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厢记有多少个版本
《西厢记》的版本历史如下:明弘治十一年(1498)金台岳家刻本、明万历三十八回年(1610)起凤馆刻本(李贽、答王世贞评)、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香雪居刻本(王骥德、徐渭注,沈景评)、明万历间萧腾鸿刻本(陈继儒评)、明天启间乌程凌氏朱墨套印本(凌蒙初校注)、民国五年(1916)贵池刘氏《暖江室汇刻传剧第二种》重刻凌氏本、明崇祯十三年(1640)西陵天章阁刻本(李贽评)、明崇祯间汇锦堂刻本(汤显祖、李贽、徐渭评)、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海开明书店排印汲古阁《六十种曲》本。以及董解元的《西厢记》等。以文藻而论,当以王实甫为最。但是王版西厢显然有很多董解元版本的影子,可以说一脉相承。
❷ 西厢记剧本是不是有好几个版本啊
我没看过!不好意思,呵呵!
❸ 西厢记哪个版本最好
《莺莺传》
《董西厢抄》袭
《王西厢》,元代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又将其改编成杂剧《西厢记》。
《西厢记》对传统杂剧的突破:突破四折的通例,扩展为五本二十一折;几个角色都可以唱;使用多种宫调,用韵广泛多变。
其实真的差不多,我看的是王西厢,很多都看不下去,大段的唱词。如果不懂戏剧的话,看白话文版的
❹ 西厢记的影片评价
该片改编自元代的同名杂剧。在对原著改编的价值取向上无疑有着更多值得肯定之处。它较好地继承了原著中的反封建的叛逆精神,热情讴歌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浪漫追求;与此同时,影片还有意识地加强了孙飞虎这层矛盾冲突,以此来表达创作者对现实恶势力的否定。
该片很好地结合了爱情、武打、喜剧等多种元素,剧情上也是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影片的不足之处是在表演和武打方面仍然存在着戏曲化的痕迹,这是那个时期“古装片”的通弊。
中国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世界电影贸易中,欧美电影市场对中国影片严加封锁,要打进去十分不易。《西厢记》是突破的第一片,是最初成功西进的中国影片之一。1928年,《西厢记》以浓郁的中国风格率先进入英、法等国,当年夏天首先在巴黎公映,次年移到伦敦爱文利戏院上映。影片颇受观众欢迎,当地新闻界相继发表文章,予以好评。《大陆报》称赞该片“剧情天真烂漫,叙事引人入胜”;《伦敦每日新闻报》则承认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别风味”的优秀影片;《泰晤士报》评论道:林楚楚扮演的崔莺莺“颇似玛丽·璧克馥”,而《西厢记》“全剧描有一种严肃静穆的态度,片中无恐吓和剧烈的刺激,乃一很文雅很清新,而有礼貌的作品,观众看后,有香留齿颊之妙。”
中国电影资料馆收藏有《西厢记》的影片拷贝,但仅能放映40分钟。1994年,香港第十八届国际电影节,征集到来自欧洲当年公映的法文字幕拷贝,但仍是残本,经修复后能够放映约50分钟,是最全的一个版本。该版本在2001年的香港第25届国际电影节上再次公映,仍然受到大家激赏,认为是中国早期电影中最有魅力的影片之一。
❺ 西厢记有几个版本
8个
❻ 《西厢记》各个版本中隐隐形象的异同。
答案: 解析: 相同点:都有串接情节的作用;不同点:春香除此之外,还有渲染气回氛,突出主题,答侧面烘托,刻画自身形象的作用。其实红娘在《西厢记》整个剧本里也有这些作用,只是在选出的这一部分里,其他作用表现不明显。
❼ 古籍善本西厢记有几个版本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创作杂剧,其中有很多的版本,比如明弘治十一年金台岳家刻本、明万历三十八年起凤馆刻本
❽ 牡丹亭、西厢记的书哪里应该买那个出版社的
牡丹亭、西厢记的原书、昆曲剧本最好的版本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因为戏剧属于文学。
❾ 西厢记有几个版本
我只知道《西厢记》最初的来源是唐代传奇《莺莺传》,是作者元稹依照自己回的表妹的亲身答遭遇写成的一部爱情悲剧。后来成为了元曲的最初蓝本,几经修改,产生了很多版本的《西厢记》,最有名且流传至今的就是王实甫的《崔莺莺待月西厢》。
❿ 三个版本《西厢记》结局不同的意义
按照时间顺序应该是:元稹→董解元→王实甫。
元稹的〈莺莺传〉是最初版本,最后两人专离属异收场。它表现出了唐人的门第观念(莺莺出身低微)、父权主义(张生遗弃崔氏,推托是女方红颜祸水、妖媚乱性。)
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已成团圆结局。它将前作加以合理组织,让张生和莺莺始终如一,反映对统治者压迫和封建制度的反抗,歌咏爱情。
王实甫的〈西厢记〉大概承接董西厢而来,在剧情发展上也是大团圆结局。更突显了自由恋爱的歌颂,和“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望。
〈西厢〉的人物与情节到此成完善,结局也从桎梏的封建思想延伸到现实人性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