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電影《喜福會》的影評
導演是一位在美國長大的中國女孩兒.呵呵~我想,小說裡面大部分的故事是她聽來了,或者說學來了.因為小說中那幾位媽媽所碰到呢男人,全部都是男權社會下的典型男性寫照.當然不是說所有的男人都是這個樣子,大確實是一個普遍的問題.
影片中的幾位母親都為自己的地位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抉擇,移民美國.當她們走出自己過去的生活,過去的陰影,她們開始期望她們的女兒也有一個幸福的婚姻,幸福的結局.當然,這些女兒們都開始了自己的全新的美國夢.雖然,媽媽們仍然帶有中國一些比較保守的傳統想法,可是也接受了女兒們的開放.
而影片中我不喜歡的部分則是,有幾位母親,為了自己的生活,放棄了自己的孩子,那麼幼小的生命.如果我作為一個母親,是絕對不能原諒自己的.孩子是自己的,自己的生活也是自己的.那麼,既然決定了要這個孩子,就不能放棄.她們也許是沒有選擇,可是她們卻也不用選擇死亡.
有時這個社會很殘酷,但是總的來說它在進步.進步中的犧牲品又肯定不在少數.美國相對國內,它很進步,因為它已經經歷過了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他們曾經也有非常嚴重的男權問題,現在也有隻不過不那麼嚴重.當然,一個社會的進步,法制建設要緊密相關,我們需要看到的就是像故事裡的那些女孩兒一樣,為自己的生活說一句話,為自己的生活選擇一個最好的答案.
⑵ 什麼是長篇小說
http://ke..com/view/423592.html?wtp=tt
⑶ 喜福會中四對母女的希望各是什麼
<喜福會》所講述的是四位華人移民婦女和她們在美國長大的兒女各自之間的故事。小說的題目《喜福會》原是母親們打麻將的聚會。這些婦女移居美國已有幾十年,但她們仍念念不忘從小受過的傳統教育,恪守著中國幾千年來滲透於婦女血液之中、幾乎已成為天性的封建男權的思想。她們共同的理想就是要嚴格教育、管束自己的女兒,使她們能逃脫自己這一輩女人的命運,成為她們眼中幸福的女人。然而,對於母親的管束,女兒們則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一味反抗,在這個種族、階級、性別不平等的美國社會里,兩代女性上演了一出由相互爭斗到殊途同歸、相互認同的悲喜劇。在這出悲喜劇中,給人留下印象最深的不是人物口中道出的事情,而是那些她們無法啟口、無法觸及、諱莫如深的事情,是沉默背後的東西。在這里,沉默已經變成了一個象徵,它那巨大的毀滅性力量摧毀著女性賴以生存的自尊、自信和勇氣,使她們在沉重的壓抑之中喪失生存的能力。然而一旦打破沉默,這毀滅性的力量就會立刻消失,被壓抑已久的人性就將得到復甦,平衡和諧的關系就會得到恢復。《喜福會》中母女們的悲歡故事大部分都是以沉默和打破沉默這條主線編織起來的。
例如在吳蘇圓和吳晶梅這對母女之間,許多年的時間就是在沉默中度過的。母親在女兒童年時曾堅決而「狠心」地以做清潔工為代價讓女兒有機會去學習鋼琴,希望把她塑造成一個有別於自己、能為白人社會所接受的高雅女性。而女兒卻「不懂事」地一味反抗母親的意志、母權的統治。在一次華人社區舉辦的少年天才表演比賽上,女兒演奏得一塌糊塗,讓爭強好勝的母親當著親朋好友丟盡了臉面。回到家裡,女兒滿以為母親要朝她大發雷霆。然而,這時的母親卻一反常態地平靜如水,緘口不語,臉上一副「毫無內容」的麻木表情,沉默得令人恐懼。沒有受到訓斥的女兒的表現同樣令人吃驚:面對母親的沉默她的反應既不是吃驚,也不是輕松,更不是害怕,而是「失望」!因為這樣她就沒有辦法「也朝她(母親)大喊大叫,把心中的痛苦哭出來,摔回到她身上去」。在這里,沉默就像長在母女心中的一塊惡性腫瘤,把雙方都折磨得痛苦不堪。這件事情過去之後的很多年裡,它一直是母女之間不敢提及的禁忌話題。女兒再也不彈琴了,母親也不堅持讓她彈了。琴蓋鎖住了女兒的痛苦,同時也鎖住了母親的希望。沉默中女兒長大了,母親也衰老了。沉默的結果是「母親和我(晶梅)從未互相理解過。我們相互翻譯對方的意思,我聽到的內容似乎總比她說的少,而母親聽到的卻總比我說的多」。相互間的沉默和誤解持續了很多年。在女兒過三十歲生日之時,母親把這架閑置了多年的鋼琴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女兒,但這已經是母親臨終的願望了。當女兒再次打開琴蓋,彈起往日覺得很難的一支曲子時,她竟驚奇地發現這首曲子並不像她想像的那樣難了。母女之間的這些無言的行動象徵著沉默的被打破和兩代人之間最終的理解與諒解。然而,代價畢竟太大了。它犧牲掉了母親一生對女兒的期望和女兒半生的歡樂,並在女兒的心靈上留下了永遠無法癒合的傷疤。至此,我們不難看出沉默所蘊藏的巨大的破壞力。
值得我們注意的第二個例子是瑩映·聖克萊爾和莉娜·聖克萊爾這對母女之間的故事。她們的沉默已經不僅僅是話語的消失,而是整個人的消失,是對自我的不斷貶低和最終的抹殺。這是男權社會中女性終極的悲哀。可嘆的是當母親的一代已經失去了自我之後,女兒又在不知不覺中重復著母親的故事,盡管她曾經是那麼激烈地反抗過母親的意志。故事的一開始作者就以母親的口吻寫道:
許多年來我總是把嘴巴閉得緊緊的,不讓自己的願望流露出來。因為我沉默得太久,女兒已經聽不到我的聲音。她坐在她那豪華的游泳池旁,聽到的唯一的聲音就是她那索尼牌隨身聽中發出的聲音和她那身材高大無比的丈夫(的聲音)……
