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幼兒園論文區角以及禮儀
你的論文准備往什麼方向寫,選題老師審核通過了沒,有沒有列個大綱讓老師看一下寫作方向?
老師有沒有和你說論文往哪個方向寫比較好?寫論文之前,一定要寫個大綱,這樣老師,好確定了框架,避免以後論文修改過程中出現大改的情況!!
學校的格式要求、寫作規范要注意,否則很可能發回來重新改,你要還有什麼不明白或不懂可以問我,希望你能夠順利畢業,邁向新的人生。
論文寫作包括以下幾個步驟:第一、研究課題的基礎工作——收集資料。考生可以從查閱圖書館、資料室的資料,做實地調查研究,實驗與觀察等三個方面來搜集資料。搜集資料越具體、越細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資料的文獻目錄、詳細計劃都列出來。首先,查問資料時要熟悉、掌握圖書分類法,要善於利用書目、索引,要熟練地使用其他工具書,如年鑒、文摘、表冊、數字等。其次,做實地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能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的第一手料,調查研究時要做到目的明確、對象明確、內容明確。調查的方法有:普遍調查、重點調查、型調查、抽樣調查。調查的方式有:開會、訪問、問卷。最後,關於實驗與觀察,實驗與觀察是搜集科學資料數據,獲得感性知識的基本途徑,是形成、產生、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的實踐基礎,本方法在理工科、醫類等專業研究中較為常用,運用本方法時要做認真的全面記錄。第二、研究課題的重點工作——研究資料。考生要對所搜集到手的資料進行全面瀏覽,並對不同資料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通讀,選讀,研讀。通讀即對全書全文閱讀,選讀即對有用部分、有用內容閱讀,研讀即對與研究課題有關的內容進行全面、認真、細致、深入、反復的閱讀。在研讀過程中積極思考。要以書或論文中的論點、論據、論證方法與研究方法來觸發自己的思考,竭力產生創見,要眼、手、腦並用,要發揮想像力,開拓創造性思維,進行新的創造。
在研究資料時,還要做好資料的記錄。對新鮮論點,好的見解,要完完全全摘錄;對能說明問題,有說服力的論據、好材料,要不加改動地摘錄;對過長的資料,可加以簡明扼要的概括,對這些資料都要分類整理。
第三、研究課題的核心工作——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在研究資料基礎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根據選題,確立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提出自己的觀點要突出新創見,創新是靈魂,切忌人雲亦雲。同時,還要防止貪大求全的傾向,生伯不完整,大段地復述已有的知識,那就體現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根據已確立的基本論點和分論點選定材料,這些材料是自己在對所搜集資料的加以研究的基礎上形成的。組織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注意前後材料的邏輯關系和主次關系。
第四、研究課題的關鍵工作——執筆撰寫。考生下筆時要對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注意:擬定提綱和基本格式。
擬定提綱包括題目、基本論點、內容綱要。內容綱要包括大項 目即大段段旨、中項目即段旨、小項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擬定提綱有助於安排好全文的邏輯結構,構建論文的基本框架。
⑵ 幼兒園區角活動開展情況調查目錄論文
寫人論文可分為寫單個人、寫兩個人和寫群體的。寫單個人可以「以一事寫一人」或「以多事寫一人」。寫群體的文章就像是《誰是最可愛的人》,實際上是寫一個團體的共性,我們不主張大家寫群體。其餘的幾種模式是各有千秋的,也有其要注意的重點。
⑶ 如何組織開展班級區域活動論文
一、教師給幼兒創設科學、合理、有趣的活動區
