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写幼儿游戏行为观察分析报告
教师实录: 开始游戏时,烧烤店里人数较多,阳阳、乐乐、萌萌、汶江在制作烧烤材料,宁远做服务员负责烧烤。我经过时,宁远举起手中的一样东西,“你要吃烧烤吗?”“这是什么呀?”“鱼片”宁远想了想回答。说真的,一点也不象鱼片,一整块橡皮泥堆在细细的烧烤棍上,我询问:“我不要你们的鱼片,我可以自己做鱼片吗?”“可以”我在旁边也拿了块橡皮泥做了起来,(我把橡皮泥搓长后又压得很扁,然后用竹签一上一下地串在上面,这下象鱼片了)“好了,你帮我烧烤好吗?”其他小朋友看我在做,都好奇地看着。“我再做个鱼丸串”看我做完后,他们又回去做他们的东西了。当我从其他区域转回来的时候,看见宁远很负责地守着烧烤炉,将别人的鱼片、丸等烧烤好了再送去给他们。“我的鱼片好了吗?”“好了,给你。”旁边的元元递了一根鱼片给我。“呀,怎么没味道呢?”我假装吃着。“忘了给你放盐了。”宁远假装放了些盐。“好了,给你。”“真香!谢谢。”元元开始与宁远一起看烧烤炉,并帮他们涂油、上调料。看游戏井然有序地开展着,我悄然退出了游戏。 教师分析: 游戏前,我们重新布置了活动环境,增添了烧烤的架子(纸盒制作)和各种烧烤品种的原材料等等。并请幼儿观看了从烧烤店里拍下的录像,组织幼儿讨论了烧烤店是怎样烧烤的,幼儿说“他们的用铁架子来烤的”“要用棍子插着烤的”“烧烤的东西都是很小的”“有人吃时才放在铁架上烤,其他的食物放旁边。”“不能都拿去烧烤的”“有各种各样的东西”……最后幼儿提议:鱼要切片或做鱼丸,还可以添加其它食物,用细竹签做烧烤棍。
B. 如何分析幼儿游戏行为,调整幼儿游戏情景
幼儿的自发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发开展的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游戏,其中有潜在的、可能的教育因素,也可称之为本体性游戏。它以游戏本身为目的,是一种幼儿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表现的活动,也是幼儿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力所能及的探索和创造。
(1)自发游戏对于幼儿有特殊的发展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在长期研究儿童游戏的基础上,提出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对其具有特殊的发展价值:一是游戏反映发展,因为游戏是儿童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二是游戏巩固发展,因为游戏中有大量的自发练习性行为;三是游戏促进发展,因为游戏中有大量的自发探索性行为。
笔者也通过对幼儿期的典型象征性游戏的研究发现,幼儿在其自发的游戏中能够最放松、最自然地表现出他们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创造性行为,这类活动对他们来说是最具安全感、愉悦感、归属感、胜任感、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的活动。所以,自发游戏对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观察幼儿的自发游戏是教师了解幼儿和改善观察行为的重要途径
幼儿的自发游戏对于教师来说,是很好地了解和理解幼儿的载体。观察幼儿的自发游戏是教师改善观察行为的重要途径。原因有几点:首先,透过幼儿的自发游戏行为,教师可以了解到他们最真实、自然的表现,有助于教师发现一个真实的幼儿;其次,通过观察幼儿的自发表现,教师可以看到幼儿很多在教学情境中难以表现出来的、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行为,有助于教师发现一个智慧的幼儿;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和幼儿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形成与幼儿的合作伙伴关系,建构对于幼儿主动学习的深入理解,并找到与幼儿互动的适宜策略和方法……观察幼儿自发游戏的过程,是教师尝试换角度思考,向幼儿学习,并与幼儿共同建构、共同成长的过程。
2.改善教师观察行为的要点及方法
要点一:解决态度的问题,帮助教师增强观察意识
目的:使教师从关注自己设计的游戏到关注并重视幼儿的自发游戏。
方法:“对比-感受”法
对比教师设计的教学游戏和幼儿自己发起的自主游戏,找到幼儿在其中的状态和表现的不同。
鼓励教师给幼儿创造更多自主游戏的机会,感受自发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体会幼儿主动学习过程与内涵。
要点二:解决角度的问题,帮助教师转变观察视角
目的:让教师从找出幼儿存在的不足转向发现幼儿的已有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意义。
方法:“拍摄-发现”法
在日常工作中尝试关注幼儿的自发游戏行为,通过观察与分析,发现幼儿有意义的自发游戏行为。
利用现代化手段,自己尝试拍摄幼儿自发游戏行为的或照片,帮助自己客观、细致地分析幼儿自发游戏行为中的意义和价值。
结合近期工作重点或研究内容,有目的地收集和整理一些幼儿在自发游戏中的相关表现和特点。
要点三:解决思路的问题,帮助教师制定观察计划
目的:促使教师从随机观察转向有目的、有依据的观察。
方法:“计划-捕捉”法
结合近期工作重点、研究内容或班级重点活动,确定自己的观察目的。
根据观察目的大致确定观察的对象、内容、时间和方法,形成初步的班级观察计划。
