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幼兒益智 » 學前兒童游戲讀書心得邱學青
擴展閱讀
天成解說一個人的游戲 2021-03-16 21:51:02
打游戲什麼牌子顯卡好 2021-03-16 21:51:00

學前兒童游戲讀書心得邱學青

發布時間: 2021-03-14 04:45:18

❶ 跪求華師大最新版邱學青的《學前兒童游戲》的試卷或者復習大綱

華師大最新版邱學青的《學前兒童游戲》的試卷或者復習大綱網上有嗎

❷ 南京師范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大家都在說酈波老師,但酈波老師的課在仙 林 校 區 有 多 難 蹭 到你們知道嗎……因為我是轉過專業的,在蹭課上有一點點心得,下面我來推薦幾位老師吧,課目特別好找,人也很好,平易近人講課風趣幽默有干貨,都是在人文社科上有出色研究成果的老師,我覺得他們的風格也特別能體現南師的人文氣息。

1. 董志翹

    陳真老師主要研究當代西方倫理學和當代英美哲學,是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他的上課風格非常獨特。可以說是一嘆三詠,充滿感情哈哈哈。如果你在他的現場課,你很可能會被他的聲音嚇到。但是你會學到很多關於哲學的知識,因為陳真老師會用很多實例活潑生動的講解。。

    很多同學在選博雅課的時候會聽說陳真老師的「威名」,但其實我非常推薦大家去蹭老師的課,陳真老師能把看似高深的哲學講得通俗易懂。老師是恢復高考後第一批考入武漢大學哲學系的,在武大讀研、任教,後來又在國外積累了多年的教學經驗。陳真老師的《西方倫理思想漫談》博雅課非常生動,每學期老師會請國外的哲學學者來做講座,上學期還有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哦。

    如何蹭課?本校學生在教務系統可以查到詳細的課程表,非南師的學生可以在表白牆求助、可以在教學樓的教室牆壁上尋找……方法多多,總之南師是不會拒絕渴望求知的大家的~

    最後,我覺得南師的學習氛圍還是很不錯的,還有很多很棒的老師等著大家去探索和發現,不要讓沒蹭過課成為大學的遺憾呀~

❸ 誰有《學前教育兒童游戲》邱學青的復習資料

一樣在尋找中

❹ 淺談如何做好幼兒教育

人只要活著,終生都在成長、在學習.幼兒時期的學習生活是最重要的,因為孩子價值取向、行為模式,都建立在這個時期的基礎上,這些決定了孩子以後對人、對事的感受和反應.作為一名幼教老師,我覺得以下三點尤其重要: 一、注重孩子的語言培養 幼兒期是學習語言、形成口語的關鍵時期.孩子好模仿,敢講敢說,喜歡與人交往,所以要特別注意這個階段對孩子語言方面的培養,尤其是對普通話學習的培養.學說普通話有利於識字和閱讀,為孩子入學後掌握書面語言、理解字義打下基礎.普通話學習中形成良好的語感,也有利於今後的學習.幼兒期的口語訓練會讓他們掌握一批詞彙,對字的音、形、意形成統一聯系認識,促進辨音能力形成,有利於孩子的自主學習. 二、注意尊重孩子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要注意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孩子雖然很小,但是同樣需要信任、獨立、自尊、上進等多方面.如果家長沒有注意滿足孩子的這些需要,錯誤地對待了孩子,那麼會影響孩子的發展.生活中,音量要適中,不要對孩子大嚷大叫.不要過多地干涉孩子的活動,不要經常對孩子說「不許這樣,不許那樣」,要尊重孩子,讓孩子自己去嘗試一些新鮮的事物.父母以及教師要剋制住自己幫助孩子的行動,教會孩子你能行,你自己可以做到的理念.這樣可以鍛煉孩子的獨立性,讓孩子更加有信心面對未來,面對一些想不到的困難和挫折,使孩子能夠自信地成長. 三、讓孩子快樂學習和生活 許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過於緊張、焦慮.這種狀態對孩子的有效心裡和成長非常不健康.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不會一帆風順的,磕磕碰碰、生病發燒是在所難免的.家長不要過於害怕和緊張,那樣會給孩子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要正確地看待這些問題.每個家長要做到獨立思考,從自身讓孩子學到快樂,對事情的看法總是樂觀的.給孩子創造一個寬松的氛圍,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讓孩子的童年是快快樂樂的,這樣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益.我們對孩子有許多的要求,有禮、謙讓、毅力、恆心、溫和等等.作為家長及老師,必須身體力行,以身作則.教育就是提供環境.隨著幼教改革的深入進展,我們將在環境中不斷賦予新時代的內涵,為幼兒營造快樂天地,讓幼兒徜徉在金色的陽光中,走向學校,走向社會,以健康的心態迎接各種挑戰,不斷進步,獲得人生的幸福.