幼兒園活動區的設置需要教師根據本班孩子的年齡特點,考慮到幼兒的需要,還要考慮到地域性及幼兒園各方面的具體情況。要讓活動區具有本班特色,兼顧有藝術性、教育性、發展性、多樣性。作為教師應為幼兒創設一個寬松、的活動環境,要讓幼兒自主的進入到教師創設的活動區內。在活動中,教師應放手讓孩子們大膽地去參加區角活動,並且逐步把集體活動的內容融入到區角活動中,讓幼兒和夥伴之間一同探索、一同學習,從而在自己本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教師要有目的的觀察活動區中幼兒活動的情況,發現幼兒究竟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應該採取怎樣的措施,引導幼兒主動的參與區角活動,喜歡區角活動,讓幼兒在區角活動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
例如:在春天伊始,丫丫把家裡的小盆栽帶到了幼兒園,要和小夥伴們分享。 「小花開的真漂亮啊」「你看,你看,這片葉子剛剛開出來,昨天晚上還沒有呢」「它怎麼樣才能長高呢?是不是多澆點水啊?」看著孩子們都很感興趣,我先在課堂上設置了一節「有趣的植物」讓孩子提高課件了解到植物的生產過程,在課余時間在班級的里一角,開設了「植物園」主題區角活動。請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植物帶到幼兒園里,孩子們一起觀察、記錄植物的生產過程,了解植物的生長特點。活動區里,張貼了植物的圖片,文字,及孩子自己動手的花朵。這個區域小朋友特別喜歡,有的早上一來到幼兒園就迫不急待的去植物園觀察自己的植物了;有的孩子每天都注意給小花小草澆水,增強了孩子的責任感,幼兒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二、教師要提供有選擇性、有目的性、好玩的活動區材料
教師在創設合理的活動區後,在考慮本班幼兒年齡特點的基礎上,要理解活動的目標後在活動區中有針對性地選擇、投放材料,投放那些對幼兒的發展有促進作用的操作材料。每個幼兒的家庭背景,認知水平、經驗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區角活動的最大特點就是能為不同能力、興趣的幼兒提供適於其發展的活動環境。因此我們在活動區中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投放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時,要注意提供難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要求,充分發揮活動材料的優勢。根據幼兒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難易程度不同的活動材料,便於教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比如:在「科學角」,教師就可以給幼兒提供一些科學知識形象的玩具或者具體事物,最重要的是要給幼兒提供有趣的能激發他們探索慾望的材料,像:多棱鏡、木瓶堆放、沙漏、天平、奇妙的轉盤等。在「數學區」教師就可以多投放一些多變幾何體、可操作性強的,礦泉水瓶蓋、蠶豆、彩色小石子、冰糕棍、珠子等等。還可以給幼兒投放一些蒙氏數學操作學具,以內的串珠、可以讓幼兒分分合合,在操作中感知總數與分合數之間的關系,再配以數字卡片的操作,使幼兒在動手實踐過程中進一步百以內數的真正含義,同時還對色彩加以了鞏固。凡是孩子們喜歡的,他們就會百玩不厭,增強了學習探索的興趣。
三、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給予幼兒適時適宜的指導
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的游戲是非常投入的,因此,教師耐心的觀察和傾聽是非常重要的,這樣能及時地發現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況,從而便於教師及時地加以調整。在觀察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幼兒的興趣點大多數幼兒喜歡什麼區的游戲、喜歡的內容是什麼、哪些材料幼兒最為喜歡等等),游戲中哪些情況需要老師介入等等。
怎麼樣才能在最好的時機進行來引導幼兒呢?例如,在教師創設了主題性區角《我們都是好朋友》中,教師提供了各種有關聯的圖片(小朋友和好夥伴、鳥和大樹、手套和手、雨傘和雨鞋、茶壺和茶杯、襪子和鞋子等)的圖片。當教師把這些操作材料與相關資料、圖片投入到活動區中時,幼兒馬上產生了興趣,但是他們只是拿著單張的圖片玩弄,卻沒有想到要把這些圖片配對起來。這時,教師就拿了一張手的圖片問:「小鳥和誰是好朋友啊?」帥帥忙著找出了大樹的圖片,緊接著就有一部分幼兒圍攏過來!教師在觀察的基礎上及時捕捉有價值的內容來引導幼兒進一步的探索和發現,是推動幼兒游戲發展的主導作用。
