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益智 » 幼儿游戏的虚构
扩展阅读
天成解说一个人的游戏 2021-03-16 21:51:02
打游戏什么牌子显卡好 2021-03-16 21:51:00

幼儿游戏的虚构

发布时间: 2021-02-18 01:56:34

『壹』 幼儿游戏有哪些基本特征

游戏是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游戏作为儿童活动专的一种模属式,具有自身所固有的基本特征:
1、游戏是儿童主动的自愿的活动;
2、游戏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
3、游戏没有社会的使用价值,不直接创造财富,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
4、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

『贰』 幼儿游戏有哪些特征

幼儿游戏的特点介绍如下:1.幼儿游戏是幼儿自发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专不是在外在的属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2.幼儿游戏是愉快的活动,游戏是以愉悦为目的、体验生活的活动,兴趣性和娱乐是游戏的一个重要特点,丧失了兴趣,游戏也就停止了,幼儿游戏中没有外在限制,能够身心放松、积极活动、充分表现自我;3.游戏是充满幻想和想象的,是虚构与现实的统一,游戏是以客观世界为依据,是儿童生活的写照,反映其知识经验,同时具有虚拟的成分,通过想象对真实生活赋予自己的理解,进行象征性的自我表现;4.幼儿游戏含有积极的约束,幼儿游戏并不是毫无约束和限制的,在游戏中,个体有一定的自我约束,在建构游戏过程中,需对自己的注意力和动作进行不断的调节和控制,才能完成搭建任务;5.幼儿游戏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堆积木没有特定的模式,玩具没有固定的玩法,成人不限制幼儿游戏的方式,在任何游戏中,幼儿都会发挥他的创造力把游戏的方式加以变化,使之多姿多彩,更有趣味性。

『叁』 幼儿游戏和现实的区别

具体性
游戏有内容、情节、角色、动作、语言、活动、玩具和游戏材料。
虚构性
是在假想的条件下完成的一种反映现实的活动,其情节和角色的扮演、活动的方式、代替物的使用,是象征性的。
兴趣性
形式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性,适合儿童心理和年龄特征,能使儿童主动参与。
主动性
游戏是由儿童内在驱动力产生的,儿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安排游戏进程,按自己的体力、智力和能力进行各种活动。
社会性
游戏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是儿童游戏的基本源泉。借助游戏,儿童学习成人社会生活经验,从中看到未来生活的前景。

『肆』 幼儿游戏的实质在于它的虚构性吗

自主性,而不是虚构性。

『伍』 幼儿游戏行为包括哪些

  1. 3—4岁(小班)幼儿的游戏特点是平行游戏,也可以说是对同伴无意识的模仿游戏:

    他们的行为受到周围同伴的影响,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也要做什么。比如:一个孩子正在玩“打桩床”(一种将木棒或者球敲击进洞的游戏),另一个孩子看到了也在那里用力敲,实际上他的洞口并没有放什么东西,他只是单纯地在模仿同伴的活动,觉得这样有趣。

  2. 4—5岁(中班)幼儿的游戏特点是联合游戏:

    他们身上已经有了共同游戏的影子,从一开始的相互间的松散关系,逐渐变得有了相同的游戏目的,只不过这种目的是随时变化的。比如幼儿一会儿说“咱们一起搭 房子吧”,一会儿又会被一根长条积木吸引,把它当做长枪玩模拟打枪的游 戏了。

  3. 5—6岁(大班)幼儿游戏的特点是合作游戏:

    他们有了和同伴一起共同游戏的愿望,在游戏前有明确的目的,事先会进行游戏任务的分工,追求游戏的结果,会克服困难完成游戏任务。比如:幼儿商量一起搭建一个游乐园,即使有的孩子想搭建高楼,他也会遵从游戏分工完成用小插片 搭建花坛的任务。这时孩子有了一定的坚持性,会在几天内为一个任务而持续选择一个区域,直到任务完成。

  4. 在了解了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的特点后,教师要努力探索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与幼儿游戏行为的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从空间环境的设置、游戏材料的投放等方面研究幼儿积极的游戏行为产生的条件,建立游戏环境与幼儿游戏行为的高相关性,强化指导的有效性,提高幼儿的游戏质量,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陆』 如何理解幼儿游戏的虚构性特征

警察抓小偷,过家家等幼儿游戏虚构性特征,通过模仿加深理解自身学习到的语言名词概念,刺激大脑发育,就像小狮子们小时候互相追逐,假装撕咬。都是每个物种进化过程中由基因制定好的某种学习方式

『柒』 简述幼儿游戏的特点

益智啊啊啊

『捌』 幼儿园游戏的类型有哪些它们的概念和特点是分别什么

一、 幼儿园游戏分类的几种形式 (一) 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此类游戏的分类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它便于教师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这是目前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认的分类方法。但容易给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带来误区。 (二) 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朱邓丽娟等:《幼儿游戏》(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1 主动性游戏儿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动外,更需要运用肢体、肌肉的活动去进行游戏,儿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戏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游戏的形式,如绘画、手工、玩积木、玩玩具、角色游戏、玩沙、玩水、唱歌。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主动性游戏可以再分为以下四种: (1) 操作性游戏:运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动来进行的游戏。大肌肉活动,如需手脚协调的攀、爬、抛、捉等动作;小肌肉活动,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图等,需运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进行。 (2) 建造性游戏:儿童利用大小积木或拼插玩具来制作房屋、桥梁或其他物品。 (3) 创作性游戏:需要儿童用心去创作、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物品,以表达其创作力。一切美工活动、玩沙、玩水游戏均属于此类。 (4) 想象性游戏:利用现有的物件或玩具,凭自己的想像力来进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戏。 2 被动性游戏属于较静态的活动,儿童只需观看、聆听或欣赏,而不需进行体力活动,如看图书、听故事、看录像、听音乐等都属于静态接受信息的活动。 (三) 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宫再英:《幼儿园自选游戏成果发布会》,《学前教育》,1996年第3期。 手段性游戏是指以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即教学游戏化。 目的性游戏是指为儿童提供为玩而玩、获得游戏性体验的条件。 此两类游戏的分类各有其独特的意义。手段性游戏把游戏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教师的控制程度较大,而儿童却不能完全依自己的愿望自主地游戏。而目的性游戏则注重游戏活动本身,幼儿可以主动支配自由的行为,自由参加游戏。使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并使个性、情绪及社会性方面得到发展,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游戏在实践中由于教师缺乏操作性的指导,致使游戏流于形式。 (四) 游戏的三维度分类法 方展画(1990)方展画:《幼儿游戏的类型》,《幼儿教育》,1990年第12期。提出应从三个维度来对游戏进行分类,这三个维度包括:个体--社会维度、生理--心理维度、认知--情绪维度;其中又分为五类:满足型游戏、适应型游戏、运动型游戏、认知型游戏、情感型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