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培養孩子人際交往的游戲有哪些
家務 做家務的孩子社交能力不會弱的,如果孩子喜歡做家務,但是交際能力差,只是因為孩子不屑於交際罷了,不志在發展到以後的觥籌交錯的應酬生活而已。
㈡ 想幫孩子提高社交能力,就要經常和他做哪些親子游戲
棠棠是個很帥氣的小男孩,卻總是很難和小夥伴們玩在一起。他自己的玩具和書籍,從來不願意和大家分享;即使是在公共場合,也總是把所有的玩具都霸佔了,不讓其他小朋友玩;其他小朋友好不容易用積木搭建起來的城堡,他也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一下子就把城堡破壞掉。
這些行為,總是把其他小朋友弄得很崩潰,久而久之,大家都不願意和棠棠玩了,甚至一些熟知棠棠性格的孩子,都排擠棠棠。棠棠媽媽表示,教也教過了,訓也訓過了,打也打過了,然而棠棠還是一如既往,真不知道要怎麼做才能幫助棠棠建立好的人際關系。
如果孩子自私地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的感受,甚至無力感受他人的痛苦,經常搞得兄弟姐妹或者小夥伴很崩潰。
如果孩子害羞內向,容易緊張、害怕,並且不知道如何與其他小朋友互動,總是很難融入群體。
無論孩子是自私的,還是害羞內向的,作為父母,難免會擔心孩子將來在各種社交場合處於劣勢。
作為父母,我們希望孩子能夠顧及別人的感受,關愛並體諒他人,擁有高情商,與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系。
㈢ 寶寶社交能力如何培養 試試游戲和童話的啟發
其實社交能力和成長的環境是有一定的聯系的,可以說成長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如果是在歡快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話,那他在膽量、心態和說辭等方面的表現肯定是比那些環境差點的孩子更好,好的觀念會讓孩子受益一生的,游戲和童話的啟發對孩子也是有所幫助的,它們能讓孩子學習到一定的觀念,對於那些低年級的孩子學習,我覺得貓小帥學漢字這款學習軟體還是不錯的,裡麵包含了游戲和童話等模塊,讓孩子在玩耍中學習,挺好的。
㈣ 如何培養寶寶社交能力 鼓勵多參加游戲活動
1、營造一個和諧健康的家庭氛圍
在家庭中應創造一種民主平等、親切和諧的交往氛圍,以父母為中心和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都是不可取的,要想讓孩子有一個和諧健康的人際交往關系,家長就必須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健康的家庭環境。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很多方面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們的模仿能力很強,常常把父母的一些語言、行為、習慣帶到自己的生活中。家庭成員之間應盡量避免當著孩子的面發生爭執,因為這種爭執的局面,不僅會讓孩子感到緊張、恐慌,還會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一些負面的交往方式,如,惡語攻擊對方、動手攻擊對方等。
2、家長為孩子樹立良好的交往榜樣
大家多都知道,父母在子女心中具有較高的權威,加上孩子從小就與父母朝夕相處,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的時間是最長也最深刻,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是孩子學習交往的最好榜樣。因此,父母要注意以身作則,做到言傳身教.有關專家指出:孩子是在模仿成人的過程中習得交往的。孩子從出生起,就一直感受著父母對己對人的態度,並從中模仿家長待人接物的態度與方式。因此,父母應在孩子面前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一定也要做到,否則就無法使孩子信服。
3、給孩子創設交往的環境和機會,激勵孩子的交往興趣和慾望
現在的獨身子女從小就在「四二一」 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即四位老人、二個大人、一個小孩),其實他們很渴望能和同齡的夥伴們一起玩,所以我們的家長要經常給孩子創設孩子與孩子交往的環境和機會,同時家長應鼓勵孩子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和同齡人聊天、游戲、出遊,絕不能借口文化學習的重要而忽視孩子在這方面的學習。比如多帶孩子串門,支持孩子帶同伴到家裡來玩,不要對孩子們的游戲作過多的限制,更不能以家庭的整潔衛生為由將孩子的朋友拒之門外。 家長在節假日拜訪親友事,不要總將孩子自己留在家或推給老人看著,能帶孩子的場合盡量帶著孩子。一來可以培養孩子的禮貌用語,豐富孩子的語言,比如見到別人問聲好,離開事說聲再見;二來可以豐富孩子的交往的經驗,比如,到別人家做客時,引導孩子進門時先敲門,得到允許再進入,和小夥伴一起玩耍時想玩什麼玩具要先禮貌地請求,得到允許再玩耍。這樣一來,見了生人知道說什麼,怎麼說,怎麼做,孩子便不再怕見生人了。
4、積極教給孩子交往的技能