四、教師在活動中要對幼兒進行客觀、寬松的評價
由教師組織的評價活動可以有很多種,評價的時機也有所區別。教師引導幼兒參與評價,就能發揮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幼兒之間的互動。在小班年齡段,對於活動的評價形式主要以師生互動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評價活動可逐步增加幼兒的參與機會,增強幼兒評價中的生生活動。
教師在觀察的基礎上,及時的做好紀錄和反思尤其重要。環境創設是否適宜;布局是否合理;材料提供上是否要作調整;游戲中的介入行為是否及時、適時。另外,孩子的興趣在哪裡,游戲中需要幼兒積累怎樣的經驗,幼兒在游戲中還存在什麼問題,需要怎樣的幫助等等。有了、反思和調整的記錄才能體現觀察和指導的價值,幫助教師不斷發現區角活動的價值,促進幼兒在這樣的活動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總之,幼兒園區角活動的開展要根據本地區特點,根據幼兒不同年齡特點及不同發展需要,結合教育目標進行合理有效的開展,更需要教師有極強的愛心及責任心,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善於總結經驗和不足,才能把幼兒園區角活動區活動生動有效的開展起來。
⑷ 論文《幼兒園區角游戲如何利用幼兒園大體環境》
1、論點(證明什麼)論點應該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個完整的簡潔明確的句子。從全文看,它必能統攝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個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是明確的表態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論點。 中心論點只有一個(統率分論點)⑴明確:分論點可以有N個(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
⑵方法①從位置上找:如標題、開篇、中間、結尾。②分析文章的論據。(可用於檢驗預想的論點是否恰當)③摘錄法(只有分論點,而無中心論點)
B.分析論點是怎樣提出的:①擺事實講道理後歸結論點;②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③針對生活中存在的現象,提出論題,通過分析論述,歸結出中心論點;④敘述作者的一段經歷後,歸結出中心論點;⑤作者從故事中提出問題,然後一步步分析推論,最後得出結論,提出中心論點。
2、論據(用什麼證明)⑴論據的類型:①事實論據(舉例後要總結,概述論據要緊扣論點);②道理論據(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論據要真實、可靠,典型(學科、國別、古今等)。⑶次序安排(照應論點);⑷判斷論據能否證明論點;⑸補充論據(要能證明論點)。
3、論證(怎樣證明)
⑴論證方法 (須為四個字)①舉例論證(例證法)事實論據記敘②道理論證(引證法和說理)道理論據 議論
③對比論證(其本身也可以是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④比喻論證 比喻在說明文中為打比方,散文中為比喻。
⑵分析論證過程:①論點是怎樣提出的;②論點是怎樣被證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實,是否有正反兩面的分析說理);③聯系全文的結構,是否有總結。
⑶論證的完整性(答:使論證更加全面完整,避免產生誤解)
⑸ 如何有效的開展幼兒園區角活動論文
區角活動是幼兒園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育目標,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是幼兒自我學習、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完善的活動。然而,在實際活動中,盡管我們都認識到了開展區域活動的重要性,都想方設法獨具匠心的為幼兒開辟了活動場所,如何能更加有效的開展區角活動呢?我覺得從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我們注重:
