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学龄前儿童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幼儿的娱乐、学习、社会交往、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体验等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游戏是儿童精力过剩的需要,它可以调节儿童的情绪,控制心理创伤,并且为未来发展提供预演,创造了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实践机会,训练儿童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水平。所以,不能把游戏视为单纯的玩。 三岁前婴儿的游戏以模仿为主,是机械模仿,缺乏想象。一岁前的婴儿通常是成人发起游戏,引导儿童共同进行。游戏的目的是训练婴儿感知觉和动作发展,进行感情交流。两岁左右的儿童喜欢实物游戏,他们通常按实物用途来模仿成人动作。通过模仿认识事物的功能和事物间的关系。比如:推动玩具汽车,让它跑起来,同时嘴里模仿出汽车的笛笛声。 三岁后的幼儿多进行象征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在游戏中扮演角色,进行角色行为交往,去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的职责,掌握各种行为准则。幼儿在游戏中加入了想象性,出现创造性的萌芽。这种游戏与现实活动有相似性,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智能。 游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作用除了体现在人际协调行为上,也体现在协调困难时所发生的矛盾纠纷和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儿童可以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意志,如何接纳别人的意见,从而逐渐掌握社会协调能力。综上所述,游戏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场所,特别是儿童群体游戏,有益于儿童社会化成长。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按自己的认识和想象阻止和约束儿童正常成长的游戏行为。如:当自己的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发生了争执,不是自己出面帮助孩子解决纠纷,就是不允许孩子再与对方交往。表面上看是保护孩子不受侵害,实际上是让孩子丧失了一次处理人际交往关系的机会,孩子从中得到的经验是有了问题找家长。其自我成长受到阻碍。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游戏已成为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形式。通过实证性的研究专家们发现:玩游戏比上课更能发展孩子的体能、认知和社会性,是儿童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的最佳窗口,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更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对于幼儿的健康心理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我们平时可利用游戏对孩子特有的吸引力,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一、利用游戏的感染力,培养幼儿大胆、活泼的性格。 游戏可以满足幼儿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游戏对于儿童不仅仅是“好玩”或娱乐,更重要的是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当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行动对物体或他人产生影响时,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快乐。例如:小班有个叫李莫非的小朋友,性格较内向,不爱表现自己。可是在角区活动中,老师发现李莫非小朋友在玩结构游戏时,表现出极强的创造性,不论是从造型、还是美观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创性,教师抓住契机,对他的作品进行及时的肯定,并让他讲一讲是怎样搭的?搭的是什么?刚开始,李莫非还很害羞,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小声的讲了起来。游戏结束时,教师把他的作品放在展览区供小朋友和家长们参观,小莫非的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请李莫非当起了班内的“建筑师”带领小朋友们玩结构游戏,过了不久,老师发现李莫非变的开朗了,大方了、自信了,已经和刚入园时判若两人。我们知道,这是他在游戏中找回了自信。 二、通过游戏的开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语言交往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也是儿童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而游戏恰恰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的活动。游戏过程本身就是幼儿交往的过程,幼儿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的主观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语言,或者根据别人的意思作出言语的的反应。一个尚未完全掌握按成人的交往和思维方式去组成语言用以进行交往的幼儿,不可以像成人那样得到语言交往上的满足。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游戏中有机会得到满足,实现自己的愿望,从而达到情感、语言发展与交往上的平衡。在幼儿的独自游戏中,他们常常用有声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愿望。他们边想边玩边说。这些语言既有模仿,又有创造。语句中掺进了孩子自己的经验。