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游戏的类型有哪些它们的概念和特点是分别什么
一、 幼儿园游戏分类的几种形式 (一) 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此类游戏的分类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它便于教师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这是目前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认的分类方法。但容易给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带来误区。 (二) 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朱邓丽娟等:《幼儿游戏》(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1 主动性游戏儿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动外,更需要运用肢体、肌肉的活动去进行游戏,儿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戏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游戏的形式,如绘画、手工、玩积木、玩玩具、角色游戏、玩沙、玩水、唱歌。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主动性游戏可以再分为以下四种: (1) 操作性游戏:运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动来进行的游戏。大肌肉活动,如需手脚协调的攀、爬、抛、捉等动作;小肌肉活动,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图等,需运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进行。 (2) 建造性游戏:儿童利用大小积木或拼插玩具来制作房屋、桥梁或其他物品。 (3) 创作性游戏:需要儿童用心去创作、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物品,以表达其创作力。一切美工活动、玩沙、玩水游戏均属于此类。 (4) 想象性游戏:利用现有的物件或玩具,凭自己的想像力来进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戏。 2 被动性游戏属于较静态的活动,儿童只需观看、聆听或欣赏,而不需进行体力活动,如看图书、听故事、看录像、听音乐等都属于静态接受信息的活动。 (三) 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宫再英:《幼儿园自选游戏成果发布会》,《学前教育》,1996年第3期。 手段性游戏是指以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即教学游戏化。 目的性游戏是指为儿童提供为玩而玩、获得游戏性体验的条件。 此两类游戏的分类各有其独特的意义。手段性游戏把游戏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教师的控制程度较大,而儿童却不能完全依自己的愿望自主地游戏。而目的性游戏则注重游戏活动本身,幼儿可以主动支配自由的行为,自由参加游戏。使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并使个性、情绪及社会性方面得到发展,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游戏在实践中由于教师缺乏操作性的指导,致使游戏流于形式。 (四) 游戏的三维度分类法 方展画(1990)方展画:《幼儿游戏的类型》,《幼儿教育》,1990年第12期。提出应从三个维度来对游戏进行分类,这三个维度包括:个体--社会维度、生理--心理维度、认知--情绪维度;其中又分为五类:满足型游戏、适应型游戏、运动型游戏、认知型游戏、情感型游戏。
2. 如何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幼儿教师如何选择语言游戏内容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语言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第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第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第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第四、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第五、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通过对《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的理解,可以把幼儿园语言教育总目标划分为四个大方面,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并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实施教育。 1.倾听方面: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 2.表述方面: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愿意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见解,并且具备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与人进行语言交际。 3.文学作品欣赏方面: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因此要尽可能地给幼儿创造学习各种文学作品的机会。 4.早期阅读方面: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等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前书写技能。