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幼兒益智 » 幼兒視知覺游戲
擴展閱讀
天成解說一個人的游戲 2021-03-16 21:51:02
打游戲什麼牌子顯卡好 2021-03-16 21:51:00

幼兒視知覺游戲

發布時間: 2021-03-16 04:51:38

⑴ 孩子今年4歲了,好像挺喜歡畫畫的,因為我愛人是老師,想自己在家裡教。可以嗎

孩子4歲已經可以開始學習畫畫了,而且你的孩子看上去對畫畫的喜愛程度很深,想必是很感興趣的,從小學習畫畫對孩子的好處也是很多的。現在很多家長都已經開始重視培養孩子的藝術感,從兒童繪畫的發展特點來說,孩子從半歲開始就可以接觸畫畫了,在繪畫的過程孩子大概會經歷這四個時期:

4歲的孩子正處於塗鴉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雖然沒有任何繪畫技巧,但是想像力卻是十分豐富的,所以,作為家長大可以抓住時機讓孩子學習畫畫。因為您愛人可以在家輔助孩子學習,所以在選擇美術教育機構的時候可以考慮下線上美術教育平台,如美術寶1對1,他們主要是1對1線上教學,老師比較專業,通過網路既節省了時間也節省了精力。另外,線下的美術班孩子都是比較多的,基本上找不到父母能參與到孩子學習中的,在線美術教育則不同,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學習畫畫,既培養了孩子的興趣,也增進了父子之間的感情。

但是家長在孩子自己「創作」的時候一定不要一直指點,否則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將會受到壓制,家長只要扮演「書童」的角色即可。

感謝您的邀答,希望您的孩子可以早日成為一名繪畫小能手!

⑵ 精細動作訓練游戲

1. 塞紙片

玩法:准備一個紙盒或礦泉水瓶,用小刀切開一個長方形的缺口(長3~5厘米,寬.5厘米左右,准備各種形狀的紙片,數量隨意(能力弱的用硬紙片,能力好一些的可以用普通紙片),也可以用雪花片。讓孩子自己把紙片從缺口塞進紙盒或瓶子。


2.折紙

玩法:利用手工紙教小朋友折紙飛機小船等等,完成之後還可以一起玩耍。


3.投擲花生米

玩法:花生米和一個杯子,選擇合適的距離,讓孩子捏起花生米投進杯子裡面,孩子熟練之後,增加花生米與杯子之間的距離。


4. 小棒鑽洞

玩法:家長示範把小木棒從瓶子的瓶口放入,引導孩子:「噢,小棒要進山洞了。」讓孩子將小棒從瓶口處放入,開始時如果不會,家長可以手把手幫助孩子。


5.手影游戲

玩法:關掉房間中的大燈,拿一個小燈固定在牆的一邊,使光投到另一邊牆上。孩子手放在離燈近的地方,遮住光,另一邊牆上出現手的影子。調整手的姿勢,牆上出現不同的影子。


6.穿珠子

左手前二指捏起珠子,右手前二指捏住繩子,穿過珠子後,左手前二指拉過繩子。


7.擰發條

擰發條比較難,因為還需要另一隻手來配合,但是我們也需要練習。可以買各種不同的發條小玩具,和孩子一起玩,既鍛煉擰發條的能力,又提升了互動的能力。做以上活動的時候我們要求的是前二指伸出來,而其他三個指頭要收起來。

可以在孩子的手心放一顆小珠子,告訴他你這三個小手指里放著寶藏,要好好收起來不要弄丟了哦。這樣會比較有趣,孩子容易配合我們。不要忘了強化孩子的好行為,多使用代幣制來強化孩子。每一個干預項目都是為了讓孩子的未來更好,所以要在平時的生活中去做,不要剝奪孩子動手的機會。