这时候,教师应注意观察和倾听幼儿的独自言语,并给予正确指导,使她的语言发展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幼儿在游戏中发展自己的口头语言的同时,通过与同伴在对游戏的内容、角色等方面的协商,发展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例如:小明和小彤在玩角色游戏时,小明说:“小彤我当医生,你当护士好吗?”小彤说:“好啊!过一会,我当医生,你再来当护士好吗?小明点一点头,俩个小朋友高高兴兴玩去了。幼儿与同伴的共同游戏,是语言交往的最好时机,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实际的练习。 三、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引导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往往娇惯任性,随心所欲,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宽容、谅解别人,更不会主动关心、爱护他人。因此,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首先要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从言语到行动,从外表到内心,从他人到自我。孩子有了这种意识,同伴间关系就会宽松和谐。丰富的游戏活动具有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作用。幼儿期孩子开始产生参加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但由于知识能力有限,还不能真正参加成人劳动,而游戏却能满足幼儿的要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另外通过各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体育游戏如:《小猫学本领》、《爱劳动的小白兔》、《学做解放军》等使幼儿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爱劳动、爱祖国、团结友爱等良好品质的教育,从而形成一种健康活泼、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使幼儿身心健康都获得了发展。 四、运用游戏的规则性,促使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化,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 由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原因,幼儿自制力差,意志行动尚未充分发展,在游戏中,幼儿却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意志行动。游戏对幼儿是有吸引力的,在游戏中,幼儿却乐于抑制自己其他的愿望,使自己的行动服从游戏的要求。如音乐游戏《小兔采蘑菇》,讲的是小兔采了蘑菇后帮助小猪和小松鼠的事情。大家都喜欢扮小兔,而游戏要玩起来就必须有人扮小兔、小猪、小松鼠,如果大家都去表演小兔,那么游戏就玩不成。游戏中各种动物的表演还应随着音乐来进行,小兔的音乐出现了而小松鼠抢着去表演,这样也就表现不出小兔助人为乐的好品德了。因此在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时,非常强调幼儿遵守规则,只有遵守了规则才能交换各种角色,小朋友才能扮演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在游戏中,要使幼儿逐步体会到活动规则对活动本身的保障作用,在活动中让幼儿知道应该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遵守一定的规则才会得到快乐,而遵守规则也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一个品质。 五、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在游戏活动中,我确立以幼儿为主的思想,做到“导而不包”,更多的是给孩子留出一个适当的空间,给他们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有哪些?
『贰』 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有哪些
幼儿 游戏的影响因素一:游戏材料
玩具材料的提供与幼儿游戏行为专有着密切的关系。属如果给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游戏材料,幼儿在游戏中解决问题时就表现出更多的发散思维行为特征;给幼儿提供没有固定玩法的游戏材料时,幼儿就会创造他们自己的玩法;完全陌生和比较复杂的玩具材料容易引起幼儿的好奇,只有中等熟悉和复杂程度的材料比较容易导致幼儿的象征性游戏和练习性游戏行为的产生。
幼儿 游戏的影响因素二:游戏场地
游戏场地是幼儿游戏活动的空间,是进行游戏不可缺少的条件。场地的大小、在室内还是在户外、场地的结构、空间的密度等,都对幼儿游戏产生影响。
幼儿 游戏的影响因素三:游戏时间
游戏时间是开展游戏活动的重要保证。研究表明:游戏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幼儿游戏的质量。在较长的游戏时段(约30分钟)幼儿才有时间逐渐发展出社会和认知层次较高的游戏形式(包括完整的游戏活动、团体游戏、建构游戏、团体一戏剧游戏);而在较短的游戏时段(约15分钟)幼儿没有足够的时间结伴游戏,不能相互协商、讨论或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建构材料,往往只从事一些社会和认知层次较低的游戏形式。
『叁』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有很多,给我们实践工作带来哪些启示
