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儿童心理学案例分析
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切科学都是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结果,都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科学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是一个相互联系 、相互依赖 、相互渗透的整体,我们可以根据科学研究对象性质的不同,把科学划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三大门类,它们分别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理论思维之运行的普遍规律。科学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历史过程,具有连贯性和客观性。心理学作为一门主要研究人类内部精神生活的科学,很难把它截然划归于某一门类之中,因为精神生活的主体在不同的条件、联系和关系中,同时既表现为生物的存在物,又表现为社会的存在物,还表现为思维着的存在物;而人类的精神活动又能够把握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理论思维的运动规律,并能权衡这些规律的科学价值。因此,如果画一个科学体系的三角形,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代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三大门类,那么心理学大致处于这个科学体系三角形的中间位置上。从研究对象来看,心理学和哲学最接近,心理学所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同哲学中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问题直接联系着的。从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心理学又最接近于社会科学,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际交往活动中,在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汲取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过程中发生发展的,因此人类的心理活动过程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文化过程,它不受生物学规律的支配,而是遵从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规律。 从心理学研究的具体科学方法技术来看, 它又最接近于自然科学,心理学是一门能够用经验事实加以验证的实验科学,正是由于它采用了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才于1879年从哲学的母腹中脱胎而出,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许多国家为了促进心理学的繁荣,把心理研究所设在科学院内,并动用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加以扶植。因此,我们对心理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必须作多维度的理解,其中,心理学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在这种多维理解中居于主导地位, 因此从总体上说, 心理学和哲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儿童发展心理学在心理科学中又居于什么地位呢?现代心理学业已形成一个学科体系,我们可以把这众多的心理学分支划归为两大领域:①基础心理学;②应用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正是处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交界面上,但从本质上看,儿童发展心理学更贴近基础研究领域。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规律,而儿童发展心理学又是这个学科体系中最主要的分支,因为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充分揭示心理发展的动力及其机制,以及影响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20世纪20年代以来,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础研究的地位不断得到强化,这是由于在基础研究中发生法日益成为心理学理论思维的重要工具,即用社会文化历史和个体心理起源的观点来解释人的心理实质,用心理机能形成的过程来说明心理机能的涵义,使心理学的发展从描述性阶段向说明性阶段过渡,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此提供说明性的控制论模型。