這么多年來我總是把自己隱蔽起來,像個小小的影子般跑來跑去,這樣就沒有人能抓得到我。我的動作是那麼的隱蔽,以至於女兒對我都熟視無睹。她所看到的就是她的購物單,她的記帳本和她那張整齊的桌子上擺著的扭曲的煙灰缸。
我想告訴她(女兒)的只有這句話:我們倆人都已經消失了。沒人能看見我們,我們也看不見別人;沒人能聽到我們的聲音,我們也聽不到別人的聲音。沒有人認識我們。(Tan,1993:64)
正如這位母親的這段內心獨白所描述的,她為了掩飾自己屈辱而辛酸的過去——無情的丈夫另覓新歡,腹內的嬰兒被她為報復丈夫而狠心地殺掉,獨自逃出家庭,尋找生路——在受盡了生活的折磨之後她變成了一隻「老虎」,一個「看不見的幽靈」,一個能未卜先知、看穿一切、預測一切災難的女巫般的人物。(這樣的女預言家或女巫般的人物在美國少數民族女作家的作品中也常見,如托尼·莫瑞森、愛麗斯·沃克等人的作品中的母親形象,這一點也非常耐人尋味)。盡管她後來碰到並嫁給了善待她但卻不了解她的美國丈夫,隨他移居美國,離開了惡夢般縈繞在她心中的故鄉和過去發生的一切,但此時的她已經沉默得太久,失去了生命力:
我怎能不愛這個人呢(她的美國丈夫)?但這是一種幽靈般的愛。明明雙手緊緊地摟住了他,卻根本沒有碰到他;明明一碗滿滿的米飯擺在眼前,卻一點胃口都沒有,我不知道什麼是餓,也不曉得什麼是飽。(Tan,1993:286)
而正是這樣一個沉默了半生,感情、精神上幾近麻木、死亡的母親在看到女兒面對的不幸婚姻時,卻出於母愛的本能果斷地打破了自己的沉默:
我要用這尖銳的痛去穿透女兒厚厚的皮,把她體內的「虎氣」也釋放出來。她必定會反抗。因為這是老虎的天性。但我終究會戰勝她,把我的精神輸入她的體內。這就是母親愛女兒的愛法。(Tan,1993:286)
母親為了拯救女兒准備採取行動了,那麼女兒呢?這位聽著索尼牌隨身聽,喝著可口可樂,在母親眼中只知道物質享受的新一代華人婦女的命運又是怎樣的呢?她的故事遠沒有母親的那麼一清二楚、黑白分明。她自認為在學業、智力、工作能力等各方面都能與丈夫平分秋色,甚至在某些方面勝他一籌:是她出主意協助丈夫創辦了他們自己的建築設計公司。因此她認為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她都「應該得到這樣一個丈夫」。而事實上她的婚姻,以至於她的整個生活都在美國式的「帳目均攤」的貌似平等的游戲規則下悄無聲息地松動著、瓦解著。她在游戲之中竟漸漸忘記了游戲最初的目的,失去了是非觀念和自我意識,到最後甚至幻想以經濟上的忍讓與多付出來換取丈夫的感情。失敗的結果使她完全喪失了自尊和自信。面對男權的威懾,她深深地感到了自身的嬴弱和無助,變得束手無策,啞口無言:
我開始哭泣,我知道這是哈羅德一貫討厭的。我一哭他就會不舒服,發脾氣。他認為我這是在耍手腕兒。可我真的忍不住,因為我意識到自己根本就不清楚這場爭吵最初的起因了。我是想讓哈羅德站在我一邊嗎?是想少付一些那一人一半的費用嗎?我真是想結束倆人之間這種凡事都算得一清二楚的生活方式嗎?即使真的那樣,我們不還是會照樣在心裡算這些帳嗎?那樣我不就會覺得更糟糕,更不公平嗎?……
這些想法全不對頭,全講不通,我一樣也說不準,整個人都陷入了絕望。(Tan,1993:180)
莉娜提出的實在是個令人困惑而又發人深思的問題。的確,女權主義最初的目的是要在政治、經濟、社會地位等方面爭取男女平等。用在我國流行了很長時間的一句話來說,女性的解放很大程度上就意味著「男女同工同酬」。我們姑且不談這個理想是否已經實現。就算是真的已經實現,女性就真的從此能與男性平分秋色了嗎?莉娜的故事就是對這個問題最好的回答。錙銖必究的形式上的平等掩蓋了問題的實質,那就是更隱藏、更根深蒂固的男權主義思維定式和人們早已習焉不察的男權觀念。莉娜對這令她有苦難言的男權觀念的沉默與忍讓把她推入了一個無言、無奈、無望的境地。一段婚姻葬送在「男女平等」的生活方式之下,這難道不是對某些人頭腦中的「平等」概念具有諷刺意味的新闡釋嗎?可以斷言,女性的這種沉默才是女權主義者和全社會更應備加關注的現象。在這里,「分攤帳目」變成了一個意味深長的諷刺,一個在更廣闊的背景下具有實際意義的暗喻。
在《喜福會》中,沉默的主題似乎無處不在,但又彷彿是作者在漫不經心中流露出來的。書中的女性不僅是沉默的受害者,也是將沉默鍛造成一把鋒利無比的劍去互相傷害的殺手。小說中的琳多和魏芙麗這對母女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女兒魏芙麗少年時代很有下棋的天賦,每逢與人對弈都猶如有神人在暗中相助,無往而不勝。她在學校和市、州級的比賽中都捧回過獎杯,這令做母親的頗為自豪。她走在街上,逢人便拿出登有女兒照片的雜志封面向人炫耀。這引起了女兒的反感。爭吵之後,母親一連幾天緘口不語,對女兒下棋的事情不聞不問。最後,女兒沉不住氣了,主動與母親講和,又繼續參加比賽。然而,奇怪的是從此以後她身上的那股神奇的力量不見了。她一輸再輸,直到最後不得不放棄了下棋,從一個天才的棋手變成了個「普通人」。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超現實的描寫。女兒身上神奇的力量自然是母親所賦予的,而母親的沉默竟永遠地奪去了她的天賦。在母親的眼中,女兒的生活是透明的,一切都逃不出她的眼睛。但是,當女兒帶著她參觀自己新布置的住所,希望間接地告訴她自己已再婚的消息,並迫切希望得到她的首肯與祝福時,母親卻作出一副充耳不聞、事不關己的樣子,或者顧左右而言它,或者乾脆不予理睬,把女兒懸在了沉默的半空中,使她受到了比來自話語更加深重的傷害。