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分析幼儿游戏行为,调整幼儿游戏情景
幼儿的自发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需要自发开展的游戏,其活动的本体是游戏,其中有潜在的、可能的教育因素,也可称之为本体性游戏。它以游戏本身为目的,是一种幼儿用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表现的活动,也是幼儿以已有知识为基础的力所能及的探索和创造。
(1)自发游戏对于幼儿有特殊的发展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在长期研究儿童游戏的基础上,提出幼儿自发自主的游戏对其具有特殊的发展价值:一是游戏反映发展,因为游戏是儿童已有经验的表现活动;二是游戏巩固发展,因为游戏中有大量的自发练习性行为;三是游戏促进发展,因为游戏中有大量的自发探索性行为。
笔者也通过对幼儿期的典型象征性游戏的研究发现,幼儿在其自发的游戏中能够最放松、最自然地表现出他们的兴趣、爱好、需要和创造性行为,这类活动对他们来说是最具安全感、愉悦感、归属感、胜任感、成就感和自我价值感的活动。所以,自发游戏对于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主体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2)观察幼儿的自发游戏是教师了解幼儿和改善观察行为的重要途径
幼儿的自发游戏对于教师来说,是很好地了解和理解幼儿的载体。观察幼儿的自发游戏是教师改善观察行为的重要途径。原因有几点:首先,透过幼儿的自发游戏行为,教师可以了解到他们最真实、自然的表现,有助于教师发现一个真实的幼儿;其次,通过观察幼儿的自发表现,教师可以看到幼儿很多在教学情境中难以表现出来的、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行为,有助于教师发现一个智慧的幼儿;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和幼儿一起游戏的过程中,形成与幼儿的合作伙伴关系,建构对于幼儿主动学习的深入理解,并找到与幼儿互动的适宜策略和方法……观察幼儿自发游戏的过程,是教师尝试换角度思考,向幼儿学习,并与幼儿共同建构、共同成长的过程。
2.改善教师观察行为的要点及方法
要点一:解决态度的问题,帮助教师增强观察意识
目的:使教师从关注自己设计的游戏到关注并重视幼儿的自发游戏。
方法:“对比-感受”法
对比教师设计的教学游戏和幼儿自己发起的自主游戏,找到幼儿在其中的状态和表现的不同。
鼓励教师给幼儿创造更多自主游戏的机会,感受自发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体会幼儿主动学习过程与内涵。
要点二:解决角度的问题,帮助教师转变观察视角
目的:让教师从找出幼儿存在的不足转向发现幼儿的已有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意义。
方法:“拍摄-发现”法
在日常工作中尝试关注幼儿的自发游戏行为,通过观察与分析,发现幼儿有意义的自发游戏行为。
利用现代化手段,自己尝试拍摄幼儿自发游戏行为的或照片,帮助自己客观、细致地分析幼儿自发游戏行为中的意义和价值。
结合近期工作重点或研究内容,有目的地收集和整理一些幼儿在自发游戏中的相关表现和特点。
要点三:解决思路的问题,帮助教师制定观察计划
目的:促使教师从随机观察转向有目的、有依据的观察。
方法:“计划-捕捉”法
结合近期工作重点、研究内容或班级重点活动,确定自己的观察目的。
根据观察目的大致确定观察的对象、内容、时间和方法,形成初步的班级观察计划。
根据幼儿的需求和班级工作的需要,将有目的的观察与随机观察结合起来,以便捕获更多、更全面、更有意义的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的信息。
要点四:解决技术的问题,帮助教师选择观察方法
目的:让教师在利用已知观察方法的基础上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方法:“综合-探索”法
收集相关资料,学习实用、简单、易操作的观察方法。
根据观察目的,综合利用多种观察方法,为自己收集到更多有意义的信息服务。
根据不同的观察对象和情境,探索适合自己的、方便可行的观察方法。
要点五:解决载体的问题,帮助教师改进观察记录
目的:帮助教师将开放性的观察问题和结构性的记录表格结合起来使用。
方法:“开放-结构”法
在口袋里装上便笺纸,用只言片语或关键词等,随时记录下幼儿的动作、语言、表情及幼儿之间的对话。
根据观察目的,设计几个开放性的问题,方便自己有针对性地记录下想要了解的信息。
根据观察目的,梳理出几个关键项目(维度),设计出简单的、结构性的观察记录表格,方便自己对幼儿的诸多行为进行归类、分析和判断。
要点六:解决解释的问题,帮助教师形成分析框架
目的:帮助教师依据理论找出关键价值点,形成自己对幼儿发展进行解释的线索或分析的框架。
方法:“分类-整合”法
参考儿童发展文献资料、《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或借鉴英、美等发达国家的儿童发展指南与评价指标,为自己更加科学、客观地解释观察资料提供依据。
依据自己的观察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对所记录的各种信息进行分类、整合,并尝试进行简单的解释。
在反复体验和尝试的基础上,总结、梳理出自己对幼儿在不同领域的发展进行解释的线索或分析的框架,逐渐形成自己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现状的科学评价。
要点七:解决成长的问题,帮助教师学会在反思中转变观念
目的:帮助教师以尊重的态度理解幼儿自然出现的特点及行为,学会以幼儿为师来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方法:“反观-调整”法
学会正视和接纳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出现的种种行为,即使在成人看来是有问题的行为,学会理解和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