❺ 幼兒教師兒童觀的研究開題報告

浙江師范大學
題目:
本科生論文(設計)開題報告 姓名:王瑾雅 (專升本) 學號:04952114 導師:滕春燕老師 學院:杭州幼兒師范學院 《幼兒教師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應對心理的研究》
一、選題目的與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的急劇發展和變化,家庭結構與教養方式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增加
了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緊張因素,兒童的行為問題也較以往明顯增多。研究表明,兒童行為問
①題的發生率在10%—30%之間,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有關研究資料顯示,幼兒的行為問題是比較普遍的,脾氣暴怒、說謊、愛罵人、語言障
礙、自私、自卑、厭食、咬手指甲等問題行為存在於不少幼兒中。有觀點認為,由於人們對
外顯的行為問題關注較多,行為問題通常會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而症狀得到減輕,甚至消失。
因此,兒童行為問題則可以「順其自然」。其實這種觀點並不可取,兒童行為問題得不到解
決不僅有可能阻礙幼兒正常的心理發育和發展,影響幼兒的生活和學習,而且也有可能是成
年期心理障礙和社會適應不良的先兆。在幼兒期,問題行為是普遍存在的。從理論上講,在
某種意義上問題行為可稱為「不正常行為」,而行為本身就是在正常和不正常之間發展的連
續體,絕大多數幼兒的行為都居於兩者之間,因此一般幼兒都存在一些問題行為,只是程度
不同而已。行為問題是學齡兒童主要的心理健康問題之一。
正因為如此,我國1996年頒布實行的《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規定:「幼兒園必須
切實做好幼兒生理和心理保健工作。」2001年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則
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樹立正確的健康
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有這些有關幼兒園教育
的政策法規,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促進幼兒心理的健康發展是幼兒教師法定職責。然
而在目前的幼兒園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針對全體幼兒進行的,幼兒教師對行為問題兒童的應
對可以說是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當中隱性的但是重要的一環。
但是,隨著兒童行為問題的逐漸增多,幼兒教師在實際的工作當中卻無從把握。面對兒
童的行為問題,有些教師最多採取制止的辦法,使兒童的行為問題暫時性迴避,但是到了另
一個情境,該行為問題又會出現;也有教師根本不知道如何應對,對兒童的行為問題過度反
映或不予理睬;有些甚至會說罵兒童表現不好。不允許幼兒參加任何教學活動,導致兒童的
行為問題更加嚴重。兒童出現了行為問題並不表明他就與正常兒童有多麼大的不同,不過是
表現出有暫時性的偏離正常軌跡而已。因此,幼兒教師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正確應對,將有利
於兒童的健康發展。
因此,切實從兒童的行為問題出發,來研究幼兒教師的應對心理,探討幼兒教師應如何
發揮自身的作用?並設計一份適合幼兒教師的科學合理的調查問卷,將是一項具有重要的理
論和實踐意義的工作。