二、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途径【】内容: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两类结构。(一)专门性语言教育:是指遵循语言教育规律来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是教幼儿学习语言知识,教幼儿学习语言形式,教幼儿学习语言运用技能的过程。(二)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主要包括讲述活动(看图讲述、动画片讲述)、听说活动(语言游戏、谈话活动)、文学活动(故事、诗歌、散文)和早期阅读几种形式。(三)渗透性语言教育:1.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 3.通过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途径:通过组织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日常生活各个环节进行语言教育,通过游戏进行语言教育,以及在其他领域的教育活动中进行随机的语言渗透教育等。下面针对专门性语言教育活动(语言课),谈谈如何设计与组织。三、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要组织好语言教育活动,重要的是要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方案。在设计方案时,教师要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要选择能实现目标的具体内容,要选择考虑与内容相适应的活动方式等。因此,可以说,教师设计语言教育活动,就是将一定的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转化成一个个具体方案的过程,也是对幼儿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的具体体现。它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设计原则 (1)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 设计任何一组或一个语言教育活动,教师都必须注重幼儿的语言经验。只有以儿童语言经验为出发点,才能保证设计出来的活动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才能使设计的活动对儿童语言发展真正起到促进作用。 注重幼儿获得经验的原则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1.考虑教育对象现有的发展水平,即他们已经获得的经验。如果不掌握本班幼儿已有的语言发展水平,设计的活动就可能成为无的放矢的活动。如组织小班幼儿进行情境谈话“做客”,教师就需要观察了解这个班幼儿已有的经验,是否已掌握了一般做客时所用的礼貌语言等。 2.考虑根据幼儿原有经验再为幼儿提供一些什么新的经验,这些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应当建立在幼儿已经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如当幼儿参与情境谈话“做客”这个活动时,教师可引导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客”的交往方式和语言运用方式,原有经验和新的内容会引发幼儿较强烈的学习兴趣。因此,新的语言学习经验内容对参与活动的幼儿来说,是“跳一跳,够得着”的果实,有一定的挑战意味。当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时,他们可以通过学习,将这部分的经验内容再次吸收转化为已经获得的经验。 (2)教师与幼儿互相作用的原则 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幼儿主动活动与教师参与活动的比例关系。实际上,这也是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具体化问题。当然,幼儿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体和主导关系是相互作用的,会根据具体活动内容、活动要求而发生变化。当需要的时候,教师在活动中参与主导作用发挥得多一些;不需要时,教师参与主导作用
3. 幼儿园的游戏选择都注意哪些内容
安全,形式多样化,还有能不能从中学到知识
4. 幼儿园区域游戏内容选择及开展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答题
一、区域活动的概念 所谓区域活动,又称“活动区活动” “区角活动” 指的是这样一种活动形式:即教 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相对划分为不同区域, 教师在这些区域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相应的材料。在宽松和谐的气氛 中幼儿自主性地选择活动区域,通过与环境、材料及同伴间的充分互动获得情感、认知及 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
二、区域空间的设置 教师根据本班活动的需要,可以利用桌子、矮柜及大型建构玩具拼搭组合等方式进行 空间区隔,并标上清晰地标记,如语言区、美工区、益智区、科学区、建构区、表演区等。 设置这些区域时需注意“动静分离” ,即安静的区角与嘈杂的区角要分隔开,如语言区和 益智区是相对安静的区域,这就需和建构区及表演区分隔开,避免相互干扰。同时应注意 区域的设置需随着幼儿能力的发展及兴趣的变化而稍微调整。 三、区角材料的投放 区角材料是幼儿活动的操作对象,材料本身不仅蕴含了教育意义,更是孩子体验、探 究的媒介,因此材料的投放影响着幼儿游戏的内容和进程。
1 、材料的投放要适合幼儿年龄特征及发展水平。 小班幼儿的认识活动主要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的,往往是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 因此小班区角材料投放时可多投放操作性强的材料。又因小班幼儿以平行游戏为主,所以 要为幼儿准备多份的同种材料。如在创设娃娃家时,最少要按4 个人的比例配备材料,这 样就能尽量避免满足不了孩子需求的问题。中班幼儿在生理、心理上进一步成熟了,开始 能够接受严肃的任务,且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已经出现最初的责任感,在材料投放时可相 应的提供些探索性的材料,并对其提出些任务。大班幼儿在认知活动方面,无论是观察、 注意、记忆过程,或是思维和想象过程,都有了一定的方法,效果也较好。因此在材料的 2 提供方面,可以提供些原始材料,并提出些主题性的要求。如美工区可以提供原材料,如 纸张、废旧物品等,让幼儿自由构思,自由创作。
