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前學前游戲教育實踐中要有幼兒學習游戲化的探索和什麼探索。包括日常生活活動室教師組織的什麼
教育小孩子的話,一般都是做一些活動,比如說老鷹抓小雞這些活動。
2. 實踐學習:觀摩一堂幼兒園的教學或游戲活動,評析教室是如何根據幼兒的注意和感知覺的特點來組織活動的
利用圖示法 形象生動的教案ppt引導孩子
再用模仿法 讓孩子們模仿 參與活動
提問法 提問孩子們調動積極性
3. 影響兒童游戲的因素有很多,給我們實踐工作帶來哪些啟示
影響兒童游戲的因素;
學齡前兒童以游戲為主導活動。幼兒的娛樂、學習、社會交往、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對自己的認識體驗等多是通過游戲活動進行的。游戲是兒童精力過剩的需要,它可以調節兒童的情緒,控制心理創傷,並且為未來發展提供預演,創造了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的實踐機會,訓練兒童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水平。所以,不能把游戲視為單純的玩。
三歲前嬰兒的游戲以模仿為主,是機械模仿,缺乏想像。一歲前的嬰兒通常是成人發起游戲,引導兒童共同進行。游戲的目的是訓練嬰兒感知覺和動作發展,進行感情交流。兩歲左右的兒童喜歡實物游戲,他們通常按實物用途來模仿成人動作。通過模仿認識事物的功能和事物間的關系。比如:推動玩具汽車,讓它跑起來,同時嘴裡模仿出汽車的笛笛聲。
三歲後的幼兒多進行象徵游戲,通過使用替代物,在游戲中扮演角色,進行角色行為交往,去學習和體驗社會角色的職責,掌握各種行為准則。幼兒在游戲中加入了想像性,出現創造性的萌芽。這種游戲與現實活動有相似性,可以幫助幼兒提高智能。
游戲對兒童社會化發展的作用除了體現在人際協調行為上,也體現在協調困難時所發生的矛盾糾紛和解決糾紛的過程中。兒童可以學會如何堅持自己的意志,如何接納別人的意見,從而逐漸掌握社會協調能力。
綜上所述,游戲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場所,特別是兒童群體游戲,有益於兒童社會化成長。作為家長千萬不要按自己的認識和想像阻止和約束兒童正常成長的游戲行為。如:當自己的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時發生了爭執,不是自己出面幫助孩子解決糾紛,就是不允許孩子再與對方交往。表面上看是保護孩子不受侵害,實際上是讓孩子喪失了一次處理人際交往關系的機會,孩子從中得到的經驗是有了問題找家長。其自我成長受到阻礙。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游戲已成為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動形式。通過實證性的研究專家們發現:玩游戲比上課更能發展孩子的體能、認知和社會性,是兒童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教師觀察和了解兒童各方面的發展水平和內心世界的最佳窗口,除了游戲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游戲中,更能發揮增效作用,游戲對於幼兒的健康心理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此,我們平時可利用游戲對孩子特有的吸引力,培養幼兒的健康心理。
一、利用游戲的感染力,培養幼兒大膽、活潑的性格。
游戲可以滿足幼兒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需要。游戲對於兒童不僅僅是「好玩」或娛樂,更重要的是兒童在游戲中可以獲得影響與控制環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當兒童在游戲中通過自己的行動對物體或他人產生影響時,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會獲得成功的喜悅,體驗到克服困難、達到目的的快樂。例如:小班有個叫李莫非的小朋友,性格較內向,不愛表現自己。可是在角區活動中,老師發現李莫非小朋友在玩結構游戲時,表現出極強的創造性,不論是從造型、還是美觀方面都有自己的獨創性,教師抓住契機,對他的作品進行及時的肯定,並讓他講一講是怎樣搭的?搭的是什麼?剛開始,李莫非還很害羞,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小聲的講了起來。游戲結束時,教師把他的作品放在展覽區供小朋友和家長們參觀,小莫非的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在以後的日子裡,老師請李莫非當起了班內的「建築師」帶領小朋友們玩結構游戲,過了不久,老師發現李莫非變的開朗了,大方了、自信了,已經和剛入園時判若兩人。我們知道,這是他在游戲中找回了自信。
