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合理的安排幼兒園區域活動游戲環節
一、充分利用有限空間,科學投放材料 在當前學位緊張的情況下,多數公辦幼兒園在滿負荷運作。面對這一現實制約,本著節約的精神,幼兒園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人手開展區域游戲活動。 首先,隨著孩子數量的增加,很多幼兒園面臨活動面積較小,且各班級孩子人數較多,班級物品擺放比較擁擠的問題。這導致在開展游戲時總要浪費很多時間去擺放材料,孩子的游戲時間無法得到保證,也影響了游戲區域的布置。為縮短游戲前大量擺放的時間,減輕老師們的負擔,保證孩子的游戲時間,幼兒園可以將走廊、美術室、科學發現室、幼兒圖書室等輔助性教學區合理利用起來,並給每班配置相應的區角櫃,擺放幼兒游戲所需的材料,由此解決這一問題。[2] 其次,要充分發揮全園教職工的聰明才智,與幼兒一起動手布置區域環境,這樣既能鍛煉老師和幼兒的動手能力,也能為區域游戲活動的開展提供豐富的材料。比如,老師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用空易拉罐做成分割區域的小柵欄,廢舊的奶箱和水果箱則變成「娃娃家」游戲中的小電冰箱、小洗衣機、小桌子、小椅子、小電腦、小空調等。 二、開發活動區的公共價值,嘗試打破班級界限 為更大限度地發揮區域游戲的教育價值,同時減輕老師們的工作量,幼兒園可以打破班級界限,讓區域活動更活。由於區域活動是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進行的一種帶有學習性質的游戲,[3]而不是由教師事先設定教學程序,引導幼兒一步步按教師的思路完成的活動,因此在教師創設的有利於幼兒成長的環境中,應由幼兒自己設定游戲目標、規則、方法,在玩中學,自主地完成活動。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幼兒實現自已的設想,並鼓勵幼兒發揮主動性、創造性,向自己挑戰。這就要求各班的游戲區域有盡可能多的材料,能夠創設出盡可能豐富的環境。這也就意味著,在區域游戲活動材料的投放和布置上需要花費較多的精力,如果一味地讓老師更換游戲材料或游戲內容,就會加大老師們的工作量。如果將各班游戲在班組內交換,就既能節約材料,又給幼兒提供了不斷面對新的人、事、物及情境的機會,從而獲得更寬廣的交往空間。孩子們在交往中的對象、擔當的角色、操作與交流的方式與過去那種一味由教師安排的方式相比,都將有很大的改變。 隨著「區域交換」的出現,眾多的人、事、物組成錯綜的關系,使幼兒遭遇更復雜的問題情境,班與班之間出現了合作、競爭、謙讓、為班集體爭取榮譽等活動,幼兒從中體驗到更豐富的社會性情感。區域的交換由此大大地豐富了幼兒的認知與社會性活動經驗,提高了有限教育資源的利用率,也促進了教師間的互動與合作。 三、靈活運用各種語言指導策略,發揮教師引導的積極作用 區域活動本是能夠滿足孩子主動學習、自主發展需要的有效活動形式,但是目前教師在區域指導過程中常常運用一些指令性的語言,如「這樣做不對!」「你應該這樣做!」等,對孩子的行為造成了干涉,替代孩子思考與行動,是不利於兒童自主學習的。為改變這一現象,教師應更多地運用以下「開放性」的指導策略,保護孩子自主探究的慾望。 (一)善退——「轉讓式」語言的運用 孩子總是有一定的依賴性,當他在游戲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時,也許不願意自主地嘗試、尋找解決的辦法,而會更多地選擇更為便捷的方式,那就是向教師求助。遇到這樣的情況,教師不妨試著把問題轉移,讓孩子欣然、主動地接受挑戰。如在建構區里,孩子們都想用積木搭建高架橋。可是搭了一段時間,橋只搭了一半,始終沒有成型,孩子們處於簡單擺弄的狀態。當老師經過時,孩子們開始求助。這時老師故意露出詫異的眼神,回答道:「我也不知道怎麼搭好?誰能幫幫我嗎?"一個孩子主動上前回應道:「老師,看我來給你搭一個吧。」這個孩子邊說邊和身邊的其他孩子一起繼續游戲起來。 (二)善推——「暗示性」語言的運用 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是知識的擁有者,教師的任務是向學生輸出知識。而現代的教育模式正在不斷地發生轉變,教師更多地需要觀察孩子的變化,在了解孩子的基礎上,發現他們的需要,推動孩子不斷進步,而探索過程仍然是由孩子自己完成的。[4]暗示即是一種隱性的教育方式,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並沒有直接將游戲的方式、方法傳授給孩子,而是通過相對間接的語言介入,幫助孩子尋找新的思路和方向。在幼兒園中大班,孩子們對教師暗示性的語言已經能夠較好的領會,這不但可以保護孩子自主探究的慾望,同時也為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游戲奠定了基礎。如在美工區里,孩子們正在製作高樓,有個男孩直接選擇了較難的製作方法,用剪刀剪開牙膏盒,但是嘗試了十多次,還是沒有成功,他有些氣餒了,將盒子、剪刀一把甩在桌上。這時,老師走到他跟前,輕輕地指指旁邊的小朋友說道:「你看,佑佑做得真不錯!」這個小男孩一看,很快就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便試著用同伴的「先折再剪」的方法進行製作。不一會兒,一座高樓便呈現在他面前了。 (三)善引——「建議性」語言的運用 如果說幼兒是水,那麼教師就是「引水之人」,因為有了有效的「引導」,才會有後來的「渠成」。著名的教育家葉聖陶也曾說:「不重在教,而重在引」,因為隨著教育形式的轉變,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教師已不再拉著孩子的手向前走,更多的是給孩子指個方向,讓孩子自己走,因此巧妙的引導、有效的推動,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建議性的語言常常是以詢問的方式出現的,與詢問式語言不同之處在於它不僅提出問題而且還給予具體的方向指示,如「這樣試試……」「如果不行再想想別的辦法」「我要……,可是沒有……」等句子都可以達到這樣的目的。角色活動區里有個小銀行,游戲開始時取錢的人很多,但不一會兒,取了錢的幼兒各自忙碌去了,偶有一兩個人來「取錢」。銀行管理員開始變得無所事事,心裡可著急了,還不停地念叨:「怎麼沒人來取錢啊?」正當這位孩子要離開時,教師出現了,並要求在銀行里取錢,同時她還有意地詢問道:「銀行里還有多少一元、多少五元的錢啊?幫我數一數。」這使幼兒發現除了「存取款"的游戲,還可練習「數錢」的游戲。後來,他還嘗試著計算錢的數量,從而使得消極等待的現象明顯減少了。 (四)善評——「辨析式」語言的運用 發掘幼兒游戲中的閃光點,展示區域活動的成果,不僅能讓幼兒體驗區域的成果,還能為游戲延伸打下伏筆,幫助幼兒遷移經驗,從而解決活動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為幼兒下一次開展區角游戲活動提供行為與情感上的支撐。在評價的階段,教師可以採用「辨析式」或「設疑式」的語言來引發孩子的討論。這種語言最能引發孩子間的互動,讓持有不同觀點的幼兒之間互相辯駁,其中「說」的過程是經驗的共享;「辨」的過程是智慧的碰撞;「析」的過程則是觀點的提升。通過簡短的「說、辨、析」三部曲,孩子成為活動真正的主人。如大班的「寶貝廚房」游戲結束了,大家安靜地坐下來。這時老師問道:「剛才我發現斌斌和樂樂都在小廚房裡切黃瓜,你們分別用了什麼辦法?」斌斌:「我直接把黃瓜給拗斷了,就是樣子不太好看。」樂樂:「我用圓口的蛋糕刀切,切的時候把汁都壓出來了。」老師:「那大家覺得誰的方法更好?你有更好的方法嗎?」孩子們你一言我一句,討論開了,最終大家決定用破的泥工板來做新的嘗試。
2. 教育學《請簡述幼兒游戲活動的准備活動都有哪些》
一、游戲計劃准備
游戲計劃是教師指導、組織幼兒游戲所設計的方案具體內容包括:
1、游戲任務
不同的游戲又不同的任務,這些任務(或者游戲)的目標應根據階段性主題教育的內容和幼兒的實際經驗和水平來確定。
2、游戲的玩法和構思
游戲玩法要緊緊圍繞游戲目標,有趣味性、啟發性並對幼兒有吸引力。