二、文獻綜述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 兒童行為問題呈明顯增長趨勢。發達國家已累及學齡兒
童的5~ 15% 。行為問題, 目前尚無統一的概念, 如退縮行為、過度焦慮和恐懼、不服從、
脾氣暴發和不良習慣等, 是一些普通名稱, 描述不像精神病、神經症和發育遲滯等那樣明
確。美國教育界常用的定義是: 學校學習存在問題、人際關系不好、不適合的行為和情感、
泛化的抑鬱和痛苦、與學校恐怖有關的軀體症狀。英國把行為問題分為A行為(Antisocial
Be-haviour,即違紀行為)和N行為(Neurotic Bheaviour)兩類。A幼兒行為包括:經常破壞
自己或別人的東西、經常不聽管教、時常說謊、欺負別的孩子、偷東西。N行為包括:肚子
疼和嘔吐、經常煩惱,對許多事情都煩、害怕新事物和新環境、到學校就哭、或拒絕上學、
睡眠障礙。我國學者普遍認為,兒童行為問題(Behavior Disorder),亦稱兒童問題行為,是指
兒童在發育過程中出現的在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上超過相應年齡所允許偏離正常范圍①白春玉,張迪,穆穎,吳惠穎:《沈陽市行為問題兒童的個性特徵分析》.
5%-15%的非正常行為,包括兒童在行為和情緒兩方面出現異常,主要表現為各種違紀行為和
神經症行為。兒童的行為問題如得不到及時解決,持續時間過長,問題會變得更加復雜、嚴
②重,造成心理缺陷或人格障礙。國外報告其檢出率達5%-30%。據報道,20世紀80年代發
達國家兒童行為問題的檢出率為14%~20%。我國22個城市協作調查組的調查結果表明4~
16歲兒童少年行為問題的檢出率為(12.97±2.19)%。肖湘寧等調查研究顯示在幼兒園教
育機構中有70.5%的幼兒經常或偶爾「拒絕加入同伴的游戲」,主要表現為膽子小,不能主
動與小朋友和老師交往,幼兒不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對同伴缺乏寬容、接納的態度。
近年來,兒童行為問題的研究在國內外受到廣泛關注,已有幾十年的歷史。由1994年
至現今的資料顯示,對兒童行為問題方面的研究比較多,重點放在行為問題的治療與矯正及
影響兒童行為問題因素的研究上。在幼兒教師如何應對兒童行為問題方面的研究幾乎沒有,
與此有關的研究也少之又少。主要的相關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
在沿襲已久的幼兒師范教育體系中,知識更新尚未跟上形式發展的要求,這就直接導
致了幼兒園有關心理健康教育專業知識的缺乏,進一步來說幼兒教師應對兒童行為問題方面
的知識也就更加缺乏了。山東省的濰坊、聊城、菏澤、德州、煙台、濟南等城市隨機選擇
30個幼兒園作為測查園,專門對幼兒教師幼兒心理學知識作了封閉式調查問卷。調查結果
得知,(1)對兒童思維發展趨勢的認識,通過率為14%;(2)對幼兒注意特點的認識,通
過率為51%;(3)對幼兒記憶特點的認識,通過率為47%;(4)對幼兒言語發展現象的認
識,通過率為72%;(5)對幼兒想像發展的認識,通過率為86%;(6)對幼兒個性發展的
認識,通過率為4%。各部分內容的通過率很不均衡,最高的是86%,最低的是4%,這反
映了幼兒教師掌握幼兒心理學知識的特點。最容易掌握的是幼兒教師自身實際工作聯系最密
切,能直接觀察到幼兒心理特點的方面的題目。在關於兒童說謊的原因分析,有的被試只認
為兒童說謊與其道德品質有關,而不能全面分析兒童說謊。由此可得,一線幼兒教師缺乏系
統性的心理學知識。然而,這些系統性的心理學知識直接影響到教師的教育機智和教育行為。
通過率最高的是「對幼兒想像發展的認識」,而教師對幼兒想像發展的較高認識對如何應對
兒童的行為問題並不起相關的作用,也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機智和教育行為。通過率最低的
是「對幼兒個性發展的認識」,我覺得這一點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應對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對兒童個性發展的清楚認識,有助於教師了解兒童行為問題產生的相關因素,能使教師形成
良好的教育機智和教育行為。因此,要提高幼兒教師對幼兒個性發展的認識,為更好應對兒
童的行為問題提供理論基礎。
面對越來越多的兒童的行為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為此,人們對幼兒園的這
類情況給予了關注和研究,進行了適當的干預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各別化訓練。
是有奧登和阿謝爾(Oden&Asher,1997最早提出的。兒童對特定的人際關系行為的知識、兒
童在交往情景中將知識轉變為技巧的能力以及教師正確評價兒童的技巧表現的能力能,是兒
童行為改變的基礎。(2)游戲治療。游戲療法是對有人際障礙的孩子進行幫助的一種心理干
預的方法。是用游戲作為與幼兒溝通的媒介,讓幼兒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將受到的挫折和捆
饒以及內心的焦慮、緊張、害怕、退縮等不良體驗發泄出來,通過游戲來表達自己的願望和
問題,對於學前兒童來說,游戲治療是一種幫助他們擺脫行為問題的有效途徑。(3)Z過程
治療。扎斯摟(Zaslow,1960)等人提出一種治療兒童孤獨症的方法,同樣可以對行為問題
兒童在情感方面的障礙有治療的借鑒作用。這種方法對內向膽小的兒童、攻擊性強的兒童有
一定的效果。(4)擁抱治療。對於嚴重缺乏關愛的孩子,可以採用這種方法,使其感受到老

