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儿角色游戏的类型。有哪些
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在很多家长的概念中,上学就等于上课。对于幼儿园里的回“游戏”直呼看不懂:老答师就这么让孩子玩,岂不是太轻松了!让孩子随便玩就是学习?其实,游戏是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因为游戏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
② 简述学前教育机构常见幼儿游戏分类
一、 幼儿园游戏分类的几种形式
(一) 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此类游戏的分类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它便于教师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这是目前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认的分类方法。但容易给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带来误区。
(二) 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朱邓丽娟等:《幼儿游戏》(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1 主动性游戏儿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动外,更需要运用肢体、肌肉的活动去进行游戏,儿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戏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游戏的形式,如绘画、手工、玩积木、玩玩具、角色游戏、玩沙、玩水、唱歌。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主动性游戏可以再分为以下四种:
(1) 操作性游戏:运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动来进行的游戏。大肌肉活动,如需手脚协调的攀、爬、抛、捉等动作;小肌肉活动,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图等,需运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进行。
(2) 建造性游戏:儿童利用大小积木或拼插玩具来制作房屋、桥梁或其他物品。
(3) 创作性游戏:需要儿童用心去创作、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物品,以表达其创作力。一切美工活动、玩沙、玩水游戏均属于此类。
(4) 想象性游戏:利用现有的物件或玩具,凭自己的想像力来进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戏。
2 被动性游戏属于较静态的活动,儿童只需观看、聆听或欣赏,而不需进行体力活动,如看图书、听故事、看录像、听音乐等都属于静态接受信息的活动。
(三) 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宫再英:《幼儿园自选游戏成果发布会》,《学前教育》,1996年第3期。
手段性游戏是指以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即教学游戏化。
目的性游戏是指为儿童提供为玩而玩、获得游戏性体验的条件。
此两类游戏的分类各有其独特的意义。手段性游戏把游戏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教师的控制程度较大,而儿童却不能完全依自己的愿望自主地游戏。而目的性游戏则注重游戏活动本身,幼儿可以主动支配自由的行为,自由参加游戏。使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并使个性、情绪及社会性方面得到发展,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游戏在实践中由于教师缺乏操作性的指导,致使游戏流于形式。
(四) 游戏的三维度分类法
方展画(1990)方展画:《幼儿游戏的类型》,《幼儿教育》,1990年第12期。提出应从三个维度来对游戏进行分类,这三个维度包括:个体--社会维度、生理--心理维度、认知--情绪维度;其中又分为五类:满足型游戏、适应型游戏、运动型游戏、认知型游戏、情感型游戏。
③ 幼儿游戏的分类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儿园里游戏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教学中游戏可以分为很多种。
从场地上可以分为:室内游戏和户外游戏
从活动程度上可以分为:活动性游戏和安静性游戏
从使用器械上可以分为:器械类游戏和非器械类游戏
从参加人数上可以分为:集体游戏、分组游戏和个人游戏
我国的游戏基本分为: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语言游戏、综合游戏。
④ 皮亚杰依据儿童认知的发展将儿童游戏分为了哪三类每一类游戏的主要特点是什
J.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论。他把认知发展分为4个大的阶段,在每一大阶段下又再划分出若干小的阶段。第一阶段为感觉运动阶段。从出生到约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只能依靠自己的肌肉动作和感觉应付外界事物。这一阶段又再分为6个小阶段:①从出生到1个月。此时,婴儿尚不能觉察周围的东西,甚至不能觉察自己的存在,分不清物与我,缺乏自我意识。②1~4个月。这时,婴儿的动作变得较协调了,但还不能摆弄外物。③4~10个月。此时,婴儿视觉与抓握动作协调起来。开始会摆弄身旁的东西。9~10个月的婴儿知道东西离开了自己的视野仍然存在。④10~12个月。此时,行为已有目的,开始能预料行为的效果。⑤12~18个月。婴儿对不同的物体,会作略为不同的动作,看会出现什么结果。⑥18~24个月。婴儿在行动之前,能在头脑中思考动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第二阶段为前运算阶段。约2~7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只能以表象进行思维,他们的思维是表面的、原始的和混乱的。前运算阶段又可分为两个时期:①前概念期,约2~4岁。此期以出现符号功能和模仿为特点。②直觉思维期,约4~7岁。