3、游戲規則
游戲規則是對游戲的程序、游戲的內容和方式、游戲的結果評價等的規定。游戲規則一般由成人提出,參加游戲的幼兒必須明確並遵守。游戲規則可以規范幼兒在游戲中的運作和行為,保證游戲任務的順利完成。
4、游戲結果評價
游戲要先確定好目標任務,同樣,最後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也要在設計方案中體現。有的游戲娛樂性很強,就要力爭在幼兒的快樂和滿足中結束游戲;有的游戲是競賽性的,則要在表揚和鼓勵中結束。
二、游戲材料准備
材料准備包括游戲所需的玩具及材料。游戲材料對幼兒游戲又極大的影響,使教師組織開展游戲的一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環節和步驟。教師可以通過對環境的創設、材料的提供,將教育的意圖及教師期望幼兒達到的行為,物化在環境與材料中,通過幼兒與材料的互動游戲潛移默化滲透給幼兒。
准備游戲材料的過程也是幼兒參與游戲的過程,教師可以發動幼兒一起參加。幼兒是游戲的主人,游戲需要什麼東西,游戲怎麼玩幼兒心理最有數。幼兒參與游戲准備的過程,不僅能更好的滿足幼兒游戲的願望,也能鍛煉幼兒的能力,特別是幼兒的自主性、計劃性等等。
同時,也省去以往教師花大量的時間為幼兒製作精美玩具的不必要的勞動,給幼兒多提供參與的機會兒。
在材料的准備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家長來關心、支持幼兒的游戲,也可以發動家長為幼兒游戲的開展提供資源使家長逐漸認識到游戲在幼兒身心發展中的價值,同時也能使幼兒感受到家長的關心和支持,增進親子關系的發展。
三、游戲時間准備
游戲時間的長短直接影響幼兒游戲的質量足夠的時間才能使幼兒盡情的玩耍。所以開展游戲是要充分考慮到時間的准備。一般來說幼兒自由游戲的時間最少要30到50分鍾具體要依據幼兒的年齡和游戲能力而定。
只有在充足的時間里,幼兒才能去找夥伴、選擇角色、計劃游戲情節,以及准備所需的玩具材料、展開游戲等。如果時間過短,幼兒不僅玩不出高水平的游戲,而且會慢慢放棄計劃中要玩的活動,轉而從事一些簡單形式的游戲。
所以開展游戲前,一定要做好對游戲時間的估計,避免因時間不夠而使幼兒匆匆結束游戲或因時間過長而使幼兒感到無趣的局面。
四、游戲空間准備
有關方面的研究表明,游戲空間的大小、密度及游戲場地的結構特徵對幼兒的游戲心理也會產生影響。足夠大的空間可以使幼兒在游戲時四處流動、玩得開心愉快;而狹窄的空間宜使幼兒產生緊張、壓迫、煩躁的情緒,容易引起糾紛,甚至因碰撞加劇或其他設備而造成危險。
因此在游戲前,教師也要考慮空間是否有利於幼兒游戲的開展,是否有利於促進各類游戲開展的場地。
五、游戲經驗准備
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創造性反應。現實生活經驗是游戲的源泉,生活中有什麼,幼兒的游戲中就會有什麼。所以要組織幼兒開展游戲必須注意游戲經驗的儲備與准備。因為他們只有具備了某種經驗,才有可能在游戲中表現出來。
如幼兒要開展過生日的游戲,因為他們有過生日吃生日蛋糕的經驗,那麼其游戲情節和內容自然就會更豐富為幼兒儲備游戲經驗就是為幼兒提供多種途徑,豐富和完善幼兒的知識經驗,並在游戲之前以多種方式刺激、激活幼兒已有的經驗,充分調動幼兒已獲得的相關經驗,游戲的順利開展提供前提和保證。
3. 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有哪些內容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 幼兒園教育活動:包括在幼兒園內發生的一切活動,包括游戲活動、教學活動、生活活動、運動等。幼兒園教育活動主要有游戲和教學兩大類活動。
4. 如何處理好幼兒園游戲活動與教學活動之間的關系
幼兒園以玩為主的,孩子們都那麼小,就該玩的時候,前段時間參觀了優優樂童山東東營幼兒園,基本都是玩,不過還是要教孩子們學習和生活習慣哈。
首先,幼兒園綱要中說道「以游戲的形式貫穿一日生活」,所以你的教學活動所謂的課程,也一定要讓孩子在玩中學,我覺得你的概念是錯誤的,游戲活動就是學呀!