②李成福等:《兒童行為問題與學習成績相關的研究》,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師對他的關注和熱愛。(5)「氣球爆炸」。「氣球爆炸」就是把吹大了的、並用繩子紮起來的
氣球弄破,以幫助幼兒發泄情緒的方法。(6)「繪畫療法」。美國的阿爾修勒(Aischuler R.H.)、
日本的淺利篤等,受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學派的影響,認為兒童的畫是兒童潛意識的表現,畫
面上的表象符號或色彩都具有特殊的象徵意義。憑借畫面上的線、形、色的組合與象徵,分
析兒童的心理狀況,了解兒童的需求、家庭關系、攻擊性的傾向等,從而幫助和診斷兒童的
問題行為。讓兒童在自由繪畫的過程中抒發情感和問題,通過繪畫投射自身存在的問題。(7)
社交技能訓練。社交技能訓練不僅可以提高兒童被同伴接受的程度,而且還能減少社會退縮
及攻擊性行為。這些方法幼兒園教師在應對兒童的行為問題時也可以適當地進行採納。
目前為止,我認為幼兒教師對兒童的行為問題的應對心理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考慮:(1)
教師掌握的心理學知識。教育活動的實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賴於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質,專業
知識的結構及豐富程度。面對越來越多的兒童行為問題的增加,在上文所提到的關於幼兒教
師心理學知識的分析情況來看,拓寬心理學知識,豐富幼兒教師「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應對」
方面的知識,是適應現在社會的最基本的要求。(2)教師對兒童行為問題的了解(行為問題
與非行為問題)。兒童的行為問題也稱發育性行為問題。在有的關於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狀況
的調查報告中所列舉的所謂兒童心理障礙或行為偏異,如情緒容易變化,離不開母親,不願
去托兒所或幼兒園,怕陌生,在家裡呆不住等則屬於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
國外有研究發現:任何孩子在特定年齡都會發生行為問題。一般孩子每年約發生五、六個問
題。這些問題的發生,反映出所有健康兒童在正常發展過程中都承受著某些壓力。因此,教
師在看待兒童的行為問題時要慎重,不能盲目下結論。同時,也不能將幼兒的某些心理行為
問題看成孩子成長中的自然現象,不去加以關注。(3)教師的教學自我效能感。教師的自我
效能感一般可以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理解,一般教學效能感和個人教學效能感。對幼兒教師
而言,「一般教學效能感」是指教師對教育價值的認知;「個人教學效能感」則是指教師對自
己是否具備能夠有效引導幼兒,給幼兒積極影響的教育能力的知覺與信念。幼兒教師自我效
能感的高低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幼兒的發展。自我效能感高的教師,往往對自己能積極有效
教育引導兒童充滿信心。因此,在應對兒童的行為問題時充滿信心,並能不斷反思自己的教
育行為,甚至能針對兒童的某一行為展開一定形式的研究。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教師對自
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信心不足,傾向於簡單易行的任務。因此,在應對兒童的行為問題時缺乏
自信,採取簡單方式去「控制」幼兒,在與幼兒的交往中不夠敏感和主動,不利於幼兒的健
康發展。提高幼兒教師的自我效能感高有助於提高對兒童行為問題的應對能力。(4)教師應
對兒童的行為問題的方法與措施。近幾年,我國的學前教育發展很快,提出了一些比較先進
的教育教學方法。但由於長期應試教育的陰影,留下了很大弊病。在目前教育中,口頭講解
仍然占重要地位。我認為在解決幼兒行為問題上,口頭講解和預防不可少,但應有更多的措
施和方法來替代相對落後的方法,以適應千變萬化的幼兒教育本身。(5)其他援助方法。教
師在個人能力有限的范圍內,無法應對兒童的行為問題時,要求助於社會,使行為問題及時
得到解決。可以是家長,在家園的共同努力和幫助下,來處理兒童的行為問題,比家長和教
師單方面的努力效果肯定好。對於行為問題比較嚴重的,就需要求助於此方面的專家。(6)
幼兒教師自身的應對方式(積極應對和消極應對)關於這方面的解釋上文已有所提級,就不
做展開了。
目前,幼教界對兒童的行為問題研究比較多,但是在「幼兒教師如何應對兒童的行為
問題」,此方面的研究上相對滯後。幼兒教師作為幼兒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影響者,在對待兒
童的行為問題時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此次調查研究將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通過調查量表,
從分析「幼兒教師應如何對待兒童的行為問題」這一角度入手來探討幼兒教師的應對心理,
將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的工作。
[4]Jane Brooks著,周逸芬,陶淑玫編譯. 發展與輔導. 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1年.
[5]屈玉霞. 對幼兒教師幼兒心理學知識的抽樣測查. 中國婦女管理幹部學院山東分 院學前教研室,1996年第1期.
[6]張建人. 當前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問題. 湖南師大教研院.
[7]賀宣真. 教師應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 深圳市財經學校, 職教論壇, 2003年第4期.
[8]許凱. 幼兒教師自我效能感探析. 廣州市越秀區中六幼兒園.
[9]邱學青. 行為問題兒童成因及教育路徑選擇. 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Jan.2005年1月.
[10]耀宏,傅榮. 心理健康的評價指標與心理健康標准. 贛南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
[11]黃旭,靜進,史明麗等. 開展兒童心理衛生保健,促進兒童心理健康. 中國婦幼保健, 2002年17期.
[12]種熒,李剛,劉珍妮. 兒童行為問題調查分析. 中國健康教育,2004年8月第20卷第8期.
[13]白春玉,張迪,穆穎,吳惠穎. 沈陽市行為問題兒童的個性特徵分析.
[14]李成福,等. 兒童行為問題與學習成績相關的研究. 中國行為醫學科學, 2005年4月 第14卷第4期.
[15]Lapouse K,Monk MA. An epidem iologic study of behaviour characteristics in childen. Am J Public Health,1998,48:1134-1144.
[16]Mcgee R.Behaviour problems in a population of seven-year-old childern prevalence,stability and types of disorders. J Child Psychia,1984,25(2):251-259.
[17]Shusta SR.Successful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m J Psychother,1999,53(3):377-391.
[18]Clayton IC, Richard JC,Edwards CJ. Selective attention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J Abnorm Psychol,1999,108(1):171-175
[19]Basso MR,Bornstein RA,Carona F, et al. Depression accounts for exec-utive function deficits in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Neuropsychiatry,Neuropsychology, Behavioral Neurology,2001,4(4):241-245.
[20]Morrison Preacademic screening for leaming and behaviour problems.J Am Acad Child Adol Psychiat,1989,28(1):101-108.