7個提升精細動作的小游戲,快速練起來

⑶ 視知覺訓練游戲

功能訓練是根據智障兒童大腦皮層功能障礙而制定的恢復、補償其定位功能方法。 功能訓練包括感知訓練、口語訓練、大肌肉群活動訓練手功能活動訓練。 感覺是一種簡單的心理現象,又是一切較高級、較復雜的心理現象產生的基礎。 對智障兒童進行感覺訓練是提高智力水平的重要手段,通過大量豐富的感知刺激和增加肌肉的活動的效率,提高感知的閾限性,刺激大腦功能定位的恢復和補償,是一切訓練的開端。 1、視覺訓練 視覺是由眼睛,視神經和視覺中樞的共同活動完成的。外界物體發出的光作用於人的眼睛,通過眼睛的透明組織發生折射,在視網膜上形成物象,視網膜感受光的刺激後,把光能轉換為神經沖動,再通過視神經將沖動傳人視覺中樞,從而產生視覺。 對智障兒童的視覺訓練目的是提高和增強視覺器官的感受能力和大腦對視覺信息的加工處理能力。 視敏度訓練 觀察不同距離的大小類同物體。 (如:火柴梗、小木棍、牙簽) 觀察不同物體(如:傢俱、工具、蔬菜、水果) 分辨室外遠處不同物體(房屋、街道、交通崗) 辨認某種熟悉的物體(如:公共汽車、小轎車、卡車) 弱光下觀察物體(茶杯、書、筆桶) 辨色能力訓練 基本色訓練:用紅、黃、綠、藍、黑、白等顏色同周圍熟悉的物體進行實物訓練。如:紅旗、黃紙、綠樹葉、藍天、黑板、白襯衫等,讓智障兒童能基本正確地說出。 混合色訓練:棕色、灰色、粉色、紫色、橙色辨色訓練。 近似色訓練:近似色是運用基本色調出的色調。如:深紅、淺紅;深黃、淺黃:深藍、淺藍。通過繪畫調色進行訓練,使智障兒童能辨認近似色的能力。 形狀知覺訓練 結合實物,訓練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五角形、橢圓形、菱形、圓柱形。 距離知覺訓練 訓練智障兒童知道近物大,遠物小,近物清晰,遠物模糊。 方位知覺訓練 一方面以自身或身體為准進行訓練辨別前、後;上,下;左、右等方位;另一方面進行東西南北方向的訓練;太陽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 2、聽覺訓練 聽覺是由耳、聽覺神經和聽覺中樞的共同活動完成的。外界刺激聲波撞壓鼓膜,引起聽小骨的振動,使科蒂氏器上的毛細胞由於其頂端的毛與上方的蓋膜接觸,產生與聲波同頻率的電位變化,再刺激聽神經末梢,發出神經沖動,經過神經傳至大腦顳葉,引起聽覺。 對障兒童聽覺訓練目的是提高聽覺能力。 音響度辨別訓練 由於音波越強,振幅越大,聽到聲音越響。反之,音波越弱,振幅越小,聽到聲音越輕。訓練時先由輕到重,由熟悉的到不經常聽到的聲音。利用周圍生活的自然物,辨別敲出各種物體聲音大小,區分辨別聲音響度的聽覺訓練。 音高度區別訓練 音高是聲音最基本的屬性,是指聽到聲音的高低。 訓練聽各種熟悉的聲音。(打雷聲、火車鳴笛、汽車鳴笛) 訓練聽各種動物的聲音。(貓、狗、雞、喜鵲、烏鴉) 訓練聽辨各種人物的聲音。(男人、女人、老人、小孩)。 聽覺記憶訓練 聽記不連貫的為數字。 聽記並學各種動物鳴叫聲。 聽記圖形內容,顏色 注意訓練中家長朗誦訓練材料時速度要適宜。 音調區別訓練 音調可以充分表達一個人說話的情緒和寓意。訓練智障兒童從說話語調中理解真正的意思,提高適應生活能力。 律動音訓練 根據音樂節律反復做同一動作,以體態律動打擊樂器進行訓練。 根據樂典的節奏,讓智障兒童作各種拍打動作。(拍手、拍腿,模仿動物行、走、飛、跑、跳、游的動作) 根據勞動動作,編進律動音訓練中。 (如:拉鋸、打錘、洗衣) 結合方步、墊步、踏步練習進行簡單舞蹈步訓練。 樂音聽覺訓練 訓練聽各種樂器的聲音。 訓練學彈電子琴,激發樂音聽覺訓練積極性。 混合區別訓練 利用嘈雜的聲音中尋找熟悉人的說話聲。 在輕音樂中聽媽媽講故事。 3、味覺訓練 味覺是口腔內味蕾的一種功能。刺激物直接作用於味蕾產生興奮後,沖動沿吞咽神經,面神經和迷走神經傳人腦干,經丘腦,最後到達大腦皮層感覺區的最下部產生味覺。 人的味覺基本有四種:酸、咸、甜、苦。 訓練時從兒童表情動作可以顯示出對不同滋味的鑒別。 4、嗅覺訓練 嗅覺是有味的物質分子揮發,刺激嗅細胞,使之產生神經沖動,沿神經纖維上行,穿過顱底的開口直通腦部到達大腦皮層的顳葉區而產生的。 為提高生活能力,要重視嗅覺訓練,會區別甜味、苦味、汗味、煙味、汽油味、燒焦味、臭蛋味、爛菜味、葯味菜。 5.時間知覺訓練 通過有規律的生活幫助訓練時間知覺。幫助理解早晨、中午、晚上、今天、明天、昨天、後天、去年、今年、明年等;通過觀察一年四季變化,認識春、夏、秋、冬。知道自己的生日,知道兒童節在那天,國慶節在那天等。 提 示: 對智障兒童進行的感知訓練,還應當進行空間定向訓練,深度視知覺訓練。視覺追蹤訓練、聽覺定位訓練等。對智障兒童進行感知訓練可以發展他們的感知能力,同時可以提高他們的智力水平。因為;孩子的精神與環境的交流是通過感覺來進行的。; 在訓練感知器官的識別能力的同時,也要利用環境吸引兒童注意力和好奇心,培養興趣,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 感知訓練是其它各種訓練的基石,開端。請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做康復訓練智障孩子的有心人。有時間做一些訓練記錄,積累下來,總結成文,影響更多家庭,讓更多的智障兒童受益。