根据幼儿的需求和班级工作的需要,将有目的的观察与随机观察结合起来,以便捕获更多、更全面、更有意义的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的信息。
要点四:解决技术的问题,帮助教师选择观察方法
目的:让教师在利用已知观察方法的基础上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方法:“综合-探索”法
收集相关资料,学习实用、简单、易操作的观察方法。
根据观察目的,综合利用多种观察方法,为自己收集到更多有意义的信息服务。
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和情境,探索适合自己的、方便可行的观察方法。
要点五:解决载体的问题,帮助教师改进观察记录
目的:帮助教师将开放性的观察问题和结构性的记录表格结合起来使用。
方法:“开放-结构”法
在口袋里装上便笺纸,用只言片语或关键词等,随时记录下幼儿的动作、语言、表情及幼儿之间的对话。
根据观察目的,设计几个开放性的问题,方便自己有针对性地记录下想要了解的信息。
根据观察目的,梳理出几个关键项目(维度),设计出简单的、结构性的观察记录表格,方便自己对幼儿的诸多行为进行归类、分析和判断。
要点六:解决解释的问题,帮助教师形成分析框架
目的:帮助教师依据理论找出关键价值点,形成自己对幼儿发展进行解释的线索或分析的框架。
方法:“分类-整合”法
参考儿童发展文献资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或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儿童发展指南与评价指标,为自己更加科学、客观地解释观察资料提供依据。
依据自己的观察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对所记录的各种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解释。
在反复体验和尝试的基础上,总结、梳理出自己对幼儿在不同领域的发展进行解释的线索或分析的框架,逐渐形成自己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现状的科学评价。
要点七:解决成长的问题,帮助教师学会在反思中转变观念
目的:帮助教师以尊重的态度理解幼儿自然出现的特点及行为,学会以幼儿为师来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方法:“反观-调整”法
学会正视和接纳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行为,即使在成人看来是有问题的行为,学会理解和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透过幼儿的自发游戏行为,反观教师自身的言行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借助对幼儿自发游戏的观察,反思自身教育观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找到原因,调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带着主动观察、有目的观察、连续观察的意识,在反复尝试、体验、反思和调整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反思能力,不断获得专业成长。
C. 教师怎样观察幼儿自主性游戏行为
一、如何理解幼儿自主游戏
自主游戏即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
由选择、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
天性自由表现,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建构的过程。可是当前,幼儿园在
开展幼儿自主游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儿童是游戏的主人,儿童对游戏活动能自主地选择、支配,在游戏中充分享受游戏的趣味性、娱乐性、自主性。游戏自发行为是趋乐性的,儿童在游戏中因为需要的满足而获得快乐,同时游戏对儿童良好个性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儿童阶段年龄在三至六岁,是心理发展速度最快,最易稳固的阶段,良好的个性能使孩子有积极的上进的生活态度,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地施展和发挥出来。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现自主性游戏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发展的思想。 游戏是儿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就是游戏。我们应该利用儿童这种强烈的活动动机诱导他们,使他们在自由、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去生活、去探究、去创造,从而促进儿童良好个性的发展。
1、强调游戏的自发性。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自发游戏是儿童内心活动的自身表现,是儿童最纯洁、最神
圣的心灵活动的产物”。他揭示了游戏在于儿童的内部需要和自发活动这一游戏本质。所以指导自主游戏必须充分体现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必须改变过去对幼儿游戏作外部强加,充分尊重并满足幼儿的内在需要,创设幼儿游戏的良好环境氛围,激发幼儿的主体能动性。让幼儿自己创造游戏。