5. 幼兒園游戲活動和教學活動結合的方式有哪些
(一)在教學與游戲的內容安排上,強調統一性,忽視特殊性,教學活動的安排以成人為中心。較少考慮幼兒的實際需要,計劃統一制定,教學統一安排,進度統一規定,游戲活動也是老師事先計劃規定為主,這種游戲在皮亞傑的游戲理論中屬於順應大於同化,其特徵表現為模仿,因而並非真正的幼兒自主的游戲活動。
(二)在教學與游戲的組織形式上,強調集中性,忽視層次性,教學和游戲往往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中的活動。老師只注重教什麼,不注意怎麼教,游戲活動有時是教育活動的延伸,或是「放羊式」地玩些玩具,把游戲變成閑盪,而不是幼兒主動積極的活動。
(三)在教學與游戲的組織過程中偏重教師的主導作用,忽視幼兒的主體地位,教學依賴注入式的語言講述傳授知識,忽略了幼兒的思考、操作、興趣和發展水平,把孩子變成了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游戲也基本由老師布置引導,孩子在老師規定的規則內活動,把兒童的游戲變成了「游戲兒童」。
二、研究的內容與方法:
「教學與游戲優化結合」的課題研究,是針對上述現象進行的改革、探索和實踐,因而是一個具有現實意義的實踐活動。游戲與教學的結合可以分為分離式、插入式和整合式三種類型,很難論定哪種結合方式孰優孰劣,一切取決於實際活動的需要。「最優化」的含義就在於在一定的情景和場合下最適當地運用某種結合方式。
6. 幼兒園自主游戲的時間安排和材料利用
自主性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活動,在這種游戲中幼兒能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游戲材料,按照自己的方式與游戲材料發生作用,並在這一過程中獲得知識、能力、情感的發展。適宜的游戲材料,能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願望,能引發新的游戲情節。在對游戲材料的直接感知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能發展幼兒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造能力,可見,游戲材料在幼兒發展過程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游戲材料影響著游戲的成效,游戲材料的價值不是以價格為標準的,而以是否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和促進幼兒的自主活動為標準的。由於游戲具有主動、自發和開放的特點,因此,日常生活中的非結構性材料應該是幼兒游戲的首選材料。日常生活材料是來源於幼兒的生活,是幼兒所熟悉的物品,這些物品種類多、結構多樣,最適合幼兒使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要引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和材料開展活動。因此,只有努力挖掘幼兒生活中的可利用材料,豐富幼兒的游戲情節,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才能有效提高幼兒游戲的質量和水平。 一、游戲中生活材料的收集 對生活中游戲材料的收集,既是游戲的准備,也是游戲的前展性活動。尤其是參與游戲材料的發現和選擇,是幼兒一種重要的學習和游戲活動,它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幼兒自主收集。在游戲的過程中,隨著游戲情節的發展和需要,幼兒會因游戲材料的缺乏,而不能將游戲活動深入進行下去。例如,在一次活動中,幼兒想玩「肯德基」游戲,卻沒有相應的材料,怎麼辦?在討論的過程中幼兒想到自己家裡存放的「全家桶」套餐包裝盒,可以作為游戲的材料,為此我們在每一個班級中都設了「百寶箱」,讓幼兒將收集的材料投放其中。因此,要讓幼兒成為游戲材料的收集者,就要讓幼兒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自己缺少什麼樣的游戲材料,這樣才能提高游戲材料收集的目的性。 師幼共同收集。教師是幼兒游戲的觀察者,教師從幼兒游戲的投入程度、游戲的興趣等方面可以清楚地意識到游戲材料的狀況,及時地收集和添加相應的游戲材料。同時,還可以和幼兒一起發現和收集游戲材料。