⑷ 如何讓孩子做動作練習

0~3個月嬰兒訓練1、抬頭練習 (1)俯卧抬頭:使小兒俯卧,兩臂屈肘於胸前,成人在小兒頭側引逗小兒抬頭,開始訓練每次30秒鍾,以後可根據小兒訓練情況逐漸延長至3分鍾左右。(2)坐位豎頭:將嬰兒抱坐在成人一隻前臂上,嬰兒的頭背部貼在成人前胸,成人一隻手抱住嬰兒的胸部,使小兒面前呈現廣闊的空間,能注視到周圍更多新奇的東西,這可激發小兒興趣,使小兒主動練習豎頭。也可讓嬰兒胸部貼在成人的胸前和肩部,使嬰兒的頭位於成人肩部以上,用另一隻手托住嬰兒的頭、頸、背,以防止小兒頭後仰。2、側翻訓練 (1)轉側練習: 用小兒感興趣的發聲玩具,在小兒頭部左右側逗引小兒,使小兒頭部側轉注意玩具。每次訓練2~3分鍾,每日數次。這可促進頸肌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為側翻身作準備。 (2)側翻練習:小兒滿月後,可開始訓練側翻動作。先用一個發聲玩具,吸引小兒轉頭注視,然後,成人一手握住小兒一隻手,另一隻手將小兒同側腿搭在另一條腿上,輔助小兒向對側側翻注視,左右輪流側翻練習,以幫助小兒感覺體位的變化,學習側翻動作。每日2次,每次側翻2~3次。 3、手部動作訓練 (1)手部感知練習:除了前面所述訓練小兒手部觸覺的方法外,尚可在嬰兒手腕部繫上鈴鐺或紅色手帕、鮮艷的手鐲,來吸引小兒對手部的感知,幫助他感知手的存在、體驗手的動作。可隔一段時間變更一種系法,看看嬰兒注意到這些變化沒有。脫下手鐲、紅綢帶讓嬰兒瞧瞧、摸摸,讓他感覺一下這些東西與手部動作的關系。還可讓小兒仰卧,將一塊布或手絹蓋在他的臉上,也可只蓋住小兒一隻眼睛,開始時可抓住小兒的上臂引導他幫他試著用手移開布,逐漸減少幫助,使他自己將布從臉上移開。 (2)抓握練習: 握著小兒的手,幫助其觸碰、抓握面前懸吊的玩具,吸引他抓握,可促進眼手的協調和視知覺的形成。
7~9個月嬰兒訓練
1、獨坐練習。當小兒能穩定的獨坐後可著重訓練小兒的平衡能力。讓小兒獨坐在床上或地鋪上,訓練小兒坐著轉頭轉身尋找。還可准備一張適中的小凳子,孩子坐上去時,雙腳剛好可觸及地面,而且腳掌與小腿、小腿與大腿、大腿與軀乾的角度均成直角。家長用手扶住孩子大腿,不要扶他的背,讓他自己尋找平衡點。待孩於坐直後,成人可試著松開一隻手,只用一手扶住孩子的一側大腿,另一手以玩具吸引小兒轉頭轉身尋找玩具。左右交替誘使小兒左右側轉,在學習轉側中尋找平衡點,並且練慣用腳來支撐身體。2、爬行練習。爬行使嬰兒能夠主動地移動身體、去探索周圍的事物,大大地提高嬰兒的認知范圍。爬行動作是依靠頸背部及四肢肌肉的力量和協調動作完成的。在小兒7個月時,已具備翻身、坐等一系列能力,說明其頸背部及四肢肌肉已較有力量並具備一定的協調性,這時就可以訓練爬行。 (1)爬行預備的動作。家長用一手抱著嬰兒的膝部,另一手環抱在他胸前,讓嬰兒雙手放在桌上或地上來支撐身體。然後家長可慢慢放鬆放在小兒胸前的手,鼓勵小兒直立支撐自己,每日練習1~2次,視小兒耐受情況,決定練習時間,一般每次3~5分鍾。 (2)學習爬行動作。方法:①使小兒趴著,兩腿伸直,手肘彎曲支撐上半身。家長以右手抓住小兒雙腳掌。②家長抓住小兒雙腳往前畫個半弧,使膝蓋盡量彎曲,腳跟碰到屁股,如此反復畫弧,做屈伸運動3~5次。③最後一次伸腿運動做完後,家長兩手分別握住小兒兩大腿後側,使雙腿輪流彎向腋部,做屈伸動作3~5次。④在小兒前方放個玩具,引誘他爬過去取玩具,成人扶住小兒的小腿,或用手托住小兒腳掌,左右交替地彎曲其膝關節,助其向前爬行,重復2~3遍,每日1~2次。 3、站立訓練:訓練小兒站立時,可將其雙腿略為分開,以降低重心,使之站得更穩些。每次扶站時間不宜過久。 (1)可扶著小兒腋下讓他練習站立。 (2)讓小兒扶著小車、床、欄桿及椅背等練習站立。4、手部動作訓練。(1)學習拇食指准確捏取,以加強嬰兒手指動作的靈活性和視覺-觸覺活動的協調。選擇一些小的、可食用物品如米花、小餅乾等,讓小兒捏取。教的時候家長可給予示範,如用拇食指捏取餅干放入口中,讓小兒模仿練習。 (2)雙手協調動作。①雙手玩玩具:在小兒准確抓握的基礎上可給小兒多個玩具,訓練他抓住一個玩具後再抓另一個玩具,或向小兒同一隻手上送玩具兩次,教小兒學會將玩具從一手換到另一隻手上後再取第二個玩具。②雙手對擊運動:當小兒兩手均有玩具時,可教小兒兩手對擊玩具。還可讓小兒兩手持細柄玩具如搖鈴或湯匙,模仿敲鼓動作,雙手輪回敲打面前的小桶或空奶粉罐。③教小兒雙手協調的撕紙。 (3)訓練小兒遵循指令有意識的拿起、放下玩具。投擲游戲可增強小兒上肢的運動能力與手的控制技巧、提高視覺定位能力,激發小兒積極愉快的情緒。准備一個容器(如紙盒或小桶)和一些彩色塑料小球,先給小兒做示範說:"我們來比賽扔球",將小球一個個扔進容器里,然後讓小兒模仿。開始時,可將容器和球放在接近孩子身體的地方,隨著小兒能力的提高,可逐漸將紙盒前移。游戲可增進親子交往,激發小兒積極愉快的情緒。
10 ~12個月嬰兒訓練
1、站立練習。站立練習時,要注意保護好小兒,循序漸進,逐漸延長站立時間。(1)兩手扶站。當小兒兩手扶站較穩時,可訓練一手扶站,可讓小兒一手扶站,另一隻手去取玩具 。 (2)練習獨站。成人可雙手扶著嬰兒的腋下,讓嬰兒背和臀部靠牆,兩足跟稍離牆,雙下肢稍分開站穩,然後慢慢放手,並拍手鼓勵小兒獨站。 2、起立練習。教嬰兒從俯卧位雙手撐起身體,再雙腿跪起來,呈爬姿,抓住欄桿站起來。(1)從站位至坐下。嬰兒扶站位,用玩具引導小兒慢慢坐下,教小兒從站位扶著欄桿慢慢坐下,而不是一下子摔坐下。 (2)站穩練習。 ①讓小兒先觀察一下不倒翁玩具,推一下、站起來的樣於,然後對小兒說:"你也像不倒翁一樣,把你推一推,你就站起來。"成人讓嬰兒站好,用一隻手在嬰兒軀干一側輕輕推一下,使他失去平衡,另一隻手擋住嬰兒另一側身體,並幫助小兒恢復到站位,成人應在輕快地游戲氣氛中和嬰兒進行練習,鼓勵表揚嬰兒,以訓練小兒平衡感。 ②將嬰兒扶站好,並把嬰兒感興趣的玩具置於嬰兒身體一側,鼓勵他盡可能彎曲身體去拾取玩具,左右側交替練習,可增強嬰兒腰部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 3、行走練習。應循序漸進。剛開始練習時,一定要注意保護,防止小兒跌倒,減少他的恐懼心理,使他樂於行走。在學走期間盡量不要靠"學步車"一類工具幫助,以免小孩形成不正確的行走姿勢。可拉著小兒的雙手訓練其邁步,或讓小兒扶著欄桿或床邊邁步走,還可用較長的圍巾從嬰兒前胸、腋下圍過,成人在孩子後方,拉緊圍巾,讓孩子練習獨立走步。孩子會獨走數步後,可在小兒的前方放一個他喜歡的玩具,訓練他邁步向前取,或讓嬰兒靠牆獨站穩後,成人後退幾步,手中拿玩具,用語言鼓勵嬰兒朝成人方向走去,小兒快走到成人身邊時,成人再後退幾步,直到嬰兒走不穩時把嬰兒抱起來,誇獎他走得好並給他玩具。4、手部動作訓練。 (1)訓練小兒手的控制能力。在小兒能夠有意識地將物品放下後,訓練小兒將手中的物品投入到一些小的容器中。讓小兒將小木塊放到一個小盒子中,將小粒的東西拾起來放進小瓶中。還可給小兒選擇一些帶孔洞的玩具,讓小兒將一些東西從孔洞中投入。 (2)訓練小兒用手的能力。可通過游戲,成人示範,教小兒學會手的多種用途。比如把木塊搭起來,打開或蓋上盒蓋、瓶蓋,拉電燈開關線,用筆畫線條,用手翻書,按按鈕、扔皮球,拾東西,模仿用手推玩具火車,拿勺子在碗中攪拌,用勺吃飯,用手挖摳東西等等1~1歲半幼兒訓練1、繼續訓練小兒獨立行走的能力和行走的穩定性,以促進運動的協調性和軀體的平衡能力。