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家長不理解幼兒園以游戲為主,教師應該怎麼做,該怎麼去引導家長,思維導圖
以游戲的學習方式,孩子自然而然地領會
曾經有位老教師就抱怨說,以前的家長有多難纏,說是一個學前班的女孩子,平時在班上也挺聰明的,當時班裡邊教了20以內的加減法,並且布置了一頁的作業回家寫(大概有20道題)。當時這個小孩只錯了一道題,但是她爸爸卻不依不撓的糾結,打電話給園長告狀,說為什麼孩子會錯一道題?
其實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為什麼這個小朋友他會錯一道題呢?無非就是她做題的時候粗心了。而且「小學化」的教育方式對這么小的孩子來說,不一定是適合的。
那麼,在學齡前的孩子,非正式的學習方式更適合孩子的身心發展。
三四歲的孩子大多是能夠理解十以內的數的含義,能夠正確地數出來,且懂得重要的基數原則,也就是計數序列中的最後一個數代表整個集合的量。那麼我們可以利用游戲的教學方式,讓孩子在游戲中自然而然的領會。比如說我們可以在桌子上面放五個蘋果(或者其它吸引孩子的東西),當孩子從一個數到五個時,他們就知道蘋果總共有五個。
五六歲的孩子,他們對算算術也是能夠理解的。比如說在超市區里買兩瓶牛奶,應該付多少錢呢?一塊錢一瓶,兩瓶就是「一塊錢+一塊錢=兩塊錢」。或者說某某小朋友買了一斤蘋果,付了十塊錢,應該找對方多少錢呢?這個時候孩子就會運用到「十塊錢-五塊錢=五塊錢」。
其實孩子在這樣的游戲中,很自然的就把數數算術領會了。
『貳』 家長對於幼兒游戲不理解作為幼兒教師應該怎麼解答
小孩放在家裡除了吃就是玩,怎麼送來了幼兒園還是提倡他們在課堂中玩,對於很多幼兒的家長來說,送孩子早上學就是不想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家長看重的是孩子能寫幾個字,會做幾道題,他們不了解游戲對孩子的重要作用,認為游戲可有可無。有些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從中班開始就對孩子進行正規化的小學式教學活動,每天教孩子做算術題,寫漢字,每天布置許多作業。由此可見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的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大家還沒有意識到早期游戲對幼兒帶來的影響,如:女孩子玩娃娃家,是為了將來做妻子、做母親、養育子女做准備;男孩喜歡打仗、爭斗、開車也是為將來承擔家庭和社會責任做准備。現在很多家長並沒有意識到游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價值,而我們的教師也拿不出很有力的話語來說服家長重視游戲。其實在幼兒的發展中,我們一定要關注未來效應和即時效應(潛在效應與顯在效應)這一對關系。教學讓幼兒直接獲得知識技能,這只是即時效應而已,很多幼兒從幼兒園跨入小學階段後的第一年成績很不錯,一旦升上二年級後成績明顯下降,這是為什麼?此時的孩子已經被訓練成死記知識和缺乏自我思考創新的能力。游戲讓幼兒變得聰明和智慧,因為以游戲為教學模式是沒有固定框架的,可以隨意的讓幼兒隨著自己的意願動腦去完成。在幼兒帶著懵懂的眼光來看這個社會的時候,我們不要用大人的想法扼殺他們求知探索的過程,作為老師我們要讀懂幼兒的心理世界,用符合幼兒心理特徵發展的方法去引導幼兒認識社會。游戲有三個主要特徵,一是游戲是重過程不重結果。重過程,幼兒就會變著花樣來玩,游戲可以跟著游戲者的意願而發生變化,游戲方式也會隨著情境和材料隨意變化,其目的也可隨時改變。如一個簡單的滑滑梯活動,也許會因為不同的滑到底的方法而使之復雜起來,至於能不能滑到底,在兒童看來已經不重要了。二是游戲是不求實際的、不真實的、充滿幻想的行為。如游戲者會把椅子當做"馬"騎,而不是"坐椅子"。兒童在游戲中不是機械地模仿周圍生活,而是通過想像,將生活中的表象,組合成新的表象運用於游戲中,這就發展了幼兒的發散性思維。三是轉換替代,同一種材料幼兒有不同的玩法,不同的材料可以做同一種用途,這是幼兒自發和自由選擇的結果。幼兒園的創始者福祿培爾曾描述游戲:"是人類最純粹的精神活動,在人與所有事物內在蘊含的生命中,游戲是人類生活的翻版……兒童的游戲是自我活動的極致媒介,可以抒發兒童的內在力量,喚起兒童的內在本質。"由此可見游戲對兒童的影響。