学龄前儿童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幼儿的娱乐、学习、社会交往、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体验等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游戏是儿童精力过剩的需要,它可以调节儿童的情绪,控制心理创伤,并且为未来发展提供预演,创造了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实践机会,训练儿童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水平。所以,不能把游戏视为单纯的玩。 三岁前婴儿的游戏以模仿为主,是机械模仿,缺乏想象。一岁前的婴儿通常是成人发起游戏,引导儿童共同进行。游戏的目的是训练婴儿感知觉和动作发展,进行感情交流。两岁左右的儿童喜欢实物游戏,他们通常按实物用途来模仿成人动作。通过模仿认识事物的功能和事物间的关系。比如:推动玩具汽车,让它跑起来,同时嘴里模仿出汽车的笛笛声。 三岁后的幼儿多进行象征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在游戏中扮演角色,进行角色行为交往,去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的职责,掌握各种行为准则。幼儿在游戏中加入了想象性,出现创造性的萌芽。这种游戏与现实活动有相似性,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智能。 综上所述,游戏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场所,特别是儿童群体游戏,有益于儿童社会化成长。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按自己的认识和想象阻止和约束儿童正常成长的游戏行为。如:当自己的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发生了争执,不是自己出面帮助孩子解决纠纷,就是不允许孩子再与对方交往。表面上看是保护孩子不受侵害,实际上是让孩子丧失了一次处理人际交往关系的机会,孩子从中得到的经验是有了问题找家长。其自我成长受到阻碍。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游戏已成为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活动形式。通过实证性的研究专家们发现:玩游戏比上课更能发展孩子的体能、认知和社会性,是儿童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教师观察和了解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和内心世界的最佳窗口,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中,更能发挥增效作用,游戏对于幼儿的健康心理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我们平时可利用游戏对孩子特有的吸引力,培养幼儿的健康心理。 一、利用游戏的感染力,培养幼儿大胆、活泼的性格。 游戏可以满足幼儿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游戏对于儿童不仅仅是“好玩”或娱乐,更重要的是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当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行动对物体或他人产生影响时,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快乐。例如:小班有个叫李莫非的小朋友,性格较内向,不爱表现自己。可是在角区活动中,老师发现李莫非小朋友在玩结构游戏时,表现出极强的创造性,不论是从造型、还是美观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创性,教师抓住契机,对他的作品进行及时的肯定,并让他讲一讲是怎样搭的?搭的是什么?刚开始,李莫非还很害羞,在老师的鼓励下,他小声的讲了起来。游戏结束时,教师把他的作品放在展览区供小朋友和家长们参观,小莫非的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请李莫非当起了班内的“建筑师”带领小朋友们玩结构游戏,过了不久,老师发现李莫非变的开朗了,大方了、自信了,已经和刚入园时判若两人。我们知道,这是他在游戏中找回了自信。 二、通过游戏的开展,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语言交往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也是儿童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而游戏恰恰是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他们最早、最基本的交往的活动。游戏过程本身就是幼儿交往的过程,幼儿在游戏中常常需要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的主观愿望或要求转换成语言,或者根据别人的意思作出言语的的反应。一个尚未完全掌握按成人的交往和思维方式去组成语言用以进行交往的幼儿,不可以像成人那样得到语言交往上的满足。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游戏中有机会得到满足,实现自己的愿望,从而达到情感、语言发展与交往上的平衡。在幼儿的独自游戏中,他们常常用有声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愿望。他们边想边玩边说。这些语言既有模仿,又有创造。语句中掺进了孩子自己的经验。这时候,教师应注意观察和倾听幼儿的独自言语,并给予正确指导,使她的语言发展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幼儿在游戏中发展自己的口头语言的同时,通过与同伴在对游戏的内容、角色等方面的协商,发展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例如:小明和小彤在玩角色游戏时,小明说:“小彤我当医生,你当护士好吗?”小彤说:“好啊!过一会,我当医生,你再来当护士好吗?小明点一点头,俩个小朋友高高兴兴玩去了。幼儿与同伴的共同游戏,是语言交往的最好时机,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实际的练习。 三、在游戏中为幼儿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引导幼儿良好的社会行为。 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往往娇惯任性,随心所欲,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宽容、谅解别人,更不会主动关心、爱护他人。因此,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首先要教育幼儿学会尊重他人,从言语到行动,从外表到内心,从他人到自我。孩子有了这种意识,同伴间关系就会宽松和谐。