2 、材料的投放要具有层次性。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着差异,因此在材料的投放 时要考虑到幼儿能力发展的差异性,提供的材料既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能力幼儿和不同 角色幼儿的需要,更要突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每个幼儿在现有水平上得到发展,让 投放的材料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如益智区的“拼图” ,教师可以把本班幼儿、班级环境的 照片及一些故事画面剪成数量、 形状不通的图片, 能力较弱的幼儿可选择片数较少的拼图, 而能力较强的幼儿则可选择片数多,难度较大的拼图,这样不同能力发展水平的幼儿都可 以开心地完成这一项活动。
3 、区角材料要常跟新。 区角中即使是再有趣,再好玩的材料,如果总是一成不变,幼儿也会失去兴趣的。当 幼儿对原先投放的材料不再感兴趣时,教师应该及时撤换和调整。为了最大限度地使用区 角材料,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可以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删减或是组合材料的方 式让原有材料增添新的魅力。如美工区的“粉刷匠”这一活动,当孩子对已经设计好的房 子粉刷失去兴趣时,教师增加了新的材料——白色瓷砖(田字格的纸张) ,提出新的任务 ——用彩色瓷砖装饰房子,这样孩子在操作中可以讨论用什么颜色把白瓷砖变成彩色瓷 砖,用什么规律进行装饰,使粉刷这一活动出现了新的转机,产生了新的涵义。 四、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 1 、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观察者。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强调要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幼儿自由操作,自由探索。 但是,在传统区域活动中,教师更多地把自己定位为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这样的角 色定位使教师对幼儿的行为问题或违规行为十分敏感,并为此发起了大量的以约束纪律和 维护规则为目的和内容的“指导” 。由于定位不清,使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指导存在着两 个严重的错误倾向:教师主宰幼儿活动和教师放任幼儿活动。 案例:区域活动一开始,平锋和翔翔和就跑到自制区,想制作老师刚刚介绍的“坦 克” 。在制作“炮筒”时,他们想用吸管插到塑料瓶中当炮筒,可是瓶口粗吸管插入瓶子 中马上就掉进去了。平锋说: “那就不要炮筒了。 ”翔翔说: “那好吧。 ”这时在一旁观看的 老师笑着对他们说: “没有炮筒的坦克怎么发射炮弹呢?”于是两个孩子又重新考虑如何 不让吸管掉下去,试了几次,还是不成功,孩子又发出求助的目光,教师没有直接帮助, 而是反问幼儿: “为什么吸管会掉下去?用什么办法能让瓶口变细?”孩子们发现了问题,
3 寻找材料,反复尝试,用橡皮泥塞进瓶口,终于取得了成功。 在上面的案例中,在幼儿将要放弃探索时,教师及时地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鼓励,教 师肯定的眼神、 赞赏的微笑、 亲切的动作又激发幼儿解决问题的愿望。 当幼儿遇到困难时,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去解决问题。 《纲要》中指出: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 者、引导者、观察者。 ”教师在幼儿活动中,不是领导,也不是权威,而是幼儿的帮手和 支持者。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表示了解他们的困难并乐意协助,设法了解问题,但 不要马上代替他们做,应该和他们一起找出困难的原因,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可以提出 一些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以培养他们面对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2 、教师必须根据幼儿学习方式的变化,灵活地转变自己的角色。 在幼儿的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方式是不断变化的, “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 不断地交替出现,有时甚至交织在一起,这就要求教师要灵活的转变自己的角色。 案例:本月的主题是“蛋” ,上完音乐活动《小小蛋儿把门开》后,老师在美工区投 放了纸张,并在美工区的墙壁上张贴了《小小蛋儿把门开》的歌唱图谱,还有许多卵生动 物的图片,并用录音机重复播放《小小蛋儿把门开》 ,目的让幼儿自由创编歌唱图谱。 小悦最喜欢绘画活动了,今天更显得兴致勃勃,拿了彩笔就过来作画。她抬头看到了 墙上的小乌龟,就在纸上画了只小乌龟,这时,又看了看旁边的小朋友画的都是小鸡,便 跟老师说: “我想重新画一张。 ”老师笑着说: “小乌龟不好吗?我更喜欢小乌龟。 ”小悦听 了很开心,又继续作画,边画还边唱自己创编的歌,还在小乌龟的背上画了两个三角形。 教师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的看他作画。 当画到“圆滚滚呀硬梆梆”时,她先画了很多的小圆,然后陷入了沉思,接着对老师 说“我不会画硬梆梆。 ”老师反问她: “你觉得什么东西是硬梆梆的?”她想了想,说: “木棍。”老师赞许的看着她,她就在纸上画了很多一竖一竖的“小木棍” 。画好后,老师问她: “小乌龟背上的三角形是什么?”小悦说: “是翅膀。又开心地问:“老师,我可不可以带回家?我想唱给妈妈听。”在案例中,教师首先是环境的创设者,不仅要为幼儿准备必要的材料,还要创设区域 活动的环境,张贴各种卵生动物的图片”为幼儿提供范例,同时通过播放音乐营造好区域环境的氛围。 在绘画时,幼儿是绘画活动的主体。他们尝试用自己的手操作纸和笔,“学习”运用各种形象和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或对事物的印象、感受等,通过这一“发 现学习”,每个幼儿都可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这一过程是教师不应当直接干涉的。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是权威的教授者,当发现幼儿在乌龟背上画上“翅膀”时,并没有指责幼儿画错了,而是作为一个不干扰幼儿活动的观察者。但又不是消极的旁观者