所謂基本活動是指在人生的某個階段,其出現頻率最高,對人的生存發展最有價值,最適合的那一年齡階段的活動。對幼兒來說,游戲就是他們的基本活動。為什麼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游戲是幼兒的本能,是幼兒生活的重要內容。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游戲的時間最長,出現的頻率最高,沒有了游戲兒童就失去了其快樂的天性。一方面,幼兒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游戲;另一方面,即便是學習、勞動、生活等活動,幼兒也是以游戲的形式來進行的。所以,游戲是幼兒最經常的活動。第二、游戲跟幼兒身心發展水平有關,此時幼兒的身心發展還未成熟,沒有自己的生活經驗,很多時候他們都在游戲中模仿周圍發生的事,在幼兒的游戲里,幼兒的操作與行動永遠是實際的、社會性的、幼兒就是在游戲的操作與行動里掌握人類的現實。幼兒在游戲中,總是選擇與自己的需要、能力相適應的內容、材料、同伴和活動方式來進行游戲,排斥過高或過低於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動。所以,游戲是幼兒最適宜的活動。第三、游戲是幼兒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幼兒認識和表達的重要途徑,對幼兒的健康成長最有價值。幼兒的身心發展是在游戲中實現的,幼兒在游戲中,往往不滿足於現有發展狀態的表現方式,以略高於現有發展水平的表現方式形式去行動,使身心發展的重要變化發生在游戲中。所以,游戲是幼兒最必須的活動。第四、幼兒在游戲中體驗快樂、學會交往、發展了個性、情感和社會性。幼兒自發自主的活動是本體意義上的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這里雖沒有發展的特定指向,但它卻凝聚著發展的全部趨勢。經常參加這類活動,有助於幼兒的心理健康和個性的和諧的發展。所以,幼兒園必須給予幼兒以充分開展這類游戲的機會。因此,教育部在新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鋼要(試行)》中提出,幼兒園教育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從教育立法的角度看保障了幼兒游戲與發展的權利,游戲的組織和指導是幼兒園特殊性的體現,也就導致了幼兒園教育不同於其他階段的教育的形式有所不同。游戲是兒童了解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主要途徑,游戲就成為教師了解幼兒的窗口,兒童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在適當的環境和教育的條件下應最大限度地發展兒童的潛力,作為教師,應不斷觀察幼兒游戲的興趣和對游戲種類的需要,根據幼兒的需要組織游戲活動,以兒童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邊互動活動,這樣才能使游戲成為幼兒的基本活動。
『叄』 有些幼兒家長認為做游戲學不到什麼知識,幼兒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學習上,對此你有何看法
幼兒是不應當
學知識的。玩
樂才是孩子的
童年。
『肆』 幼兒園玩就好,不用學知識!你同意這個說法嗎
對幼兒園的教學,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可能認為幼兒園的孩子正處於智力開發和啟蒙的比較關鍵時期,應該涉及一些知識的內容,做好早期教育,能夠讓孩子站在高起點贏在起跑線上。很多家長也唯恐自己的孩子因為在幼兒園沒學知識而被別的孩子落遠,到了小學之後怕跟不上老師的講課節奏。而有的家長可能認為在幼兒園更多的是讓孩子開開心心的度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可以了,沒必要學知識,何況孩子年齡還比較小。還有的人說幼兒園的階段,只讓孩子玩就好,不用學知識,持有這樣的觀點,可能也不太合適。
對於小班的孩子,他們對知識的接受理解能力可能沒那麼強,但是對幼兒園大班的孩子來說,他們稍微年齡大一點,而且面臨著上小學,因此這個時候講一些知識,適當的為小學做知識儲備也是有一定的必要性。
對幼兒園的孩子用不用學知識,你有什麼看法呢?