儿童发展心理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贡献
(一)儿童发展心理学对唯物史观的贡献
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大成就,并为一切真正的社会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儿童的实际生活过程即是一种社会存在,一种客观现实,是第一性的东西,它决定了的儿童心理的发展。儿童心理作为第二性的东西,是由他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儿童心理发展由他的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原理,为论证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性提供了科学的根据。
(二)儿童发展心理学对认识论的贡献
认识论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如何适应于客观现实的理论,从而确定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认识论的核心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人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在本质上是实践性的。实践活动是主客体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中介和桥梁。实践第一的观点必然导致唯物主义,因为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客观现实, 是一种社会存在, 而环境的改变又是和实践活动水平相符的。人们认识的发展依赖于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把实践引进认识论,可以说是辩证唯物主义创立过程中最具革命性的事件。儿童发展心理学从个体心理发展的角度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科学性提供了事实根据。儿童心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反馈环路系统中发生发展的,而儿童自发的整体性的躯体动作是儿童心理发生的现实基础。外部的躯体性的感性活动会逐渐内化为内部的理性活动,但在任何情况下,实践活动总是内部的思维活动的基础,并且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儿童心理在活动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儿童的心理反映和客观现实逐渐相一致的过程,这个心理反映的客观性过程在个体心理的发展中是永无止境的。
(三)儿童发展心理学对辩证法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坚持发展的原理,承认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一切现象和过程都具有矛盾着的、相互排斥的、对立的倾向,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事物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在于飞跃,在于渐进过程的中断;事物发展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按否定之否定的途径波浪式或螺旋式地上升前进;辩证的思维方式要求按事物的普遍联系的原理坚持系统的整体观,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中介环节和转化过程入手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儿童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主客体之间的矛盾斗争,这种矛盾斗争的转化机制即是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化过程;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于渐进的中断而产生飞跃,从而使心理发展显示出年龄阶段性;每一阶段新的心理结构的产生是对已有的旧结构的整合,这是一个“扬弃”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因此心理发展的曲线是呈波浪型上升的;对于儿童心理的发展只有坚持系统的整体观和普遍联系的发展观才能把握其规律,因此对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主体活动的中介作用、各个年龄阶段之间的衔接、各种心理机能的统整作用等等,均须坚持普遍联系的发展观。对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探索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宝库。
❷ 给我几个自闭症儿童成功治愈的案例
这样的孩子不可能治愈的,只能引导他们做一些基本的事情,像是上厕所、穿鞋之类的......如果在6岁前发现送到相关机构,长大后可能成为一个比较高级的孩子,进行简单的交流!建议看一下李连杰和文章演的《海洋天堂》