5. 幼儿园游戏的基本活动形式有哪些
幼儿游戏活动有自由游戏、区域游戏、主题游戏等类型。   1.自由游戏自由度高。自由游戏是幼儿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游戏,不受外力约束,幼儿按自身的需要、兴趣。能力自发展开的。以获得自我满足和愉悦为目的的活动。游戏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游戏的难易是多层次的,游戏的材料是多种类的,游戏的玩法是多变的,游戏的时间是不确定的,游戏占据的空间是多方位的,其活动时间、活动场地、操作材料都比较分散,随意性较大。幼儿的自由度高,完全由自己做主,幼儿游戏性最强,教师对游戏的干预最少。   2.区域游戏选择性大。区域游戏是教师按照幼儿每一阶段的学习特点,有目的、有顺序地创设游戏活动区,如益智游戏区,建构游戏区、角色游戏区、表演游戏区、美劳游戏区、运动游戏区等。投放相应的游戏材料,幼儿可以任意选择并开展游戏,教师也可以给幼儿建议活动内容、形式等。其组织形式较松散,但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控制,把握游戏的方向。区域游戏为幼儿的活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丰富的材料等:同时更注重了个体发展的差异。为发展较快和相对迟缓的幼儿提供了适宜的内容。引导幼儿间的横向交流。   3.主题游戏综合性强。主题游戏是教师根据教学意图创设游戏条件。让幼儿在游戏中或游戏化的活动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这样的游戏活动有着一般游戏和日常生活所不能替代的功能与价值,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综合了各种游戏活动因素,活动时间比例最大。主题游戏虽然是在一定的教育目标控制之下,但不是使幼儿的学习受到强制。因其选用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内容,能使幼儿在学习中从心理上参与到游戏过程中来,带给幼儿游戏般的快乐和体验。主题游戏活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围绕某个领域教育目标进行整合的领域主题游戏;二是对幼儿园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教育目标进行整合的综合主题游戏。
6. 幼儿园教学游戏活动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重要方式,是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前苏联的阿尔金称游戏为“儿童的心理维生素”。我们知道在幼儿园的很多活动中,游戏贯穿于语言,音乐、美术、锻炼、数学等各项活动中,幼儿通过各种游戏获得了知识,开发了智力,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7. 如何选择幼儿园游戏集体教学活动
集体教学的利弊及我国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问题
这里所谓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作为和内“一日生活容活动”和“活动区活动”相配合、共同构成幼儿园生活的一类活动。具
体指的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班级所有幼儿都参加的教育活动
8. 幼儿的游戏启蒙活动的内容讲解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语言、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以作其他不同的划分。而且,各领域的内容是相互渗透的,它是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它是通过多种活动来促进幼儿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保障幼儿游戏的权利,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自身的满足和发展。我们老师要通过游戏和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接触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操作、探索、发现,并与人交往,让幼儿从中获取多方面的经验和能力”。 幼儿园的游戏是贯彻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是出于自己内心的兴趣或愿望的,而不是由别人所能够支配的。幼儿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的过程就是游戏活动,他们的学习生活是蕴含在游戏活动中的,游戏既是幼儿认知、个性、情绪、社会交往能力等发展的途径、手段,也是幼儿发展的真实写照。在游戏中,幼儿既能操作各种材料,又能与同伴交往,其动作、言语、思维、想像、情感等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贯彻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一原则的同时,游戏的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善于抓住生活和游戏中的教育机会,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同时综合运用多种活动,引导幼儿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操作、探索、发展。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真正得到快乐和发展呢?根据我们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了如下几点不太成熟的经验,在此与各位老师共同分享。 一、在游戏中要给幼儿创造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 游戏之所以受幼儿的喜爱,取决于它所具有的享受功能和教育功能。