二、通過游戲的開展,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語言交往能力是一種體現個性特徵的綜合心理,也是兒童適應生活、適應未來發展的一種基本能力。而游戲恰恰是培養這種能力的重要途徑。游戲對於幼兒來說,是他們最早、最基本的交往的活動。游戲過程本身就是幼兒交往的過程,幼兒在游戲中常常需要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以及自己的主觀願望或要求轉換成語言,或者根據別人的意思作出言語的的反應。一個尚未完全掌握按成人的交往和思維方式去組成語言用以進行交往的幼兒,不可以像成人那樣得到語言交往上的滿足。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裡——游戲中有機會得到滿足,實現自己的願望,從而達到情感、語言發展與交往上的平衡。在幼兒的獨自游戲中,他們常常用有聲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與願望。他們邊想邊玩邊說。這些語言既有模仿,又有創造。語句中摻進了孩子自己的經驗。這時候,教師應注意觀察和傾聽幼兒的獨自言語,並給予正確指導,使她的語言發展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幼兒在游戲中發展自己的口頭語言的同時,通過與同伴在對游戲的內容、角色等方面的協商,發展了語言的表達能力。例如:小明和小彤在玩角色游戲時,小明說:「小彤我當醫生,你當護士好嗎?」小彤說:「好啊!過一會,我當醫生,你再來當護士好嗎?小明點一點頭,倆個小朋友高高興興玩去了。幼兒與同伴的共同游戲,是語言交往的最好時機,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實際的練習。
三、在游戲中為幼兒提供社會交往的機會,引導幼兒良好的社會行為。
良好的同伴關系是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幼兒多為獨生子女,往往嬌慣任性,隨心所欲,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謙讓、寬容、諒解別人,更不會主動關心、愛護他人。因此,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首先要教育幼兒學會尊重他人,從言語到行動,從外表到內心,從他人到自我。孩子有了這種意識,同伴間關系就會寬松和諧。豐富的游戲活動具有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作用。幼兒期孩子開始產生參加成人社會實踐活動的願望,但由於知識能力有限,還不能真正參加成人勞動,而游戲卻能滿足幼兒的要求,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個性發展。另外通過各種健康的、積極向上的體育游戲如:《小貓學本領》、《愛勞動的小白兔》、《學做解放軍》等使幼兒在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愛勞動、愛祖國、團結友愛等良好品質的教育,從而形成一種健康活潑、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使幼兒身心健康都獲得了發展。
四、運用游戲的規則性,促使幼兒克服自我中心化,初步形成規則意識 。