一、教師要提供有選擇性、有目的性、好玩的活動區材料
教師在創設合理的活動區後,在考慮本班幼兒年齡特點的基礎上,要理解活動的目標後在活動區中有針對性地選擇、投放材料,投放那些對幼兒的發展有促進作用的操作材料。每個幼兒的家庭背景,認知水平、經驗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區角活動的最大特點就是能為不同能力、興趣的幼兒提供適於其發展的活動環境。因此我們在活動區中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投放不同層次的活動材料,做到真正的有的放矢。投放材料時,要注意提供難度不同的材料,按照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的要求,充分發揮活動材料的優勢。根據幼兒能力的不同提供操作難易程度不同的活動材料,便於教師對不同能力的幼兒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不同程度的提高。
比如:在「科學角」,教師就可以給幼兒提供一些科學知識形象的玩具或者具體事物,最重要的是要給幼兒提供有趣的能激發他們探索慾望的材料,像:多棱鏡、木瓶堆放、沙漏、天平、奇妙的轉盤等。在「數學區」教師就可以多投放一些多變幾何體、可操作性強的,礦泉水瓶蓋、蠶豆、彩色小石子、冰糕棍、珠子等等。還可以給幼兒投放一些蒙氏數學操作學具,100以內的串珠、可以讓幼兒分分合合,在操作中感知總數與分合數之間的關系,再配以數字卡片的操作,使幼兒在動手實踐過程中進一步百以內數的真正含義,同時還對色彩加以了鞏固。凡 是孩子們喜歡的,他們就會百玩不厭,增強了學習探索的興趣。
二、談談在區角活動過程中,教師的任務 當幼兒開始活動時,教師的任務應該調整為觀察幼兒的游戲需求,了解幼兒的游戲水平,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幼兒指導。教師應該觀察什麼,可以採用哪些指導策略等問題是教師在活動前要有所考慮的。觀察內容有:一是看活動環境能否激發幼兒興趣,材料投放是否適宜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材料數量是否充足等等。二是重點觀察幼兒的學習、探索情況,如當前幼兒興趣需要是哪些,分析幼兒為什麼這樣做,了解幼兒在活動過程中有什麼困難,把握每個幼兒的認知水平、情感態度特點和個性差異等等。指導策略有: 1、以間接指導為主。 依靠材料為媒介進行指導。如:小班用勺餵食熟練了,可以把動物的口改小,也可以提供更平的勺子,還可以換用筷子夾軟的、扁的材料等,激發新的探索熱情。依靠問題為媒介進行指導。如教師要常用啟發式、探尋式的問題引導孩子繼續活動「也許還會有秘密呢?再試試看」,「為什麼天平會傾斜,再放放看」等等,引導孩子更進一步的嘗試探索。 2、以適時適度指導為宜。 適時是指什麼時候介入指導要靈活掌握。一般是在探索問題難以深化時、缺少材料時、或發生糾紛問題時等困難的情況下,老師應給予及時的支持和幫助。適度是指教師的指導要留有餘地、不直接告訴幼兒答案,盡量讓幼兒自己去學習、去探索、去發現,使區角活動真正成為幼兒自己的活動。
三、教師在活動中要對幼兒進行客觀、寬松的評價
由教師組織的評價活動可以有很多種,評價的時機也有所區別。教師引導幼兒參與評價,就能發揮幼兒在區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幼兒之間的互動。在小班年齡段,對於活動的評價形式主要以師生互動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評價活動可逐步增加幼兒的參與機會,增強幼兒評價中的生生活動。
教師在觀察的基礎上,及時的做好紀錄和反思尤其重要。環境創設是否適宜;布局是否合理;材料提供上是否要作調整;游戲中的介入行為是否及時、適時。另外,孩子的興趣在哪裡,游戲中需要幼兒積累怎樣的經驗,幼兒在游戲中還存在什麼問題,需要怎樣的幫助等等。有了分析、反思和調整的記錄才能體現觀察和指導的價值,幫助教師不斷發現區角活動的價值,促進幼兒在這樣的活動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總之,幼兒園區角活動的開展要根據本地區特點,根據幼兒不同年齡特點及不同發展需要,結合教育目標進行合理有效的開展,更需要教師有極強的愛心及責任心,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善於總結經驗和不足,才能把幼兒園區角活動區活動生動有效的開展起來。