孩子的社會交往包括孩子與同伴的交往和孩子與成人的交往。孩子與成人交往比較容易,因為成人一般能猜出孩子的意圖。成人主要要教給孩子與同伴交往的技能所謂交往技能,是指採用恰當方式解決交往中所遇問題的策略和技巧。比如:友好地與同伴交談,用別人喜歡的名稱招呼他人;理解同伴的興趣和愛好,既能服從別人的興趣,但又不盲從;更多地注意他人的長處而不是缺點;喜歡共同分享玩具、活動場地,能給游戲中暫時離去的孩子留下位置並願意讓新同伴隨時參加進來,樂於幫助遇到困難或缺乏經驗的同伴;在游戲中既能積極地提出建議,又尊重別人意見,不強迫別人接受或服從,能平等地與他人交往,愉快地與同伴合作等。兒童之所以在交往中表現出不恰當的交往行為,往往因為缺乏相應的技能,而在交往中,懂禮貌、會合作、分享、守規則的孩子往往受同伴歡迎。
5、了解孩子發展的自然規律,不用成人的標准來要求孩子
父母們總是急於讓孩子盡快掌握成人交往的技巧,其實,孩子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在社會交往方面的能力,一方面需要具備相應的心理成熟度,另一方面就是不斷的學習和經驗積累,所以,父母要保持平常心,用寬容的態度來看待孩子在社會交往方面的表現,不要用成人的標准來要求孩子。
6、正確面對孩子的交往沖突
家長要清楚,孩子們在一起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摩擦、爭吵,切不可把孩子間的一些爭執、沖突等同於成人之間的矛盾,切忌以「不吃虧」教育孩子,甚至強行干涉孩子,而不讓他們碰面交往。當孩子之間產生爭吵時,家長首先不要大驚小怪,而是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交往中的各種矛盾,讓孩子「獨自」去學會如何面對交往上的小問題。其次應該適時公正地加以引導,教給孩子一些正確的交往方法,如分享、交換、輪流、協商、合作等,讓孩子學著自己解決問題。其次應該適時公正地加以引導,培養孩子勇於改錯的精神,能原諒他人,在交往中,能互相幫助,具有同情心。
7、尊重孩子的交往個性,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尊重孩子的交往興趣,讓孩子明白與同伴交往是自己的權利,處理同伴交往中出現的問題也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這是對孩子獨立人格的肯定,也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重要一步。
盡管良好的交往能力對孩子的成功和快樂都非常有益,但請您不要過分干涉孩子交往的方式。實際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交往能力的提高也不只是朋友數量上的增加。您應該知道,即使是個人獨處,也可以成為一種很好的生活方式。如果您的孩子願意用他自己的方式與人交往,您就應該尊重他。
一些孩子不願意主動結交朋友,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和同伴熟悉、友好相處,而另外一些孩子天生喜歡結伴,喜歡和一大堆朋友玩。無論他選擇什麼方式,只要孩子願意、喜歡就可以了,家長只要在必要的情況下給予指導,過多的介入會使孩子害羞、拘泥,妨礙他們更好地增進彼此間的了解。
8、孩子留有充足的玩耍時間
有些家長在假期里除了讓孩子寫作業外,還讓孩子參加各種特長班,將孩子的每一天安排得滿滿的,孩子根本沒有時間找同伴玩耍,家長還美起名曰:這都是為你好。弄得孩子苦不堪言,無人傾訴。長此以往容易導致孩子孤僻內項性格的形成。
因此,家長應合理安排自己和孩子的時間,給孩子留出充足的玩耍時間,讓孩子有時間和機會去找去找同伴玩耍。家長也應經常帶著孩子走出家門,走向大自然,讓孩子接觸大自然的山山水水,認識花鳥魚蟲,初步了解社會上的一些常見的事物和社會現象,開闊孩子的視野,陶冶孩子的情操,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和開朗的性格,提高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其次,孩子的行為除了從父母、老師等成人那裡學習模仿來的以外,絕大部分是從同伴那裡學來的,他們通過同伴之間的交往,可以產生認知上的沖突。鼓勵、贊許、獎勵等外部激勵方法,能強化孩子的利他行為,克服消極的行為,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孩子有時不僅依靠外部強化,還要依賴於自身的強化來支持自己的行為。自我強化是孩子在活動前自己先設立一些行為和活動的標准。在活動過程中將自己的活動情況與這些標准進行對照。如果是達到標準的,就愉快、自尊、自豪、滿足,從而加強和維持自己的行為,這種自我強化對孩子利他行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9、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
及時去發現孩子的每一點變化:課堂上勇敢地舉手發言,第一次主動與老師打招呼,熱情邀請同學來自己家作客,向一個陌生人微笑致意,購物時學著討價還價,同情弱者,幫助他人--所有這一切,你要隨時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並持續不斷地鼓勵她。如此堅持下去,你一定能看到孩子的良好表現而倍感欣慰。
10、克服膽小和羞怯心理
