動。還應對幼兒講述一些健康有益的故事。7歲時,孩子應到國家辦的學校里接受專門的系統的教育,一直到14歲為止。這個時期主要培養孩子的道德情感,應對其實施合諧的教育。主要內容有:體育鍛煉、音樂和道德訓練。這里沒有提到讀寫算的教學,並不是亞里士多德不重視,而按照雅典教育的慣例,把這些內容納入到音樂教育中去了,這時期的體育不以競技為目的,而是為人的健康發育服務的。他汲取了斯巴達體育訓練過於嚴格的教訓——學生流於野蠻、粗俗。他認為兒童應掌握必要的軍事、體育技能,但不要求精於此道。這與雅典的教育風尚是相吻合的。

阿拉伯人描繪的亞里士多德上課圖

3.論音樂與文雅教育。亞里士多德非常重視音樂教育。音樂教育是其和諧發展教育的核心,也是他所劃分的情感教育階段的主要內容。他認為音樂是進行美育的有效手段,有助於智力的發展,更是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音樂本身可培養人的良好性格,任何年齡段的人都應學習音樂。音樂沒有功利性,給人以美的享受、道德的熏陶。亞里士多德主張「文雅教育」。他把學科分為實用和文雅兩種,實用學科為實際生活服務,具有功利性,是不高尚的;文雅學科沒有功利性,是專供閑暇和享受用的,是高尚的。亞里士多德重視後者。音樂是自由和高貴的學科,可使人心靈娛樂,陶冶性情,且有助於理智的培養。除了通過音樂來實施道德教育外,還有專門的道德訓練。
亞里士多德主張通過實際活動和反復練習,使學生養成「中庸」適度的道德品質。例如公正、節制、勇敢等。他認為道德的形成有三個因素:天性、習慣、理智。其中習慣的養成起關鍵的作用,因此,進行道德習慣和道德活動的培養,是形成優良品質所不可缺少的。14—21歲主要是對年輕人進行理智靈魂的培養。這個階段的教育以沉思活動為主,因為人的理性靈魂的特點就是思考、理解和判斷,這些必須以足夠的沉思為基礎。人們在閑暇中持續地沉思,可以領悟人生的幸福和真諦。

本節小結

綜觀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可以看出教育思想的巨大繼承性。亞里士多德以柏拉圖的哲學、教育理論為基礎,構建了自己的理論。究其實質,他們的共性很多。亞里士多德的靈魂三分法,三種不同階段的教育及教育的最終目標與柏拉圖的靈魂論、哲學王的教育體系
都存在著本質上的相似之處,最終都將善或理智做為教育的最高境界。

③ :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對我們當今的教育有何啟示

亞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哲學、心理學和靈魂論思想為基礎,提出了 「靈魂白板說」;最早提出了體育、德育、智育的「三育理論」;分階段教育;音樂於文雅教育等思想。
在此我最想提的是分階段教育理論。亞里士多德將青少年的教育劃分為三個階段:(1)從出生到七歲為家庭教育階段。該階段是兒童身體發展的關鍵期,應引導兒童做些適合肢體發育的運動,使兒童形成健康的體格。五歲之前兒童不宜學習任何功課,以免妨礙身體發育;五歲之後方可開始課業學習,但也不宜過重。除此之外這一階段的教育內容還應包括游戲、講故事等。(2)七歲至十四歲為初等教育階段。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發展人的非理性靈魂,應以兒童的 情感道德培養為主。教育內容包括閱讀、書寫、體育鍛煉音樂和繪畫等,其目的在於促進兒童的身心和諧發展。(3)十四歲至二十一歲屬於教育的中、高階段。為發展理性靈魂應開設「四藝」、哲學、物理、文法、文學和倫理等課程。
這種分階段教育與現在教育方式基本相同。亞里士多德主張遵循人的自然發展規律,根據人的年齡劃分而接受不同的教育內容,這對現代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借鑒作用,教育工作者應遵循教育對象的層次性原則,准確地觀察了解教育對象,因材施教,取得最優的教育效果。
亞里士多德順應兒童的自然發展,培養兒童的天性。我國現在兒童壓力較大,從小就被父母送入各種補習班,失去了兒童的童趣,變成書獃子,與外界的聯系也只限於學校,每天都泡在各種各類的作業中。這並不利於孩子的發展,再適合中國國情的基礎上,應建立適合兒童學習的教育方針。陳鶴琴曾提出 「活教育」理論,主張兒童學無字之書,即讓學生與自然,社會接觸之中,在親自體驗和實踐中獲得實踐性知識。做中學,在「做」中獲得真理。我覺得這對兒童發展極為重要,孩子不應該困在書本里。
他還重視少年教育,在中、高教育階段教授哲學、物理、文法等課程。少年教育是國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梁啟超先生在《少年中國說》也明確指出了這個問題。針對不同年齡對象,選擇不同的教育內容,因材施教。
亞里士多德的思想對現世還具有深刻影響。我們要積極吸收其教育思想中的精華,為我所用。