⑹ 指導幼兒的區角活動畢業論文
幼師音樂教育探討 摘要:在人的一生中,幼兒期是最重要的階段,而幼兒期的音樂教育對人的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在幼兒音樂教育中,幼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已不適應現代教育理念和人才市場的需求。提高幼師的整體素質,突出幼師音樂教育的師范性已成為現代幼師音樂教育的重要課題。 關鍵詞:幼師;音樂;教育 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促進學生素質全面和諧地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提高國民音樂教育的質量必須從幼兒園抓起,從建立一支合格的幼兒音樂教師隊伍抓起。因此,幼兒師范學校必須把音樂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但是,長期以來,由於受專業院校教學體系和模式的影響,在一些幼師(包括中師)中普遍存在著重技巧訓練,輕教學能力培養的弊端。鑒於此,筆者認為,幼師專業的音樂教育一定要突出「師范性」的特點。要轉變舊的教育理念,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學措施,為社會培養一批具有較高音樂素質、適應現代幼兒音樂教育的新型幼兒教師。 一、重視音樂教育,明確培養目標 「研究表明,音樂能使人產生意想、聯想、幫助自我實現,喚起人深層意識結構中潛在的東西。音樂能激發人原始本能,也能抑制這種發揮潛課程功能的重要手段」。幼兒I的一個重要階段,音樂教育對幼兒身一其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現狀並不令面。忽視甚至輕視幼兒音樂教育的現復一方面,在各式各樣音樂興趣班與眾:的背後,更多的是出於功利的目的以2盲目的心理和隨眾心理。對於音樂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很多人並不了解,因此,我們必須糾正上述的兩種錯誤現象。讓未來的幼兒教育工作者真正了解音樂教育對幼兒身體的發展、語言的發展、知識的發展、情感和意志的發展、個性和社會性的發展起著的重要作用,轉變原有的陳舊觀念,認清新世紀形勢下幼兒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學前兒童音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過音樂教育活動使兒童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幼兒音樂教育主要是培養幼兒對唱歌、旋律、傾聽等音樂內容的興趣和熱情,教給幼兒感受和表現音樂美的方法、手段和途徑,使他們有能力以聲音、節奏為手段去表現所感受到的音樂情感,並能夠富有熱情、表現力和創造性地進行表演。因此,我們必須明確幼師培養目標是讓學生畢業後,到幼兒園去做一個合格的幼兒教師。教給幼兒一些簡單的音樂技能,培養幼兒的音樂興趣和索質,使幼兒能夠健康和諧地全面發展,而不是培養她們個個都成為音樂家。
⑺ 在區角活動中培養幼兒合作能力的論文
希望以下內容能讓您借鑒一下: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需要人們具備善於與人合作的品質。有專家指出:21世紀的成功者將是全面發展的人、富有開拓精神的人、善於與他人合作共處的人。上海市學前教育綱要指出:學前教育的任務是,建構後繼學習及終身發展的基礎,培養健康活潑、好奇探究、文明樂群、勇敢自信、有初步責任感...的面向21世紀的兒童。我們知道,孩子的自主活動不是單獨的個體活動,而是以與同伴、教師、及其他人共同生活為背景的,所以我們的孩子要學習通過交往逐步認識自我並接納他人,從而了解社會,融如社會。但是,在當今社會隨著獨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孩子愈來愈成為家庭的核心、家中的「小太陽」、「小皇帝」,使孩子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惟我獨尊、自私等不良的行為習慣。孩子跨入幼兒園以後,我們發現當某一游戲需要他們合作進行時,他們就會顯得手足無措,也就根本體驗不到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由於孩子不會合作,他們會你爭我搶自己喜歡的玩具。在游戲中表現出獨自游戲,不與同伴交流。