往往有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家裡很是能說會講,但是在外出場合或陌生的環境往往是要麼面紅耳赤,原來會說的也說不清楚,要麼乾脆閉口不言,究其原因,主要是孩子們有膽小羞怯的心理。只有少部分的孩子膽小是天生的,大部分是後天造成的,比如,父母一向對孩子過於嚴厲,或是父母對孩子過於保護,都會使得孩子在陌生場合過於緊張,無所適從。建議父母在平時不妨給孩子們多一些自由,在一定的范圍內聽一聽孩子自己的意見,多帶孩子到人多的場合或陌生的場合,鼓勵他們主動接觸一些人或鼓勵他們主動處理一些事,鼓勵孩子自己去解決一些他們能解決的事情,培養孩子的膽量和與人交往的能力。
11、讓孩子充滿自信
自信的時候來自孩子的天性,但往往在後天生活中,有些孩子的自信由於種種原因被削弱。在人際交往中,自信非常重要。一個人也許不是很漂亮,也許沒有很動人的聲音,甚至,也許他沒有健康的身體,但是,只要他充滿自信,總會不知不覺打動別人的心。自信就是在不經意中,由內而外發出的一種信息,這種信息充滿力量,讓人在人際關系中充滿魅力。自信從哪裡來,自信從實踐中來。父母應抓住每一個讓孩子學習知識的機會,應抓住每一個讓孩子得到鍛煉的機會,讓孩子的生活豐富起來,不斷的積累知識,不斷的實踐和鍛煉,孩子才會更加自信而充滿智慧。
12、教孩子學會欣賞別人
這其實是人際交往的交互原則的一個相對面。每個人在交往中都希望得到對方的支持和認同,孩子們也一樣。在交往中,孩子們總會對向自己示好的一方抱有好感。我們應當教育孩子,既然我們在內心對交往的朋友有這樣的要求,對方必然也會對我們提出這樣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期望得到更多的贊美的同時能夠去贊美別人,讓孩子們學會欣賞別人。這一點對很多孩子非常重要,只因,我們現在很多家庭的孩子是獨生子女,孩子們往往在嬌生慣養的家庭環境中,享受著贊美,卻忽略了如何去欣賞別人。
㈤ 一歲多寶寶在家做什麼游戲有利於培養社交能力
多向幼兒園老師要"情報",通過和老師的交談,了解寶寶在幼兒園的情況,如果寶寶的老師認為他確實在學校不合群,那麼,試著向老師建議:是不是能讓寶寶在學習或是課外游戲時間,和其他小朋友結成對子,有意識得多安排他們一起活動。 游戲是培養寶寶合作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手段,父母要多鼓勵自己的寶寶參加游戲活動,讓寶寶走進別的小朋友中間去玩。通過游戲,幫助寶寶逐步擺脫"自我中心",融入到群體之中。邀請寶寶的朋友來家做客一旦寶寶有了朋友,哪怕只是一個,馬上邀請他到家裡來玩。趁著這個機會可以教寶寶學習待客,學習幫助別人,學習分享玩具。如果寶寶將好吃的食品與小朋友一起分享,父母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會大大激發寶寶與同伴長期友好相處的願望。同時,父母還可以在家裡開辟出一個"游樂場",讓寶寶和他的小朋友一起在裡面玩。要注意的是:游戲的過程中,一定要密切注意寶寶的反應和心情,一旦他們發生摩擦、發脾氣開始吵鬧時,父母要給予制止和正確的引導,告訴寶寶在交友中什麼是應該的,什麼是不應該的。 給寶寶做好個好榜樣,父母的態度和行為對寶寶社交能力的培養也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里,家長應該言傳身教,潛移默化中,寶寶也可以學習一些待人接物、交流合作的交際技能。有了父母良好的榜樣,寶寶也會依樣畫葫蘆,也會學著用同樣的態度對待他的同伴。有的父母認為寶寶還小,沒有自己的思想,事事都為寶寶拿主意,做決定,其實不然。父母一定要尊重寶寶的意見和看法,讓他從小就感覺到被尊重,這樣,他自然而然會學著尊重他人,而這恰恰是交朋友的前提條件。
㈥ 淺談游戲活動中怎樣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會對人的要求,通過交往,人們能夠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協調彼此之間的關系,達到共同活動的目的。幼兒時期的交往對幼兒的成長極為重要,它能促進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未來社會需要我們的下一代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因此在幼兒園開展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是十分必要的。而角色游戲的開展在很大程度上能滿足他們身心發展的需要,也符合幼兒生理和心理的發展水平,很受孩子們的歡迎。角色游戲是幼兒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游戲,游戲中角色可以包括社會各行各業,涉及周圍各種環境。因此,角色游戲中幼兒在體驗成人的生活經驗中認識社會,而且促進相互交往。角色游戲對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展、具有特殊的功能。