由於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原因,幼兒自製力差,意志行動尚未充分發展,在游戲中,幼兒卻表現出較高水平的意志行動。游戲對幼兒是有吸引力的,在游戲中,幼兒卻樂於抑制自己其他的願望,使自己的行動服從游戲的要求。如音樂游戲《小兔采蘑菇》,講的是小兔采了蘑菇後幫助小豬和小松鼠的事情。大家都喜歡扮小兔,而游戲要玩起來就必須有人扮小兔、小豬、小松鼠,如果大家都去表演小兔,那麼游戲就玩不成。游戲中各種動物的表演還應隨著音樂來進行,小兔的音樂出現了而小松鼠搶著去表演,這樣也就表現不出小兔助人為樂的好品德了。因此在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時,非常強調幼兒遵守規則,只有遵守了規則才能交換各種角色,小朋友才能扮演到自己喜歡的角色。在游戲中,要使幼兒逐步體會到活動規則對活動本身的保障作用,在活動中讓幼兒知道應該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遵守一定的規則才會得到快樂,而遵守規則也是二十一世紀人才必須具備的一個品質。
五、在游戲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發展幼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游戲活動中,我確立以幼兒為主的思想,做到「導而不包」,更多的是給孩子留出一個適當的空間,給他們一個自我表現的機會,在游戲主題的確立上應充分幼兒的主動性。例如:教師在指導幼兒進行角區活動時發現,幼兒對角色游戲區中的玩具商店不感興趣,於是老師組織幼兒進行一番討論:商店裡應該賣什麼?售貨員應該怎樣招待客人?孩子們進行了激烈的討論。事後教師又組織幼兒參觀商場,讓幼兒觀察商場里的買賣商品是如何進行的?商場里主要有什麼人?應該用什麼來購買商品?幼兒通過參觀感知這些知識,獲得直觀上經驗,然後教師再鼓勵幼兒自己設計商店的布局、標記,錢幣的樣子,孩子們都表現出極強的熱情,最後他們把商店的名字改為「貝貝商店」,等設計完成之後,幼兒還請別班的老師和小朋友來參觀,看著孩子們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我們也深切體會到在游戲中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會使幼兒的活動更富有創造性,同時也增加了玩游戲的樂趣。
大量的實例說明:幼兒通過玩耍泥土,可培養起對雕塑的愛好;通過用彩筆隨便亂畫,可培養繪畫的興趣;游戲活動,鍛煉了兒童的動手能力與操作、持筆等技巧與技能。如果在幼兒期,我們有意識地要求他們每天玩游戲,並給予幼兒啟發與幫助,甚至參與幼兒游戲之中,您就可覺察到:幼兒游戲活動的內容不斷豐富,水平不斷提高,伴隨幼兒游戲活動的豐富與發展,幼兒的心理發展速度是顯而易見的。
4. 陪幼兒園的小孩子做游戲實踐活動總結
游戲的過程即孩子自我發展的過程,其中隱藏著重要的教育動因,內含著教育方法的契機,因而有著不可忽視的教育價值。鑒此,鼓勵幼兒游戲、提倡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游戲,本應是無可非議的事實。然而沒有料到的是,當游戲的地位一旦被提高到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時,當教師認真地把游戲作為頭等大事來對待時,實踐中的矛盾和問題、認識上的疑問和困惑便接踵而來。 首先是理論對實踐的指問:「這是幼兒在游戲,還是教師在游戲幼兒?」「這不是教師導演的一台戲嗎?」「分明是教學,何必非說成游戲?」「說是在游戲,幼兒的游戲體驗在哪裡?」「老師在為游戲而游戲,幼兒在為老師而游戲」等等。 然後是實踐對理論的反問:「什麼是游戲?」「游戲要不要追求教學目標的達成?那樣的話還是游戲嗎?」「同一活動能既是游戲又是教學嗎?」「游戲在教育過程中是內容還是形式?」「游戲是目的還是手段?」「怎樣才算是做到了『以游戲為基礎活動』?」 正因為有這樣一些問與反問,正因為實踐需要一種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論指導,所以僅僅以一種抽象思辨的方法來闡述「是怎樣的」就不夠了。因為某些抽象的理論並不直接對實踐中的具體問題負責,所以我們還必須從事實出發,對「事實上應當是怎樣的」作出分析,並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抽象出一種能有效指導實踐的理論假設。 一、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謀求游戲與教育的結合 (一)游戲與教育既是獨立的又是統一的 就活動的本質來說,游戲和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活動。