對這一點女兒有著切膚的體會:「我媽媽懂得怎樣讓人痛苦,這種痛苦比任何其他形式的痛苦都更加深重」。這位母親能讓「白色變成黑色,黑色變成白色」,讓女兒經過精心調整、自以為滿不錯的新生活——包括新婚的丈夫、自己的女兒與新繼父之間和諧的關系、丈夫送她的貴重禮物裘皮大衣、精心布置的家;一切的一切都變得一無是處、毫無價值可言。母親利用沉默這把利劍把女兒戳得鮮血淋漓、體無完膚,而更可悲的是女兒從母親身上繼承來的那不可救葯的心理情結(非要得到別人的肯定才能生活得心安理得)。一個非要不可,一個執意不給,這場不見硝煙的沉默戰爭使母親和女兒都身心交瘁,傷痕累累,在雙方感情上造成了本不該有的深深的傷害。一天,當女兒下定決心要去找母親說個清楚時,她才在母親睡熟的時候霍然發現,自己那強大的「敵人」原來不過是一個毫無攻擊力,甚至是不堪一擊的老婦人,這是多少年來她第一次發現母親的真實面孔。經過一番母女間推心置腹的交談。女兒終於認識到:
真的,我終於懂了,不是懂了她剛才所說的話,而是那些原本就是真實的事情。
我明白了自己一直是為何而戰的:是為自己,一個被嚇壞了的孩子,一個老早以前就逃到了一個自認為安全的地方躲起來的孩子。我躲在這看不見的掩體後邊,心裡很清楚對面藏著的是什麼:是她從側面可能發起的攻擊、她的那些秘密武器,還有她那洞察我一切弱點的高超本領。然而,就在我把頭伸出掩體,向外窺視的那一瞬間,我終於發現了那裡的一切:那是一個用鐵鍋當盔甲,用毛衣針作利劍的老婦人,一個因久等女兒的邀請而不得,正在變得脾氣暴躁的老婦人。(Tan,1993:204)
這是一段多麼形象、生動的描述!母女間多年感情、心靈上相互間的沉默給對方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創傷。而這沉默一經打破,戰爭的陰影也隨之散去了,取而代之的是兩代女性之間可貴的重新認識和相互理解,是女性的覺醒。她們終於認識到,在一個「種族、性別歧視的世界裡,女性之間應該成為朋友,成為同盟」。對於書中的兩代女性來講,要想相互破譯對方的真實思想——那些掩蓋在各種形式的沉默之下的真實思想是件非常艱難的事情。但無論怎樣,她們都以各自的方式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年輕一代的女性從母親身上汲取了精神的營養與力量,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新的生活。這正是小說的結尾處吳晶梅在母親去世之後代表母親去大陸尋找她失散多年的雙胞胎姐姐一幕所象徵的。三姐妹在母親的故土上終於摟在一起,多年的歸鄉之夢、母女和姐妹團圓之夢都隨著沉默的打破而實現了。這是讓人多麼欣喜的一幕!
譚恩美是華裔女作家中的第二代,她與王玉雪(Jade Snow Wang)和湯婷婷這些年長於她的華人女作家一樣,沿襲了母女關系這一寫作題材。她們都各自從自己母親的身上汲取了寫作靈感和素材。這正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在她們的作品中,「母親的苛求所代表的就是男性的苛求」,是男權社會滲透於她們意識深層的自我貶低、自我排斥、自我抹殺的傳統觀念,是一種可怕的集體無意識。在這樣的觀念之下,她們自然永遠無法達到母親的要求,也無法正視原本的自我。無論她們怎樣努力改變自己,以何種標准改變自己,其結果卻總是更多的失敗和更大的痛苦。這是一些華人女性最大的悲哀。從這個意義上說,《喜福會》給我們的啟示之一就是:在美國,所謂的多元文化,也就是亞文化與主流文化保持一致的新格局,從本質上來說不過是一場掩人耳目的把戲,是對亞文化的同化和心理侵略的掩蓋。那麼,與其他少數民族的女性一樣,華裔女性只有重新找回原本的自我,打破文化的沉默和性別的沉默,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尊、自信、自主地面對生活,才能最終進入「喜與福」的境界。
最後,再讓我們回到本文開頭提出的一個問題:在看到了作者通過她的16位女性人物一一講述的那些埋在她們心底的故事,了解了她們深深的沉默背後的心曲,對那些我們曾經那麼習以為常、司空見慣的問題作出了新的思考之後,無論你是男性還是女性,身處西方還是東方,你還能把這部小說當作一塊輕松可口的小點心來消化嗎?這里,我們不禁又想起了海明威那著名的冰山理論,我想它在這里也同樣適用:如果人的話語世界占他整個世界的十分之三,那麼有誰因此就能忽視那冰面之下十分之七的沉默世界的力量呢?
⑷ 急~~The Joy Luck Club 人物性格
李素雲,在日本鬼子打進桂林時逃難的路上不得已遺棄了未滿周歲的雙胞胎女兒。到美國之後她又有了一個女兒,吳精美。她強迫小精美學鋼琴,然而女兒性格倔強,終究沒能彈出像樣的曲子。精美的一句「我希望我死掉,就像被你殺死的兩個女兒一樣!」讓她跌進了痛苦的深淵。許安梅,幼年在中國目睹母親遭受凌辱後被迫成為富商的四太太。外婆去世時母親曾割下自己的肉想用迷信的方法留住她,但即使這樣她也沒有得到家人的原諒,因為她沒能做到「一女不事二夫」。安梅發誓要為被趕出外婆家門冤屈的母親討回公道,於是在母親吞食鴉片自殺後她搶回了被二太太抱養的弟弟。美國的安定生活沒過多久,小兒子又溺水身亡。女兒許露絲在婚姻上遇到了難題,卻寧願選擇心理醫生解答而不願意告訴自己的母親。龔琳達,娃娃親迫使她走進了洪家,嫁給了一個比她還小的男孩。為了逃避男孩母親讓她「傳宗接代」的命令,她聰明地編造了一串謊言,逃出了洪家,終於解除了套在身上的枷鎖。女兒薇弗萊·龔擅長下棋,然而在母親一次又一次的炫耀中她萌生出了一種憎惡,從此她再也沒了下棋的天分。顧映映,婚後才發現丈夫是個放盪不羈的人,他會帶各種各樣的女人回家過夜。心灰意冷的她打掉了腹中的孩子,回到了娘家。美國人聖克萊爾感動了她,她跟隨他去了美國,名字也改成了映映·聖克萊爾。她洞察到了女兒麗娜·聖克萊爾婚姻的危機,卻無力改變這一切。
