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益智 » 家长参与幼儿游戏
扩展阅读
天成解说一个人的游戏 2021-03-16 21:51:02
打游戏什么牌子显卡好 2021-03-16 21:51:00

家长参与幼儿游戏

发布时间: 2021-03-14 06:50:51

㈠ 适合幼儿与家长参与的亲子游戏有哪些

多开展亲子活动丰富幼儿园教育形式。
通过吸引家长和幼儿共同参与各种教育活版动可以丰富幼儿园的教权育形式,
例如,迎新亲子运动会、亲子制作、亲子游戏、亲子
阅读、亲子春(秋)游等。
我们围绕入园适应、幼小衔接等主题活动、“三八”节、重阳节、元宵节等节日活动邀请家长参与,
通过有序的组织家长、幼儿喜爱的活
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家长和孩子的互动经验,
提升家长的育儿水平,增进亲子的感情,幼儿园也通过这样的活动获得发展,
教师的组织能力也可以得到更好的锻炼,同
时为家园关系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㈡ 幼儿园只要家长参与的游戏大全

你好,幼儿园最好采取一些亲子游戏增加互动比较好,这样小朋友参与更能引发大人们的共鸣。

㈢ 关于交通安全知识的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的小游戏

比赛性质

给孩子指令,然后设置各种交通障碍,让他们自己通过

先通过不犯规的获胜

如让孩子到某个地点取东西,路途中有各种交通障碍,孩子在不违反交通安全的情况下到达某个地点获胜

可以根据年龄分组

㈣ 家长怎样参与幼儿园区域活动中的

(1)家长要以观察者的身份随时关注幼儿。要更好地指导幼儿区域活动,首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活动,准确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关注、了解幼儿已有的经验是什么,了解幼儿喜欢玩的是什么,然后根据观察的情况, 在幼儿探索问题时能及时给予指导。

(2)家长要以适当的身份适时的参与幼儿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对活动区里出现新的材料很敏感,也乐意尝试,但由于不会玩,孩子的好奇心就由此会打折,甚至转移目标,离开游戏。

(3)家长应把握时机,适时介入指导。孩子们对区域活动里出现新的新材料很敏感,也乐意尝试,但由于不会玩,孩子的好奇心就由此会打折,甚至转移目标,离开游戏。

㈤ 开展幼儿亲子游戏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一、 不要挫伤孩子玩游戏积极性和信任感,不要用孩子无法接受的态度回绝孩子,让孩子失望。如果父母不想参与游戏,切不可简单粗暴的拒绝孩子,或者沉默不语,尽量用委婉或者鼓励的方法,让孩子自己游戏。 二、 不可以欺骗孩子。家长们总认为大人比较孩子的知识丰富,孩子天真无邪,可以用一些比较动听的语言欺骗孩子,...反正,孩子的注意力比较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因此,经常对孩子许下不能实现的承诺。但是,孩子往往没有大人们想的那么幼稚,他们会记住大人给他们的承诺,如果家长们一味欺骗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不会信任家长,非但如此,严重的话还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 三、 不要敷衍孩子,家长如果参与孩子的游戏,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而随便敷衍,家长即然参与孩子的游戏,孩子因年龄小或角色需要或缺少游戏伙伴而请求时家长应参与进去,并以角色身份、游戏口吻引导孩子游戏,使游戏得以顺利开展。 四、 如果孩子依赖性过强而请求父母一起游戏时,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长不应该参与,但是应该陪在孩子身边或者呆在孩子看的见的地方,让孩子游戏时不会不安,千万不可为了培养独立性,在孩子玩的专心时偷偷走掉,这样会让孩子分心引起不安,事得其反。 家长与宝宝多做幼儿亲子游戏,不仅可以陪伴孩子快乐的成长,还会有助于宝宝建立起自信心和增强与人交流的能力。家长要给宝宝做表率作用,做到言出必行,言而有信,这样会宝宝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幼儿亲子游戏可以让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游戏,学习,有助于宝宝寓教于乐。

㈥ 幼儿和家长可以玩哪些游戏

1、甜蜜的吻

适合年龄

3岁以上

玩法

(1) 妈妈告诉孩子剪刀、石头、布的手势。用实物和手配合进行演示,让孩子了解:剪刀可以剪布,石头是用来砸剪刀的,布可以包住石头。

(2)明确三种手势的关系后,妈妈和孩子出拳,看看谁会赢。胜利的一方可以享受输了的一方的一个吻,胜利者还可以指定是亲鼻子、额头或是脸颊。


2、我画妈妈,妈妈画我

适合年龄

4岁以上

玩法

(1)准备画纸、彩笔。

(2)妈妈先让孩子当模特,给孩子画一张像,画好以后先不给孩子看,提高孩子的兴趣;然后妈妈给孩子当模特,让孩子画一张妈妈的像。最后两个人都画好后,交换画,看看谁画得可爱。