游戲是一種不受外力約束的、是游戲者自發自選的活動,而教育則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地由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的活動。因此游戲是由內在動機控制下的游戲者之間平等的自主活動,而教育是由外部要求控制下的教與學的雙邊互動活動;游戲側重於從游戲者的需要、興趣和能力出發來開展活動,而教育則立足於由教育的目標、任務和內容為核心組織的活動;游戲是在游戲者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的自我表現活動,而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在一個未知領域里接受新知識的活動。 就其活動的方向來說,游戲和教育有著內在的聯系。首先,從游戲與教育的目的來看,游戲的價值在於實現兒童認識能力、運動能力、社會性和情感的發展,其每一方面的發展又含有眾多的內容,可以說囊括了兒童身心發展的各個方面。教育的目的就是將兒童身心發展的各個方面納入一個有計劃的影響過程,通過體、智、德、美各育促進兒童身心全面發展。只不過游戲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教育是一個有目的、有意識的培養過程,兩者在終點上達到一致,即游戲和教育的結果都是兒童的發展。 其次,從活動的內容來看,在游戲的自發探索過程中所涉及的關於自然界和社會生活領域的各種知識經驗,創造表現過程中所涉及的想像、構思操作,運動過程中所涉及的動作技能、大小肌肉的平衡協調力,游戲規則的內化過程中所涉及的對規則的理解、遵守和用規則進行的同伴協作交往等等,正是體、智、德、美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正因為如此,才出現了對應於教育領域的游戲形式:更多體現造型想像的結構游戲(與美育有關),更多體現大肌肉動作技能的運動性游戲(與體育有關),更多體現人際交往能力的社會性裝扮游戲(與德育有關),更多體現手腦並用和解題能力的智力游戲(與智育有關)。也許正是游戲內容與教育內容的這種一致性,才有游戲服務於教育的可能性,才有根據游戲的特點設計的教案。 總之,兒童的發展是游戲與教育內在聯系的紐帶,游戲對幼兒具有自然發展的價值,教育對幼兒具有引導發展的價值。 游戲的特徵和游戲的發展價值告訴我們,游戲這種活動形式,雖不是以獲得系統而特定的知識和能力為目的的,但對前述能力的培養卻是舉足輕重的。為此,幼兒園教育必須謀求游戲與教育的結合。 (二)「游戲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戲化」 幼兒園教育如何實現教育和游戲的結合,也就是如何實現自然狀態下的幼兒游戲向教育背景中的幼兒游戲的轉化。現實中的這種結合和轉化,主要就體現在游戲要教育化和教育要游戲化的認識上。 游戲的教育化,這是針對自然狀態下的游戲放任狀態而提出的,目的是為了改變重上課輕游戲的現象,突出遊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地位,實現游戲對教育的服務功能。具體便落實在用教育目標來關注游戲,以教育的內容和任務來分類組織游戲活動,以兒童游戲的年齡特點為依據,加強對游戲的引導,使游戲對兒童的發展能夠迎合教育的方向。 教育的游戲化,是針對幼兒園教育日益趨向於小學化而提出的,目的是為了使心理機能尚未完善的幼兒,不至於過早地承受正規教育所帶來的強制性壓力,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發展個性。具體就落實在以游戲的特點來組織教育活動,在教育的過程中謀求游戲般的樂趣,使枯燥的說教變成生動有趣的活動,從而使幼兒獲得游戲的心理體驗。 然而,必須提出的是,作為一種宏觀的認識和把握,以上對游戲的教育化和教育的游戲化的解釋,似乎在情理之中。但是一旦將這一認識轉化為實踐時,偏差和誤解便會產生。游戲的教育化,容易將教育的功利性、嚴肅性帶入游戲;教育的游戲化,是將游戲的自主性、趣味性帶入教育。這樣一來,游戲和教育仍然是對立的兩極,兩者的結合沒有實現。事實上,偏差和誤解發生在前者。所以,我們還是要將討論限定一個范圍,提出一個前提,即游戲的教育化是在幼兒園教育的大背景中認識的,教育對游戲的關注,指的是對游戲的客觀條件進行有意識的控制。比如:由教師創設游戲的環境,謀求教師對游戲的支持和指導,並不是在游戲過程中引進由教育規范帶來的教育的嚴肅性,而應保持游戲的性質不變。 說明這一點,是為了避免把教師指導游戲變成教師導演游戲,把幼兒自主的活動變成教師控制的活動。