素雲延續著她在桂林的習慣,發起了喜福會。邀集四個女人來打麻將,每星期她們輪流做東。輪到的女主人,必須准備一些特別的可以討口彩的食品。「我們決定把每周一次的聚會,變成過年一樣的節日,令每一周都有一個機會可以忘記過去。我們不讓自己想到任何不快與憂愁,就是要吃喝玩樂,自尋快樂。我們賭錢,講最美好的故事。每個星期,我們都期待著一次歡悅,這種期待,成了我們唯一的快慰,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將自己的聚會命名為『喜福會』了。」就這樣,同為1949年來到美國的四個中國母親,在舊金山開始了她們的友誼。幾十年過去了,依舊如此。母親們互相攀比著各自的女兒和生活,女兒們不服輸地絆著嘴。素雲歿於腦出血,女兒精美坐在了母親的位置上,那是東首,萬物起源之處。失散多年的雙胞胎姐姐有消息了,精美和父親回了中國,終於見到了和母親有著同樣面孔的兩個姐姐。
譚恩美筆下展現的,是我們廣大中國讀者所篤知和熟悉的,中國式的傳統母女情:女兒們的孝順,服從,忍耐,守禮,哪怕受到母親的唾棄,但在母親臨終前,還是趕來送終,為了挽救母親的生命,甚至不惜割下自己手臂上的肉給母親作葯……而中國式的母愛,更是鋪天蓋地,震撼人心的偉大,是一種徹底、全部、忘我的犧牲,是世上罕見的一種犧牲,她們之所以心甘情願這樣,是因為她們的母親,母親的母親,就是這么一代一代過來的。
可故事裡的那些美國女兒們,雖然她們也是黑頭發黃皮膚,其中有一位已經有一半的白人血液,但她們生在美國,長在美國,是由「可口可樂和義大利薄餅喂大的」。她們不懂,或者只能講不能讀中文,也不了解中國,把「太原」錯聽成「台灣」,她們確是地地道道的美國人了。這些美國女兒也篤愛著自己的母親,卻不能忍受她們中國母親的鋪天蓋地、無孔不入的母愛。正如其中一位美國女兒所說的「中國母親表示她們的愛,往往不在乎關。:他們想些什麼,他們的困惑,他們的不安,卻更關心他們的吃,不斷塞給孩子們春卷、八寶飯——卻很少問他們在想些什麼……」確實,她們的中國媽媽只知道塞吃食,一心一意望女成鳳而絲毫不尊重女兒們個人的意願,那種專橫又慈愛的干涉,令美國女兒們哭笑不得,有時確實也使她們惱怒不已。於是從小,她們就不得不苦苦地為自己的一丁點獨立和權力而與中國母親們抗爭著。從抗議做個神童寧可做個普通孩子,直到結婚或離婚這樣的大事,都不願母親來干涉。美國社會教會她們美國的生活准則,她們習慣成自然地按照美國的准則生活,這些美國准則,恰恰又是她們的中國母親嗤之以鼻的「游戲規則」。比如按照美國准則,女兒堅持即使母親來造訪,也得先給打個電話預約一下。母親則認為母女間何須如此認真?母親認為女兒的成功就是自己的驕傲,而女兒則認為她是她,母親是母親,母親不應以女兒的成就而四處誇耀。女兒送給母親一套盆子不見母親使用,便認定母親一定不喜歡這套盆子,其實母親是因為太喜歡這套盆子而不捨得用。女兒碰到婚姻危機,寧可找心理咨詢醫生而不找自己母親訴說,母親則認為心理醫生只會令人越弄越糊塗,這種事天經地義應該向母親訴說……諸如種種貌似生活小事,造成母女間某些障礙,然而又動搖不了母女間的天然深情,如是恩恩怨怨,相愛又相鬥,水不會停止,直到其中一個離開人世,另一個才發現,原來自己是那樣執著地愛著自己的母親!
這四個中國母親,她們每個人都將自身的一部分,永遠地遺留在中國了。然而,她們不得不入鄉隨俗,湊合著美國的生活方式過日子:她們信奉上帝,也畏懼海龍王,在一次仿效美國生活方式的海邊野餐中,他們中的一個家庭丟失了一個兒子。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她們只覺得危機四伏,險象環生。母親們為著給小家庭爭一席安寧之地,幾乎天天與某種說不出的驚恐在抗爭,擔心某種殃禍成為事實,避免種種暗礁旋渦,猶如古代受凌遲之罪的犯人,一刀一刀地承受著痛苦,直到離開這個世界才得到解脫。母親們最不放心的,是自己的女兒。女兒身上,寄託著她們種種未遂的心願,她們希望生在異國的女兒,能成為一隻華貴的天鵝。然而事實卻令中國母親們失望:這些女兒們是「根本沒見過世面的美國出生的傻瓜」,母親們只能「無奈地看著這些女兒們長大成人,生兒育女」,從而發出「我與女兒隔著一條溝,我永遠只能站在岸的這邊觀望她」的悲嘆。為了與女兒溝通,母親們苦口婆心地給她們講述自己的故事,但女兒們的反應只是不停地嚼著口香糖,然後吹出一個比臉頰還大的泡泡!
美國女兒也有她們難言的隱痛:她們自認是美國人,母親卻用中國人的准則去要求她們,而社會又將她們排在「少數民族」之列、正宗的美國人之外,這種偏見,甚至影響了她們的婚姻。更令她們苦惱的是她們體內的中國血液。她們有著天生中國式的謙虛、溫順,使她們對自己的真正美國丈夫、純美國式的家庭生活方式束手無策,迷惑不已,從而導致了婚姻上的危機甚至完全失敗!這種潛伏在血液中的中國基因,唯有在她們踏上中國國土時,才突然地沸騰澎湃。精美終於與她失散四十年的姐姐在上海機場相遇,不論美國女兒還是中國女兒,雙方都共有一個偉大的中華母親!