❻ 《哪年哪學的游戲》讀後感

學前兒童游戲》讀後感2
最近閱讀了邱學青寫的《學前兒童游戲》一書,系統地了解了幼兒園游戲的一些理論、結構、分類,深有感觸。

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含義是什麼呢?何為基本活動?基本也就是根本,具有基礎的、本質的性質的性質,基本活動就是本質性的活動。「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就是幼兒園所開展的活動本質上應該是具有游戲的性質。而游戲這個概念,似乎是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提起它誰都知道,但游戲究竟是什麼,每個人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對於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有這樣幾種錯覺:

1、給任何活動都冠以游戲的名稱。

如果把「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理解為以游戲活動為基本活動,那就難免可能導致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以幾個游戲名稱來安排活動,就好像廚師燒菜時,每道菜都離不開鹽一樣。游戲作為調味品存在於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之中,而這些游戲活動之間可能都是沒有什麼本質聯系的,它們是孤立的、分割的。這種理解只能達到形式上以幾個游戲活動來填充主要的活動時段,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這種做法相對於過去那種不重視游戲的現象是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它僅僅是形式上給予了關注。

2、追求游戲活動的熱鬧場面。

對「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錯誤理解有可能使各種活動都一味地去追求游戲的外在形式,追求熱鬧的場面,幼兒也許是感覺在玩,但活動目標的達成可能就會大打折扣。比如:在一個大班的主題活動中,教師要求幼兒自己選擇材料、自己構思,把自己的想法用各種方式表現出來,結果有不少幼兒選擇了繪畫這種形式,但從畫面反映出來的水平只相當於對中班、甚至小班的要求。僅僅追求游戲的外在形式,而不從活動內容本身去考慮其游戲性,所得到的結果也許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幼兒園教育在促進兒童發展方面的作用沒有得到真正的發揮。