而教育的游戲化是在具體的教育情景中認識的,教育的方法、過程、氛圍以及兒童的活動體驗應當具有游戲的特徵。 總之,在了解了游戲和教育的諸多特性以後,我們已經不難理解,為什麼游戲能使兒童得到發展的無意收獲,而教育的有意收獲卻來之不易,關鍵在於內在需求和外在要求所導致的活動過程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實際上,兩種過程的心理氛圍是不一樣的。兒童在游戲中的收獲是兒童主動活動的結果,兒童要在教育中得到發展則在於教師和兒童的雙重努力,而由教師為主導的教育過程也能轉化為兒童主動活動的過程,那就是游戲與教育的成功結合。 二、幼兒園教育實踐中存在兩類游戲 (一)游戲和游戲化 幼兒園實際上存在著兩類活動(我們暫且不稱為游戲),一類是幼兒按自己的需要充分表現自我的自由活動,一類是教師根據教育的需要組織的教學活動,這是無可爭議的事實。問題是如何用游戲的意義對兩類活動進行界定,這關繫到如何實現游戲與教育的結合。我們認為,以活動的本體特徵來區分兩類活動有極大的現實意義。 幼兒按自己的需要自發開展的游戲,其活動的本體是游戲,其中有潛在的、可能的教育因素,我們可以稱之為本體性游戲。它以游戲本身為目的,無游戲之外的目的,是一種幼兒用自己已有的經驗進行表現的活動,也是幼兒以已有知識為基礎的力所能及的探索和創造。這種活動是重過程輕結果的,是一種非功利的活動,因此沒有來自外部的壓力。 教師根據教學的目標組織的游戲,其活動的本體是教育活動,其中有游戲的體驗,有游戲般的樂趣,這種本體並非游戲,但卻體現了游戲特徵的教育活動,我們可以稱之為手段性游戲。它是以游戲為手段,服務於特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務,客
5. 影響兒童游戲的因素有很多,給我們實踐工作帶來哪些啟示
學齡前兒童以游戲為主導活動。幼兒的娛樂、學習、社會交往、對周圍環境的認識、對自己的認識體驗等多是通過游戲活動進行的。游戲是兒童精力過剩的需要,它可以調節兒童的情緒,控制心理創傷,並且為未來發展提供預演,創造了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的實踐機會,訓練兒童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水平。所以,不能把游戲視為單純的玩。 三歲前嬰兒的游戲以模仿為主,是機械模仿,缺乏想像。一歲前的嬰兒通常是成人發起游戲,引導兒童共同進行。游戲的目的是訓練嬰兒感知覺和動作發展,進行感情交流。兩歲左右的兒童喜歡實物游戲,他們通常按實物用途來模仿成人動作。通過模仿認識事物的功能和事物間的關系。比如:推動玩具汽車,讓它跑起來,同時嘴裡模仿出汽車的笛笛聲。 三歲後的幼兒多進行象徵游戲,通過使用替代物,在游戲中扮演角色,進行角色行為交往,去學習和體驗社會角色的職責,掌握各種行為准則。幼兒在游戲中加入了想像性,出現創造性的萌芽。這種游戲與現實活動有相似性,可以幫助幼兒提高智能。 綜上所述,游戲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場所,特別是兒童群體游戲,有益於兒童社會化成長。作為家長千萬不要按自己的認識和想像阻止和約束兒童正常成長的游戲行為。如:當自己的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時發生了爭執,不是自己出面幫助孩子解決糾紛,就是不允許孩子再與對方交往。表面上看是保護孩子不受侵害,實際上是讓孩子喪失了一次處理人際交往關系的機會,孩子從中得到的經驗是有了問題找家長。其自我成長受到阻礙。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顯著的特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游戲已成為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動形式。通過實證性的研究專家們發現:玩游戲比上課更能發展孩子的體能、認知和社會性,是兒童的真實寫照,同時也是教師觀察和了解兒童各方面的發展水平和內心世界的最佳窗口,除了游戲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於游戲中,更能發揮增效作用,游戲對於幼兒的健康心理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為此,我們平時可利用游戲對孩子特有的吸引力,培養幼兒的健康心理。 一、利用游戲的感染力,培養幼兒大膽、活潑的性格。 