❸ 心理沙盘的治疗过程
心理抄沙盘游戏治疗的过程嘛,全过程包含了实施原则介绍、箱庭疗法的导入、箱庭作品的制作、体验和重新配置、箱庭作品的分享、记录和拍照、箱庭作品的拆除以及案例整理和照片存档这些流程或是部分,这些是一位箱庭咨询师所需要掌握和了解的,而就如何更好地将箱庭心理疗法运用到实际咨询辅导工作中,还需要咨询师进行更多的研究和学习才行哦。
通过构建箱庭(心理沙盘)作品,可以帮助来访者实现压力的释放、连接内在自我,对于咨询师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和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和沟通渠道的方式,在箱庭中运用的物件和材料等象征物是一种共通的语言;同时通过沙盘的制作更加可以呈现问题、面对问题,箱庭激活了个体无意识中的天生康复力量,赋予了来访者力量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咨询的进行,然而箱庭疗法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想更多了解的话,可以去学习张日升老师在博仁的箱庭疗法课程,去全面地学习和掌握这些技术哦。
❹ 适宜于自闭症儿童游戏治疗的游戏有哪些
游戏治疗对自闭症儿童认识成人社会和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起着重要作用。
正如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所说,无论何时,无论何国,凡是儿童的教育,其大部分莫不借助于游戏与竞技,而对于年幼的儿童,尤其不能不如此。由于自闭症儿童疾病的原因,他们往往对于参与性游戏具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心理,因此需要教师、家长和同龄伙伴的鼓励和帮助。根据现代学前教育对游戏治疗教学研究的分类,游戏的种类有十多种之多。根据实践应用和理论推断,我们认为以下几类游戏较适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游戏治疗教育康复。
1.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愿望,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表现其生活体验的一种活动。角色游戏是自然游戏的一种,是幼儿期特有的最典型的游戏,产生于两三岁,学前晚期达到高峰。这种游戏即使没有成人的指导与参与,幼儿同样会进行。角色游戏的自娱自乐特点,充分满足了幼儿渴望平等.渴望长大、渴望独立的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一些自闭症儿童常常一人独坐或手中一直拿着自己喜欢的一个玩具,而嘴里低声咕噜着谁也听不懂的话。据推断,实际上他们在进行着的就是一种特有的角色游戏。但是他们的这种角色游戏可能是单一情节的,似乎永远无法演绎到尽头的一种游戏。自闭症儿童进行这种游戏时是不允许别人干扰的,如果他在游戏时有意去干扰他,会出现自闭症儿童特有的抵制方式,尖叫或情绪紊乱。
自闭症儿童的角色游戏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引导的,角色游戏适用于低龄(5岁前)自闭症孩子。事先教师和家长要精心设计,游戏情节要十分简单明了。如一个布娃娃,起名叫牛牛,想要一个苹果,他拿一个杯子跟我换了一个苹果。这个游戏要求自闭症孩子给牛牛一个苹果,同时要拿回一个杯子。目的是帮助自闭症孩子建立交换的概念。组织这类游戏.教师和家长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游戏前,要反复跟孩子讲解这个游戏的情节;二是要反复告诉他们布娃娃的名字叫牛牛;三是要反复强调并示范交换动作。组织实施中,开始可以教师或家长拿着布娃娃并扮演成牛牛,当自闭症孩子可以熟练完成这个游戏时,可以将牛牛放在孩子对面,教师、家长站在自闭症孩子一侧,用口令叙述游戏情节,让孩子主动完成。当这一步完成后,教师、家长可以将对象牛牛换成其他名字,苹果和杯子也可以换成其他物品。如果这一步自闭症孩子也能顺利完成时.教师、家长可以直接提出自己拿任何一个物品换自闭症孩子自己的东西,并逐步帮助他们建立这种物物交换的概念。
如果这个自闭症孩子有语言能力,可以让他边说边做,模仿已经学会的角色游戏。同时为防止自闭症儿童常有的总是重复做一件自己熟悉的事的行为,应鼓励他多变换人物来完成角色游戏。
2.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又称戏剧游戏,是指幼儿根据故事或童话等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节,通过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和表情进行表演的一种活动形式。如幼儿演出的童话剧、歌舞剧、木偶剧和皮影戏等。
由于疾病的原因,自闭症儿童往往面部表情比较单一,语言中的语调呆板,行为显得僵硬。因此在表演游戏中,因考虑上述因素,安排角色时应尽量安排语言少,动作幅度小,行动路线短,面部表情不需要很丰富的角色给他们。实际上,只要角色安排恰当,他们也是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的。