一、為什麼要進行幼兒交往能力的培養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人材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中交往能力是人材素質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開展,「交往」這一課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幼兒園的教育對象中,絕大部分幼兒是獨生子女,他們處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孩子們成了「太陽」「月亮」,年輕的父母對其百般溺愛,使一些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今天的獨生子女在家能說會道,到了外面卻膽小、孤僻,交往能力明顯較弱。不會與同伴相處,缺乏基本的交往能力,難以適應當今時代的需要。
幼兒入園後,不能適應幼兒園生活,有的幼兒對教師、新夥伴冷淡,有的不願意參加集體活動,有的一天到晚不主動與教師和同伴說話、交流,有的還經常打人罵人,糾其原因,除了生理原因外,交往能力差是一個主要原因。
因此教師應加強培養幼兒良好的交往能力,為其將來能適應社會的發展打好基礎。
二、為什麼要在角色游戲培養幼兒交往能力
(一)具有獨特的特點
1.角色游戲就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像,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是對現實生活的一種積極主動的再現活動。通過模仿社會生活中人們的行為准則,學習人們待人接物的態度,體驗他們的情感。幼兒依據自己對社會生活的種種印象,對游戲的情節進行設計和安排,並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游戲。
2.現實生活是角色游戲的源泉。現實生活中缺少不了交往,通過角色游戲培養幼兒交往能力是再恰當不過了。
3.想像是幼兒角色游戲的支柱,通過想像來扮演現實生活中幼兒熟悉的人物,通過語言、動作、表演等表現自己對角色的認識與體驗,同樣離不開游戲中的交往。
4.角色是角色游戲的表現手段,沒有角色就不成其為角色游戲,沒有交往那角色游戲就失去了它的真實意義。
5.主動交往是角色游戲的靈魂。幼兒是游戲的主人,情節的發展、主題的選擇、玩具材料的製作、游戲過程和結果均由幼兒自己支配、商量決定的。真正體現了幼兒的主動交往。
(二)具有獨特的交往行為特徵
1.傳播。
角色游戲過程也可以說是信息溝通傳播的過程,所謂傳播就是通過語言、姿勢、表情等,傳遞意見、表達情意。在角色游戲中幼兒往往用不同的語言與周圍的人交往。如:參觀食品加工廠,就包含著語言與語言的傳遞。
2.遵從。
遵從在較多游戲場地中都要做到,在角色游戲中也不例外。如「服裝廠」游戲中,「工人」若要離開「崗位」,一定要得到「組長」「廠長」的同意,否則只得堅守「崗位」。這就是遵從。
3.協作與競爭。
交往中的協作行為和競爭行為頻繁地表現在幼兒的角色游戲中,當前的幼兒以「自我為中心」,極為嚴重,這些幼兒不容易協作,盡管如此,協作玩耍在幼兒中逐漸增多。幼兒在游戲中,攝影師、繪畫師、售貨員、化妝師等都要求幼兒友好協作,是幫助幼兒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內容。相比之下,競爭行為應從培養成熟、健康人格的高度來認識幼兒的競爭行為,競爭有它積極的一面,也應看到消極的一面。
在角色游戲中如果某些幼兒特別好強、好表現自己,可能會影響游戲的順利進行。
三、如何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充分尊重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經驗和體驗,尊重他們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引導他們在與環境的積極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精神和根據角色游戲特點和人際關系交往行為特徵,尋求有利於幼兒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徑。
1.豐富幼兒生活知識的經驗。
開闊眼界是發展角色游戲、培養交往能力的基礎,角色游戲是幼兒對現實生活的反映。幼兒生活內容豐富了,則游戲內容就會充實新穎,在一日活動中不斷豐富幼兒的生活內容,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好幼兒的生活,並經常引導幼兒觀察周圍社會生活。如帶幼兒外出遊玩、參觀,並有意識地指導幼兒觀察交通警是如何指揮的,講講紅綠燈的作用,談談到超市如何購物,進行愛護公共財務教育等等,要求幼兒細致觀察,豐富感性認識。還請家長配合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如幼兒的媽媽是超市的營業員,這個孩子對於超市工作較為熟悉,在角色游戲中扮演超市營業員,擺放東西,介紹商品,幹得有條不紊,超市工作井井有條,在他的帶動下,超市其他營業員也幹得很好,不斷發展了幼兒的交往能力。
2.創設和諧的角色游戲環境。
玩具和游戲材料是角色游戲的物質支柱,幼兒往往在玩具物品和材料的啟發下產生聯想引起游戲願望,玩具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游戲內容,影響著游戲中幼兒的交往,因此,為幼兒創設一個輕松和諧的角色游戲環境是非常必要的。我們為幼兒創設了角色游戲區,並提供了大量的玩具,在游戲中還鼓勵幼兒自己製作各類玩具,這樣一來對游戲的產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為幼兒的交往提供了物質條件。