2、注重游戏的互动性。
杜威强调:“教育过程是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真正合作和相互作用的过程。”
因此,在这个游戏过程里,教师应是游戏伙伴,不是“自上”的指导者,和孩子们一起游戏,
产生互动。
3、释放游戏的童话性。
蒙台梭利认为:“每一个幼儿都有一种创造的本能,一种积极的潜力,能依靠他的环境,
构筑起一个精神世界”。对儿童而言,游戏是真实的生活和想象世界的统一。生活的真实为幼
儿的游戏表现提供了条件,虚构的童话想象使幼儿游戏充满了想象和创造。为此,自发游戏
的指导策略要重视引导幼儿对生活的体验,放任幼儿在游戏中的不真实和幼稚的行为,把儿
童当儿童看,重要的是站在儿童的立场看儿童的游戏。
二、教师如何做到有效观察
1、 与幼儿在游戏中成为同伴,与幼儿处与平视中。俗话说:换位思考,当教师真正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去看待游戏,才可以让幼儿得要真需要的帮助,而不是教师主观的自我判断,有时候,教师给的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孩子需要的,在教师眼里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往往就是这样的小帮助,却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无限的帮助。这是教师以与幼儿同样的游戏者身份,通过游戏的语言和行为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当教师投入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玩得更有兴趣,因为幼儿年龄小、能力弱,游戏的玩法技能相对比较缺乏,教师的与往往使游戏有更多的变化和情节的深化。教师可通过模仿幼儿的游戏来对幼儿游戏施加影响。如:中班时科科小朋友,在用积木搭“大高楼”,但他把小块积木放在下面,大块积木放上面,因此“大高楼”总也搭不高,站不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坐到他身边,也拿一堆积木搭“高楼”,一边搭一边说:“我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这样我的大高楼就能搭的很高,很高”。教师所采用的这种平行游戏的指导方式可以传递成人对幼儿游戏关注的态度,增进幼儿游戏的兴趣,同时成人的行为本身已成为幼儿可参照的范例或榜样,便于幼儿掌握游戏技能。教师还可直接参与到幼儿游戏中,与幼儿一起共同游戏,如和幼儿一起下跳棋,和幼儿一起捉迷藏,到娃娃家作客等,在有角色扮演的共同游
戏中,作为游戏参与者的教师可以扮演适宜的角色加入幼儿游戏。在和幼儿共同游戏的过程
中,进一步了解幼儿想法,调动和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帮助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或
扩展情节,丰富幼儿游戏的内容,提高幼儿游戏的能力和水平。如到公共电话亭打电话的人
很多,教师可扮演打电话的人到邮局询问:有手机买吗?帮助幼儿拓展了“手机商店”这一
主题;教师扮演的客人到娃娃家假装发现娃娃发热,并劝“爸爸妈妈”应带娃娃到“医院”
看;教师扮“顾客”到“商店”买商店里没有的东西,引发幼儿自己寻求代替物,发挥了幼
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游戏中的陪审团
幼儿毕竟不是大人,在游戏中难免有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教师也无法参与每一个游戏,
当孩子在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听取多方的“证词”
,做一个间接的观察,尽量把事情还原,然后再客观的给孩子一个恰当的帮助和解决方案。让孩子在教师的适当干预中,得到必要的帮助,让游戏可以顺利的进行。 教师以旁观者身份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是指教师站在幼儿游戏外,以现实的教师身份
干预幼儿的游戏。它能更明确直接地向幼儿传递教育的意图,而且也便于教师同时影响更多
的幼儿。但教师须特别注意尊重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愿望,切忌以成人意志代替幼儿意志。
三、有效观察如何助推幼儿的自主游戏
1、在孩子需要帮助时及时到位,确保自主游戏可以顺利开展教师在游戏中,应该要拥有敏捷的思维和敏感的意识,在孩子左右为难的时候,及时给予孩子一些必要的、正确的帮助,不管物质的还是精神上的,这种帮助,就像一双无形的双手,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轻轻地拉孩子一把,让孩子在自主游戏中可以更加顺利。
2、在游戏后及时反思,为以后相同情况保留经验在细心的观察之后,教师所应该做的工作就是及时地进行记录和反思。把观察的情况书面化,然后针对收集的情况,进行反思,看看当时对孩子的观察是否到位,如果有介入,是否得当,若果没有介入,是不是需要介入,还是不介入比较好。为下次遇到相同情况,可以做得更好,更加准确。这种帮助,就像一张宽厚的弹簧床,在每一次接住孩子的时候,可以把孩子抛得更高,去触碰更高的天空。
3、在多次游戏中总结经验,让孩子的探索没有障碍
孩子在多次的自主游戏之后,教师就可以更加了解孩子的游戏特性,对于孩子的在游戏
中的各种情况,可以做到应付自如,让孩子及时得到高质量的保障,这是对孩子自主游戏最