3、以單一的游戲形式貫穿一日活動。

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就是什麼時間段的活動都是以自由游戲活動為主。難免有老師會質疑這樣的問題:難道連幼兒上廁所、吃飯、睡覺也要以游戲來進行嗎?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幼兒園可能就是一個絕對自由的地方,先干什麼就干什麼,沒有了起碼的行為規則和要求,培養出來的人也許會不適應小學的正規學習。

《學前兒童游戲》讀後感3
《學前兒童游戲》是一本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術研究成果,這本書對兒童游戲研究的歷史和現狀都進行了整理、介紹,並對有關理論觀點做了評述,表達了作者的游戲觀念。全書共分為十三章,上、下兩篇,上篇是一至七章,下篇是八至十三章。上篇主要是涉及觀念層面的問題,下篇主要從實踐的角度加以探討。第一章論述了相關學科對游戲的看法,游戲的描述性特徵和本質性特徵,以及兒童游戲的性質。第二章運用了較為詳實的研究成果來論述游戲與兒童身心發展的關系。第三章較為系統、詳細地介紹了游戲的理論流派,對每個理論流派都給予了簡要的評價。第四章是對游戲分類問題的論述。游戲的分類直接影響幼兒園游戲的開展,因此,對分類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論述並提出了相應的建議。第五章專門論述了影響兒童游戲的因素。第六帳探討了游戲在幼兒園中的地位,這是必須要面對並搞清楚的話題。第七張關注了我國兒童游戲研究的歷程及發展趨勢。第八章專章論述了幼兒園游戲的知道策略。第九、第十、第十一章則分別從環境創設、材料提供及游戲觀察記錄的角度,對第八章中提及的策略加以詳細的論述。第十二章又在前面游戲指導策略的基礎上,對各類游戲的指導提出了具體的方法。第十三章則是對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進行游戲治療作介紹,包括游戲治療的理論及具體實施方法。

游戲伴著兒童發展,兒童在游戲中成長。游戲作為人類的一種社會活動現象,從小至年幼的孩子玩耍打鬧,到成人的各種娛樂,甚至古稀之年的笑談,無不詮釋著它在現實生活中存在的廣泛性及其獨具的魅力,而游戲在兒童的世界中則更為普遍,對兒童的魅力更為獨特。從繁華的都市到淳樸的鄉村,從古樸的街巷到雅緻的公園,人們隨處隨時可以看到孩子們在性質盎然地做著各式各樣的游戲。正是孩子喜歡游戲,才使得無論是在哪裡,都始終不忘將那些花樣翻新、大小各異的兒童玩具展列其中,成為吸引孩子的最大亮點。游戲成為孩子們生活的一項重要內容。古往今來,任何時代,任何民族,任何國家,任何地區,沒有不做游戲的兒童,沒有不喜歡游戲的兒童。在時間上,游戲的歷史與人類社會的歷史一樣古老而悠久,它貫穿人類社會發展的整個歷史。千百年以來,由於傳統價值觀念的影響和社會發展歷史條件的局限,游戲一直被認為是與兒童的學習、成人的工作不相融的,甚至是消磨時間浪費生命的活動。游戲慢慢開始成為人類研究的課題。許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都非常重視學前兒童的游戲,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觀點,形成比較完整的理論系統。

在新形式下,為了促進每個兒童的發展,更好的哦誒樣未來社會的人才,加強對學前兒童游戲的研究,實現對兒童游戲的科學指導和實施,已經成為教育界特別是幼教界普遍關注的問題。在新世紀來臨之前,面對世界性提高公民素質的需求,游戲在學前教育中的位置愛需要進一步確認,游戲的教育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發展,經過長久的研究實踐,我國廣大的幼兒教師已從被動的教育實施者成長為積極主動的教師研究者。

《學前兒童游戲》讀後感4
幼兒園教育是通過教育活動來實現的,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是保證教育目標實現的重要途徑之一,它不僅為幼兒系統地提供新的學習經驗,而且是幫助幼兒把學習經驗系統化、引導其心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探究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的,能夠促進教學活有效性的方式和方法是當前幼兒園教師應該學習和探討的核心問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園的教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與其他活動之中」。陳鶴琴先生說過,游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徵,游戲是兒童的工作,游戲是兒童的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在游戲中獲得。因此,一節好的教育教學活動就是將游戲活動、教學活動、生活活動的一個很好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