幼儿主要对事物的表面现象作出反映,只会从一特殊情况推到另一特殊情况,并将无关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自我中心思想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第三阶段为具体运算阶段。约7~11岁,在这一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但思维还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离不开具体经验,还缺乏概括的能力,抽象推理尚未发展,不能进行命题运算。这一阶段儿童发展了“去中心化”,即只站在自己角度看问题的自我中心思想逐渐消失。此时儿童不仅能集中注意情况或问题的一个方面,还能注意几个方面;不仅能注意事物的静止状态,还能看到动态的转变;还能逆转思维的方向。第四阶段为形式运算阶段。约自11、12岁开始,到这一阶段,个体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能进行形式命题思维,智力发展趋于成熟。皮亚杰起初认为形式运算的智力发展约在15岁完成。后来,1972年修正了原来的看法,认为正常的人不迟于15~20岁达到形式运算阶段。
⑤ 幼儿园游戏分为哪几类
我国幼教界在学习和借鉴国外游戏理论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形成了幼儿园实用的游戏分类。 一、 幼儿园游戏分类的几种形式 (一) 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此类游戏的分类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它便于教师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这是目前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认的分类方法。但容易给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带来误区。 (二) 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朱邓丽娟等:《幼儿游戏》(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1 主动性游戏儿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动外,更需要运用肢体、肌肉的活动去进行游戏,儿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戏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游戏的形式,如绘画、手工、玩积木、玩玩具、角色游戏、玩沙、玩水、唱歌。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主动性游戏可以再分为以下四种: (1) 操作性游戏:运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动来进行的游戏。大肌肉活动,如需手脚协调的攀、爬、抛、捉等动作;小肌肉活动,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图等,需运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进行。 (2) 建造性游戏:儿童利用大小积木或拼插玩具来制作房屋、桥梁或其他物品。 (3) 创作性游戏:需要儿童用心去创作、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物品,以表达其创作力。一切美工活动、玩沙、玩水游戏均属于此类。 (4) 想象性游戏:利用现有的物件或玩具,凭自己的想像力来进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戏。 2 被动性游戏属于较静态的活动,儿童只需观看、聆听或欣赏,而不需进行体力活动,如看图书、听故事、看录像、听音乐等都属于静态接受信息的活动。 (三) 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宫再英:《幼儿园自选游戏成果发布会》,《学前教育》,1996年第3期。 手段性游戏是指以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即教学游戏化。 目的性游戏是指为儿童提供为玩而玩、获得游戏性体验的条件。 此两类游戏的分类各有其独特的意义。手段性游戏把游戏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教师的控制程度较大,而儿童却不能完全依自己的愿望自主地游戏。而目的性游戏则注重游戏活动本身,幼儿可以主动支配自由的行为,自由参加游戏。使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并使个性、情绪及社会性方面得到发展,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游戏在实践中由于教师缺乏操作性的指导,致使游戏流于形式。 (四) 游戏的三维度分类法 方展画(1990)方展画:《幼儿游戏的类型》,《幼儿教育》,1990年第12期。提出应从三个维度来对游戏进行分类,这三个维度包括:个体——社会维度、生理——心理维度、认知——情绪维度;其中又分为五类:满足型游戏、适应型游戏、运动型游戏、认知型游戏、情感型游戏。
⑥ 儿童游戏认识分为哪几类请举三个例子
儿童通过游戏活动和教育走上一个更为成熟的人生台阶。游戏所具有的能量,即其开发儿童内部因固有的发展潜力及其所具有的身心治疗的效果是非常巨大的。儿童通过游戏活动在现实和想像的空间中往来,体验到各种新鲜的感受,学习到各种新的知识,构建起自我身心发展的“里程碑” 著名心理学家比拉将儿童游戏分为四类: 一、机能性游戏。着重于儿童身体机能的发展。包括手足运动,如跳舞、捉迷藏、跳绳等,口耳运动,如唱儿歌、讲故事等 二、体验性游戏。形式是虚拟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事,一般是通过儿童的想像、操作来进行。如玩娃娃、过家家。 三、获得性游戏。是一种艺术性游戏,可使儿童的艺术能力得到发展,如听故事、看书、看动画、演戏、。 四、创造性游戏。在成人的指导下,由儿童自已动手进行创造。如工艺品制作、剪纸、玩拼图、搭积木。
⑦ 幼儿园游戏分为哪几类