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身体和精神上能够得到放松。营造自由、宽松的游戏氛围,加上教师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最容易激发幼儿在游戏中表现自己的主体地位。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多给幼儿说的机会,让幼儿自己与同伴交流,之后教师应以肯定的态度来看待每位幼儿,并且对幼儿出现的错误持接纳的态度。(如:不要紧或没关系,我们再来玩一次游戏好吗?要用商量、激励的口吻,亲切关爱的态度纠正幼儿出现的错误,不能用强硬、挖苦、讽刺的语言打击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孩子的自主权才能得到发展,才能在角色游戏中充分地体现出主体性。幼儿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环境、探索环境,并自觉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同时教师要在游戏中做隐性指导,这时的教师已不是教师,而是幼儿游戏的伙伴,要共同处于幼儿愉快的游戏世界中, 教师要站在幼儿的角度,以“假如我是孩子”的心态体现幼儿可能的兴趣和需求,与孩子共享欢乐,教师的童心、游戏心会使幼儿备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也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这样才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从而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 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是幼儿的需要,而不是成人强加的压迫性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也不是成人愿望的执行者,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来玩游戏的。教师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的游戏自主权,让幼儿自己确定想玩什么、怎样玩、和谁玩、在什么地方玩等等。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的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这样幼儿活动的兴趣才会更加浓厚,活动的效果才会更好。 二、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考虑到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指导。 对于不同年龄特征的幼儿教师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如小班幼儿特别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因此幼儿在游戏时教师要时刻注意观察幼儿,当他们对新出现的玩具不感兴趣、不会玩、不喜欢玩或只喜欢玩某一类玩具时,教师就在附近,用与幼儿相同的或不同的材料玩游戏,这样就会引导幼儿模仿,对幼儿起了暗示性指导的作用。对中、大班幼儿,教师则可以作为一个参与者、发问者、倾听者和解决问题的帮助者的身份去指导幼儿游戏。即:幼儿在游戏中需要教师参与或教师认为有介入指导的必要时,幼儿邀请教师作为游戏中的一角色或教师自己扮演一角色参与幼儿游戏,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游戏的作用,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为幼儿提供一定时间,让幼儿把游戏中的过程体验、存在问题、有创意的想法及做法等讲出来,通过幼儿之间的讨论,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发生碰撞,引导幼儿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分享经验。 其次,对于不同的游戏主题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幼儿在玩游戏,由于使用的材料不同、游戏规则不同、幼儿在游戏中活动范围的大小等不同因素,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形式,在不同的游戏主题中表现的问题可能是不同的。再就是对于同一主题不同的情节发展阶段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指导游戏。幼儿在每一阶段的游戏情节,表现和需要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每一段的指导也应不一样。教师如果不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来指导游戏,就可能使幼儿的游戏始终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因此,在游戏中随着情节的发展,教师尽可能估计到幼儿已有的经验,及时发现幼儿游戏中新的玩法、想法,为幼儿提供多种质地、多种类型及功能的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 三、开展小型多样、开放、任幼儿自主选择的游戏,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大多数教师怕乱、怕麻烦、怕出事故,剥夺了孩子游戏的权力。即使游戏时,也是集体游戏多,自由活动少;智力游戏多,其他游戏少;训练眼目多,动手操作少;教师包办多,幼儿独立完成少。孩子们规规矩矩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些简单的集体游戏,抹杀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禁锢了儿童的创造力,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针对上述弊端,我们在一日活动中,我园逐步开展了小型多样、开放、任幼儿自主选择的游戏,努力使每一个儿童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一)、 保证自由活动时间,实行玩具开放 我们根据全日制幼儿园的特点,充分利用入园早、课前课后、下午户外活动时间多的特点,组织幼儿自由活动,让幼儿自由选择玩具,自由结伴,按自己的喜爱和意愿进行游戏,(如:攀岩墙、打拳击袋、欢乐跳跳棋、荡秋千等活动以及桌面拼插玩具活动,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因此,孩子们玩得十分开心。