可和小兒一起拖拉玩具車,教小兒拉著小車向前走、側著走、倒退走等。准備一個較大的皮球,成人將球滾到小孩子腳邊,教他抬腳踢球。 2、發展小兒走、蹲、彎腰動作。將玩具散放在各處,要求小兒收撿玩具交給成人或放在固定的地方。 3、訓練小兒下床。當小兒爬到或走到距床沿約30厘米處,就訓練他調轉身體,頭朝里腳向床邊方向,然後讓他們倒退著向床邊爬行,直至腳踩地。開始成人應在小兒背後保護一下,防止小兒動作不穩仰倒在地。可用同樣方法教小兒從坐在沙床上或椅上轉身下地。 4、訓練小兒手的靈活性和准確性。如教小兒學習畫畫、搭積木、用塑料繩將有孔玩具串起來。1歲半~2歲小兒訓練
1、扶欄上、下樓梯。訓練小兒學習上、下樓梯。訓練上下樓梯時,開始選擇的樓梯不要太多層,以便於孩子能夠較順利地上完樓梯,體驗到成功的快樂。2、跑步練習。家長可通過游戲來訓練小兒跑步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如靈活的向前跑,轉彎跑。3、通過游戲、手工、鼓勵小兒做力所能及的事,促進手動作的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2~2歲半小兒訓練
1、獨自上、下樓梯練習。用玩具在上逗引或鼓勵小兒上樓,使其能不依靠家長或欄桿自己上、下樓梯。可選擇無扶手、只有3~4層的階梯練習。 2、雙足跳練習。成人可牽著小兒兩只手,教小兒蹦跳,逐漸訓練小兒不要扶持,雙足能同時抬起跳離地面。但是,不應當讓孩子過分迷戀於跳躍(特別是從高處跳下),因為幼兒在這個年齡段還沒有形成腳弓,過多的跳躍有可能形成平足。3、繼續讓孩子多做動手游戲,發展手部動作。可用積木搭樓房,和孩子玩比賽拾物的游戲,比賽用繩子串珠的數目,學慣用筷子來取東西,折紙等等,發展手部動作。 4、兩歲後可讓幼兒學做主動操。2歲半~小兒訓練
1、獨腳站立練習,兩腳可交替訓練,使雙下肢力量均衡。開始時小兒可能要扶著人和物才能抬起一隻腳,逐漸地訓練小兒不依靠人和物自己能夠單足穩定地站立幾秒鍾,並逐漸訓練小兒單足獨站由幾秒到10秒左右時間。可用競賽的形式鼓勵小兒,使小兒能夠逐漸地較穩定地單腳支撐。2、跳高、跳遠練習。可在地上放一張紙或劃二道線,要求小兒向前跳時不能踩到紙張或線內,調節紙張或兩條線的寬度,訓練小兒向前跳躍的距離。還可訓練小兒跳高,可在地面上設置有一定高度的障礙物,如一本書或一塊磚,讓小兒跳越過去,並逐漸地增加難度,如再加一本書或一塊磚,變得更高;或兩本書或兩塊磚平放,變得更寬,讓孩子練習。要注意孩子的安全,給予適當的防護。3、發展動作協調能力。泥塑、拼貼畫,既可發展小兒手動作的靈巧性,還可促進小兒想像力和創造力。教會孩子搓、揉、壓、卷、捏等動作,並在此基礎上塑造各種物和人的形象。家長可適當給於指導和幫助,從容易的形象學起,以發展小兒的想像力,創造力,提高動手創造的能力。三輪童車是這個年齡段小兒特別喜愛的玩具,騎三輪童車既增強孩子的體質,又培養小兒膽大心細、集中注意力的良好習慣,還可以藉此訓練小兒動作的協調性、敏捷性和良好的反應能力,並能幫助小兒理解交通常識。三、習慣和生活能力的培養。教小兒練習自己穿衣服,認識衣服的前後,並試著穿好衣服,扣上簡單的扣子。脫衣服時,先自己解開扣子,再脫掉衣服。可用一些較寬松的外衣先讓孩子練習,一般小兒先學會脫衣褲,再學會穿衣服。還要教小兒試著自己穿鞋子。教會小兒能夠明確的表達要大小便,可訓練小兒自己脫褲子蹲盆或上廁所,教小兒如何才能不弄臟褲子,並教小兒在中午和晚上上床睡覺時知道先去廁所。