(3)再准备一张大纸,妈妈和孩子一起画一幅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图画,比如孩子画主角——妈妈和自己,妈妈负责装扮图画,画点花儿和绿草。

小贴士:生活中,妈妈和孩子已经非常亲密了,不过也许妈妈还没有给孩子画过一张画呢~其实,即便坐在那里一动不动,让孩子画,这样的体验也很有意思的。


3、我们的故事

适合年龄

4岁以上

玩法

(1)准备一把儿童剪刀,将前面画的妈妈和孩子的单人画剪下来,作为讲故事的道具。

(2)妈妈和孩子轮流编故事,妈妈以孩子作为主人公来编,故事可以是描述孩子一天中所做的事情,也可以是根据孩子熟悉的故事改编的。讲故事的时候把孩子的单人画拿在手里,增加趣味。

(3)轮到孩子讲故事。以妈妈为主人公,讲讲妈妈一天都干了什么,从而体会到妈妈的辛苦,也可以把妈妈套用到孩子熟悉的故事人物中,让妈妈也当一回孩子。

(4)妈妈和孩子一起编一个以孩子和妈妈为主人公的故事。

小贴士:这个游戏不在于故事讲得有多精彩,主要是让孩子和妈妈多交流,孩子讲的时候,妈妈可以提意见让孩子修改;妈妈讲的时候,孩子也可以说“妈妈你应该这样讲”。


4、给妈妈过生日

适合年龄

5岁以上

(1) 准备好小碗、小盘、各种颜色的彩泥、假蜡烛等。问问孩子,假如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你准备做什么。

(2)过生日要有生日蛋糕、面条、披萨,给孩子三个小盘,让孩子发挥创意,用彩泥做细细长长的面条、圆圆扁扁的披萨饼、方方正正的蛋糕。孩子做的时候,妈妈在一旁打下手。

(3)孩子做好点心后,在蛋糕上“点上蜡烛”,妈妈一边许愿一边吹灭蜡烛。最后妈妈和孩子一起“分享美味”,唱生日祝福歌。

小贴士:过生日的游戏可以轮流玩,妈妈过完生日了,孩子再过一次。


5、我来照顾妈妈

适合年龄

4岁以上

玩法

(1)准备听诊器、体温计等看医生的玩具。

(2) 妈妈向孩子交待游戏情境:孩子生病了,都是妈妈来照顾。妈妈通常会做这些事情,如量体温、盖被子、喂药、用毛巾擦脸等。假装妈妈现在生病了,比如肚子疼、咳嗽,孩子可以做什么呢?问一声“妈妈你疼吗”,给妈妈端一杯水,给妈妈喂药,用这些细微的动作来关怀妈妈。

(3)妈妈病好啦,向孩子表示感谢。

小贴士:可别小看孩子的观察力,平日里孩子生病后,妈妈操劳的样子、紧张的神情,孩子其实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孩子是很乐意照顾人的。


㈦ 幼儿和家长共同参加的体育游戏叫什么名称

是两人三足吗? 三组家庭为一轮进行比赛(每组家庭由一位家长与幼儿共同游戏)。将家长与幼儿相邻的两只脚捆绑在一起站在规定位置,哨响开始起跑。

㈧ 如何让家长支持幼儿对游戏的探索

教育过程应该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百米冲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这场马拉松的竞赛过程中,需要家长们齐心协力、持之以恒,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让幼儿沐浴着春风和阳光,带着快乐心情,轻松上阵。 首先,学龄前孩子的注意力通常不稳定,他们对某一事物的兴趣通常与他们的好奇心﹑新鲜感受分不开。因此,作为家长就必须善于发现和引导,经常带孩子出去参观﹑外出散步,或者带着孩子摆弄和拆卸各种玩具等,让孩子在探索 “秘密"的活动中,激发学习的兴趣。 其次,父母对孩子在探索过程中的每一个新的发现,都要予以支持,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如果是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或是掌握技巧性比较强的知识,如绘画﹑弹琴等,父母要合理地安排时间,每次持续时间不宜过长,防止大脑皮质产生保护性抑制,从而降低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效果。即使对于同一内容的重复学习,父母也要每次变化方法,最好与游戏结合起来,学学玩玩、动静交替,以免孩子产生厌倦感。年龄稍大的孩子可适当地组织竞争性的活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一旦孩子对某事物产生了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进一步促使孩子主动地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给予成功的体验是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 另外,在孩子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家长对他们的期望不能超越他们已有的水平和他们通过学习最近可能发展到的水平,并要及时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在家长看来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却给孩子带来了成功的体验,并依据学习成果来调整心事活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父母要考虑到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家长在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时,切忌粗暴干涉﹑硬性强制或教条主人的方法。家长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参与者的身份﹑商量的口吻﹑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这种心理效应对于激发孩子和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兴趣不但能让幼儿主动学习,也是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条件。例如:幼儿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困难,但是有时候他们并不希望成人直接介入活动,给予他们帮助,他们会在自己的思考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孩子们在拼搭飞机模型时,会遇到一些困难,经历一次次失败,但是他们不会放弃,他们会勇于探索,在一次次失败后获得成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感兴趣,须知动手操作活动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之一。由此可以看出活动的兴趣对培养幼儿的学习坚韧性、自觉性有重要作用。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牢记: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3-6岁的幼儿的学习是通过游戏实现的,只有在游戏中激发起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才能让他们自觉自愿学习,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基础,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做准备。