素雲在母親的遺物里發現了一根漂亮的羽毛。她終於明白了母親的愛。回中國的時候,她帶回了羽毛。也許,在每個中國面孔的母親的心裡,都有這樣一隻天鵝,她帶著天鵝離鄉背井,漂洋過海,直奔美國。在滔滔的海面上,她和它。都伸直著脖子往美國的所在觀望著。「它會領略我的一番苦心,我要它成為一隻比期望中還要好上一百倍的漂亮的天鵝!」在駛往美國的旅途中,她輕聲對自己的天鵝私語著。
然而一踩上這塊新的土地,移民局便強令她與天鵝分手了。她無奈地向著它揮揚著雙臂,天鵝留下來的,只是一根羽毛。隨後,她又對著必須填寫的一大堆表格。「她已經完全忘記了,為什麼她要千里迢迢來到美國,還有,她在自己背後,舍棄的又是什麼。」
現在這個女人已垂垂老矣。好久以來,她一直想把這根天鵝羽毛留給女兒。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她一直期待著有一天,她能以流暢的美式英語,把這個故事告訴她的女兒。
中國的記憶,美國的天空,生命里那份對故鄉執著的愛終究是無法抹去的,而那根美麗的羽毛,承載著母親對孩子的情,將永遠飄飛於她們心中。
⑸ 電影《喜福會》中涉及到的中國傳統價值觀有哪些
華裔美國女作家譚恩美筆下展現的,是我們廣大中國讀者所篤知和熟悉的,中國式的傳統母女情:女兒們的孝順,服從,忍耐,守禮,哪怕受到母親的唾棄,但在母親臨終前,還是趕來送終,為了挽救母親的生命,甚至不惜割下自己手臂上的內給母親作葯……而中國式的母愛,更是鋪天蓋地,震撼人心的偉大,是一種徹底、全部、忘我的犧牲,這在我們每個中國讀者,是深有體會的。中國的母愛:從孩子生下來起,直到他(她)成家,為他們張羅婚禮、婚房,買電器,生下孩子又幫助帶領,有的一家三口,做爸媽的都三四十歲了,卻還要上一代母親的退休金來養。
那些美國女兒們:雖然她們也是黑頭發黃皮膚,其中有一位已經有一半的白人血液,但她們生在美國,長在美國,是由「可口可樂和義大利薄餅喂大的」。她們不懂,或者只能講不能讀中文,也不了解中國,把「太原」錯聽成「台灣」,她們確是地地道道的美國人了。這些美國女兒也篤愛著自己的母親,卻不能忍受她們中國母親的鋪天蓋地、無孔不入的母愛。正如其中一位美國女兒所說的「中國母親表示她們的愛,往往不在乎關。:他們想些什麼,他們的困惑,他們的不安,卻更關心他們的吃,不斷塞給孩子們春卷、八寶飯——卻很少問他們在想些什麼……」確實,她們的中國媽媽只知道塞吃食,一心一意望女成鳳而絲毫不尊重女兒們個人的意願,那種專橫又慈愛的干涉,令美國女兒們哭笑不得,有時確實也使她們惱怒不已。於是從小,她們就不得不苦苦地為自己的一丁點獨立和權力而與中國母親們抗爭著。從抗議做個神童寧可做個普通孩子,直到結婚或離婚這樣的大事,都不願母親來干涉。美國社會教會她們美國的生活准則,她們習慣成自然地按照美國的准則生活,這些美國准則,恰恰又是她們的中國母親嗤之以鼻的「游戲規則」。比如按照美國准則,女兒堅持即使母親來造訪,也得先給打個電話預約一下。母親則認為母女間何須如此認真?母親認為女兒的成功就是自己的驕傲,而女兒則認為她是她,母親是母親,母親不應以女兒的成就而四處誇耀。女兒送給母親一套盆子不見母親使用,便認定母親一定不喜歡這套盆子,其實母親是因為太喜歡這套盆子而不捨得用。女兒碰到婚姻危機,寧可找心理咨詢醫生而不找自己母親訴說,母親則認為心理醫生只會令人越弄越糊塗,這種事天經地義應該向母親訴說……諸如種種貌似生活小事,造成母女間某些障礙,然而又動搖不了母女間的天然深情,如是恩恩怨怨,相愛又相鬥,水不會停止,直到其中一個離開人世,另一個才發現,原來自己是那樣執著地愛著自己的母親!
書中的四個中國母親,都是1949年離開中國大陸來到舊金山的,她們每個人都將自身的一部分,水永遠遠地遺留在中國大陸了!然而,她們不得不入鄉隨俗,湊合著美國的生活方式過日子:她們信奉上帝,也畏懼海龍王,在一次仿效美國生活方式的海邊野餐中,他們中的一個家庭丟失了一個兒子。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她們只覺得危機四伏,險象環生。母親們為著給小家庭爭一席安寧之地,幾乎天天與某種說不出的驚恐在抗爭,擔心著某種殃禍成為事實,避免著種種暗礁旋渦,猶如古代受凌退之罪的犯人,一刀一刀地承受著痛苦,直到離開這個世界才得到解脫。
母親們最不放心的,是自己的女兒。女兒身上,寄託著她們種種未遂的心願,她們希望生在異國的女兒,能成為一隻華貴的天鵝。然而事實卻令中國母親們失望:這些女兒們是「根本沒見過世面的美國出生的傻瓜」,母親們只能「無奈地看著這些女兒們長大成人,生兒育女」,從而發出「我與女兒隔著一條溝,我永遠只能站在岸的這邊觀望她」的悲嘆。為了與女兒溝通,母親們苦口婆。:地給她們講述自己的故事,但女兒們的反應只是不停地嚼著口香糖,然後吹出一個比臉頰還大的泡泡!
我有TXT版、但是不知道全不全、我看完了、覺得可以看、你要麼?
⑹ 沉沒之魚的作品鑒賞
《沉沒之魚》的故事背景即「他者」世界:曾經被西方殖民或半殖民的東方——中國的雲南和緬甸。 《沉沒之魚》主題思想:「拯救」與被拯救。
文本開頭引用了一位虔誠者向他的追隨者佈道的一段寓言性的話:「奪取生命是邪惡的,拯救生命是高尚的。每一天,我保證要拯救一百條生命。我將網撒向湖裡,撈出一百條魚。我將魚放在岸上,它們翻跳著,不要害怕,我告訴那些魚兒,我將你們救起,不至於淹死。一會兒,魚兒安靜下來,死掉了。是的,說起來很悲慘。我總是救得太晚,魚兒死了。因為浪費任何東西都是邪惡的,所以我將死魚拿到市場上,賣個好價錢。有了錢,我可以買更多的網,用來拯救更多的魚。」
美國主流社會始終有一種優越感。美國人有「救世情結」,認為美國是「上帝的選民」,有「拯救世界的義務」。他們認為美國是上帝選擇的特殊國度,對人類的發展和命運承擔一種特殊的責任,負有把世界從「苦海」中拯救出來的使命,這是大部分美國人深信不移的觀念。特別是二戰後美國成為「民主」世界的領袖更加使美國人以美國為自由、民主的榜樣自居。而這些精神通過大眾媒體深入到每個美國人的心靈之中。
十一個美國人在蘭那王國被誘騙到一個叢林的部落,有幾個美國人相繼生病,差點丟了性命。其實這個叢林里住的不是什麼兇殘的野人,而是被蘭那國王軍隊當作異類驅除和趕殺的南夷人。隱藏在叢林中的南夷人,一直在尋找他們的救世主「小白哥」,等待他投胎轉世來拯救他們。這些南夷人卻供奉上帝以求獲得賜福。他們把來到南夷部落的每個牧師,都稱為「小白哥」 。一個牧師死後,他們便耐心的等待著他轉世重生。