自闭症儿童参加表演游戏,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积极帮助。游戏前教师和家长要反复对他讲解角色,关键是要让他明白自己表演角色的特点(注意:他们所表演的角色要是他们熟悉的人物或拟人化了的动物),加强对他们语言和动作的反复指导。如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第一附属小学组织的一次教学汇报演出,他们就让一名自闭症儿童(10岁)担任了一个角色,这个孩子表演得很好,得到了教师、家长和前来观摩的嘉宾的一致好评。这是一个表现敬老题材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这个自闭症孩子扮演一位老大爷,有两句台词,三个动作。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一群孩子在广场上玩耍,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爷爷经过这里时被一个石头绊了一跤,孩子见了急忙来扶起老爷爷,老爷爷很高兴并夸奖了他们。在这个游戏中,老爷爷的两句台词分别是哎哟好孩子,谢谢你们。三个动作分别是学老爷爷的样子走路跌倒面对观众拍着孩子们的肩膀说感谢的话。游戏结束后我们了解到,就这样一个简单情节的游戏,教师和家长用了近一个学期的课后时间来教他。一是解决他语调单一的问题,光哎哟一个词的声调纠正就用了十天,在第二句中的谢谢一词的轻重音的发音纠正上也是用了十天的时间。二是解决他在游戏中的行为动作。在老爷爷上场这一个动作的模仿上,教师和家长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教他。一开始他听到要上台的口令后,就很快地走到台上,而且挺胸抬头,并且眼睛总是盯着斜上方的灯光。后来教师和家长一遍遍地模仿给他看,家长回到家里也反复模仿并教他如何做。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他终于学会了拄着拐杖的老爷爷蹒跚走路的样子。在解决他模仿老爷爷跌倒这个动作上,一开始他到指定位置时就往地上一坐,后来教师和家长反复讲解并模仿老人跌倒的动作,光这一个动作让他学会,用了近十天的时间。在最后一个动作拍同学肩膀并面对观众说感谢词的模仿上,开始时他总是不能目光平视,总是头昂起来,目光看斜上方。后来在教师和家长的模仿和反复纠正下,终于学会了目光平视。
从上述游戏中我们看到了,自闭症儿童是可以进行表演游戏的。这尽管是一个个案,但却说明,表演游戏不是正常儿童的专利。在这里我要说明的是,通过这个情节游戏的表演,这个自闭症孩子的性格上比以前变得开朗了,与家长和教师的对话能力增强了许多,在表达自己情感方面有了显著进步。
3.结构游戏
结构游戏又称建构游戏,是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的结构玩具或结构材料(积木、积塑、金属片、泥、沙、雪等),构造物体形象,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结构游戏始于3岁左右,一般从简单的积木游戏开始,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认知水平、动作技能的发展,结构游戏也趋向复杂化、多样化,并常常出现在扮演角色的游戏中。结构游戏不单是一种构造活动,而是一种包含多种技能的创造性组合活动和全面培育心理素质的综合活动,有着广泛的教育意义。
结构游戏是自闭症儿童比较喜欢的游戏之一,有一部分自闭症儿童在玩拼图、组装玩具模型等方面有超常能力;还有一些自闭症儿童在拆装玩具方面有天赋。但是有一部分自闭症儿童只对他熟悉的拼图感兴趣,而对新的拼图,哪怕是最简单的拼图也会采取抵制的态度。至于个中原因,目前还不得而之。但是,我们发现在自闭症儿童中,对结构玩具的喜好程度、玩具类型的选择也不尽一致。
结构游戏多用手进行操作,他们在游戏中不停地做着各种动作(摆、放、插、拼、整理等)。这时他们手部的小肌肉充分活动,使他们的手指、手腕、手臂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得到锻炼,手的控制力得到加强,手、眼协调能力和配合得到充分发展。这种手眼协调、手脑并用练习,会有效地促进他们感知觉的发展。在结构游戏中,一切的结构活动都以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思维为基础。依靠头脑中的表象去构思、设计并制造具体的物品,这正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极富创造性的行为。自闭症儿童尽管喜欢单一的陈旧的结构游戏,但我们发现,通过鼓励和激励,他们还是能完成一些有难度的结构游戏的。要鼓励他们去完成带有创造性的结构游戏,可以从简单到复杂,拼装游戏可以从有图到无图,循序渐进地引导和展开。
❺ 为什么儿童心理治疗常常用沙盘游戏治疗
这个能够吸引孩子跟他一起玩儿而且呢这个游戏当中潜移默化的有很多的治疗办法所以会有治疗效果。
❻ 沙盘游戏疗法对儿童的特殊意义有哪些
1、自闭症等言语和交流困难的孩子
生活中,一些孩子确实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很好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情绪体验、与他人交流。这类孩子的心理咨询也因此不适用于言语面谈式的咨询。以沙盘游戏对言语和交流存在困难的孩子进行干预,个体的挫败感和心灵创伤都得到适当的表述,并得以减弱。
2、焦虑等情绪困难