為了讓幼兒體驗成功與喜悅,獲得合作的快樂,我們以自主活動為切入口,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讓幼兒學會合作、主動合作,以真正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們通過區域活動中的兩個區進行了著重的指導: 1、玩具積木區在這一區域內,孩子可以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喜歡的玩具或積木進行活動,在這里我們為孩子提供的活動器材並不是人手一份的,幼兒在活動中必須自主地選擇,並相互協商一起玩的,當遇到孩子爭搶玩具積木時,老師並不急於去幫助解決問題,而是先觀察孩子的行為,再進行適當的引導,最終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最終體會與同伴合作的快樂。同時,我們還鼓勵幼兒自帶玩具來園,其目的也是使幼兒願意將自己的快樂與大家分享。 2、角色游戲眾所周知,角色游戲是培養幼兒合作能力的最佳途徑,因為在角色游戲開始前,幼兒必須做好一系列的准備工作,如商量游戲的內容,分配角色,規定角色規范,准備玩具和游戲材料。在游戲進行中,幼兒必須注意他這個角色和別的角色之間的關系,以保持雙方的協調一致。當他們在游戲中產生 「越軌」行為時,別的幼兒就會加以提醒,並「強令」其糾正。幼兒就是在相互監督中訓練自己的合作行為,並逐漸調整自己的行為以適應整個游戲過程的需要。在角色游戲開展初期,幼兒往往會爭著當自己喜愛的角色,這時,教師給予適時的引導和指導,針對不同情況給予不同的建議,如「你們都想當院長,沒人當醫生、護士,醫院開不成怎麼辦?」「你去給理發師當助手試一試。」「你要和爸爸商量著玩。」等等,在教師的積極鼓勵和適宜的引導下,幼兒的合作能力得到逐步而有效的培養。我們都知道,孩子自出生第二年開始出現合作的意向,四歲左右是幼兒合作發展的敏感期,因此,我們若能抓住這關鍵期,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一年的實踐研究,幼兒的合作狀況有了明顯的提高。他們體會到了與人合作所帶來的成功喜悅,產生了願意與他人合作的願望。期末,我們對孩子在自由活動時的合作狀況進行了觀察與記錄,我們發現,孩子的合作水平由意向性合作逐漸向組織化協同轉變,他們能根據活動的內容自定主題,邀請夥伴,相互協商分工,特別表現在角色游戲過程中,孩子們往往能自己商量,自己分工,並在活動中相互協調以達到相互融洽地游戲。通過合作能力的培養,促進了幼兒個性的全面發展。1、培養了幼兒的協調能力美國心理學家卡耐基認為,在未來社會,成功源於30%的才能加70%的人際協調能力,幼兒良好的社會性人格特徵是通過與他人尤其是同伴交往發展起來的,交往是雙方互動的過程,由於孩子缺乏交往的技巧,在交往過程中往往會產生這樣那樣的矛盾。在活動中,我們鼓勵幼兒用協商的口吻進行表達、溝通,如:「我們需要幫助,你來幫我們好嗎?」「我們一起做好嗎?」這樣既讓幼兒感受到同伴的友愛之情,又明白了如何與人協商的方法,掌握與人合作的技巧,形成對人對事的正確態度。2、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合作能力的培養強調孩子在活動中積極主動地與同伴交往、合作,與同伴合作成功的機會較大,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大部分孩子在活動中能自信的邀請同伴或加入同伴的活動,為孩子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3、建立了良好的夥伴關系通過與同伴的合作,使孩子學會了交往,也善於與人交往,孩子們能根據游戲的需要而與同伴建立夥伴關系。在游戲中,絕大部分的孩子與全班孩子都有了良好的夥伴關系,孩子間的關系更密切了,班集體也更有凝聚力了。 4、營造了一個自由寬松、合作學習的環境氛圍,拓展與同伴合作的空間。幼兒在活動中要與同伴友好的玩,必須克服困難,使己的行為適應活動規則,如在玩沙活動時,我們一起搭建建築物的活動中,我要求每組幼兒搭一個建築物,最後全班組合成一個小花園,這種有共同目標的游戲活動,比較容易使幼兒達成良好的合作。 5、培養了幼兒的集體觀念,增強了幼兒的集體意識。在孩子合作的過程中,通過集體成員的努力,一起完成了任務,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即使是失敗,大家也一起來分析,再一起努力,幼兒可以體會到集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