㈨ 家长指导幼儿园游戏的策略有哪些

主题:幼儿园怎样指导家长,家长怎样指导幼儿游戏 生活教育不仅要适应幼儿当前的发展,更要为幼儿的持续发展与未来生活奠基。从幼儿当前发展看,生活活动能保护幼儿的健康生存,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从幼儿长远发展看,生活活动为幼儿适应未来的社会做准备,并为他们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做人与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 当孩子第一次进入幼儿园时,首先面临的是如何适应集体生活,特别是进餐、午睡、入厕等生活自理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同时,小班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正在迅速发展之中,而生活自理活动充满了精细动作的尝试和练习。所以,让幼儿学做力所能及的事,不仅能帮助他们形成自我服务的能力,还能使他们在自我服务的过程中发展动作,体验成功,增强独立性,从而尽快地适应集体生活。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的幼儿,基本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各方面的投资越来越多,却忽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他们自幼受宠,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自理能力差,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培养自理能力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然而现代家庭的独生子女,进入幼儿园后,许多小班的孩子不会独立进餐,不会自己洗手、擦脸,不会自己解小便,脱穿简单衣服等。这种状况不仅会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而且也会给孩子将来学习、生活、处事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从小班孩子入园的情况看来,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家长造成的,通过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家长过度溺爱 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心肝宝贝”,在家里许多大人围着他转,哄他开心,因此许多小朋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时候吃一顿饭,孩子在前面玩,大人在后面边跟边喂,边玩边吃、边看电视边吃的现象屡见不鲜。许多应该孩子自己去做的事,家长习惯包办代替,亲力亲为,大人认为这是义不容辞的事。却不知处处包办代替,孩子的独立能力会渐渐消失,养成依赖心理。 2、补偿心理 许多家长因为自己孩提时代生活条件不好,现在便给予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和“高水平”的生活待遇。想到自己小时候受的苦,现在有条件了,就绝不能再让自己的孩子受到同样的苦,从而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影响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要知道,给孩子一定的动手机会并不是意味着让他受苦。
3、 放纵心理 一些家长在“树大自然直”的思想支配下,认为孩子小、能力差,以后学习也不晚。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孩子的这些请求:“我自己吃,我自己拿,我自己……”等等。但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行,你还小,不会做。”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自然而然地就学会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现在孩子小,不必急于让他们自己动手。因此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在家中一切需要自己动手的事,几乎全由大人包办,养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使得在各方面的发展都较迟缓。 4、怕麻烦 由于小班孩子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自控能力差,手眼协调还不够。让孩子自己吃饭常常桌上地上都是饭粒,家长嫌脏,吃好了还要搞卫生,认为还不如自己喂得快,而且干净;有的孩子要自己洗手,结果手没洗干净,还弄湿了衣服;孩子非要自己穿衣服,结果衣服穿反了,还要重穿……。所以许多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做,不如自己做,节省时间,避免麻烦。其实,家长这种拒绝孩子动手做,包办代替的做法,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妨碍了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 找到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我认为要提高小班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一定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做到家园互动。 三、家园互动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圆满的教育效果。”家庭是孩子生活和受教育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如果失去家长的配合,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就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在进行工作时一定要得到家长的配合。 针对小班孩子的特点,我总结了以下几种家园互动的方法: 1、在幼儿入园前,进行家访 从家庭到幼儿园是幼儿生活的一大转折。他们离开了温暖的家庭、亲爱的父母,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内心充满焦虑和不安。有的嚎啕大哭、有的暗自落泪、有的不肯上床、有的拒绝进食等等。孩子的种种不适应,必然会使家长不放心。 因此在孩子入园前,我们都会进行家访,了解幼儿在家庭生活中的情况与家庭教养方式等,使幼儿园教育更贴近幼儿的实际,教师的指导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家访不仅让我们和孩子的情感更加融洽,同时让家长亲身经历老师和孩子的言语交流和行为指导。家访时从老师和孩子的交往中,家长看到了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喜欢,看到了教师不惜牺牲个人休息时间为了自己孩子而献出的真情。同时我们告知家长幼儿入园要做的准备。请家长在家中教幼儿一些必要的自我服务的技能,如自己学着吃饭、穿衣、如厕等,教孩子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感受,帮助孩子做好入园前的准备。每年的暑假里,我们都会顶着烈日,到一个个孩子家里上门家访,不仅我们熟悉了孩子,而且孩子也熟悉了我们,同时还给家长以一定的指导,解答了家长在孩子入园问题上的许多困惑,使孩子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2、开放家长半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对于刚进小班的孩子来说,家长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学习情况,但对于只是教师口头的反馈还不够,他们需要亲眼看见才能够放心。于是我们会为家长开放半日活动,提供机会让家长到幼儿园看看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从生活到游戏,从运动到学习,家长看到了孩子在园各方面的表现,心里也就踏实了。而在看的过程中,家长也就看到了自己孩子在生活自理方面的能力,同时也会把自己的孩子与其它孩子进行比较,在家里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从家长的反馈意见中,我们也知道了家长非常欢迎这类的活动,使他们能够很好的了解到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以及自己的孩子在班级中处于什么样的层次,有利于家长在家配合幼儿园更好的教育培养孩子。 3、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家长 小班幼儿学做事的主要阻力来自于家庭,家长总是有许多顾虑和担忧,而导致不放心。我们就可以通过家长学校、亲子活动、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积极宣传科学育儿知识,以及从小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意义和方法。比如在家长会上,我们与家长一起分享一些经验:有些孩子刚上幼儿园会哭闹,这时就会有家长告诉孩子:“等你睡觉起来,妈妈就来接你了。”结果造成孩子一直跟老师说要睡觉。听了以后,很多家长都笑了,因为的确有很多家长是这么说的,他们不会想到孩子听了这句话之后的表现。经过老师的分析,家长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问题了。我们也会利用演示法,向家长演示穿脱衣物的方法,使家长在家中教孩子时,与幼儿园采用一样的方法,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学习与掌握。 同时还可以学习、吸收好的家庭教育经验,在班中交流,促进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我班有一个孩子王紫滢开学初时没有纪律意识,常常不分时间在教室里随便走动,影响了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我就和她的家长取得联系,她的妈妈也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针对这一情况,家园就采取一致的教育,经过一个阶段,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们又在家长会时,请这位家长谈谈如何使孩子进步的经验,从而让更多的家长知道家园互动的作用。只有家长有了正确的观念,才能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共同、一致地培养孩子。那么我们就有责任让家长了解家园互动的作用,并指导家长更好地进行家园互动。