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小白哥」——埃德加·塞拉菲尼斯·安德魯斯於1892年到達南夷部落。埃德加·塞拉菲尼斯·安德魯斯是英國人,會魔術,南夷人相信他是「萬能的神靈之王」:「他選在一個繁忙的趕集日,舉行了一次禮拜儀式。他打開一張旅行桌,一邊放著十二張紙牌,另一邊放著《聖經》。他召喚「天父」和「主耶穌」承認他是「小白哥」,是來靈魂從邪惡中解救出來的。然後他操控手中的牌,顯示「徵兆」,讓部落的人相信他就是「小白哥」 。實際上,他利用人們對他的崇拜,建立了自己的王國,過著奢侈的生活。某天這個「神靈之王」走進叢林後再也沒有回來。他的信徒便認為他有隱形的能力,並且相信他終有某一天會回來。當他回來時,人們將會根據「三個神聖的徵兆」認出他。這三個徵兆是:一本黑皮書,一付撲克,濃密而傾斜的眉毛。
南夷人的首領黑點和他的同伴看到了美國遊客中的小男孩魯拍特用撲克牌變戲法,胳膊夾著一本書,馬上興奮至極,認為魯拍特就是他們的「小白哥」,相信他是來拯救他們的, 能讓部落隱形,不被蘭那國王的軍隊找到。為了讓魯拍特跟隨他們到叢林,他們把十一個美國人都騙到從林里。隨後他們發現魯拍特根本無法拯救他們,他不過是個普通的遊客,喜歡看書,玩紙牌游戲而已。黑點等人對魯拍特身份的重新認識,恰恰體現了對「邏各斯中心主義」的顛覆。
美國人了解到南夷人被蘭那國王驅除至此,於是他們想盡辦法幫助南夷人。南夷人的首領「黑點」也認識到「小白哥」無法讓他們隱形逃開國王的迫害,並且意識到也許讓世界知道他們的存在才是拯救部落的好辦法。馬賽夫人所拍關於部落的錄像引起世界媒體的關注,蘭那王國政府發表了聲明,保證南夷部落的安全和自由。美國的一家電影公司請南夷部落出演名為「瘋狂的叢林」的真人秀,幫助他們獲得收益。節目獲得高收視率,但是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從林,環境遭到了破壞。於是政府又重新控制了整個土地。南夷人不得已離開了家園,輾轉到邊境的難民營。由於擔心被政府報復,南夷人又從世人眼前消失,藏在一個叫「其他地方」的從林,恢復他們的叢林生活。
以美國人為代表的強勢文化介入了南夷人為代表的弱勢文化。美國人想當然以他們的方式幫助南夷人,但實際上,南夷人在美國人的幫助下沒有過上幸福自由的生活,反而回歸到原始才是他們想要的生活。部落的人生活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於是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二元對立也被消解了。 作者譚恩美表現了對西方人將東方從落後、蠻荒、貧窮的「苦海」中拯救出來的臆想進行了否定和解構。 「幽靈」敘事
作者譚恩美啟用陳璧璧的「幽靈」的視角敘事,盡情地發揮著想像力。「幽靈話語」的想像力屬於「內在與隱蔽的思想區域」。在小說的當下敘事中總存在著敘事者無法捕捉的信息,即便是看似全知全能的幽靈敘事者也會因為自我欺瞞而產生敘事的不可靠效應,使得讀者無法依靠敘事者對事件進行全景式的再現描述。
幽靈視角下的不可靠敘事
作為推動文本故事發展的一種敘事手法,不可靠敘事策略在敘事過程中就扮演了對讀者閱讀期待的一種誤導和迷惑角色。在最後一個章節,作者啟用了敘事者的不可靠回顧視角,在敘述層上逐一再現了當時不切實際的看法,強調在跨文化交流中,善良的動機未必會導致好的結果。小說中11位被困的美國遊客認為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媒體的介入可以拯救劫持他們的難民。於是在得到了營救之時,連全知全能的「幽靈敘事者」都感嘆道「天意改變了雨林的世界,部落終於久旱逢甘露了,這就是自然的愉快結局」。但隨後讀者就發現這一敘述實際上是和部落的悲劇性結局直接沖突的不可靠敘述。這一不可靠敘述是正在經歷事件的「我們」(包括幽靈)在得到解救時一廂情願的想法和幻想,作者譚恩美出於修辭的目的而採取了暫時誤導讀者的敘事策略。
幽靈視角下的潛文本敘事
在幽靈敘述中,作者想要揭示的其實是一個不同於無意識的心理洞穴空間。《沉沒之魚》開篇在時間安排上採用了概述模式,交代在12月2日的凌晨幽靈敘事主人公「我死了」;在敘述視角上採用了幽靈全知模式。這兩種模式交替作用,拉開了讀者與人物的距離。
在主人公的死因問題上作者卻限制了幽靈的全知觀察范圍,僅揭示案發後警察的偵察和判斷過程。文中對敘事者遇難的事件重復報道了三次,其身份從「社交名流」、「藝術資助人」降級為「店主」,死亡原因從「被邪教殺害」變為「奇怪的意外」,凶器是一件小東西。由於在死因上作者採用了幽靈的有限視角來敘述,直到篇末主人公陳璧璧才發現自己死於意外,凶器竟是她母親留在世界上唯一的一件東西——「翡翠發卡」。由此反諷張力達到高潮,主人公陳璧璧第一次感到了母親的愛,彌補了因缺失母愛而感到的空虛。其實主人公陳璧璧從小就沒有享受過母愛。陳璧璧的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這帶給她嚴重的心理陰影,無法感受到別人對她的愛。而當陳璧璧成為幽靈時,她才漸漸地在旅途中的其他人身上感受到「母愛」。陳璧璧在死後第四十九天之時,幽靈覺得這應該是主人公自己在人世旅途的終點。
人生的故事如同敘事者的生命一樣沒有終點,即便是在中國人所謂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後,陳璧璧依然沒有找到自身的終結。這樣的情節雖然很荒誕諷刺,卻能促使讀者打破固有的文化代碼,探尋到被社會規范所壓抑的情感。作者譚恩美顯然希望通過這種反常,促使讀者擺脫文本的束縛來捕捉高於書面表達而又尚未被言說的信息,從而步入個人靈魂的深邃內域,深刻體會人在困境之中真實的心理活動和感悟。在文本中,幽靈敘事的特殊視角改變了絕對的時間和地域性質:幽靈元素使過去融入到當下,從西方跨越到東方,將過去、現在、未來以及東西方糅合為一,創作出一個在藝術效果上模糊不定、需要多層次解讀的文本。