游戏分为认知和教育作用两大类。游戏的认知分类又分为: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规则游戏。它能促进幼儿的认知能力,幼儿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在幼儿生活中,再也没有任何其他活动能比他们在游戏中获得的感知更加深刻的了。游戏的教育作用分类又可以分为: ①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可促进幼儿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为主要形式。在游戏中,幼儿常说:“你假装是爸爸”,“我是老师”,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遨游。借助真实或替代材料,通过扮演角色,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例如,把积木当作饼干,把椅子当汽车,幼儿当爸爸、当老师、当孩子等。幼儿能脱离真实情景和物体的直接信号刺激,进入假设想象的世界。同时又能意识到真实的世界,这标志着幼儿思维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②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一种具有创造意义的游戏,也是一种造型艺术活动。它的材料色彩鲜艳,形状各异,游戏形式多样,深受幼儿的喜爱。同时,愉快的结构活动能促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如:学会物件用完后归放原处、学会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学会合作、学会协商等等。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时顺利进行结构游戏的保证。 ③表演游戏:也称戏剧游戏,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它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一种重要游戏类型,幼儿根据现成的教材,共同制作道具、布置情景,共同协商角色进行表演,充分体现了交流、合作的乐趣。在游戏中,不但满足了幼儿的表演愿望,并能学习一些优美的语言,体会一些积极的情感,明了一些生活中的道理,而且潜移默化地使幼儿养成了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为每个发展水平不同的幼儿提供了表现的机会和场所,是按照故事、童话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
⑧ 幼儿园游戏的类型有哪些它们的概念和特点是分别什么
一、 幼儿园游戏分类的几种形式 (一) 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 此类游戏的分类受苏联的影响较大,它便于教师了解游戏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据需要选用。这是目前我国广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认的分类方法。但容易给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带来误区。 (二) 主动性游戏和被动性游戏朱邓丽娟等:《幼儿游戏》(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1页。 1 主动性游戏儿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动外,更需要运用肢体、肌肉的活动去进行游戏,儿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戏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来决定游戏的形式,如绘画、手工、玩积木、玩玩具、角色游戏、玩沙、玩水、唱歌。根据不同的游戏方式,主动性游戏可以再分为以下四种: (1) 操作性游戏:运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动来进行的游戏。大肌肉活动,如需手脚协调的攀、爬、抛、捉等动作;小肌肉活动,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图等,需运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进行。 (2) 建造性游戏:儿童利用大小积木或拼插玩具来制作房屋、桥梁或其他物品。 (3) 创作性游戏:需要儿童用心去创作、运用简单的材料制作物品,以表达其创作力。一切美工活动、玩沙、玩水游戏均属于此类。 (4) 想象性游戏:利用现有的物件或玩具,凭自己的想像力来进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戏。 2 被动性游戏属于较静态的活动,儿童只需观看、聆听或欣赏,而不需进行体力活动,如看图书、听故事、看录像、听音乐等都属于静态接受信息的活动。 (三) 手段性游戏和目的性游戏宫再英:《幼儿园自选游戏成果发布会》,《学前教育》,1996年第3期。 手段性游戏是指以游戏的方式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即教学游戏化。 目的性游戏是指为儿童提供为玩而玩、获得游戏性体验的条件。 此两类游戏的分类各有其独特的意义。手段性游戏把游戏作为教育教学的手段,教师的控制程度较大,而儿童却不能完全依自己的愿望自主地游戏。而目的性游戏则注重游戏活动本身,幼儿可以主动支配自由的行为,自由参加游戏。使儿童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并使个性、情绪及社会性方面得到发展,这种真正意义上的儿童游戏在实践中由于教师缺乏操作性的指导,致使游戏流于形式。 (四) 游戏的三维度分类法 方展画(1990)方展画:《幼儿游戏的类型》,《幼儿教育》,1990年第12期。提出应从三个维度来对游戏进行分类,这三个维度包括:个体--社会维度、生理--心理维度、认知--情绪维度;其中又分为五类:满足型游戏、适应型游戏、运动型游戏、认知型游戏、情感型游戏。
⑨ 依据学前儿童游戏的认识分类,可将游戏划分为有哪些
学前儿童的游戏是多种多样的,按照游戏的目的性分类,幼儿游戏主要有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活动性游戏。
1、创造性游戏。创造性游戏是指儿童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学前期儿童典型的、特有的游戏,目的是发展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等。
(9)幼儿角色游戏分三类扩展阅读:
创造性游戏如:
1、角色游戏:指儿童通过扮演角色,借助模仿和想象,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的生活。
2、结构游戏:指儿童通过各种物品,如积木、沙、石、泥土等材料建造各种各样的东西,发展儿童的创造性才能。
3、表演游戏:让儿童按照各种故事中的内容,情节,角色来表演节目,如唱歌,跳舞,戏剧。
⑩ 幼儿园规则游戏包括哪三大类
滑滑梯,跷跷板,跳绳