好的支持,合理的对策,正确的应对,有效的处理,恰到好处的帮助,这样的帮助,就像一
架梯子,在孩子一次一次的自主游戏中,让孩子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让孩子在自主游戏中
汲取无限量的知识,成为在自主游戏中最大的赢家。
D. 如何对幼儿游戏进行有效观察
教师在指导区域活动时,首先应对幼儿想做什么,怎样做和幼儿有可能怎样做要有心理准备:其次观察了解在先,介入指导在后,通过观察理解幼儿的活动意图、思维方式,并对幼儿的活动水平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构想,并促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并能根据观察结果调整区角的位置、材料,使其更适合幼儿的水平、兴趣和需要。活动区域中,首先要相信孩子,通过观察,我们看到幼儿并不是一些没有能力的弱小群体,而是一群非常能干、富有创造性的小主人。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早已是众所周知的口号。因此,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成为幼儿的好朋友、好伙伴,与他们平等相待,将教师是授者的角色转向幼儿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与引导者。一、在观察的基础上,调整对不同层次幼儿的指导行为。 由于每个孩子的发展进程与发展速度是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老师应耐心而深入的观察,准确地把握儿童的强项和弱项、优点和缺点,确定符合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这为教师的教育行为与方式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教师与儿童之间这种积极关系是教育成功的唯一基础。二、在幼儿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活动、了解当前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观察幼儿对什么感兴趣,考虑教师应在哪方面给予帮助。特别是幼儿在活动时,教师不能急于用自己心目中的游戏水平做标准去要求幼儿。幼儿在游戏中应有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的权力与可能。教师要认识到游戏过程是幼儿探索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观察必须学会忍耐和少干预。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学会观察等待,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言谈举止,先观察再指导或多与处理好游戏中主客体关系,给幼儿自由选择与自己决定的权利。三、教师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加强指导语的艺术性。小班突出直观性、趣味性,因为小班幼儿年龄小,理解语意的能力差,这时就要求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富有趣味的语言去启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中班应采取启发诱导的语言,中班幼儿语言有了一定的发展,理解语意的能力由逐渐增强了。与小班幼儿相比有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交往意识,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就要运用带有启发性、建议性的语言来指导引导孩子们,主动地去参与活动。大班应趋于理性的指导。大班幼儿在理解分析问题上都有了一定的经验。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师在抛给孩子们的指导语要趋于理性,使幼儿从中能悟出一定的道理。做一个合格的观察者和指导者是一切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而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观察是真正做到儿童是活动的主体的关键。区域活动的观察指导是一种极富灵活性、创造性的工作。在活动中,我们教师还需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不断分析、调整和反思,以便更好的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探索、体验、学习和发展。
E. 在观察幼儿游戏和游戏行为过程中,如何识别游戏背后存在的教育契机
游戏的时候你可以看他的行为表现,可以根据幼儿的判断,又是长大的一个性格。
F. 如何提高教师在游戏中观察与分析幼儿行为的
作为管理者,我常常走进教学现场进行观摩,在与教师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产生的这些困惑主要基于这样几个原因:第一,与集体教学活动不同的是,自主游戏中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使得教师难以应对,缺乏现场观察、指导的经验;第二,教师能捕捉到自主游戏中的一些现象,但不知从哪些方面去分析,缺乏解读、分析幼儿行为的方法与思路;第三,教师比较关注幼儿在游戏中自主性、创造性的表现,但仅仅知道等待与观察,不知道如何与幼儿进行现场互动,缺乏有效互动的方法与策略。因此,我认为要解决教师的困惑就要从这些原因入手,让教师在观察与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时能做到有思路、有方法、有策略。