幽靈的話語敘述不斷侵擾著文本的故事敘事,隱蔽地控制著敘事節奏和讀者,因為當文學認為要用一定語言來表達自己時,文字本身只是一種願望的替代物——吸引讀者,同時表達出願望和慾望。當讀者遭遇到與他們現實生活疏離的幽靈敘事時,往往會被新鮮離奇所吸引,並與幽靈展開對話。不遵守邏輯的幽靈敘事賦予了文本獨特的感知魅力,東方的故事寶盒在被開啟的同時,又似乎隱藏了些許東西。
幽靈敘事激發出它期待的效果,同時也賦予文本謎一般的魅力及特有節奏和氛圍。在敘事過程中,全知幽靈敘事者常常借用西方遊客的有限視角,讓讀者參與體會故事中的人們的動機和渴望、歡樂和恐懼,包括理解他們所言之事實的各層含義,以及他們不願說出的話,形成多視角之間的交互作用。譚恩美好像給了讀者一個多棱鏡,從中折射出整個事件的多個方面,反映出不同人所持有的特有視角和固有偏見。通過幽靈敘事視角這一凌駕在現實和虛構之間唯一的通道,讀者重新被帶回了現實經驗中,變得更為理性和審慎,摸索到人物和自身在現實世界可能的未來。
幽靈視角下的雙重反諷敘事
文本中譚恩美通過幽靈敘事的反諷策略刻意樹立了西方遊客感受到被拯救的虛幻奇跡與拯救背後政治和傳媒干涉的真實情況之間的對立,使讀者對新聞和政治的虛幻和荒謬有一種逐漸深刻的認識。
小說敘述中五次重復表達了小說人物對奇跡欣喜若狂的感受。「詞語的反復製造了一種奇特的節奏感,不斷地重復也是一次次深入和升華,直至刺探出語言的最終本質和作者的體驗中心。」五次奇跡逐一展示在美國遊客面前,一盒關於失蹤西方遊客的錄像帶被環球新聞網發現並播放是第一個奇跡。西方遊客和南夷部落從電視上看到了全世界對他們的支持是第二個奇跡。蘭那王國承諾要簽署一項重要協議保證妥善安置和厚待部落以及美國遊客,是第三個奇跡。第四個奇跡是坍陷的吊橋居然重新升起來。最後一個奇跡是西方遊客們驚奇地發現在這與世隔絕的無名之地居然還存在著衛星電話這一文明發明。
小說採用敘述者和小說中人物互為加強的雙聲,從兩個不同角度五次重復表達了同樣的概念:奇跡降臨,每個人都受到了命運的眷顧,得到了拯救,美國遊客對奇跡的發生欣喜若狂,毫不懷疑,而自始至終保持頭腦清醒的卻是一名部落成員,反襯出美國人因優越感而產生的對奇跡的精神入迷和對真相的不求甚解,反諷意味尤為明晰。如果擺脫傳統闡釋框架的束縛,深入細致地探討作品的敘事結構和文體技巧,讀者就能透過作品的種種障眼法,看到譚恩美設計的雙重反諷對象:一為表層的美國遊客的優越感和局限性,另一為深層的新聞操縱和政治運作,後者構成前者的深層原因。
西方遊客本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拯救難民,卻成為政治角力和新聞宣傳中的被拯救者。在整個報道過程中人們只能看到了媒體希望和引導他們看到的東西,蘭那王國的承諾也是屈於美國政治壓力的權宜之計。透過幽靈全能的敘事視角,讀者拉開了與小說中人物的距離,看到所謂的奇跡都是政治和傳媒干涉的結果。在被綁架的美國遊客得到了解救的報道之後,無人知曉南夷部落的後續情況,沒有人知道等待這些難民的真正結局。幽靈的反諷敘事賦予了讀者進行進一步思考和重讀的空間,激發了讀者與文本對敘事真理的互動探討。
譚恩美讓讀者通過幽靈這一敘事主體去看待西方遊客和難民們的遭遇,通過幽靈的大腦去思考和聚焦,在幽靈和讀者之間達成秘密的思想共識。
⑺ two kinds 講訴的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喜福會》是美國著名的華裔女作家譚恩美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她的成名作,甫一出版即大獲成功,當年曾經連續八個月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旋即改編為同名影片,影響深遠。 小說描寫了四位性格、命運各異的中國女性拋卻國難家仇,移居美國,以及她們各自在美國出生、成長的女兒的生活經歷。作為第一代移民的母親們雖已身在異國,卻仍是徹頭徹尾的中國女性,國難家仇可以拋在身後,卻無法拋卻與祖國的血脈親情。而在美國出生的女兒們,雖外表看來與母親非常相像,卻是在迥異於中華故國的價值觀與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並不得不親身承受兩種文化與價值觀的沖撞。母女之間既有深沉執著的骨肉親情,又有著無可奈何的隔膜怨恨,既相互關心又相互傷害……不過,超越了一切的仍是共同的中華母親,是血濃於水的母女深情。 在《喜福會》中展現的,是我們廣大中國讀者所篤知和熟悉的、中國式的傳統的母女情:女兒們的孝順,服從,忍耐,守禮,哪怕受到母親的唾棄,但在母親臨終前,還是趕來送終,為了挽救母親的生命,甚至不惜割下自己手臂上的肉給母親作葯……而中國式的母愛,更是鋪天蓋地,震撼人心的偉大,是一種徹底、全部、忘我的犧牲,這在我們每個中國讀者,也是深有體會的。中國的母愛:從孩子生下來起,直到他(她) 成家,發展到近年父母們為兒女找對象、為他們張羅婚禮、婚房、辦喜筵、生下孩子又幫助帶,有的一家三口,做父母的都三四十歲了,卻還要啃老過日……可不管怎麼,中國式的母愛,我以為是世上罕見的一種犧牲,她們之所以心甘情願這樣,是因為她們的母親,母親的母親,就是這么一代一代過來的。 可那些美國女兒們:雖然也是黑頭發黃皮膚,其中有一位已經有一半的白人血液,但她們生在美國,長在美國,是由「可口可樂和義大利面喂大的」。她們不懂,或者只能講不能讀中文,也不了解中國,把「太原」錯聽成「台灣」,她們確是地地道道的美國人了。這些美國女兒也篤愛著自己的母親,卻不能忍受她們中國母親的鋪天蓋地、無孔不入的母愛。正如其中一位美國女兒所說的「中國母親表示她們的愛,往往不在乎關心他們想些什麼,他們的困惑,他們的不安,卻更關心他們的吃,不斷塞給孩子們春卷、八寶飯——卻很少問他們在想些什麼……」確實,她們對中國媽媽的填鴨式餵食,一心一意望女成風而絲毫不尊重女兒們個人的意願,那種專橫又慈愛的干涉,令美國女兒們哭笑不得,有時確實也惱怒不已。於是從小,她們就不得不苦苦地為自己的一丁點獨立和權力而與中國母親們抗爭著。