透过幼儿的自发游戏行为,反观教师自身的言行对幼儿产生的影响。
借助对幼儿自发游戏的观察,反思自身教育观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找到原因,调整固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带着主动观察、有目的观察、连续观察的意识,在反复尝试、体验、反思和调整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反思能力,不断获得专业成长。
B. 从哪些方面对幼儿游戏创编进行反思
首先,作为一个幼儿教师都应该具备艺术教育的能力。因为在幼儿教育中不是像中小学一样的分科教学,老师需要承担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所以老师应具备艺术教育能力。一个热爱艺术、能够把艺术性的手段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教师一定是孩子们喜爱的老师。可以说,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认知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等等都可以和艺术活动相联系。 老师自身的艺术素养直接和教学能力相关,针对幼儿音乐能力培养,教师应该提高节奏、音调准确、有表情歌唱的能力,即兴创编律动、舞蹈、打击乐器演奏的能力,组织音乐游戏活动的能力,培养幼儿听觉发展的能力,积累、开发音乐资源的能力,设计丰富形式的音乐课程的能力等。 以上这些方面也许会觉得对教师的要求太高了,但是只要我们有执著的追求、不断积累,会在这些方面逐渐提高的。 提高自身音乐修养的渠道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有计划地学习,特别重要的是要了解当代艺术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国际上有成效的教育体系和方法,并要使自身音乐技能的提高牢牢建立在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的上。
C. 学习幼儿园游戏的反思,急用
撞门
D. 游戏儿童教育游戏反思500字
幼儿民间游戏之教育心得提要:我认为,民间游戏对幼儿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
文章来源自 房地产 E网
幼儿民间游戏之教育心得
《纲要》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我园围绕纲要精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民间游戏就是其中一项。
说到民间游戏,大家并不陌生,我们自己小学生时代也玩过,但要让幼儿园的孩子来玩必须挑选适合幼儿的民间游戏。就拿我们中班组来说吧,我们组经过多次地认真研讨,选取了适合我们中班孩子的民间游戏,如:“官打捉贼”、“藏玲子”、“跳房子”、“套圈”、“熊和石头人”、“抢椅子”、“摸瞎子”、“点黄豆”等,并加以创新和改良,在制定好详细的计划后,我们老师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了情境的创设,给我们的民间游戏锦上添花,并在孩子们一次次的游戏中不断调整。我们所设计的民间游戏形式多样,玩法不一,而且简单易学,趣味性强,契合孩子的天性,给无数孩子带来了童年的欢乐。下面就谈谈我在组织开展民间游戏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1、幼儿在民间游戏中增强体质。
作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着一个健康的身体,小孩子本身体质比大人弱,易感冒,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他们的体质。在民间游戏中就融入了一些体育锻炼,例如“套圈”、“跳房子”、“点黄豆”等游戏中,都加强了孩子们的手,脚的动作,这些动作促进了孩子的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孩子们的技能和技巧,更有利于机体健康发展,从而也增强了孩子们的体质。
2、幼儿在民间游戏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很多民间游戏都带有好听的口令,如这学期开展的“藏玲子”以及上学期玩的“荷花荷花几月开”等。孩子对儿歌都有极大的兴趣,而民间游戏中的口令恰好极具有节奏性,趣味性,这样孩子们在玩的同时,不仅使他们心情愉快,同时在不经意间也提高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发挥了他们的思维和记忆。
在民间游戏中,很多游戏需要几个小朋友或更多小朋友一起玩才可以进行,这样也就加强了孩子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观点,在这些游戏规则当中,可以让孩子学会遵守规则,同时可以克服一些家里养成的任性,唯我独尊的一些不良风气,促进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
4、幼儿在民间游戏中培养了合作意识。
一开始小朋友们玩“藏玲子”游戏时只会单一的念完儿歌最后一个字才把小铃藏起来,而且藏好后也只会停在被藏的小朋友后面,使猜的小朋友一下子就猜对了。根据规则,猜中了藏的人就只能换下,如果要让自己能多藏几次那就必须动脑筋如何把小铃藏到猜的人猜不中。现在,小朋友们都能巧妙地把小铃藏好,也知道如何去误导猜的人。而猜的人也在开动脑筋注意观察大家的脸部表情,让自己猜中好去当藏铃子的人。虽然看似简单的游戏,却很受小朋友们的喜欢,孩子们对其百玩不厌,越玩越有劲,从游戏中更学会了去思考。
我认为,民间游戏对幼儿是一种“快乐的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伴侣。继承和开发民间游戏使幼儿的游戏活动锦上添花,活泼多样。愿我们的民间体育游戏之花越开越美,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