丰富的游戏活动具有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作用。幼儿期孩子开始产生参加成人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但由于知识能力有限,还不能真正参加成人劳动,而游戏却能满足幼儿的要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个性发展。另外通过各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体育游戏如:《小猫学本领》、《爱劳动的小白兔》、《学做解放军》等使幼儿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爱劳动、爱祖国、团结友爱等良好品质的教育,从而形成一种健康活泼、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使幼儿身心健康都获得了发展。 四、运用游戏的规则性,促使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化,初步形成规则意识 。 由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原因,幼儿自制力差,意志行动尚未充分发展,在游戏中,幼儿却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意志行动。游戏对幼儿是有吸引力的,在游戏中,幼儿却乐于抑制自己其他的愿望,使自己的行动服从游戏的要求。如音乐游戏《小兔采蘑菇》,讲的是小兔采了蘑菇后帮助小猪和小松鼠的事情。大家都喜欢扮小兔,而游戏要玩起来就必须有人扮小兔、小猪、小松鼠,如果大家都去表演小兔,那么游戏就玩不成。游戏中各种动物的表演还应随着音乐来进行,小兔的音乐出现了而小松鼠抢着去表演,这样也就表现不出小兔助人为乐的好品德了。因此在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时,非常强调幼儿遵守规则,只有遵守了规则才能交换各种角色,小朋友才能扮演到自己喜欢的角色。在游戏中,要使幼儿逐步体会到活动规则对活动本身的保障作用,在活动中让幼儿知道应该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遵守一定的规则才会得到快乐,而遵守规则也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一个品质。 五、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发展幼儿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肆』 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主要有哪些
(1)性别差异
(2)年龄差异
(3)个性差异
(4)健康和情绪等其他个体偶然因素的影响
『伍』 一,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从外在客观条件,游戏自身条件,家庭等因素总结)
儿童游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在一定的社会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必定收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游戏活动中外在的客观条件和游戏者自身条件影响等方面。 一。外在客观条件的影响 1,游戏机会 斯米兰斯基和克罗恩指出:在学前期缺乏游戏活动机会的儿童会体验到学习各门学科 的困难, 2...”
『陆』 角色游戏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主客观因素有哪些
早期家庭教育、角色游戏、学校教育以及大众传媒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都是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因素。
一、 性别角色与学前儿童的性别行为
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如在中国传统的社会观念中,男人就应该养家糊口,女人就应该做饭、看孩子,这就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不同要求的反应。社会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要求可以表现在任何方面,大到社会分工、家庭分工,小到穿着打扮、言谈举止,处处都有一把无形的尺子在衡量着你,也时时有一个框架在束缚着你,使一个人自觉不自觉地按照社会要求的行为方式去活动、交往,这就是性别角色的作用。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即只有当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才能进一步掌握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行为标准。
性别角色属于一种社会规范对男性和女性行为的社会期望。男女两性是由遗传造成的,男女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则是从儿童时期起接受成人影响、教育的结果。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即性别行为。
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主要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发展。
(一) 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
孩子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了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一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大约到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认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
(二) 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