⑸ 視知覺有哪些功能

視知覺的功能:

1、空間知覺:知覺物體(包括圖片、文字、符號等)的位置及與周圍事物的空間關系。

2、視覺記憶:把當前看到的東西和以前的經驗作比較,加以分類、整合再儲存在大腦中。

3、辨別功能:能認出物品之間特徵的異同點,接著進行配對。

4、視覺想像:能不用看到物品,大腦就能想像出具體的樣子。

視知覺在心理學中是一種將到達眼睛的可見光信息進行解釋,並利用其來計劃或行動的能力。視知覺是更進一步的從眼球接收器官接收到視覺刺激後,然後一路傳導到大腦的接收和辨識的過程。我們的知覺、記憶和思維,也有相當大一部分是以視覺作為組織,加工和儲存的形式。由此可見,視知覺對於我們的生活及其重要。

(5)幼兒視知覺游戲擴展閱讀:

提高視知覺能力的訓練方法

1、七巧板拼圖。先利用彩色七巧板拼出各種有色彩的圖形(色彩有提示作用);在用同色七巧板拼出各種圖形;

2、彩紙拼圖。 讓兒童利用各種顏色或畫有各種圖案的彩紙來復制各種模式(如人、植物、動物等),例如把畫有人體各部位的彩紙拼成一個人、把「支解」的動物或植物復原等。

3、搭積木。先練慣用彩色的木製或塑料制積木拼幾何形狀或模型;後應用同色的捷式積木拼搭。

4、從圖片中尋找圖形。在一幅圖中發現一系列物體或圖形,如要求找出所有正方形等。

5、木珠拼圖。用一串木珠復制一些圖形或擺成不同形狀。

6、猜謎。要求兒童解謎,謎底可以是人、動物、形狀、數字或字母等,但謎面必須是視覺信息或視覺想像的;如「麻房子、紅帳子,裡面住了個白胖子」(打一食物——花生)。

7、分類。要求兒童按大小或顏色把幾何形狀分類;學會用不同的分類標准將撲克牌分類。

8、各種智力拚圖。將原本完整的彩圖按照一定的規律支解成若干個小部分,要求兒童根據原圖還原。

9、摹寫圖形。要求兒童把家長寫或畫在黑板上的具有不同空間位置、不同形狀的圖形摹寫在紙上。

10、幾何形狀的匹配。要求兒童把不同大小或不同形狀的蓋子蓋在相應的瓶子上;或要求兒童按照畫著的形狀把相同的找出來。

11、紙牌游戲。利用紙牌作為教學材料讓兒童來匹配數字、圖形等;

12、數字、簡單字或詞的游戲。對數字、簡單字或詞的視知覺與辨別是重要的閱讀准備技能。家長(尤其是幼兒園家長)可以通過合適的游戲讓兒童對字母與數字進行匹對、分類、命名等,如讓兒童把圖片上畫的圖形與詞進行配對;讓兒童利用某種特徵(如動物、交通工具等)對所有的詞彙進行分類;也可以利用與「紙牌游戲」、「字母與數字」相同的方法來進行詞的視知覺訓練。

13、尋找遺漏的部分:家長把一些實物(如人、動物、植物、日常用品等)畫在圖片上,在畫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漏掉某個部分,讓兒童把遺漏的部分找出來。

14、知覺速度。利用速示器或快速地呈現卡片來提高兒童認圖片、圖形、字母、數字、字詞的速度。

15、寫、畫訓練。讓孩子通過塗鴉的方式適當畫一些「作品」,以訓練眼手協調、視覺追蹤等能力。

16、迷宮訓練。給孩子做大量的迷宮練習或自己動手製作迷宮,訓練孩子的視覺瀏覽、視覺追跡等能力。

⑹ 訓練兒童視.聽.觸.嗅.味的感統游戲

在家也能做感統_訓練輔導_北京大興孤獨症康復中心

孩子在八歲以前,神經的的可塑性最高,家長如能把握時機,在此期間發掘孩子腦功能的優勢及薄弱所在,可及早誘導其發揮長處,改進短處。以下是給父母的一些建議:

觸覺方面

1、多愛撫孩子:情緒穩定及人際關系的建立,均有賴安定的觸覺系統,而愛撫是促進觸覺系統,形成安定的有效方法;

2、提供干凈、自由的游戲空間:讓孩子能在地上自由爬行及接觸周圍物品,別老把嬰兒放在學步車或嬰兒車內,使其喪失爬行及用手觸摸環境的機會。

3、對觸覺防禦過當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他們洗臉、洗澡或睡覺前,以手或柔軟的手巾,輕輕地觸壓或按摩孩子地手、腳或背部。

4、對觸覺遲鈍的孩子,父母一方面可用軟毛刷子耍孩子的手心、手臂及腿部,以喚醒其觸覺;另一方面,可以給孩子觸摸玩具,讓他在玩耍中不知不覺地增進觸覺識別能力。處理時要謹慎。一般這種孩子通常有吸吮奶嘴、手指或手帕地習慣。父母不要採用高壓或恐嚇的方式來糾正這些習慣,而應該先適度地滿足孩子對觸覺的需要,加強親子間的關系,使孩子有安全感,在此前提下,才要求他們逐漸改掉這些習慣。

前庭平衡方面

1、善於用搖籃。

2、多提供騎木馬、坐電動玩具、滑滑梯、盪鞦韆、跳彈簧墊等活動。如果孩子前庭抑制功能不良,易出現頭暈等反應時,家長仍應讓他們從事上述活動。只是要適度加強保護,並給予心理上的支持。

肌肉關節動覺方面

要重視孩子運動,孩子玩弄或咬自己的手、腳、摔東西、敲打玩具、搬弄座椅或爬上爬下,都是在從事有益的活動。因此,父母千萬不要為了避免事後收拾麻煩,或怕孩子遭到任何一點小碰傷,就全面禁止孩子活動,而應以積極的態度,使孩子得到適當的活動。

精細動作方面

1、在嬰幼期間要提供孩子豐富的觸覺刺激。

2、給孩子適度獨立的機會。

3、在上小學前,家長應讓孩子有許多塗鴉、剪貼、捏泥巴和粘土、扣鈕扣、握筆、做簡單家事的機會。

視覺方面

1、豐富幼兒期的視覺刺激。

2、提供有益的視知覺玩具:如積木分類、卡片配對、走迷宮、玩拼圖等。

聽知覺方面

1、對聽知覺辨別能力差的孩子,可多訓練孩子閉目傾聽環境中的聲音,或讓他們帶上耳機聽故事錄音帶,以提高他們對聲音的敏感度。

2、對聽知覺過慮能力差的孩子,消極的作法是,在孩子學習的場所,控制不必要的噪音。積極的作法是,在背景音樂的環境中訓練他們注意傾聽,並辨別主題聲音。

3、對聽覺記憶力不佳的孩子,可帶孩子多做"聽命令做動作","聽指示畫圖","復誦數列"或"朗誦文章"的游戲,讓他們學習將所將聽到的話,有組織地儲存在腦中,然後再將這些知覺印象,有條理地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⑺ 8歲兒童注意力訓練