3.創造幼兒相互交往的條件。
角色游戲是以幼兒為主,是以幼兒自主、自願為條件的,而不是按照教師的意願去做。因此在游戲中,教師要給予幼兒充分的自由,為幼兒創設寬松的游戲環境,鼓勵幼兒自己選擇游戲內容,扮演游戲角色,豐富游戲的情節,也就是給予了幼兒一個自由交往、大膽交流的時間和空間。
在角色游戲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幼兒喜聞樂見的游戲主題,促進幼兒積極、主動、正確地交往,如:娃娃家,肯德基,電話亭等游戲,通過角色間積極的交往,游戲間的串聯,使幼兒增強了解,加強交流。游戲時幼兒情緒熱烈,興趣濃厚,促進了幼兒的交流,發展了幼兒的交往能力。
幼兒的交往能力只有在良好的環境和更多的交往實踐中得到鍛煉。如剛入幼兒園的孩子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往往會產生恐懼、不安、焦慮的心理,表現為孤僻、膽小、不合群。針對以上情況,教師為孩子提供交往的環境和機會,以消除孩子的不安心理,盡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請大班幼兒到小班為小朋友表演節目、講故事、交朋友,跟他們做游戲,在和哥哥姐姐交往中,慢慢使幼兒解除孤獨、害怕的情緒,使小班孩子感受到友愛、歡樂,同時,學會交往。這樣,也使大年齡班的幼兒懂得了交往中必須有責任心、互助心。游戲和活動是幼兒進行交往、學習交往技能的最好機會,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給孩子創造充分的條件,提供充足的游戲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通過角色游戲,幼兒在交往中必須敢講話、愛講話,消除羞澀、膽小的心理,克服任性、霸道的個性。如通過角色游戲可以使幼兒學會不同的交往方式,教師在幼兒游戲時應有意識加以引導,幫助他們處理好各種關系,培養幼兒群體意識與合作精神。
4.教給幼兒社會交往的技能。
幼兒需要交往,哪怕是一個內向、孤獨的孩子也需要交往,願意交往,然而僅僅擁有一個美好的交往願望也不一定能使交往成功。這就涉及到有關交往技能的問題。幼兒的社會交往,包括幼兒與同伴的交往和幼兒與成年人的交往,幼兒與成人的交往比較容易,成人要教給幼兒與同伴交往的技能。首先,教給幼兒友好地與同伴交談,交談的語調要柔和,能耐心傾聽別人的談話;其次,讓幼兒更多的注意別人的長處,學習別人的長處,而不是總看到別人的缺點,拿別人的缺點來取笑別人;再次,理解同伴的興趣和愛好,既能服從別人的興趣但又不盲目地聽從別人。例如: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玩,教育幼兒一起商量做什麼游戲,怎樣玩,在游戲中既能積極地提出建議,又能尊重別人的意見,不強迫別人接受或服從自己的意見;最後還應教給幼兒和同伴共同分享玩具,有好的玩具大家一起玩,能平等地與他人交往,愉快地與同伴合作等。
在角色游戲中,主題一旦確立,教師就應該對幼兒進行一定的行為規范教育,讓幼兒明白在與同伴交往中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教師在游戲中利用情感轉變幼兒的不良行為和態度,通過角色情節,使幼兒從中體驗熱情、友愛、禮貌待人、真誠交往、愛護公物的良好行為習慣,把不良行為得到改正。如點心店裡的「請稍等」「歡迎下次光臨」,服裝店裡「請進,請問你要買什麼」「你要試試嗎」,點心店裡推銷產品,娃娃家裡的媽媽、孩子去超市買東西,理發店裡理發,去花店買花等等。通過游戲激發幼兒的熱情,提高幼兒交往的技能。
5.提高幼兒社會交往的能力。
小班幼兒剛開始游戲時,總是一個人圍著一堆玩具,獨自擺弄和操作,很少發生交往。教師鼓勵能力強的孩子擔任游戲的主要角色,引導他與其他角色互相交往,共同合作完成游戲任務,豐富游戲情節。到了中大班,隨著幼兒游戲的發展和需要,不僅要求他們與同伴共同游戲,而且鼓勵幼兒協商、計劃游戲情節,然後再進行游戲。孩子們想辦法出主意,採納別人的建議,使游戲情節更加豐富,發展游戲情節,從而體驗到合作的愉快。如娃娃招商場的生意不好,老師說:「你們可以推銷」。經老師提醒後,經理根據已有經驗說:「你看店,我去送貨」。說完,主動送貨到計程車上。通過游戲孩子們在協商過程中,還學會了聯合游戲,能夠共同合作,交往的內容和范圍擴大了,不僅能與同主題的進行交往,同時,也能與各主題的角色充分聯系,交往。感受到集體游戲的愉悅,推動游戲情節的發展。
有了這種最初的經驗,在其他游戲活動中,幼兒同樣能夠把這一經驗遷移過去,使其活動順利開展。如聯合起來拼圖,互相出謎語,共同擁有一種工具或玩具……這樣,避免了幼兒我行我素,唯我獨尊,不懂與人合作的不良行為。養成虛心向別人學習,能採納他人建議,尊重他人意見的好習慣,使社會交往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6.引導幼兒解決交往的矛盾。
「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在交往中常會出現專橫、任性、打罵同伴的攻擊性行為或者不良現象,教師採取有效措施,利用榜樣作用來影響他們,利用獎勵表揚等方法來激勵他們,利用批評教育來約束他們,幫助他們克服缺點,爭取進步。