從抗議做個神童寧可做個普通孩子,直到結婚或離婚這樣的大事,都不願母親來干涉。美國社會教會她們美國的生活准則,她們習慣成自然地按照美國准則生活,這些美國准則,恰恰又是她們的中國母親嗤之以鼻的「游戲規則 」。比如按照美國准則,女兒堅持即使母親來造訪,也得先給打個電話預約一下。母親則認為母女間何須如此認真?母親認為女兒的成功就是自己的驕傲,而女兒則認為她是她,母親是母親,母親不應以女兒的成就而四處誇耀。女兒送給母親一套餐具不見母親使用,便認定母親一定不喜歡這套餐具,其實母親是因為太喜歡這套餐具而不捨得用。女兒碰到婚姻危機,寧可找心理咨詢醫生而不找自己母親訴說,母親則認為心理醫生只會令人越弄越糊塗,這種事天經地義應該向母親訴說……諸如種種貌似生活小事,卻造成母女間某些障礙,然而又動搖不了母女間的天然深情,如是恩恩怨怨,相愛又相鬥,永不會停止,直到其中一個離開人世,另一個才發現,原來自己是那樣執著地愛著自己的母親! 書中的四個中國母親,都是解放前離開中國大陸來到舊金山的,她們每個人,都將自身的一部分,永永遠遠地遺留在中國大陸了!然而,她們不得不入鄉隨俗,湊合著美國的生活方式過日子:她們信奉上帝,也畏懼海龍王,在一次仿效美國生活方式的海邊野餐中,他們中的一個家庭丟失了個兒子。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度,她們只覺得危機四伏,險象環生,母親們為著給小家庭爭一席安寧之地,幾乎天天與某種說不出的驚恐在抗爭,擔心著某種殃禍成為事實,避免著種種暗礁旋渦,猶如古代受凌遲之罪的犯人,一刀一刀地承受著痛苦,直到離開這個世界才得到解脫。母親們最不放心的,是自己的女兒。女兒身上,寄託著她們種種未遂的心願,她們希望生在異國的女兒,能成為一隻華貴的天鵝。然而事實卻令中國母親們失望:這些女兒們只是「根本沒見過世面的美國出生的傻瓜」,母親們只能「無奈地看著這些女兒們長大成人,生兒育女」,從而發出「我與女兒隔著一條河,我永遠只能站在對岸看她」的悲嘆。為了與女兒溝通,母親們苦口婆心地給她們講述自己的故事,但女兒們的反應只是,不停地嚼著口香糖,然後吹出一個比臉頰還大的泡泡!
《喜福會》是一部表現中美文化由隔閡、沖突到最終融合的小說。通過對母女兩代人之間從誤解、沖突到溝通、理解的描寫,譚恩美在她的作品裡面把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之間的差異和矛盾,把東西方文化不斷撞擊、融合、再撞擊、再融合的過程藝術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小說探討了出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母女關系和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和溝通,因而具有比較廣泛的意義。譚恩美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血管里卻流著中國人的血。她不僅對美國文化有著切身的體會,而且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刻的了解。她從一個美國人的視角來重新審視舊中國社會婦女的命運;她又用華人的眼光來審視在美國的中國移民,特別是婦女的生活。小說講述了四個美籍華人家庭母女兩代的故事:母親們在舊中國受盡磨難,最終遠離故土赴美國以求生存;女兒們則生在美國,在美國文化與教育熏陶下成長。書中展現了兩種文化的交織和沖突以及兩代華人婦女的不同遭遇和歡樂、痛苦,給人一種全新的感受。。「TWO KINDS」本身,也包含了至少兩層意思:服從母親的期望還是做自己,而第二層意思,我是似懂非懂的,譯文,我覺得是直譯了,意思,好象不太對。她說,「PLEADING CHILD」短而慢,「PERFECTLY CONTENTED」長卻快,似乎包含了作為滿負期望的孩童,那段時光雖然短暫卻是折磨的;而作為一個釋然了的成人之後的那段時光是美好的卻也轉瞬即逝,之類的意思。
⑻ 譚恩美的「游戲的規則」這個故事誰看過結尾講了什麼沒太看懂
《美國游戲規則》是著名華裔女作家譚恩美的成名作《喜福會》回(The Joy Luck Club)中的一個重要章節答,也是這部作品女兒篇的成人故事,它從四個女兒的視角講述了彼此的生活故事,主要是婚姻生活,即麗娜·聖克萊爾的《飯票丈夫》、薇弗萊·龔的《美國女婿拜見中國丈母娘》、許露絲的《離婚之痛》、吳精美的《哎唷媽媽!》。
出生於美國、成長於美國的女兒接受的是全新的美式教育,但她們的母親卻是來自中國的第一代移民,在女兒的成長中,生活或多或少打上了中國文化的烙印,中國文化貫穿女兒故事的始終。一、中國文化元素(一)中國式母慈女孝譚恩美小說中獨特的中國式母女關系是吸引讀者眼球的一個重要部分,更是為家庭觀念淡薄的美國人動容。《喜福會》女兒篇主要描述了來自中國的移民母親與土生土長的美國女兒之間復雜的母女親情,其中的主要章節《美國游戲規則》講述了長大成人的美國女兒是如何慢慢理解中國母親那獨特的母愛,因為所處環境的特殊性。
⑼ 給我推薦好看小說,不要三少等大神的,都看過了,要看了很舒服還想看的 謝拉 要你自己看過的
三少的書看一本好兩本不錯三本還可以四本照搬模式看的煩了```
小生看的內小說也挺多稍微推幾本起點上自己容看過覺得不錯的
褻瀆----煙雨江南 主角從弱小慢慢強大起來 很喜歡這種
網游之英俊的死靈法師--藍色 網游類的貌似看一遍就沒繼續的想法了
鬼吹燈----本物天下霸唱 看看探險的也是相當不錯
惡魔法則 --跳舞
小兵傳奇---玄雨
邪神傳說 --雲天空
還有本星際類的 貌似主角剛開始是個學生參與雕刻展從而賺取第一桶金後面帶領艦隊成功逃離~~~挺想再看一次的 可惜名字給忘了。。LZ知道的話不妨告訴我……
現在看的書 強推 凡人修真傳 步步生蓮 (很有打拚的感覺吧)—~~ 斗破實在是主角成長太快什麼壞事都一下轉好了感覺不爽~~
LZ不喜表砸磚哈
⑽ 喜福會的讀後感,分別描述四對母女之間關系然後有點看法
《喜福會》中的句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