七、八歲的孩子正處於很淘氣的年齡,所謂「七歲八歲討狗嫌」,隨著孩子的長大,會逐漸有所改變。您不必太著急,當然教育是必要的。 人們都喜歡聽肯定和表揚的話,在這種心態下,容易激起改造自己的積極性。孩子同樣是這樣,而且比成年人更見成效。經常在被批評的狀態中生活的人,心態肯定是消極和抗拒的。 改造壞習慣,必須使孩子自身得到動力才行,靠家長和老師的批評或壓制是不會長期見效的。一般應該找到突破口,這個突破口可以是孩子的某項技能或長處被大家認可而得到表揚,孩子從而建立了信心,有了改造自己的動力。或是改造壞習慣初見效,得到肯定和鼓勵而建立信心,進而更加努力地去進步。 建議您先從改造注意力著手,當他上課的表現有所進步時,相應會得到老師的肯定和鼓勵(當然也會得到家長的表揚),孩子便會增強自信和聽課的興趣。在這種前提下,再對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你連上課聽講都能夠有這么大的進步,就不信你改不了愛招惹人的毛病。」來激勵他,在自律心理被激發出來後,孩子才容易改掉比較頑固的毛病。 孩子和您如果每天能有半小時左右時間的話,我介紹您一些方法,您不妨試試,會對他的注意力提高有所幫助。 孩子上課注意力能否集中,決定於他的聽知覺和視知覺效果是否好。 聽知覺包括:聽見—聽全—聽懂—理解—記住。 視知覺包括:看見—看全—看懂—理解—記住。 開始時,先做「靜心」的活動。方法如下: 您先給孩子用一個一次性杯子,在裡面放2——3厘米厚的大米,之後,用寬膠帶把杯口封住。 讓孩子坐好,把杯子頂在頭上。閉上眼睛,您開始記時。時間開始可用5分鍾,逐日延長,最長10分鍾夠了。 此時,讓孩子把呼吸逐漸減慢,慢慢吸氣,再慢慢呼氣,而且要數自己在這段時間內呼吸了幾次。同時您最好放一些柔和的音樂,最好是古典音樂。在這種氛圍內,孩子的心會自然靜下來。做了此項後,再交叉進行聽知覺和視知覺的訓練: 介紹幾個訓練聽知覺的簡單方法: 1、讀50個任意連續的數字(要先准備好,最好寫下來),慢一些。事先告訴孩子,要數出有幾個「3」(或「8」等任意數字)。他就必須集中注意力聽,並且要記住。此數字可逐漸加多,如60個、70…… 2、讀一小段大約2、300字的短故事(故事中的一段也可),慢一些。事先告訴孩子,要數出有幾個「小」(或其他字)。他也必須集中注意力聽,並且要記住。 3、事先告訴孩子,你要給他讀一小篇故事,只讀一遍。讀完後,您會提幾個問題問他。這樣他就會集中注意力聽,並且要聽懂,記住,才能回答。如果孩子的理解力還有些差,就要選擇淺的故事,逐漸加深。 4、您讀幾個數組成的數列,用慢速讀一遍,讓孩子復述,說對了,再加一個數(例:3845——3845,90263—90263,162853——162853……) 5、倒說片語或短句,一遍後,讓孩子倒著說。如「白兔」——「兔白」,「我吃飯」——「飯吃我」——「我愛學習」——「習學愛我」。 6、說幾個詞,讓孩子記住。再念一小段文章,讓孩子聽這篇文章中有哪幾個是剛才記的詞(家長要提前准備)。 7、同時告訴孩子幾件事情,說一次,之後讓孩子去做。如:「把這本書給爸爸送過去,順便把廚房的燈關上,再倒一杯水來。」 您還可以自己想一些方法,宗旨是讓孩子集中注意聽,聽懂,記住。 再介紹幾個視知覺訓練的方法: 1.給孩子寫一些連續的數字(至少200個數字),讓他正著讀,倒著讀,看讀錯多少。 2.讓孩子數您寫的這一段數字中有多少個什麼數字(如有多少個「7」,「45」等)。 3.讓孩子倒著讀課文,看讀錯多少。 4.寫一段數字或沒有意義的漢字或漢語拼音字母,讓孩子抄寫,看抄錯多少。 您還可以自己想一些方法,宗旨是讓孩子集中注意看,看懂,記住。 這些訓練,每晚做30分鍾左右,堅持兩、三個月,而且要做記錄(如每次杯子掉多少次,呼吸多少次,聽數字、漢字的個數等),看有多少進步。之後,您就會發現您的孩子能夠「坐」下來,並且聰明很多,注意力也比其他孩子好很多。 在這種訓練開始之前,您一定要和孩子談一次話,鼓勵他提高注意力的決心,告訴他您決定和他一起來訓練注意力,很有意義並且有意思,相信他能夠堅持下來。每天完成後都要給予一定的客觀肯定。至少能夠進行就應該肯定。 此外,您還要養成對孩子說話一定只說一遍,不能說好多遍的習慣,還要盡量少嘮叨。否則很容易使孩子養成「聽不見」的壞習慣。 孩子有進步一定要表揚。被肯定後的心態是積極的,向上的。要抓住此點。 在孩子注意力有進步後,激發他改變自己打人的毛病應該是比較順利的。 您在這其中一定要有相當的付出,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要有耐心和信心。祝您成功,也一定會成功。 祝您的孩子很快會有快樂學習的心態,和良好的習慣。