解決角色交往中的矛盾,往往是比較困難的,它要求矛盾雙方協商,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這也是幼兒學習交往的重要環節。因而,教師把解決矛盾的機會交給孩子,讓他們學會與人交往的技能。如在游戲中,點心店的服務員就是不肯讓娃娃家的媽媽到點心店來,原因是這位媽媽沒有存款,可這位媽媽卻因為孩子肚子餓了,確實需要吃東西,兩位幼兒就吵起來了,誰都覺得自己有道理。這時,教師適時的介入,跟娃娃家的媽媽說:「你應該好好地跟人家商量,告訴他們你的孩子生病了且餓著肚子,他們一定會先讓你吃東西的。」這位媽媽就走過去說:「求求你們啦!我們家的孩子生病且餓著肚子,我身上確實沒錢,他如果不吃東西一定就會餓壞的,對他的身體恢復不利,我很著急,能否先讓我們吃東西,等我有錢了一定來還。」點心店的服務員想了想,說:「那好吧!你們需要吃什麼就點吧,我們先給你們吃,等你有錢了再來還,不過你要記得來還。」孩子們在這個協商過程中,體驗到媽媽對孩子的關心,因而,就把錢借給了她。幫助別人解決了困難,提高了交往的質量,學會了解決交往中存在的矛盾。
幼兒在角色交往中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矛盾,游戲中的角色關系就是社會關系的再現。在游戲交往中必須調節自己的行為,與同伴謙讓、合作、協商,才能共同完成游戲任務,豐富游戲情節,形成信任他人、尊重他人、克服任性、處處為自己著想的壞習慣,協調了自己與同伴的關系,提高了交往的能力。
總之,在角色游戲中進行交往能力的培養是非常符合幼兒年齡階段的年齡特點的,角色游戲對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它能豐富幼兒的交往內容,融洽幼兒間的關系,並逐漸學會了遵守規則,學會了謙讓、合作。正如馬卡連柯所說的:「未來的活動家,首先是在游戲中培養起來的。」在幼兒時期開始培養他們的交往能力是比較理想的,也是非常可行的,且對幼兒終身有利的。為幼兒提供良好的交往條件和機會,使幼兒在角色游戲這個自由寬松的氛圍中表現自我,發現自我,從而盡情地表達自己的興趣愛好,逐步使幼兒的交往更加自然,能力得到切實的提高。
㈦ 如何利用民間游戲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
角色游戲是幼兒日常活動常玩的游戲形式。通過角色游戲的開展,可以使幼兒形成正確的友誼觀和分享觀及交往觀,能在與同伴的交往活動中,獲取信息、溝通交流、情感溝通、促進了解。所以,幼兒教師要積極組織幼兒參與到角色游戲中,促進他們與人的交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培養他們形成自我的概念和健康的個體性格,並通過與同伴的互助合作,共同使游戲順利進行。教師在游戲過程中起指導作用,在游戲出現問題時適時地介入,力求不打斷幼兒的游戲過程。
一、角色游戲對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的作用
(一)促使幼兒形成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的形成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後天環境的熏陶下形成的。幼兒對自己的認識從接受別人的評價開始,從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行為的評價中了解自己,從而成為對自我的認識。角色游戲使幼兒可以體驗不同的角色,通過在游戲過程中與同伴的接觸和交往,發現自我與別人的不同,促進自我意識的發展。
(二)糾正幼兒的逗以自我為中心地的心理
逗以自我為中心地是幼兒成長發育過程中必經的一個階段。而且,現如今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家中多個家長的過度寵愛,造成幼兒形成了自私、霸佔、蠻橫等心理。角色游戲正好可以糾正幼兒的這種心理,將他們從逗以自我為中心地發展為認識到他人的存在和分享。在游戲時,幼兒為了可以使游戲順利開展,必須與同伴進行互相幫助、合作,使幼兒與同伴的交往能力得到培養。
二、在角色游戲中培養幼兒同伴交往能力應注意的問題
(一)教師要為幼兒創設寬松的環境
只有寬松、溫馨的環境中,幼兒才能放鬆自己,放心地參與到角色游戲中。所以,在游戲中,教師要注意給幼兒足夠的自由度,讓他們可以自主地選擇游戲主題、選擇材料和選擇角色。教師不要給予太多的意見,而要促進幼兒形成自己的想法,引發幼兒交往的願望。另外,教師要提前為幼兒准備好豐富的游戲材料,這些材料是幼兒發揮想像、自主創造的基礎。
(二)教師在角色游戲中起指導作用
幼兒的角色游戲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從對角色和材料選擇,到自主地開始游戲,在游戲時體會角色的意義,與其他幼兒的合作、互助、交往和交流,幼兒在這些過程中不免會出現問題。而教師的作用就是指導幼兒科學地進行游戲。教師要把握好參與的逗度地,不能過度地干涉幼兒的自主行動。因此,教師首先要注意觀察幼兒的游戲進行過程,選好介入的時機。當幼兒出現不想繼續進行的意願或者與同伴發生沖突時,教師要及時介入,了解情況,進行解決。其次,教師要注意指導的方法,盡量選擇隱性參與。所謂隱性參與,就是教師以角色的形式參與到幼兒的游戲中,以不打斷幼兒的游戲為宜。再次,教師要注意觀察每個幼兒,對不同幼兒進行不同的指導,實施因材施教。畢竟有些幼兒性格內向,膽小,不願意參與游戲。遇到這種情況,教師要積極地開導幼兒,多給予他們鼓勵和重視,消除幼兒心中的顧慮,讓他們能順利地參加到游戲中,並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
(三)重視游戲的評價階段