④ 亞里士多德把受教育兒童的年齡分成了哪幾個階段

亞里士多德總結了雅典教育的經驗,創造性地把受教育的兒童的年齡分成三個階段:內第一容階段(出生到7歲),這一階段主要任務是發展兒童的身體,要讓兒童經常參加戶外活動,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第二階段(7—14歲),主要是對兒童進行德育,讓他們通過體操和音樂等科目的學習及參加各種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凈化兒童非理性靈魂中的不良沖動和慾望,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第三階段(14—21歲),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兒童進行智育,發展他們的理性靈魂,教育者要讓青少年學習數學、文法、詩歌、修辭、倫理學、哲學等科目。

⑤ 亞里士多德把受教育的兒童的年齡分成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出生到7歲),這一階段主要任務是發展兒童的身體,要讓兒童經常參加版戶外活動,養成良好的生權活習慣;第二階段(7-14歲),主要是對兒童進行德育,讓他們通過體操和音樂等科目的學習及參加各種有意義的集體活動,凈化兒童非理性靈魂中的不良沖動和慾望,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品質;第三階段(14-21歲),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對兒童進行智育,發展他們的理性靈魂,教育者要讓青少年學習數學、文法、詩歌、修辭、倫理學、哲學等科目。

⑥ 亞里士多德是怎樣劃分兒童的年齡分期的

論兒童的年齡分期。亞里士多德不僅最早明確地提出了體育、德育和智育的劃分,而且也是最早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提出按年齡劃分教育階段的主張。他把一個人的教育階段按每七年為一個階段來劃分。0—7歲為第一階段,以體育訓練為主;7—14歲為第二個階段,以德育為主;14—21歲為第三個階段,以理智培養為主。在0—7歲時,父母應特別重視對幼兒的撫養,要吃含乳份最多的食物。五歲以前,孩子的活動以游戲為主,應保護孩子的四肢,使其健康成長,要經得起適當的鍛煉,多進行戶外活動。還應對幼兒講述一些健康有益的故事。7歲時,孩子應到國家辦的學校里接受專門的系統的教育,一直到14歲為止。這個時期主要培養孩子的道德情感,應對其實施合諧的教育。主要內容有:體育鍛煉、音樂和道德訓練。這里沒有提到讀寫算的教學,並不是亞里士多德不重視,而按照雅典教育的慣例,把這些內容納入到音樂教育中去了,這時期的體育不以競技為目的,而是為人的健康發育服務的。他汲取了斯巴達體育訓練過於嚴格的教訓——學生流於野蠻、粗俗。他認為兒童應掌握必要的軍事、體育技能,但不要求精於此道。這與雅典的教育風尚是相吻合的。

⑦ 手機上什麼游戲是五到七歲的兒童游戲

您好,一看您就是一個關心孩子的媽媽。首先告訴你5-7的的小朋友最好少讓她玩電腦,回當然不玩最好了。答 如果是5-7歲的小朋友不要玩網路游戲會讓孩子沉溺在網游的世界,所以最好的就是一些網頁游戲。不僅 可以益腦讓還子有跟多的快了,還可以增長知識。 另外我向您推薦的是《摩爾庄園》和《哈奇小鎮》這兩款游戲。摩爾和哈奇這兩個游戲本質上是相同的, 沒什麼大的差別。就是哈奇小鎮它是3D版更有立體的感覺。摩爾庄園這款小游戲是非常適合小朋友玩的。 因為裡面是一個在網路里的「世界」需要自己去打工掙錢,從中提高孩子對錢重要性的了解。還可要養一個叫「拉姆」的小寵物要孩子細心的照料才可以讓它活下去,如果照料的不好就會死去的。從照顧拉姆可以從小培養孩子的 細心。賺了錢還可以一買一些房子啊,傢具什麼的來裝飾。還可一種菜養動物。 摩爾庄園每隔45分鍾會自動提醒孩子要休息的可一和裡面的動畫一起做操,或做眼保健操 我說了這么多希望你去玩玩一定會滿足您的需求的 謝謝。

⑧ 亞里士多德的兒童教育年齡分期 名詞解釋

亞里士多德不僅最早明確地提出了體育、德育和智育的劃分,而且也是最早回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提出答按年齡劃分教育階段的主張。他把一個人的教育階段按每七年為一個階段來劃分。0—7歲為第一階段,以體育訓練為主;7—14歲為第二個階段,以德育為主;14—21歲為第三個階段,以理智培養為主。在0—7歲時,父母應特別重視對幼兒的撫養,要吃含乳份最多的食物。五歲以前,孩子的活動以游戲為主,應保護孩子的四肢,使其健康成長,要經得起適當的鍛煉,多進行戶外活動。還應對幼兒講述一些健康有益的故事。7歲時,孩子應到國家辦的學校里接受專門的系統的教育,一直到14歲為止。這個時期主要培養孩子的道德情感,應對其實施合諧的教育。主要內容有:體育鍛煉、音樂和道德訓練。這里沒有提到讀寫算的教學,並不是亞里士多德不重視,而按照雅典教育的慣例,把這些內容納入到音樂教育中去了,這時期的體育不以競技為目的,而是為人的健康發育服務的。他汲取了斯巴達體育訓練過於嚴格的教訓——學生流於野蠻、粗俗。他認為兒童應掌握必要的軍事、體育技能,但不要求精於此道。這與雅典的教育風尚是相吻合的。

⑨ 簡述亞里土多德學前教育思想

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