游戲可以滿足幼兒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需要。游戲對於兒童不僅僅是「好玩」或娛樂,更重要的是兒童在游戲中可以獲得影響與控制環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當兒童在游戲中通過自己的行動對物體或他人產生影響時,會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會獲得成功的喜悅,體驗到克服困難、達到目的的快樂。例如:小班有個叫李莫非的小朋友,性格較內向,不愛表現自己。可是在角區活動中,老師發現李莫非小朋友在玩結構游戲時,表現出極強的創造性,不論是從造型、還是美觀方面都有自己的獨創性,教師抓住契機,對他的作品進行及時的肯定,並讓他講一講是怎樣搭的?搭的是什麼?剛開始,李莫非還很害羞,在老師的鼓勵下,他小聲的講了起來。游戲結束時,教師把他的作品放在展覽區供小朋友和家長們參觀,小莫非的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在以後的日子裡,老師請李莫非當起了班內的「建築師」帶領小朋友們玩結構游戲,過了不久,老師發現李莫非變的開朗了,大方了、自信了,已經和剛入園時判若兩人。我們知道,這是他在游戲中找回了自信。 二、通過游戲的開展,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語言交往能力是一種體現個性特徵的綜合心理,也是兒童適應生活、適應未來發展的一種基本能力。而游戲恰恰是培養這種能力的重要途徑。游戲對於幼兒來說,是他們最早、最基本的交往的活動。游戲過程本身就是幼兒交往的過程,幼兒在游戲中常常需要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以及自己的主觀願望或要求轉換成語言,或者根據別人的意思作出言語的的反應。一個尚未完全掌握按成人的交往和思維方式去組成語言用以進行交往的幼兒,不可以像成人那樣得到語言交往上的滿足。他們在自己的世界裡——游戲中有機會得到滿足,實現自己的願望,從而達到情感、語言發展與交往上的平衡。在幼兒的獨自游戲中,他們常常用有聲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與願望。他們邊想邊玩邊說。這些語言既有模仿,又有創造。語句中摻進了孩子自己的經驗。這時候,教師應注意觀察和傾聽幼兒的獨自言語,並給予正確指導,使她的語言發展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幼兒在游戲中發展自己的口頭語言的同時,通過與同伴在對游戲的內容、角色等方面的協商,發展了語言的表達能力。例如:小明和小彤在玩角色游戲時,小明說:「小彤我當醫生,你當護士好嗎?」小彤說:「好啊!過一會,我當醫生,你再來當護士好嗎?小明點一點頭,倆個小朋友高高興興玩去了。幼兒與同伴的共同游戲,是語言交往的最好時機,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實際的練習。 三、在游戲中為幼兒提供社會交往的機會,引導幼兒良好的社會行為。 良好的同伴關系是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幼兒多為獨生子女,往往嬌慣任性,隨心所欲,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謙讓、寬容、諒解別人,更不會主動關心、愛護他人。因此,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首先要教育幼兒學會尊重他人,從言語到行動,從外表到內心,從他人到自我。孩子有了這種意識,同伴間關系就會寬松和諧。豐富的游戲活動具有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的作用。幼兒期孩子開始產生參加成人社會實踐活動的願望,但由於知識能力有限,還不能真正參加成人勞動,而游戲卻能滿足幼兒的要求,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個性發展。另外通過各種健康的、積極向上的體育游戲如:《小貓學本領》、《愛勞動的小白兔》、《學做解放軍》等使幼兒在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愛勞動、愛祖國、團結友愛等良好品質的教育,從而形成一種健康活潑、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使幼兒身心健康都獲得了發展。 