角色游戲結束時,並不是游戲的真正結束。教師的評價環節也屬於游戲的一部分。教師要根據自己在幼兒游戲時的觀察和傾聽,對幼兒的表現進行評價。因為幼兒自主的反思能力還沒有很好的形成,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活動的總結。隨著時間的延長,幼兒就能逐漸形成習慣,在游戲結束後自己進行總結,看自己在游戲中學到了哪些。因此,教師在評價過程中要注意重點問題突出講解,關注幼兒的成長變化,評價幼兒能力的提升,鼓勵幼兒在游戲中的互助、合作的表現,並可以對表現突出的幼兒進行強調表揚,為其他幼兒樹立榜樣。還有,教師為了引導幼兒養成懂禮貌的好習慣,也可以在評價時重點提出哪些幼兒在游戲中表現出了懂禮貌的優良品質。同時,教師要鼓勵有想法的幼兒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看是否達到了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的目的。
總而言之,幼兒的同伴交往的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社會環境和社會實踐的影響。角色游戲就是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參與到社會活動中。在角色游戲時,幼兒可以自己決定自己要扮演的角色,並根據自己的理解賦予角色語言和行為,自主創造情節和語言。同時,幼兒通過與同伴的互助合作,共同使游戲順利進行。教師在游戲過程中則起指導作用,在游戲出現問題時適時地介入,力求不打斷幼兒的游戲過程,目的是培養幼兒的同伴交往能力。
㈧ 如何利用游戲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如何利用游戲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幼兒時期的交往對幼兒的成長極為重要,它能促進幼兒更好地適應社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對培養幼兒健全的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未來社會需要我們的下一代具有較強的社會交往能力。而幼兒期是社會性萌芽時期,喜歡夥伴和團體的游戲活動;但同時,心理發展又處於「自我為中心」的階段,由於缺乏經驗不知道如何與別人正確的交往,就常常產生沖突。
究其原因:
1、4—6歲的幼兒已有想與人交往的意識,他們喜歡友伴和集體的游戲,但由於幼兒年齡心理特點是「自我為中心」,加之獨生子女的優越地位,使得他們之間難以就某一問題達到共識,且互不相讓,不願意向對方妥協。兩者互相沖突的矛盾結果,就是攻擊或爭吵的現象。
2、現在的孩子都是獨子,他們與成人相處的時間長,成人總是習慣順從孩子的意願,滿足他們的慾望。當同齡人之間進行活動時,都想得到最好的。
3、現在的家庭住宅都是單門獨戶的,限制了幼兒之間的交往,也限制了幼兒的活動空間。再加上電視、VCD豐富多彩的內容,更是影響了幼兒的交往機會,使幼兒不知如何與人交往合作。
4、家長對孩子過於溺愛和愛惜,當孩子要與同齡人交往時,往往擔心自己的孩子會吃虧或委屈,就限制或減少孩子的交往。
很多研究表明,兒童交往的需要是與生俱來的。人也正是在社會交往中從自然人成為社會人的。兒童也只有在與同伴的交往中,才能真正得到孩子式的興趣和歡樂,他們的社會性才能得到逐步發展。要如何培養幼兒的交往、合作意識和技能,我認為幼兒園不僅是孩子活動的天堂,交往的場所,也是對幼兒進行交往、合作技能培養的最佳場所。因此,我在對幼兒交往合作技能的培養進行了嘗試,取得較好的效果。
一、積極提供交往的機會,創設合作的情境,促進合作意識的形成。
1、交往是一種社會機制,是人際關系的反映。
幼兒交往的過程應該是自願的、輕松愉快的。因為他們在與友伴交往中,地位是平等、互惠。在教育活動中我發現,善於交往的幼兒性格是樂觀的,心情是愉快。而不懂得交往的幼兒,性格顯得壓抑、孤獨。因此,培養幼兒交往的技能是合作的基礎。
首先我們利用多種形式,讓幼兒學會交往,提高其交往的能力。如:讓幼兒從家裡帶圖書與同伴分享,並向同伴介紹自己的圖書內容。在這過程中,幼兒之間必須進行交流。
其次,根據我班幼兒好交往、有獨立性和自信心,但還沒有完全擺脫自我中心,為了達到目標會盡可能的取自己所需,易與同伴發生沖突的年齡特點,設計相適應的活動。如:在集體活動中,常常有意識的創設機會和空間,引導、鼓勵幼兒之間進行討論、交流,向同伴表達自己的意願或想法,使他們的交流、交往意識得到提高。
第三、通過主題活動,鼓勵幼兒自帶玩具,讓幼兒學會與同伴交往、分享。如:主題活動《我很特別》,我們讓幼兒帶自己喜歡吃的零食或自己心愛的玩具到班上並在集體面前介紹,並與同伴分享自己喜歡的零食和心愛的玩具,感受集體生活中與同伴交往的樂趣。
第四、通過「六一」節日的游園活動增加交往機會。愉快的交往經驗可以提高幼兒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強又會引發更強的交往主動性,兩者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游園活動就是為幼兒創設愉快的交往機會,提高交往能力的有益活動。
第五、利用區域活動,創造性游戲,鼓勵交往能力強的幼兒與交往能力差的幼兒一起游戲。對於交往能力差或性格較內向的幼兒,引導他們加入到別人的游戲里,讓他們體驗交往的樂趣和產生與友伴交往的慾望。通過引導和教育,幼兒增強了交往的意識、技能也得到了提高。