⑻ 視知覺的運用計算機訓練學習障礙兒童的視知覺能力

隨著對兒童學習障礙問題的認識逐漸增多,針對兒童學習障礙產生的病因和病理特點,出現了許多種訓練方法,從不同角度或不同層次對學習障礙兒童進行干預,如:行為矯正技術,認知策略訓練,自我控制訓練,感覺統合訓練,以及葯物療法等等。但是,由於學習障礙產生原因的不同,相應的干預措施也各不相同,因此並不存在一種單一的、王牌的訓練兒童學習障礙方法。現在,由於計算機的普及,研究者們也編制了一些針對某一方面學習問題的計算機軟體,嘗試運用計算機訓練兒童特定的學習能力障礙。比如,為了改善學習障礙兒童的認知能力,研究者以認知心理學與神經心理學理論為指導,並針對兒童學習能力發展的不平衡,以及在感知覺、注意、記憶、計算、語言、邏輯思維等具體學習環節上出現的學習困難,設計了一系列的計算機軟體,即兒童認知能力綜合訓練軟體。這套訓練軟體包括仿畫訓練,空間記憶,解碼訓練,劃消訓練,概念形成,精細動作,視聽識別,計算練習,連線訓練,多項選擇和詞彙理解共11個方面,嘗試運用人-機對話的方式對學習障礙兒童進行訓練。
現在,舉例介紹如何運用計算機訓練學習障礙兒童的視知覺能力。比如,小明是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因為他的學習成績總是不夠理想,他的父母帶他來到心理咨詢室,要求心理醫生對孩子做一次檢查,以幫助他們了解他學習落後的原因。心理醫生詳細地詢問了小明的成長史,得知他出生時一切正常,在3歲以前的生長發育和同齡孩子一樣:1歲左右學說話,11個月就會自己走路,2歲時已經會雙腳跳。可是到3歲上了幼兒園後就發現小明與其他孩子不同的地方:老師在課上交代的事,回家不會學舌;一個小組做游戲,他常常不能等待,弄得小朋友都不願意和他一組。上小學就更麻煩,老師三天兩頭請家長,說他學習老跟不上趟,每年都是很勉強地升級。心理醫生又給小明做了進一步的心理測驗。韋氏兒童智力測驗結果IQ=91(言語智商99,操作智商87),在正常范圍內,說明他的學習不良並不是由於智力不足造成的。在Achenbach行為量表上顯示多動、焦慮和注意力不集中。在視覺-動作統合發展測驗中的結果比同齡兒童落後11個月,視知覺能力明顯低於同齡兒童。根據測驗結果,心理醫生為這個孩子制訂了一份個體訓練方案,每天抽出1.5小時進行訓練。訓練內容包括視知覺能力、感覺-動作能力和自我監控能力三大方面組成。其中,視知覺能力和感覺-動作能力方面的訓練就是運用計算機來進行。
在訓練過程中,心理醫生決定將提高小明的視聽注意、記憶以及思維的概括組織能力作為第一階段的突破口。例如在視聽識別訓練中,通過兒童對計算機呈現的不同頻率、不同音調的聲音和圖形進行辨別,從聽覺和視覺兩個感覺通道進行有意識的主動注意和無意識的被動注意訓練,提高兒童的視聽注意和感覺記憶能力;在劃消訓練中,先由訓練教師根據每個兒童的不同程度設定參數,從一組圖形中選擇適合該兒童的圖形,然後再選擇注意練習或記憶練習,由孩子自己在計算機上獨立完成。當結束一組練習時,屏幕上就會自動顯示記憶完成的時間及錯誤數量,使兒童及時得到反饋,並且列印出來作為資料交給家長和孩子保存。在多項選擇訓練中,採用圖形表示的非文字訓練和字詞訓練兩種方式,讓兒童通過觀察、分析材料,然後根據圖形的形狀、顏色、大小和排列規律等維度進行邏輯推理,逐步培養孩子的思維概括能力、知覺組織能力和識別部分與整體關系的能力,10道題後自動呈現評分表。除此之外,還針對小明的思維概括能力不足,為他安排了連線訓練、解碼訓練、概念形成等方面的訓練。
這樣,經過三個月的強化訓練,小明的學習狀況有了比較顯著的改變:上課時的注意力明顯比過去集中了,平時寫作業拖拉的現象減少了,閱讀時丟字漏字以及跳行的情況也顯著減少了,理解能力也比過去有了較大的改善。並且,在訓練後期及結束後的時間里都能保持較好的學習狀態和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