一、共体验——走近教师,建立“指标”
对于如何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现有的一些文本材料给教师提供了参考,如《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就具体提出了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要点及其发展提示。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教师即便手中拿着这些文本材料,却依然不知道在游戏中该看些什么。因此,管理者首先要对已有的文本材料进行分析,然后走近教师,体验他们的困惑,再来分解目标、细化指标,帮助教师找到具体、可操作的观察点。
案例1:“指标”的产生
游戏活动时间,我进入了游戏现场,发现有的青年教师一直在来回走动,似乎在仔细地观察孩子,但却看不到关键点;也有的青年教师运用“角色介入法”参与孩子的游戏,仔细倾听教师与孩子的对话,发现只是留于形式与表面的对话。教师还是不知道游戏中该看些什么,观察哪些要点。于是,我开始着手重新制订“指标”。
在制订“指标”时,我们重点将观察要点转化为教师能够操作、可执行的显性内容(见下表),帮助教师找到观察的方向,同时为每位教师提供“观察本”,将“指标”贴在上面,起到导向和指引的作用。
当然,“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对其加以完善与充实,在运用“指标”的过程中不断用案例积极地去诠释内容,真正发挥“指标”的效用。
二、共分享——走近现场,寻找方法
游戏中的讲评是提升幼儿经验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组织游戏时的一个难点,为了提升教师的讲评能力,积累有效的师幼互动经验,我们特意请来了游戏专家徐则民老师,开展“对话式”讲评,即经过现场观察后,先请青年教师讲评,然后再来倾听徐老师的讲评,并通过“对话”了解讲评中的思路与用意。
案例2:“对话式”讲评
一次大班自主游戏中,孩子开展了“超市打折促销”活动,教师抓住孩子在游戏中产生的这一全新内容进行提问:“你们为什么要采用打折促销的方法?”从孩子的各种回答中,教师梳理总结了孩子的游戏经验:当生意不好时,可以采用打折促销这种好方法。徐老师在讲评时则首先问道:“什么叫打对折?打对折是让东西更便宜还是更贵了?”
徐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基于对孩子行为的深入分析,孩子们在生活中虽然常常见到“打折促销”,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理解什么是“打折”,徐老师的讲评让孩子们在获得游戏经验的同时丰富了知识经验,也拓展了青年教师的思路。
这种基于现场的指导,能够直面教师的问题,帮助教师找到有效讲评的思路与方法,体会如何在分析幼儿表现的基础上及时跟进与加强互动,从而形成一些有效的策略。
三、共推进——走近故事,提升能力
在开展自主游戏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他们每天遇到的现象不同,他们对此的感受也就不同,这就要求管理者对他们的指导应该是个性化的。为此,我们确定了每月一次的“约定日”,请每位教师在这一天说说自己在游戏中看到的故事,谈谈自己的体会、困惑与方法,鼓励所有教师共同分析和思考,并采用“专家坐堂”的形式帮助每位教师解决困惑。
案例3:约定日
小班教师的问题:小“医生”连续给娃娃打了十几针,看到孩子如此投入到游戏中,教师应该怎么办?——说明这个孩子已具有角色意识,但缺乏角色认知,需要教师的帮助。
中班教师的问题:个别孩子在游戏时总是心不定,怎么办?——先得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孩子的习惯问题,还是游戏的内容对他没有吸引力,然后据此采取不同的对策。
大班教师的问题:“摄影棚”“花店”都没有生意,孩子们又不想撤,怎么办?——考虑形式、内容是否具有挑战性,可以更换材料,如尝试在“摄影棚”里投放一些别的器材。
每一次的“约定日”我们都会听到许多小故事,由于这些故事是每个教师都可能会遇到的,更能引发教师的共鸣,在集思广益中寻找解决对策,每位教师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我们还邀请专家对教师的这些案例进行点评、归纳,帮助教师学会分析、解读案例,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
作为一名管理者,我感到只有走近教师、走近现场、走近故事才能发现教师的真问题、真困惑,只有和教师一起共体验、共分享、共推进,才能给予教师真帮助,从而实现教师的真发展。幼儿自主游戏观察指标
幼儿自主游戏观察指标
观察内容 具体指标
看整体
1. 进入游戏的人数。
2. 幼儿的兴趣点(人多与人少)。
3. 幼儿的游戏状况(是否有兴趣)。
看角色意识
1. 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
2. 表现角色的行为。
3. 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看角色行为
1. 行为与角色的对应。
2. 游戏的投入度。
3. 问题的产生与解决。
看角色认知
1. 经验的丰富程度。
2. 知识的运用。
看社会行为 规则意识、交往方法、合作意识与能力、情绪情感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