2、幼兒的情感認識是直觀的,要讓幼兒學會與人和諧相處,與人交往合作,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幼兒自己處於他人境地的感受,並理解他人的情感、慾望,從而激發和促進幼兒良好的社會行為的發展,並抑制攻擊性行為。
顏顏是個個性和口語表達能力比較強的孩子,但在動手能力方面比較欠缺,在操作活動時,只要看到比自己好的作品就「破壞」,常常引得同伴的埋怨,老師的批評對他的教育似乎起不到效果。有次,顏顏與陳謙在結構區建構一輛很有創意的汽車,我及時地表揚了他。顏顏受到了老師的表揚,十分自豪。當他們在為自己建構的汽車做最後的工序時,培豪的汽車缺少一個輪子就趁顏顏在尋找玩具時卸他們汽車的輪子,在卸輪子時把汽車弄壞,一看到自己的汽車壞了,顏顏就與陳陳爭吵起來,而且哭得特別的傷心。看到這情景,我有意說:「你很傷心哦?」顏顏說:「我是很傷心,這是我和陳謙一起拼的汽車,培豪把它弄壞了,我當然很傷心。」「真可惜,這么漂亮的汽車壞了,是會傷心的。不知道你以前把小朋友的東西弄壞了,他們會不會像你一樣的傷心?」「肯定也會傷心。」……通過交談,我讓顏顏體驗了別人被他「破壞」作品時的心境。這樣,通過這種移情的教育方式,逐步改變了他以往「妒嫉」的心理,也使他逐步懂得珍惜和尊重別人的勞動,學會了與人和諧相處。再如,班上有二個幼兒在糾紛時,一個孩子打到另一個孩子的鼻子,流了鼻血,這時,許多的孩子就開始起鬨:「該死了,叫老師不讓回家。」「打110,叫公安局來抓你。」「叫老師中午不讓你吃飯。」等等。看到孩子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和「落井下石」的心態,我組織大家討論:「如果你做錯了事,你希望得到老師和小朋友的批評還是諒解?為什麼?」大家的回答都希望得到諒解,也保證下次不會在犯。老師有意的說:「不是吧,我剛才聽到的好像不是這樣,要不xxx小朋友做錯了事,你們都要求老師對他進行懲罰,甚至要求老師不讓他回家。」聽老師怎麼一說,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低下了頭……。
通過及時抓住偶發事件的引導、討論,讓幼兒感受自己處於他人處境時的情感,大家對同伴的「犯錯」都能以諒解的心態進行對待,懂得與人和睦相處的方式,提高良好行為的發展。
3、從幼兒的心理發展規律來看,幼兒期的幼兒在言語情感、行為等方面,都已表現出一定的合作傾向。如果我們能正確訓練,幼兒就會在各方面表現出更強的合作性。根據幼兒的這些特點,我們注重環境的創設,積極創造溫馨和諧的環境,充分提供幼兒自由交往的機會。如投放骨牌,讓幼兒嘗試一起協商要擺放什麼圖形並進行合作,最後嘗到合作的快樂。再根據大班幼兒喜歡比賽的特點,採取競爭的形式,讓幼兒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在戶外活動中,游戲大都是採取比賽的形式。如「二人三足」「劃龍舟」「抬轎子」等游戲。這些游戲需要配合、協商、合作才能取勝的。有時,幼兒在游戲中產生玩具糾紛或角色糾紛時,我們有意讓幼兒通過協商自行解決,讓幼兒懂得要玩得開心,玩得好,就要必須相互討論,相互諒解。使幼兒在交往中學會解決問題,交往中學會合作。
4、「幼兒的生活就是游戲。」游戲是處於身體和心理上各種機能仍未成熟階段幼兒的主要活動,它可以為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提供最優條件。而結構游戲是幼兒比較喜愛的活動之一,因為結構游戲的自由多變、材料的具體、可操作性正符合幼兒活潑好動的年齡特點,它不但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有充分的機會表達和交流情感,也讓幼兒獲得交流、合作所帶來愉快的情緒體驗。特別在主題結構游戲中,幼兒之間的交往頻率很高,為了一個主題內容,幼兒之間需要共同商定相互合作,游戲的內容才能得以完成,這也為幼兒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環境和充分交往的機會。如建構《嘉庚公園》,陳棋、李羽雯、黃筱丹、鄭秉政等幾個小朋友商議建游泳池,他們用積木圍成游泳池後,陳棋說:「要在這建一個高的地方讓人跳水。」羽雯說:「要種上花和樹才漂亮。」秉政說:「我在這拼幾個椅子讓人休息。」筱丹說:「游泳池裡有人在游泳。」「哎呀!游泳池的人太多了。」「這棵樹要種在這里。」「這棵樹站不住怎麼辦?」「你不會自己想辦法?」……他們一邊建構一邊不斷地與同伴交流,交流後再不斷的協調自己的行動。整個過程都是幼兒之間自主交流、分工、合作的進行;也是在這個過程,幼兒分工的意識逐漸增強,合作的意識逐步提高。
㈨ 培養自閉症兒童交往能力 的游戲有哪些
進行交往能力訓練的小游戲。自閉症兒童往往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不願意與人交流,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進行角色扮演類的游戲,給孩子創造與人交流的機會,並體驗不同的角色特徵。例如「過家家」游戲,讓孩子扮演主人,父母扮演客人,准備一些玩具,讓孩子進行買菜、做飯等不同的活動,努力扮好自己的角色。通過多次玩這一類的游戲,可以使孩子在社交方面得到一定的提高。這些只是訓練孩子的交往能力,從本質上起不到什麼療效,你可以到山東紅十字會介入醫院去治療,效果不錯,現在是免費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