在这种游戏活动中,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充分培养,而且每一次活动,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 充分利用身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智能 为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你们可以开展了扣钮扣、系鞋带,扎蝴蝶结、梳小辫等活动,孩子们肯定会兴高采烈,乐此不疲,非常认真的参与活动,这样幼儿的动手能力就得到了培养;或者准备旧纸板、废布料,开展拼布块、做钱包,钉钮扣、缝衣裤等游戏;可以提供布娃娃,让孩子们为布娃娃穿衣服、绣花被、织围巾等;通过这些游戏,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 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还可以进行一些科学游戏活动。(如:准备小电动机、灯泡,导线,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自己动手连接线路,做电动玩具;从小培养孩子们科学探究的能力。)为培养幼儿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的能力,可以教孩子们利用火柴盒制作火车、小船;用玉米杆、高梁杆制作各种交通工具;用蛋壳制作各种动物头具、灯笼;用形状颜色各异的种子、树叶粘贴各种
9. 幼儿园游戏类型与活动指导要点心得
听了讲座,让我对幼儿园游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特别是讲座准确的阐述了目前幼儿园游戏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我们幼儿教师进行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对此,结合讲座谈谈自己对幼儿园游戏的一些理解。 一、游戏与幼儿的成长 游戏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幼儿的一项基本活动,游戏有助于增强幼儿身体素质,有助于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作为幼儿教师的通常都有这样的感受:游戏时,幼儿的认识、记忆、思维、有意注意等状态都是较其它的时候好,这是因为在松弛、欢快的游戏情境下,更容易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欲;这是因为一个尚未实现社会化的幼儿,在使自己适合一个按成人的兴趣、习惯和思维方式组成的社会的过程中,不可能象成人那般有效地得到情感和智慧上的满足,而只能在自己的世界——游戏中得到满足,在没有任何强制关系的背景中,实现自己的愿望,从而达到情感和智慧上的平衡。 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活动,它具有主动性、自愿性 、假想性 、 社会性、愉悦性等特点。游戏可以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其智力、语言等各种能力的发展。所以游戏是幼儿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及幼儿教育中采用最广泛而又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它不仅接近幼儿生活,带给幼儿快乐,而且还能使其人格得到应有的尊重,使其各种心理需要得到体验,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快乐成长。 二、游戏设计与开展 针对目前幼儿园游戏存在的问题 ,即: 1.重内容轻目标; 2.游戏活动结构不合理; 3.教育目标片面; 4.教学方法单一,不注重幼儿的自我探究和自我教育,相互教育等等; 5.对幼儿主体地位的体现不够; 6.教师对游戏活动设计参考资料生搬硬套,设计缺乏创造和个性。我认为老师首先心中有这样一个概念,不管开展什么活动都有它的目的性,锻炼幼儿某方面的发展,而不是盲目的。所以教师应注重在游戏的设计上先制定目标,再设计游戏过程,并牢记在内容的选择和目标的设计上一定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和自我的创新。在游戏的开展中,教师作为游戏伙伴的隐性指导。此时教师的指导意识并没有失去,但已不是作为教师,而是幼儿游戏的伙伴,共同处于幼儿愉快的游戏世界的指导。幼儿喜欢独自游戏,自由结伴游戏,他们不需要也不愿意成人的过分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幼儿不需要或不喜欢和教师的共同游戏。许多教师的经验是:当教师投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往往更能够吸引幼儿,玩得更有兴致。因为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游戏的玩法技能相对比较缺乏,教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有更多的变化和情节的深化。但前提是教师此时是作为幼儿的游戏伙伴,是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共享快乐。就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教师要“变成孩子”,与孩子共享欢乐。教师的童心、游戏心会使幼儿备感亲切、自然、融洽,从而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有助于教师更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幼儿,更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当然,教师始终不能忘了自己的角色地位、参与游戏的目的所在,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的游戏为前提,以幼儿游戏的快乐为根本,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