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三) 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他们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的。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
三、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一) 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
2岁左右是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具体体现在儿童的活动兴趣、选择同伴及社会性发展三方面。例如:
①14-22个月的儿童中,通常男孩在所有玩具中更喜欢卡车和小汽车,而女孩则更喜欢玩具娃娃或柔软的玩具;
②儿童对同性别玩伴的偏好也出现得很早。在托幼机构中,2岁的女孩就表现出更喜欢与其他女孩玩,而不喜欢跟吵吵闹闹的男孩玩;
③2岁时女孩对于父母和其他成人的要求就有更多的遵从,而男孩对父母的要求的反应更趋向多样化。
(二) 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7岁)
进入幼儿前后,儿童之间的性别角色差异日益稳定、明显,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
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学龄前期男女孩子的游戏活动中,已经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异。男孩更喜欢有汽车参与的运动性、竞赛性游戏,女孩则更喜欢过家家的角色游戏。
2、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
进入3岁以后,儿童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研究发现,3岁的男孩就明显地选择男孩而不选择女孩作为伙伴。在幼儿期,这种特点日益明显。研究发现,男孩和女孩在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也不相同。男孩之间更多打闹,为玩具争斗,大声叫喊,发笑;女孩则很少有身体上的接触,更多通过规则协调。
3、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
幼儿期已经开始有了个性和社会性方面比较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这种差异在不断发展中。一项跨文化研究发现,在所有文化中,女孩早在3岁时就对照看比她们小的婴儿感兴趣。还有研究显示,4岁女孩在独立能力、自控能力、关心人与物三个方面优于同龄男孩;6岁男孩的好奇心和情绪稳定性优于女孩,6岁女孩对人与物的关心优于男孩,6岁儿童的观察力方面也发现男孩优于女孩。
『柒』 影响幼儿游戏的主观因素有哪些
幼儿的喜好,
身体健康状况,
幼儿的情绪状态。
幼儿的喜好,
身体健康状况,
幼儿的情绪状态。
『捌』 影响儿童游戏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一、家来庭因素
1. 母亲对儿童游戏自的影响还表现在她为孩子探索和游戏提供了安全感及其强化的作用。
(2)家庭结构和气氛
完整的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间的和谐关系所构制的良好气氛是儿童健康成长,也是儿童游戏发展的根本保障。
(3)父母育儿方式
1. 主要指父母的行为特定和个性品质造成的对子女的教育态度;
2. 一般分为四种:敏感型(过渡保护)、冷漠型(放任自流)、专制型(发号施令)、温和型(民主和谐)。
二、儿童伙伴
1. 儿童与儿童所结成的伙伴关系,构成儿童世界的人际关系。
2. 孩子有无伙伴,以及伙伴的熟悉程度、年龄、性别等因素,都会对儿童的游戏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大众媒体
包括印刷、广播、电视、电脑媒体,对孩子的影响体现在:
(1)内容是否健康、是否适合于儿童的心理特点及发展水平,
(2)该子每天所花的时间的长短是否适宜。
四、课程对学前游戏的影响
课程分为高结构课程和低结构课程。一般来说,高结构的课程有抑制幼儿游戏的数量、水平的倾向。
『玖』 影响学前儿童游戏的个体因素主要有哪些
1、性别差异。男孩和女孩对游戏的选择和游戏中的表现是有差异的,男孩更喜欢体育类等运动性较强的游戏,女孩更倾向于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等活动量偏小的游戏。
2、年龄差异。大中小班幼儿由于身心发展水平和能力的差异,对游戏的选择是不一样的。小班幼儿以独自游戏和平行游戏为主,中班幼儿以联合游戏为主,大班幼儿以合作游戏为主。另外,大中小班幼儿在同一种游戏中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3、个性差异。幼儿因遗传、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品质。有的幼儿活泼好动,有的安静内敛;有的善于表达,有的羞于启齿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幼儿对游戏的参与程度和在游戏中的表现。
4、健康差异。幼儿如果患有疾病,如心脏病或哮喘等,就不适宜进行一些活动量较大的游戏。另外,其他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如感冒等,也会影响到幼儿的情绪。
5、情绪差异。当幼儿处于疲倦或难过等情绪不佳的时候,在游戏中也会有所体现,比如难以调动积极性,只选择活动量较小或较安静的游戏,甚至不愿意参与游戏。
(9)影响幼儿游戏的主观因素有扩展阅读
我国学前教育界和发展心理学界对“学前儿童”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例如,许多人在翻译英语资料时,把“学龄前儿童”(preschool children)、“幼儿”(young children)以及“早期儿童”(early childhood)等不同内涵和外延的概念都译成“学前儿童”。
按照国内外现行的医学以及心理学的分类,人从出生到幼儿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出生和新生儿期(birth and newborn):出生—1个月;婴儿期(infancy):1个月—1岁,相当于乳儿期;学步儿期(toddler hood):1—2岁;早期儿童期(early childhood):2—6岁,相当于幼儿期。
尽管这一分类法正日益受到挑战,特别是对婴儿的分类更是莫衷一是。但是,通常把这几个阶段统称为儿童期,即把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