如,我們在組織幼兒外出參觀、遠足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做個有心人,引導幼兒收集諸如樹葉、花瓣、香樟果、麥梗等各類自然材料,將其投放游戲中,豐富幼兒游戲的活動內容。 家長參與收集。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我們要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讓他們參與到幼兒園的活動中來。家長參與游戲材料的收集,需要幼兒和教師一起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使家長有意識地為幼兒的活動提供必要的材料。此外,幼兒園可以通過開放活動,讓家長觀摩幼兒游戲活動,深刻體會到游戲材料對幼兒發展的意義,以激發家長收集、提供游戲材料的主動性。 幼兒、家長和教師都是游戲材料的收集者,在收集材料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幼兒的存在,應該和幼兒一起討論,商量該材料的特點與用處,讓幼兒對此有更深的了解,為開展游戲活動奠定基礎。因此,一些現成材料經過消毒後,可以根據游戲的需要直接由教師和幼兒投放進去;一些廢舊材料可以通過教師、幼兒和家長共同製作一些成品後,根據游戲的需要投放到游戲中去,也可以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製作游戲材料。 二、游戲中生活材料的投放 在幼兒園的自主性游戲活動中,通過觀察與實踐,我們認為在角色游戲、建構游戲、益智游戲、美工游戲中特別需要添加一些日常生活材料。根據日常生活材料的特點和游戲情節的需要,我們分類投放了相應的材料。 1.在角色游戲中投放日常生活材料。 角色游戲主要包括:商店和超市游戲、理發店游戲、醫院游戲、娃娃家游戲、美食城游戲等。具體來說: 在商店和超市的游戲中,我們可以投放各類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包裝盒、塑料瓶等; 在理發店游戲中,可以投放塑料盆、毛巾、洗頭膏、吹風機、梳子、夾子、卷發器以及各種顏色的包裝帶; 在醫院游戲中,可以投放葯品罐、葯品紙盒、白大褂、帽子、葯包、消毒櫃、吊鹽水的架子、一次性紙杯做的聽筒、紙盒做的X光機器等; 在娃娃家游戲中,可以投放紙盒、毛巾、奶瓶、服裝、電話機、食品罐,方便麵的盒子做的碗、鍋,硬紙板盒做的洗衣機、電冰箱等; 在美食城游戲中,可以投放紗布、海綿、泡沫紙、橡皮泥、廢舊的布做成的胡蘿卜和青椒、方便麵的碗做成的餐桌。 2.在建構游戲中投放日常生活材料。 在建構游戲中,我們可以提供大小不同的紙盒和各種飲料罐,讓幼兒堆積成各種形狀的房子;還可以提供大小不同的積木塊,供幼兒進行造型創作。 3.在益智游戲中投放日常生活材料。 在益智游戲中,我們可以投放棋、牌,讓幼兒下棋、玩牌;投放一些電池和電線,讓幼兒操作;還可以提供一些豆子讓幼兒練習數數等。 4.在美工游戲中投放日常生活材料。 在動手角中,我們可以投放毛線讓幼兒進行編織和製作玩具;投放樹葉進行剪貼和添畫;投放稻草進行編織和貼畫;投放石頭進行石頭造型;投放種子讓幼兒進行粘貼等。 總之,生活中的材料是豐富的,讓生活材料進入幼兒的游戲之中,對提高幼兒游戲的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認真對待幼兒的游戲材料,要從幼兒發展的高度看待游戲材料,要根據幼兒活動的需要,不斷地將各種生活材料充實到游戲中去,滿足幼兒的游戲需要,讓幼兒獲得健康、快樂的成長。
7. 制定幼兒園教育活動計劃的步驟有哪些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
幼兒園教育活動:包括在幼兒園內發生的一切活動,包括游戲活動、教學活動、生活活動、運動等。幼兒園教育活動主要有游戲和教學兩大類活動。
8. 幼兒園教學生活和游戲活動中需要注意事項
在游戲開始之前要和孩子講明游戲規則,在活動中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另外孩子在游戲中要學習保護自己。 在我們的每一次活動中也要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習慣,走路的時候慢慢的,不要奔跑。 作為教師要個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場地,時刻觀察孩子,消除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使孩子在游戲中充分體驗游戲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