四、運用游戲的規則性,促使幼兒克服自我中心化,初步形成規則意識 。 由於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原因,幼兒自製力差,意志行動尚未充分發展,在游戲中,幼兒卻表現出較高水平的意志行動。游戲對幼兒是有吸引力的,在游戲中,幼兒卻樂於抑制自己其他的願望,使自己的行動服從游戲的要求。如音樂游戲《小兔采蘑菇》,講的是小兔采了蘑菇後幫助小豬和小松鼠的事情。大家都喜歡扮小兔,而游戲要玩起來就必須有人扮小兔、小豬、小松鼠,如果大家都去表演小兔,那麼游戲就玩不成。游戲中各種動物的表演還應隨著音樂來進行,小兔的音樂出現了而小松鼠搶著去表演,這樣也就表現不出小兔助人為樂的好品德了。因此在組織幼兒開展游戲時,非常強調幼兒遵守規則,只有遵守了規則才能交換各種角色,小朋友才能扮演到自己喜歡的角色。在游戲中,要使幼兒逐步體會到活動規則對活動本身的保障作用,在活動中讓幼兒知道應該學會克制自己的情緒,遵守一定的規則才會得到快樂,而遵守規則也是二十一世紀人才必須具備的一個品質。 五、在游戲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發展幼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6. 請問;在幼兒室內活動實習中你是如何做的
主要是和小朋友們做互動游戲吧
7. 把游戲概括為兒童的主體性活動有哪些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1
、學前兒童生活的背景允許其有一段游戲期
學前兒童與成人相比,
有一個長長的生理准備期,
需要受到成
人的保護和照顧。
社會越向前發展,
學前兒童就更加被排除與成人的
勞動之外。兒童在成人提供給他們衣、食、住等物質生活條件之後,
有時間和精力去游戲、娛樂,而且成人也允許他們游戲,由此,游戲
頻繁發生,學前兒童期成為了游戲期。
2
、游戲可以滿足幼兒發展的需要
推動兒童去游戲的內因是兒童的需要,
游戲是滿足這種需要的活
動。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以及對兒童行為的觀察,
兒童的需要
可分為維持生命安全的需要、
認知的需要、
社會性與自我發展的需要
等三個層次九個方面。
不同的需要發動了不同的游戲,
如為滿足身體
活動的需要,兒童會玩體育游戲,為滿足認知的需要,兒童會玩智力
游戲等。游戲使各種需要得到了滿足。因此,游戲是學前兒童身心發
展的需要,兒童追求這種滿足,而選擇了游戲這一最佳的方式。
3
、
游戲是一種主體性活動
,
在游戲中可獲得主體性體驗即游戲
性體驗。
游戲是一種主體性活動,在游戲中,兒童的主動性、獨立性、
創造性都能夠得到承認和發展,並且在游戲中,能獲得主體性體驗,
既游戲性體驗。
這些體驗是一種正向的情緒體驗,
它與兒童身心發展
的需要、興趣、
態度等構成了游戲活動動機的連續體,對於兒童的游
戲起著積極的強化作用。
4
、游戲可以促進幼兒全面的發展。
游戲不僅應兒童身心發展的需要而產生,而且對學前兒童的身
體、智力、社會性、情緒情感等各個方面發展具有積極而全面的促進
作用。
游戲之於兒童發展的特殊價值,
使游戲成為兒童不可剝奪的正
當權利。
5
、游戲的發展與幼兒的發展相一致
從游戲的發展進程來看,無論是認知水平的發展,社會性
水平的發展,
還是情感水平的發展,
都與幼兒心理發展的進程相一致,
可以說,游戲與幼兒身心的發展是相輔相承,互相促進的,游戲伴隨
著幼兒的成長。
綜上所述,
游戲是學前兒童的基本活動,
不是成人對兒童的施捨,
它的存在是天經地義的,
是兒童童年幸福與快樂的源泉,
也是兒童成
長的階梯。
8. 幼兒園游戲實踐活動跳房子的設計思路怎麼寫
幼兒園游戲實踐活動跳房子的設
這個你怎麼理解的
確
9. 做一個游戲策劃開發實訓室都需要什麼設備及課程
你是學校老抄師?感覺你對游戲產業不是很了解啊。
游戲策劃這個東西,主要都是文檔,沒有程序和美術的配合,幾乎沒辦法做實訓室。
設備方面,配置好一些的電腦即可。
如果說可以實訓的話,那就剩游戲策劃裡面的一個分支---游戲關卡策劃,能做一些實訓。
這個主要用的軟體是一些游戲引擎或者游戲自帶的編輯器。
游戲引擎方面,現在免費的最出名的就是UDK。你可以用UDK自創一個游戲地圖,加入一些玩法。這個主要是3d游戲應用方面。
如果是想做網頁游戲開發實訓的話,可以用flash交互技術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