『伍』 家長認為幼兒園就是玩的啥也不學作為一線老師你認為如何與家長溝通
您好
很高興為您解答問題
您的問題是家長認為幼兒園就是玩的啥也不學
作為一線老師
應該這樣跟家長溝通
幼兒園雖然是根據孩子年齡特點以游戲為主
訓練孩子思維能力的階段
幼兒園主要是通過游戲講故事唱歌跳舞看圖拼圖等活動形式
培養孩子觀察能力
思維發散能力
注意力記憶力
審美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
動作協調能力
行為習慣約束能力
在游戲中要有的放矢地玩
不是胡亂地玩
所以
建議
在幼兒從0-6歲要養成好習慣
家長和教師都要在游戲中引導孩子
學習各種能力
為小學階段打基礎
尤其要培養孩子意志品質
做事情要有始有終
玩游戲也要講究游戲規則
從游戲中學會辨識數量大小多少
顏色搭配的美感
音樂韻律和諧
陶冶藝術情操
『陸』 請談談你對幼兒園游戲的理解
其實幼兒園的游戲對於家長來說比較簡單,但是對於寶寶來說卻是通過與老師的互動、玩中吸收知識,比如說老說教的兒歌,也是通過游戲的形式傳輸給小寶貝。又如孩子在家,父母陪寶貝玩最簡單的游戲:剪刀、石頭、布,也是通過游戲與寶貝產生互動,並在游戲中找到快樂。所以有些家長很喜歡親子活動,因為是父母與孩子共同玩。
『柒』 家長反映幼兒園游戲時間太多,幼兒學不到知識
幼兒園主要就是玩的啊,知識多少無所謂,等上小學直到高中就100%全是知識了,被壓榨得沒時間玩了。總之讓孩子多玩玩也是好的
『捌』 某幼兒園家長對幼兒園安排較多的游戲活動有不滿情緒提出來我們花這么多錢讓孩
現在的幼兒園比較注重親子關系,因為現在家長由於工作忙碌,跟孩子互動的時間太少,或者是有的家長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進行有效的互動,所以幼兒園就多開展以親子游戲為的活動,
『玖』 如何告訴家長游戲對於幼兒的重要性
近年來,「親子游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親子學 校」、 「親子俱樂部」相繼問世, 各類「親子游戲」也備受歡迎。 在游戲中, 家長和孩子在互動中情感得到滿足, 孩子的各種能力 得到發展。 那麼如何讓家長認識到在家中開展親子游戲的重要性 呢?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 要讓家長了解良好的親子交往有助於各代人之間的溝 通,減少沖突。 親子游戲是家庭內成人與兒童交往的重要方式, 也是衡量這 種交往質量的重要指標。親子之間的交往對於各代人都是需要 的。良好的親子交往有助於各代人之間的溝通,減少沖突。還可 以減輕壓力和緊張感, 因為它可以暫時忘卻日常生活中的嚴肅氣 氛。比如,在許多家庭里,親子常常做「翻繩」的游戲。這種游 戲只需要一根小繩子, 也不需要多大的空間, 兩個人面對面坐著, 輪流翻動繩網,變出各種樣式。做這種游戲,既動手又動腦,有 益於智力發展;兩個游戲者坐得很近,增加親密感;輪流動手的 規則,還能促進嬰幼兒社會性的發展。通過親子游戲,使親子間 的關系更加密切, 只有關系密切以後, 孩子才會向長輩傾訴自己 的內心話, 這就增加了家長教育和幫助孩子的機會, 孩子會愉快 地「聽家長的話」,而不是「俯首聽命」。 其次,多開展親子游戲,讓家長多嘗甜頭。 親子游戲是在家庭中共同度過閑暇時間的一種交往手段, 特 別是對於還沒入園的0-3歲小朋友, 應多開展親子游戲。 因為 親子游戲有利於加強親子間的親密性,也有利於促進孩子的發 展。 游戲對兒童的認知發展、 情緒和社會性發展都有重要的促進 作用,特別是對0-3兒童來說,游戲是他們的主要活動形式。 通過親子游戲, 成人可以引導幼兒獲得愉快的情緒, 培養交往能 力, 並且從直接接觸各種事物中獲得經驗和體驗, 發展感知能力, 提高注意力、想像力和思維等各方面認知能力。 總之,家長在孩子成長的漫長過程中,要多多觀察、理解、 尊重孩子,不斷的提高自身的修養,增加自信,利用親子游戲和 孩子一起成長。
『拾』 有些幼兒家長認為做游戲學不到什麼知識,幼兒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學習上,你對此有何看法【求解答】
做游戲培養孩子興趣,培養團結協作能力,學習有的是時間,過早抹殺學生的創造力和興趣才是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