㈩ 开展幼儿亲子游戏,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一、 不要挫伤孩子玩游戏积极性和信任感,不要用孩子无法接受的态度回绝孩子,让孩子失望。如果父母不想参与游戏,切不可简单粗暴的拒绝孩子,或者沉默不语,尽量用委婉或者鼓励的方法,让孩子自己游戏。 二、 不可以欺骗孩子。家长们总认为大人比较孩子的知识丰富,孩子天真无邪,可以用一些比较动听的语言欺骗孩子,反正,孩子的注意力比较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因此,经常对孩子许下不能实现的承诺。但是,孩子往往没有大人们想的那么幼稚,他们会记住大人给他们的承诺,如果家长们一味欺骗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不会信任家长,非但如此,严重的话还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 三、 不要敷衍孩子,家长如果参与孩子的游戏,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而随便敷衍,家长即然参与孩子的游戏,孩子因年龄小或角色需要或缺少游戏伙伴而请求时家长应参与进去,并以角色身份、游戏口吻引导孩子游戏,使游戏得以顺利开展。 四、 如果孩子依赖性过强而请求父母一起游戏时,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家长不应该参与,但是应该陪在孩子身边或者呆在孩子看的见的地方,让孩子游戏时不会不安,千万不可为了培养独立性,在孩子玩的专心时偷偷走掉,这样会让孩子分心引起不安,事得其反。 家长与宝宝多做幼儿亲子游戏,不仅可以陪伴孩子快乐的成长,还会有助于宝宝建立起自信心和增强与人交流的能力。家长要给宝宝做表率作用,做到言出必行,言而有信,这样会宝宝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幼儿亲子游戏可以让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游戏,学习,有助于宝宝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