沙盘游戏是一种集认知重构、情绪表达、感觉统合、心理动力等于一体的心理临床方法。通过玩沙子、玩具模型,可以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让个体得到放松,重构自己的意识或无意识认知。沙盘作品制作过程提高了个体的创造力,这种感觉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沙盘游戏有助于减轻焦虑和压力等,在国内的心理临床研究证明沙盘游戏对考试焦虑的学生具有长期的咨询效果。
3、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运用沙盘游戏能帮助孩子将注意力集中于一种可具体感知到的、自我主导的活动,沙子和玩具的可触性、可移动性可能通过触觉与运动觉作用于个体的大脑神经,从而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具体的物件和活动。此外,沙箱是一个有边界限制的空间,将个体的注意集中于这一有限的空间内,也有助于对他们注意力的训练。
4、攻击性行为
沙盘游戏为这类孩子提供了一个表达的机会,可以让他们在虚拟的空间里将其愤怒、攻击性的行为和情感物化地演示出来,以替代性活动耗散其攻击性心理能量,并从沙盘游戏所建构的故事情境中习得与人相处的适应性行为。
5、人际关系困难
团体沙盘游戏在促进团体成员协作能力、增进团体整合、提高人际交往技能、确立自我概念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在沙盘游戏世界中,成员或个体以虚拟而又注入真情实感的角色扮演的方式展开人际关系,并在沙盘游戏的帮助下调整社会认知系统,从成员人际交往的成功行为中习得社交适应行为。
❼ 沙盘游戏治疗自闭症要几次课能治愈
自闭症治愈的概率极低,一个沙盘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沙盘游戏只是其中一种治疗(训练)方法而已。推荐你找几个特殊儿童家长QQ群看看,那里有很多实际的“专家”。
❽ 孩子自闭症去哪儿看得好
首先自闭症指的是一种有精神发育障碍的疾病,6岁的孩子之前没有这种专情况,这个一般就不属于自闭属症,只是孩子可能出现了一定的抑郁情绪。小孩子遇到事情可能不会处理,或者是有时候不愿跟父母说就导致自己出现情绪问题,父母应该充分的陪伴关心孩子和孩子去沟通交流。
❾ 为何说沙盘游戏治疗自闭症有效(一)宣泄情绪
如果根据目前的标准以及中国现有总人口数量估计, 中国目前至少有50 万至100 万左右的自闭症系列症患者, 其中包括典型意义上或严重的和非典型意义上的或轻度的自闭症患者。有迹象表明,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自闭症的患病率还在继续上升。 陈顺森在2010年的研究(原题目《箱庭疗法治疗自闭症的原理和操作》)中发现,沙盘游戏对自闭症有很多有益的帮助: 近年来, 游戏治疗已被普遍公认为处理儿童情绪困扰最适当的咨询、治疗模式。从国内外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实践来看, 除了采用前述那些传统的方法外, 也非常强调游戏在儿童自闭症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游戏是儿童生活的主体, 正如Lowenfeld 所认为的, 游戏对于儿童的意义就相当于语言、艺术对于成人, 儿童可以从游戏中得到轻松、愉悦、休息和享受。在游戏中, 儿童可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行为。因此, 要了解和治疗儿童的发展障碍,游戏相对来说是一个比较适合的途径。Seach 通过对6 名自闭症儿童的游戏的描述, 认为可以以互动方式帮助自闭症儿童通过游戏获得自我认识。她强调,不要过于关注自闭症儿童在游戏活动中的不足。通过游戏体验, 自闭症儿童能够传达他们的内心思想和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独特理解。魏轶兵等人认为, 游戏不仅能促进正常儿童的重要活动, 也是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功能训练的重要内容。由于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发展特性, 在学习上不但要简化课程, 在教学活动中甚至须以游戏方式来带动,才能提升他们的注意力与学习意愿。陈顺森认为,沙盘游戏适用于言语和交流困难的学生。沙盘游戏可以让儿童在安全、支持的环境下学习和练习新的技能, 包括语言技能、活动技能、社会交往技能等, 可以为自闭症儿童的康复提供一个的新方向与新领域, 给予自闭症儿童有益的帮助, 为自闭症的治疗作出贡献。 图片来自网络沙盘游戏治疗自闭症的原理: 1.宣泄受压抑情绪并产生新的学习结果 正如台湾何长珠教授所认为的, 但凡心理咨询与治疗, 其意义当包括以下两点: 一是放松受压抑的情绪, 以解除焦虑、紧张、愤怒、害怕、攻击等负面之情感体验; 二是在这一恢复平衡的过程中, 原先处理问题的模式重新得到思考与整理,继而产生了新的学习结果。沙盘游戏是一种假设性的游戏活动, 可缓和儿童情绪方面的困扰, 使用的材料通常是具有想象和表达功能的各种不同的素材, 藉由沙盘游戏隐喻、象征的方式, 以及通过与沙游师的互动, 儿童可以体验到情绪的表达、冲动的转移, 同时也可能降低其麻烦事件发生的可能。 沙盘游戏有别于一般游戏之处, 在于其特有的媒介——沙子的作用。沙对儿童而言相当具有吸引力, 几乎在他们意识到要玩沙之前, 他们的手早已伸进沙堆里去了。当个体触摸了沙子后, 就可能随之想到在沙盘里表现出山川、河流、庭院、隧道等各式各样的情境, 沙盘中就如同上演着生动的剧情。在沙盘游戏过程中, 来访者很容易将个人的困扰投射、扮演到沙盘游戏的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